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之学神的黑科技系统 > 第20章 数竞初啼,雏鹰展翼

秋意渐深,县一中的梧桐树叶被染成了灿金,在略带寒意的风中簌簌飘落,铺满了蜿蜒的校园小径。时光,这位最沉默的雕刻师,用它无形的手,悄然打磨着一切。距离张诚以七岁稚龄、中考满分之姿轰动入学,已然过去了两个月。

最初那段时间,他无疑是整个t县一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角落,都能引来无数道好奇、探究、审视乃至怀疑的目光。一个身高刚过同龄人腰际、面容稚嫩得如同小学生的孩子,混迹在一群十五六岁、青春勃发的高中生之中,这画面本身就充满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话题性。

课间、食堂、操场,到处都有人对他指指点点,低声议论。

“看,就是他,那个七岁上高中的神童!”

“真的假的?看起来好小啊,能跟上进度吗?”

“听说中考全科满分,妖孽啊……”

然而,张诚依旧是那个张诚。他我行我素,沉静得如同一泓深潭。课堂上,他大多数时间沉浸在自己的书海之中,只有偶尔老师讲到精妙处或提出极富挑战性的问题时,他才会抬起头,投去专注的一瞥。课间,他从不参与男生们关于篮球、游戏的激烈讨论,也远离女生们窃窃私语的八卦圈子。他总是独自一人,要么在座位上飞快地演算着什么,要么倚在走廊尽头,眺望着远方的天空,眼神悠远,不知在思考着怎样深邃的问题。

他的孤僻与特殊,起初让一些热情的同学试图接近,但在他那平和却带着无形距离感的回应下,几次尝试后,便也讪讪退去。青春的喧嚣与躁动,似乎天然与他隔着一层透明的壁垒。久而久之,当“神童”的光环被时间稍稍磨去一些新奇感,当大家发现这个“小不点”除了学习似乎对一切都漠不关心后,关注的目光便也渐渐转移。校园生活重新被课业、考试、朦胧的情愫和青春的烦恼所填满,张诚,这个特殊的存在,仿佛也融入了校园的背景板,不再是人时时刻刻议论的中心。

对此,张诚乐见其成。他需要的就是这份不被过度打扰的宁静,以便将全部心神投入到更深远的知识探索之中。

这一日,秋风萧瑟,卷动着枯黄的落叶。张诚正沉浸在手中一本关于群论初步的英文专着里,意识深处,系统的光幕如期亮起,带着一种仿佛洞悉万物规律的冰冷与精确:

【任务发布:秩序的阶梯】

【系统寄语:万物皆数,宇宙的运行隐藏在最简洁的数学秩序之中。真理如同冰山,浮于水面之上的,仅是微不足道的一角。攀登奥林匹克的阶梯,是窥见那水下瑰丽与宏大的开始,亦是衡量你与真正秩序距离的第一把标尺。】

【任务要求:参加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于竞赛中展现你的数学才能。】

【奖励根据表现结算:】

【省三等奖并晋级国赛:积分 10,数学经验 10】

【省二等奖:积分 50,数学经验 50】

【省一等奖:积分 100,数学经验 100】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张诚的目光在光幕上扫过,最终定格在奖励栏。积分和经验值都不算特别丰厚,但意义非凡。这是他第一次接触到与“竞赛”直接相关的系统任务,而且奖励明确指向“数学经验”。这无疑是一条快速积累数学经验、冲击等级2的捷径!虽然以他目前等级1(640\/1000)的数学能力,高中乃至大学本科的数学都已不在话下,但奥数所强调的奇思妙想、技巧灵活与非标准的解题路径,对于进一步锤炼他的数学思维,依然有着独特的价值。

“秩序的阶梯……奥林匹克的阶梯……”他低声咀嚼着系统的寄语,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这阶梯,他登定了!

第二天,张诚便找到了班主任兼数学老师,一位姓陈的、年近四十、教学严谨的中年男教师。

“陈老师,我想报名参加今年的全国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张诚平静地陈述了自己的想法。

陈老师正在批改作业,闻言笔尖一顿,抬起头,扶了扶眼镜,脸上写满了惊讶与迟疑:“张诚?你要参加数学奥赛?这个……奥赛的难度和平时考试可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涉及很多超纲的知识和非常规的思维……”

不是陈老师不相信张诚的能力,实在是这孩子年龄太小了。奥赛是高中生的战场,竞争对手都是各个学校筛选出来的顶尖理科苗子,很多甚至是高二、高三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思维成熟度,都远非一个刚上高一(实际年龄七岁)的孩子可比。他担心张诚贸然参加,万一受挫,会打击到他的自信心。

“老师,我知道。我想试试。”张诚的语气依旧平静,但眼神中的笃定却不容置疑。

陈老师看着他那双清澈却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眼睛,犹豫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这里有去年省赛的一套预赛题,不算太难,但很有代表性。你做一下看看,如果能达到我们学校奥数集训队的入门标准,我就帮你报名,怎么样?”这在他看来,已经是一个近乎“劝退”的设置了。学校奥数集训队的入门标准,对于很多高一学生而言都颇具挑战性。

“好的,谢谢老师。”张诚接过试卷,没有丝毫犹豫,就在陈老师办公桌旁的空位上坐了下来,拿出笔,铺开草稿纸。

陈老师原本打算继续批改作业,偶尔瞥一眼。但他很快就被张诚答题的状态吸引了。

没有审题的踌躇,没有反复的验算。张诚的目光在题目上快速扫过,手中的笔便如同拥有了生命一般,在草稿纸上流畅地舞动起来。清晰的逻辑链条、巧妙的辅助线、简洁的代数变换、天马行空却又精准无比的构造法……那些在普通学生看来晦涩难懂、需要苦思冥想的题目,在他笔下仿佛变成了一条条清晰可见的康庄大道,被轻易地跨越、征服。

办公室里其他几位老师也注意到了这边的动静,渐渐围拢过来。看着张诚那匪夷所思的答题速度和纸上那些简洁优美、直指问题核心的解答过程,老师们脸上的表情从好奇,到惊讶,再到彻底的震惊,最终化为无声的沉默。

不过二十多分钟,一张标准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的奥数预赛卷,张诚已然放下了笔。

“老师,我做完了。”

陈老师几乎是颤抖着手接过试卷,当场批阅起来。选择题、填空题,全对!解答题,步骤清晰,逻辑严谨,答案完美!

满分!

办公室里响起了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这……这……”陈老师看着试卷,又看看面前身高只及自己胸口的张诚,激动得语无伦次,“天才!真正的数学天才!我这就去给你报名!不!我直接去找校长!你必须进集训队!不!你就是我们一中冲击省奖,甚至国奖的最大希望!”

陈老师如同发现了绝世珍宝,风风火火地冲出了办公室。消息迅速传开,刚刚平静不久的校园再次因为张诚而泛起了涟漪。这一次,不再是好奇与审视,而是带着一种仰望强者般的震撼与期待。

张诚顺利进入了学校奥数集训队。集训队的成员基本都是高二高三的学长学姐,起初他们对这个“小豆丁”的加入颇不以为然,甚至有些轻视。但几次集训下来,当张诚以碾压般的姿态,轻松解决掉所有让他们抓耳挠腮的难题,并能用多种方法给出优美解答时,所有的轻视都化为了由衷的敬佩和一点点……受挫感。

人与人的差距,有时候比人与狗的差距还大。这句话,此刻成了集训队成员们心**同的慨叹。

备战的日子紧张而充实。张诚并未因实力超群而懈怠,他系统地梳理了奥数各大板块的知识点,研究了大量的历年真题和经典赛题,甚至自己尝试出一些有深度的题目。在这个过程中,他感觉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尤其是对“数学思想”和“解题策略”的把握,变得更加圆融通透。那原本停滞不前的数学经验条,似乎也随着这种高强度的思维锤炼,而隐隐有了松动的迹象。

初赛、复赛……张诚一路以无可争议的满分成绩,如同砍瓜切菜般轻松晋级,他的名字,也开始在市级、乃至省级的奥数圈子里小范围地流传开来。

终于,省赛的日子到了。

考场设在省城的一所重点中学。当张诚在陈老师和一中校领导的陪同下走进考场时,再次成为了全场瞩目的焦点。那些来自全省各地、身经百战的优秀高中生们,看着这个需要监考老师帮忙调整座椅高度才能勉强够到桌面的小考生,脸上的表情精彩纷呈,有愕然,有好笑,有不屑,也有若有所思。

张诚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他平静地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将准考证和文具摆放整齐,然后便闭目养神,等待着考试的开始。

铃声响起,试卷下发。

张诚睁开眼,目光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快速掠过试卷上的六道大题。组合数学的巧妙构造、数论的深邃性质、不等式的精巧放缩、几何的优美变换……一道道题目,在他眼中迅速被分解、解析,转化为清晰的解题路径。

考场里,很快响起了此起彼伏的叹气声、挠头声和笔尖急促敲击桌面的声音。奥数省赛的难度,足以让绝大多数尖子生感到绝望。

唯有张诚所在的角落,一片寂静。他运笔如飞,神情专注而平静。草稿纸上,没有太多杂乱的计算,只有清晰的思路框架和关键步骤。他书写解答的过程,仿佛不是在应试,而是在进行一场优雅的数学创作,每一个符号,每一行推理,都蕴含着严谨的逻辑与简洁的美感。

监考老师不由自主地在他身边多停留了几次,看着那工整(相对于他的年龄而言)却透着一股凌厉劲道的笔迹,以及那些跳出了标准答案框架、充满灵气的解法,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惊叹。

考试时间刚过一半,张诚已然完成了所有题目的解答,并进行了细致的检查。他再次闭目,在脑海中将每一道题的解法重新推演了一遍,确认无误后,便平静地举手,提前交卷。

在众多考生混杂着震惊、羡慕、嫉妒乃至“这小孩是不是放弃了”的复杂目光中,张诚小小的身影,再次平静地离开了考场。

等待成绩的日子,对于一中的领导和陈老师而言,是一种甜蜜的煎熬。而对于张诚,则不过是日常学习中的一段插曲。他依旧按部就班地学习着更高层次的知识,仿佛那场决定很多人命运的考试,与他无关。

成绩公布的当天,陈老师的电话几乎被打爆。

“什么?满分?!”

“省排名第一?!”

“一等奖?!确定是一等奖吗?!”

“是我们学校的张诚?!那个七岁的张诚?!”

当最终确认的消息传来——张诚,以绝对满分的成绩,荣获本届全国高中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并在全省所有一等奖获得者中排名第一时,整个县一中彻底沸腾了!

校长办公室,欢呼声几乎要掀翻屋顶!陈老师激动得热泪盈眶,抓着电话的手都在剧烈颤抖。这是县一中建校以来,在五大学科奥赛中取得的历史性突破!而且是以如此震撼的方式——一个七岁的一年级新生,满分省一!

喜讯如同插上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校园,传到了县教体局,传到了县委县政府!

为了表彰张诚取得的卓越成绩,县一中连夜召开校长办公会,一致决定,奖励张诚同学人民币五千元!并在全校师生大会上予以隆重表彰!

当张诚从校长手中接过那个装着厚厚现金的大红色信封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雷鸣般的掌声。所有学生,无论之前是否关注过这个“神童”,此刻都用一种仰望传奇的目光注视着他。实力,是赢得尊重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站在主席台上,感受着下方炽热的目光和热烈的掌声,张诚的心境却异常平和。他微微鞠躬,表示感谢。

与此同时,意识深处,系统的提示也如期而至:

【叮!任务【秩序的阶梯】完成!】

【表现评定:省级赛区一等奖(满分,排名第一)。】

【奖励发放:积分 100,数学经验 100。】

丰厚的奖励瞬间到账!积分余额增至626点。而那一百点数学经验值的注入,更是让他感觉脑海中关于数学的认知结构仿佛被再次优化重组,对许多之前只是“理解”的知识,此刻有了更深层次的“洞察”与“掌控”。

【数学:等级1(740\/1000)】

距离点亮第二级数学科技树,只剩下最后两百多点的经验!一股强大的信心在张诚心中升腾。

表彰大会结束,张诚揣着五千元奖金和系统丰厚的奖励,在无数羡慕与敬佩的目光中,平静地走回教室。秋风拂过他的脸颊,带着一丝凉意,却吹不散他眼中那愈发炽热的光芒。

奥林匹克的阶梯,他已成功迈上了第一级。但这仅仅是开始,秩序的面纱才刚刚揭开一角。前方,国赛的舞台,乃至更广阔的国际赛场,正在等待着他。而他的目标,早已超越了奖项与荣誉,投向了那系统所揭示的、隐藏在万物背后的,最终极的数学秩序与真理。

雏鹰初啼,已震惊四座。振翅高飞,翱翔于数学的九天之上,对他而言,只是时间问题。县一中的这片天空,显然已无法容纳他日益丰满的羽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