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57章 初露锋芒,四科定评

时光荏苒,不知不觉间,一周的时间悄然流逝。燕园内的学习气氛愈发紧张起来,随处可见抱着书本匆匆行走、口中念念有词的学生,图书馆和自习室更是座无虚席。期末的钟声,如同一声号令,唤醒了所有学子潜藏的潜力与紧迫感。距离华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已不足二十天,空气中仿佛也隐隐弥漫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年味,与这紧张的学术氛围交织在一起,构成燕园冬日独特的风景。

在这片忙碌之中,张诚的“十三校联合培养计划”首次期末考核,也如期而至。为了方便起见,联合培养导师小组经过商议,决定委托北京大学作为主考单位,具体负责此次考核的组织与实施。然而,出题与评阅的标准,则是由十三校的院士们通过多次电话会议,共同商议敲定。

这些学术界的泰斗们,对于张诚这位年仅八岁多的“特殊学生”的首次正式学业检验,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重视。他们既想了解张诚在不受常规课程约束的情况下,基础知识掌握到了何种程度,更想借此机会,探一探这位早已展现出惊人科研天赋的神童,其综合能力的“上限”究竟在何处。

经过反复斟酌,最终,院士们一致同意,将此次考核的试题难度水准,定位于国内顶尖高校(如清北、华五)优秀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水平。这远非普通本科新生所能企及,甚至对很多博士生而言也颇具挑战性。他们要的,不是检验张诚是否记住了课本知识,而是要看他能否运用知识,展现出一流科研后备力量应有的思维深度、广度与创造力。

各科目的具体安排也随之出炉:

· 高等数学:作为核心中的核心,由远在海外、享誉世界的数学大师邱成桐老先生亲自远程命题。其分量与难度,不言而喻。

· 大学英语: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的资深教授团队负责,重点考察学术英语的应用能力,包括高难度文献阅读、学术写作及高水准的听力、口语交流。

· 文史策论:委托北大国学研究院与文史学院的顶尖专家联合命题评阅。题目要求撰写一篇议论文,需解析“意气”一词所蕴含的“意志气概”、“志趣性格”与“主观偏激的情绪”这三个义项,并结合历史或现实事例展开论述,要求文章立意深刻、逻辑清晰、论据充分。这旨在考察张诚的人文积淀、思辨能力与文字功底。

· 体育:此项相对特殊,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全面的身体健康检查,由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医生负责;二是基本的体育运动能力评定,由北大体育教研部的教师执行。目的很明确,确保这位“国宝级”苗子的身体能够承受未来的科研重压。

考核时间压缩在两天内完成。第一天上午进行高等数学考试,下午进行文史策论写作。第二天上午进行大学英语的笔试与听力测试,下午则是口语测试以及体育的体检与运动能力评定。整个安排紧凑而高效。

第一日:数学与文史的交锋

清晨,冬日的阳光尚未驱散全部的寒意,张诚在王淑萍老师的陪同下,来到了指定的一间安静的小会议室,这里被临时布置成了他的专属考场。两位由学校指派的、表情严肃的监考老师早已在此等候。环境安静,确保了绝对的专注。

上午,高等数学。

当密封的试卷袋被当众拆开,那份由邱老亲拟的试卷呈现在张诚面前时,连一旁监督的教务老师都暗暗吸了口凉气。试卷题量不大,仅有三道大题,但每一道都堪称“庞然大物”,涉及了现代分析、微分几何与代数拓扑的深刻交叉领域,远非本科知识所能覆盖,甚至触及了某些前沿研究的思想。这完全是在考察解决未知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直觉。

张诚面色平静,快速浏览了一遍题目。在三级数学视野的加持下,这些题目虽然精巧艰深,但并未超出他的理解范畴。他略作思索,便拿起笔,开始在答题纸上从容书写。没有过多的犹豫,没有反复的涂改,他的笔尖流畅地划过纸面,复杂的符号与严谨的推导如同早已刻印在脑海中一般,倾泻而出。他不仅给出了正确的解答,更在某些关键步骤旁,附上了简洁的注释,点明了所用方法的本质与可能的推广,展现出一种居高临下、洞悉本质的宗师气度。两位监考老师虽看不懂具体内容,但看着他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与专注,以及答题纸上那迅速增加的、工整而充满数学美感的字迹,心中唯有震撼。

下午,文史策论。

考题如约而至:“请解析‘意气’的三个义项:意志气概、志趣性格、主观偏激的情绪;结合历史或现实事例展开论述。撰写一篇立意深刻、逻辑清晰、论据充分的文章。”

张诚凝视着题目,并未立刻动笔。他闭上双眼,脑海中仿佛展开了一幅浩瀚的华夏历史与人文精神的画卷。无数的典故、人物、思想在他心间流淌、碰撞、融合。他不仅仅是在思考如何答题,更是在进行一场与古圣先贤的对话,一次对“意气”这一复杂人性概念的深度掘进。

约莫沉思了一炷香的时间(约半小时),他蓦地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提笔蘸墨,在答题纸的抬首,写下了两个力透纸背、结构严谨的大字:

《意气论》

紧接着,他便以一手漂亮的行楷,文不加点,一气呵成:

盖闻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人生得意气,浩荡贯丹青。夫“意气”者,人之精魂所系,志节所托,其理幽微,其象昭彰。或作凌云之翼,或为覆舟之涛,或结金兰之契,或种阋墙之仇。今试以三端剖之,观其发于胸臆,形于动静者,岂不深可味乎?

开篇破题,气势恢宏,直接引用文天祥《正气歌》,将“意气”提升到与“天地正气”相呼应的高度,定下了全文高屋建瓴的基调。随即点明“意气”的双面性,引出下文从三个义项进行剖析的总纲。

一曰意志气概,若鲲鹏振翅,扶摇九万。昔者屈子行吟泽畔,“虽九死其犹未悔”,此忠贞之气也;贾生痛哭宣室,“席卷天下如探囊”,此王霸之概也。至若祖逖击楫,誓清胡尘;岳飞临风,气吞骄虏。皆以浩然之气,充塞八极,虽日月晦昧不能夺其辉,山河崩裂不能摧其志。观夫苏武持节北海,啮雪餐毡,十九载风霜不改汉家颜色;文山陷虏燕京,从容南拜,一片丹心照破汗青竹简。此皆意气贯长虹,精诚动鬼神,遂使朽骨生春,寒谷回暖。然此气贵在持守,譬若明珠在椟,须时时拂拭,稍染尘滓则光采顿减。

论述“意志气概”,以鲲鹏比喻其宏大,连续引用屈原、贾谊、祖逖、岳飞、苏武、文天祥六位历史人物的典故,论据充沛,形象鲜明。不仅赞其光辉,更指出需“持守”、“拂拭”,体现了辩证思考。

二曰志趣性格,似兰蕙同心,金石合响。管仲鲍叔,分金无猜,各知其志;伯牙子期,弦绝琴碎,独痛知音。廉颇蔺相如,先有睚眦之隙,终成刎颈之交,非意气潜通,安能化干戈为玉帛?然亦有孙膑庞涓同师鬼谷,本为手足,竟成仇雠,盖性趣异途,终致决裂。昔孔圣有言:“道不同不相为谋。”王荆公与司马君实,俱怀济世之志,而变法守旧各执一端,虽终身敬重,终难共辙。可知意气相投者,非必曲意逢迎,贵在肝胆相照。正如松竹梅三友,形质虽殊,风骨自合,共傲岁寒而成绝景。

论述“志趣性格”,用兰蕙、金石比喻其契合。正反举例,管鲍、钟俞、廉蔺为正面,孙庞为反面,王安石与司马光则展现了“和而不同”的复杂性。引用孔子名言,并以“松竹梅”作比,将抽象的“志趣相投”阐述得生动而深刻。

三曰主观偏激,类盲人执炬,焚及自身。楚霸王垓下悲歌,非战之罪,实刚愎之累;汉桓灵宠信阉宦,非明不足,乃私情过甚。苻坚投鞭断流,恃百万之众而轻江东,淝水风声皆作晋鼓;关羽大意失荆州,矜万人之敌而疏吴盟,麦城月色尽染蜀殇。更观晁错削藩,欲固汉室而启七国之乱;商鞅立木,虽强秦国而遭车裂之刑。皆因意气用事,不察物情,遂使良法美意,尽化祸阶。故《尚书》云:“满招损,谦受益”,老子曰:“强梁者不得其死”,岂虚言哉!

论述“主观偏激”,以“盲人执炬”为喻,警示其危害。列举项羽、汉桓灵帝、苻坚、关羽、晁错、商鞅等大量历史教训,论证有力。引用《尚书》、《老子》格言,增强了说服力,也展现了深厚的国学功底。

综而论之,意气三者,同源而异流。意志气概,如剑开双刃,正则匡扶社稷,邪则荼炭苍生;志趣性格,似水载舟舆,合则万里通津,悖则惊涛覆楫;主观偏激,若火烹鼎鼐,控则调燮五味,纵则焚毁庖厨。昔范文正“先忧后乐”,是正气贯乎胸臆;陶靖明“羲皇上人”,乃真趣合乎自然;而周公恐惧流言,王莽谦恭未篡,正可见意气须经岁月磨洗,方显本色。

总结部分,精辟地将三个义项比喻为“剑”、“水”、“火”,再次强调其双刃性。引用范仲淹、陶渊明、周公、王莽的例子,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意气”需经时间检验。

嗟夫!丈夫立世,当养浩然之气以立根基,聚同志之友以明心志,祛偏执之蔽以鉴古今。使意气如龙泉在匣,光芒内蕴;似明月当空,清辉遍洒。若能参透此中三昧,则意气不为樊笼,反成舟筏,可渡迷津,可济沧海矣!

太史公曰:“古者富贵而名磨灭,不可胜记,唯倜傥非常之人称焉。”所谓非常者,非特奇行异操,实乃善驭意气者也。

结尾发出感慨,提出“养气”、“聚友”、“祛蔽”的修身之道,并以“龙泉内蕴”、“明月清辉”作比,意境高远。最终引用司马迁名言,点明“善驭意气”方为真豪杰,升华全文主旨。

全文洋洋洒洒近千言,骈散结合,文采斐然,引经据典多达二十余处,涵盖经史子集,历史跨度从春秋至宋明,论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思想深刻,完全不像是一个孩童的手笔,更像是一位饱读诗书、深谙世事的国学大师的精心之作。

当张诚落下最后一笔,轻轻搁下笔时,距离考试结束尚有半个多小时。他仔细检查了一遍,便平静地交卷离开了考场。那份沉甸甸的答卷,被密封后,第一时间送到了北大国学研究院与文史学院组成的联合评阅组手中。

第二日:英语与体魄的检验

上午,大学英语。

笔试部分包括一篇关于量子纠缠哲学意义的深度科技文章阅读理解、一篇要求就“人工智能与人类创造力”发表看法的议论文写作,以及一段语速极快、带有不同口音的学术讲座听力材料。张诚凭借前世积累的学术英语功底和这一世持续的阅读,应对起来依旧从容。下午的口语测试,由两位外籍专家进行,话题涉及文化差异、科技伦理等,张诚的表达虽然用词不如母语者花哨,但逻辑清晰,观点明确,发音也相当标准,让两位专家频频点头。

下午,体育。

首先是在北大医学院进行的全面体检。身高、体重、视力、听力、心肺功能、血常规、神经系统反应……一系列检查下来,医生惊讶地发现,这个看似瘦弱的男孩,各项生理指标均处于优秀范围,心肺功能尤其出色,神经系统反应速度远超同龄人,甚至优于很多经常锻炼的成年人。随后在体育教研部进行的运动能力评定,包括基础体能(如短跑、立定跳远)、身体协调性(如简单体操动作)和耐力(如中长跑),张诚的表现再次让人侧目。他的动作协调,爆发力与耐力都相当不错,虽然比不上专业运动员,但绝对达到了“身体健康,体魄强健”的优秀标准。这无疑得益于他规律的生活作息、王老师的营养保障,以及不久前那支“体质强化液(优质版)”的残余效果。

第三日:评阅风云与成绩落定

所有考试结束后,紧张的评阅工作立即展开。各科的评阅老师,尤其是数学和文史的专家,在拿到张诚的答卷后,无不经历了从好奇、到惊讶、再到震撼的心路历程。

高等数学的答卷被紧急扫描,通过加密渠道发送给了远在海外的邱成桐老先生,同时也由北大数学院的几位资深教授进行初步评阅。几位教授看着那清晰、严谨甚至带着一丝美感的解答过程,尤其是那些画龙点睛的注释,纷纷感叹:

“这思路……太清晰了!完全抓住了问题的本质。”

“这一步的放缩,妙啊!我怎么没想到?”

“看这里,他还指出了这个方法可以推广到更一般的纤维丛情形……这视野,真的只是个孩子?”

“邱老出的题,果然非同凡响。但这孩子的解答,更是……唉,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最终,邱老在收到答卷后,亲自回函,上面只有简短的八个字:“解答完美,无可挑剔。”并附上了一个满分。北大的教授们自然也无异议,高等数学,满分。

大学英语的评阅相对顺利。笔试的阅读理解准确率高,议论文结构严谨、论点明确;听力几乎满分;口语表达也得到了外教的高度认可。综合评定,优秀(A )。

体育科目的成绩毫无悬念,体检报告和运动能力评定表都明确显示——“优秀”。

而最引发轰动的,是文史策论——《意气论》的评阅现场。

在北大国学研究院的一间古色古香的会议室里,几位白发苍苍、在国学、古典文学、历史领域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围坐在一起,传阅着张诚的那份答卷。

起初,会议室里只有纸张翻动的声音。但随着阅读的深入,轻微的吸气声、难以置信的啧啧声开始响起。

一位专研先秦两汉文学的老教授,戴着老花镜,手指颤抖地指着文章中引用的屈、贾、管、鲍等典故,声音激动得有些发颤:“这…这用典之精准,信手拈来,宛如宿构!更难得的是与义理贴合无间,绝非简单堆砌。你看他对‘志趣性格’的论述,引入王安石与司马光,道出‘和而不同’的真谛,此等见识,远超一般学子!”

旁边一位研究宋明理学的老先生,反复品味着“意志气概”与“主观偏激”的辩证分析,尤其是结尾处“善驭意气”的论点,他捻着胡须,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不止是文采!诸位请看,此文之理路!由气而趣,由趣而偏,层层递进,最终归于‘驾驭’与‘修养’。这哪里是简单的作文?这分明是一篇微型的‘心性修养论’!其思辨之清晰,立意之高远,已得古文‘载道’之精髓。尤其最后引太史公语作结,犹如画龙点睛,将全文提升至‘立言’之境!奇才,真乃奇才也!”

一位历史学教授则对文中大量历史事例的运用赞不绝口:“史料娴熟,取舍精当。论项羽知其败因,论苻坚明其骄矜,论晁错、商鞅察其法意与执行之矛盾,皆能切中肯綮,非深谙史事者不能为。这孩子…莫非打娘胎里就开始读《史记》、《资治通鉴》了?”

评阅组组长,一位在国学界泰山北斗级别的人物,最后总结道:“此文,骈俪行文,气韵生动,典故丰赡,论证周密,且格高意远,已具古文大家之风范。更可贵者,是其间流露出的那种贯通古今、洞察人性的智慧光芒。单以此文论,授予国学专业博士学位亦不为过。我辈教书育人数十载,未曾想能在垂暮之年,得见如此璞玉浑金!联合培养计划,果然名不虚传,此子未来,不可限量!”

最终,《意气论》毫无争议地获得了最高评价,满分!

综合四科成绩,张诚的首次联合培养期末考核,取得了全科满分\/优秀的惊人成绩!

当徐海超院士拿到这份成绩单时,饶是他早已对张诚的天赋有所预估,仍是被深深震撼了。他第一时间通过加密电话,向联合培养导师小组的其他院士通报了这一结果。

电话那头,先是长久的沉默,随后便是此起彼伏的惊叹与赞誉。

“老徐,你没开玩笑吧?邱老的题,满分?”

《意气论》?你确定这是一个九岁孩子写的?快把原文发给我看看!”

“体魄也是优秀?好好好!做学问,身体是本钱!”

“看来,我们对他的潜力,还是低估了啊……”

“此子,当倾尽我等所能,悉心培养!”

一场原本旨在“摸摸底”的考核,最终却成了张诚全方位惊人才华的盛大展示。成绩单上那一个个耀眼的“满分”和“优秀”,如同一颗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十三所顶尖高校的数学与文史权威圈层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张诚的名字,以及他那篇被誉为“神作”的《意气论》,开始在小范围内悄然流传。所有人都意识到,一颗前所未有的学术新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光芒,冉冉升起。而属于他的时代,似乎比所有人预想的,都要更早地拉开了序幕。

燕园,依旧宁静。但张诚知道,短暂的考核之后,将是新的征程。春节将至,他也该稍微放松一下,准备回家过年,享受一段难得的、与家人团聚的温馨时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