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39章 面板新象,宏图初定

喧嚣鼎沸的人声、纷至沓来的招揽、以及那场轰动全国的颁奖典礼,如同潮水般,在达到顶峰后,终于开始缓缓退去。县一中那间临时充当风暴眼的小屋,暂时重归宁静。窗外,夏日的阳光依旧炽烈,但空气中那股焦灼的、混合着无数期盼与竞争味道的气息,已然淡薄了许多。

张诚独自坐在书桌前,并未沉浸于外界赋予的巨大荣光,也未急于应对那纷繁复杂的“联合培养”提议。他首先需要做的,是厘清自身最大的依仗与底牌——系统。

意识沉凝,那熟悉的光幕在脑海中清晰地展开,呈现出他当前的状态:

【宿主:张诚】

【年龄:8岁】

【当前积分:】

【任意经验值:(待分配)】

目光下移,落在已然点亮并有所成长的知识科技树上:

【数学:等级2(4740\/)】

【物理:等级2(4000\/)】

【生化学:等级2(9000\/)】

【材料学:等级1(900\/1000)】

【工程学:等级0(0\/100)】

【能源学:等级0(0\/100)】

【信息学:等级0(0\/100)】

看着那高达五万的待分配经验值和五万的积分储备,即便是以张诚的沉静心性,眼底也不由得掠过一丝欣喜。这可是一笔前所未有的“巨款”,是完成“八省第一”高考壮举的丰厚战利品。

如何分配?他心中早有成算。

数学是万物基础,是点亮其他科技树分支的基石,必须优先保障。但眼下更迫切的,是拓宽知识的疆域,实现多学科并进,为未来可能出现的交叉学科突破和真正的“黑科技”兑换打下坚实基础。

心念电转间,分配方案已然落定。

首先,将材料学、工程学、能源学、信息学这四个尚在低等级徘徊的学科,全部提升至等级2!

【材料学等级1(900\/1000) -> 消耗100点经验值,升级至等级2(0\/)】

【工程学等级0(0\/100) -> 消耗1100点经验值,升级至等级2(0\/)】

【能源学等级0(0\/100) -> 消耗1100点经验值,升级至等级2(0\/)】

【信息学等级0(0\/100) -> 消耗1100点经验值,升级至等级2(0\/)】

共计消耗3400点经验值。刹那间,四股属性各异、却同样磅礴的知识洪流涌入脑海!关于材料结构性能、工程设计与控制、能源转换储存、信息编码处理的核心理论与前沿认知,如同原本就深藏于记忆深处般,被迅速唤醒、理解、整合。他仿佛瞬间拥有了在这些领域深耕数年的博士毕业生的知识见解!

剩余经验值: - 3400 = 点。

没有丝毫犹豫,他将这庞大的点经验值,全部灌注到数学学科之上!

【数学:等级2(4740\/) -> 注入点经验值 -> 等级2(\/)】

积分方面,他留下了点巨款,并未急于兑换商城那些诱人的黑科技产品或知识包。“系统这‘大爷’时不时来个偷袭发布任务,得留足积分应急。”张诚暗自思忖,这是历经多次“剥削”后得出的宝贵经验。

做完这一切,他才将注意力重新拉回现实世界。关于“九校联盟联合培养计划”的风声,他已然知道。

得知这个构想,张诚心中几乎是举双手赞成。“这辈子有了系统,我的目光早已投向了星辰大海,没空搞那些算计和蝇营狗苟,越多资源与人脉支持越好。”他巴不得如此。这个计划完美契合了他的需求——一个能够提供最顶级、最多元化学习资源,却又给予他最大自由度的平台。

接下来的发展,果如他所愿,甚至超出了最初的预期。

国内一众顶尖高校在经过多轮激烈而审慎的内部讨论与集体投票后,最终一致通过了这个史无前例的“联合培养计划”方案,并将其正式上报至教育部。

教育部的领导们对此高度重视,组织了多次专家论证会。最终,领导们高瞻远瞩,拍板决定:同意!并且,为了更全面地培养这位不世出的天才,将参与联合培养的高校数量从最初的九所,增加到了十三所!囊括了: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山大学。

几乎涵盖了国内在理工农医、基础研究、应用工程等各个领域的顶尖力量!

当教育部的正式批复下达,尘埃落定之时,张诚自然是乐见其成。

很快,一份极其特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录取通知书,被十三所高校的联合代表,郑重地送到了张诚手中。通知书设计精美庄重,最引人注目的是上面赫然盖着十三个顶尖高校的鲜红印章以及十三位校长的签名章!代表着他同时被这十三所名校录取。与之对应的是一张特制的十三校校园卡和学生证,有了这两样,张诚可以自由出入这十三所顶级高校。

针对张诚年仅八岁的特殊情况,“十三校联合培养计划”也制定了详尽而周到的内容:

1. 导师团队:每所高校各指派一位相关领域的院士,共同组成“联合培养导师小组”,负责宏观指导他的学习规划与科研方向。张诚有任何学术问题或新的学习计划,都可以直接与小组内的任何一位或多位院士沟通、汇报。

2. 培养周期:联合培养时间暂定为十年,给予充分的学习和探索时间。

3. 毕业要求:学术水平达到该校该专业的博士毕业标准,即可毕业,并直接获得该学校的博士学位。毕业时间不设限,可根据张诚的实际进展提前。

4. 生活保障:考虑到他的年龄,联合委员会还特意为他配备了一位经验丰富、细心负责的专职生活老师,全面照顾他的日常饮食起居,确保他无后顾之忧。

对于这些条件,张诚自无不可,全盘接受。大家皆大欢喜。

在商议后,张诚选择了先去北京大学,作为他联合培养生涯的第一站。众高校领导自无不可,清华北大的招生领导在离开前,还特意与张诚寒暄了几句,笑着约定“九月份燕园再见”。

至此,张诚的高中学习生活,以一种远超常人想象的方式,彻底画上了句号。

父母张建军和李秀兰,怀着无比激动和感恩的心情,腾退了县一中之前安排的租住房,搬进了企业奖励的那套县城“学府苑”三室两厅的大房子里。那辆崭新的奔驰轿车,自然也交给了父亲张建军使用,改善家里的交通条件。

离校前,县一中的校长亲自将那份特事特办、但同样沉甸甸的高中毕业证书,交到了张诚手中。校长用力握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嘱咐:“张诚同学,以后……常回来看看,一中永远是你的家!”

张诚郑重接过毕业证,对着这位一路以来给予他诸多支持的校长,以及身后那所承载了他短暂却辉煌高中岁月的校园,微微鞠躬,诚恳表态:“校长放心,我会的。谢谢学校和老师们的培养。”

所有的喧嚣终于落定,所有的安排均已就绪。

张诚的高中生涯正式落幕,一段前所未有的、汇聚了十三所顶尖高校资源的“造神”之旅,即将开启。而此刻,他首先迎来的,是一个难得的、可以暂时放松身心、陪伴家人、并静静规划未来的假期生活。知识的海洋无垠,未来的征途漫漫,他需要这片刻的宁静,为自己蓄力,然后,再次出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