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的长河静静流淌,恍如白驹过隙,忽然而已。当北京的银杏叶早已落尽,凛冽的北风裹挟着深冬的寒意,公历的脚步已然悄然迈入一月中旬。空气中开始弥漫起一种特殊的、越来越浓的期盼与暖意——农历癸卯年的春节,正踏着它亘古不变的节律,在十天后,向这片古老的东方大地翩然走来。
即便是沉浸在科研世界中的张诚,也无法忽视这源自文化基因深处的召唤。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是团圆,是根脉,是无论走得多么遥远都无法割舍的情感羁绊。他深知,半山村的家里,爷爷、奶奶、父亲张建军、母亲李秀兰,还有弟弟张磊,定然早已望眼欲穿。
他平静地安排好了手头的工作。刚刚组建不久的团队成员——生活助理李静、科研助理赵伟,以及其他几位辅助人员,也都接到了他的明确指示:放下手头非紧急事务,安心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春。他甚至细心地为每人准备了一份情意殷实的年终红包,感谢他们这段时间的辛勤工作。这份超出年龄的周全与体恤,让团队成员们倍感温暖与敬佩。
考虑到春节期间的安全与宁静,以及不希望过度扰攘家人和乡邻,张诚决定只由安保小组的负责人陈刚陪同,轻车简从,返回G省老家。陈刚经验丰富,行事沉稳低调,是最合适的人选。
省城驻足,高规格的礼遇与乡土的情怀
飞机平稳地降落在G省省会的中川国际机场。当张诚在陈刚的护卫下走出廊桥时,眼前的情景让他微微顿步。并非人潮汹涌的欢迎队伍,而是几位早已等候在此、气质沉稳的政府工作人员,以及机场方面特意安排的贵宾通道。
为首的一位,是G省政府分管科教文卫的副省长,旁边站着省政府的秘书长、省教育厅厅长、省科技厅厅长等一众高级官员。他们脸上带着热情而郑重的笑容,既体现了对这位本省走出去的“国宝级”科学家的最高礼遇,也刻意控制了场面,避免引起不必要的公众围观。
“张诚研究员,欢迎回家!”副省长快步上前,热情地伸出双手与张诚紧紧相握,“一路辛苦了!得知您今日返乡,我们特意在此迎候,代表省委、省政府,也代表家乡的父老乡亲,欢迎你回家!”
这份礼遇,不可谓不高。一位副省长亲自到机场迎接一位归乡的学者,即便这位学者成就斐然,也足见其重视程度。
张诚依旧保持着谦和的风范,微微躬身:“谢谢各位领导。劳烦各位亲自前来,实在不敢当。回到G省,就是回到了家,感觉非常亲切。”
寒暄之后,一行人来到了机场贵宾接待室。简单的茶歇期间,气氛和谐而热烈。副省长简要介绍了过去一年G省在经济社会,尤其是科技教育领域的发展情况,并再次对张诚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示祝贺。
“张诚研究员,你是我们G省的骄傲,是全省人民学习的楷模。你的成就,极大地提升了我省在全国乃至世界学术圈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副省长语气诚恳,“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将会一如既往、竭尽全力地为包括你在内的所有在G省工作和从G省走出去的杰出人才,提供最好的服务与支持。希望你常回家看看,多关心家乡的发展,为家乡的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张诚认真聆听着,随即沉稳地表态,话语中充满了乡土情怀与责任担当:“请各位领导放心。G省是我的根,无论我身在何处,始终心系故土。家乡的每一点进步和发展,都让我感到由衷的高兴和自豪。只要家乡有需要,只要在我的专业领域和能力范围之内,我定义不容辞,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尽一份绵薄之力。我的成长,离不开脚下这片土地的养育,回报桑梓,是应有之义。”
他的表态,既真诚又得体,没有丝毫的敷衍与客套,让在场的各位领导深感欣慰,脸上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随后,双方在融洽的氛围中,互道了新春的祝福。
“提前给张诚研究员拜个早年!祝你和家人春节愉快,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也祝各位领导新年快乐,工作顺利,祝愿我们G省在新的一年里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就在这时,副省长微笑着引入了一位一直在旁边安静等待、气质儒雅的中年学者。
“张诚研究员,给您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们省lz大学的王校长。lz大学是我们国家在西北地区重要的高等学府,也是我们G省高等教育的排头兵,扎根西部,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
王校长立刻上前,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敬意,双手握住张诚的手:“张诚研究员,久仰大名!今日得见,荣幸之至!我代表lz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和最热烈的欢迎!”
张诚对lz大学并不陌生,他知道这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尤其是在草业科学、生态学、化学、物理学等领域有着鲜明特色和强劲实力的国家重点大学,素有“独树一帜”的美誉,为国家西部开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