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156章 牵线搭桥,促成家族联盟

墨玉琳“才女”之名不胫而走,连带着她在京城闺秀圈和文人雅士间的声望也水涨船高。她不再仅仅是战王府的姑奶奶、沈家的少奶奶,更成了一个被许多高门大户看重、拥有自己独立人脉和影响力的女子。

这一日,墨玉琳回王府小住,正与嫂子虞怀瑾在花厅里说着闲话,外头递进来一封帖子,是吏部赵侍郎的夫人邀她过府赏玩新得的几盆名兰。

虞怀瑾接过帖子看了看,笑道:“赵夫人倒是雅致。她家与咱们王府虽算不得深交,但赵侍郎在吏部风评尚可,并非那等跟红顶白之辈。你如今名声在外,这些应酬走动是免不了的,去散散心也好。”

墨玉琳点头应下,心思却微微一动。她记得侄儿墨云辰曾在家中偶提过一句,这位赵侍郎为人还算方正,在吏部任职,位置关键,若能进一步交好,对王府乃至侄儿在朝中都能多一分助益。只是赵家是正经科举出身,向来以清流自居,与王府这等勋贵武将门第,总隔着些许距离。

次日,墨玉琳便应约去了赵府。赵夫人果然得了两盆极品的“绿云”和“宋梅”,邀了几位相熟的夫人一同品鉴。席间,众人自然少不了夸赞赵夫人雅趣,以及赵府公子学问出众——赵侍郎的独子赵文轩,年方十八,去年刚中了举人,正准备下一科的会试,是京城里有名的青年才俊。

赵夫人听着众人夸奖儿子,脸上有光,却也不经意间流露出一丝忧色:“文轩那孩子,心思都在书本上,是个实心眼的。就是……就是这终身大事,总也没个着落。高不成低不就的,真真是愁人。”

几位夫人闻言,纷纷宽慰,也有顺势打听赵家择媳标准的。

墨玉琳安静地听着,并未插言,心中却已飞快地转了起来。她想起前几日在一次雅集上,曾见过翰林院李学士的夫人和其嫡女李清岚。李家是世代书香,清流中的清流,李学士更是以学问渊博、品性高洁着称。那位李小姐年方二八,容貌清秀,谈吐不俗,颇有才名,且性情看着温婉娴静。

赵家想寻个书香门第、知书达理的媳妇,李家小姐无疑是上佳人选。而李家虽是清流,但若能通过与手握实权的吏部侍郎联姻,拓宽些人脉,于李家而言,也并非全无好处。关键在于,如何打消双方可能存在的“门风”顾虑,以及……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人。

自己,或许正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她既是战王府出身,代表着一部分勋贵势力,又嫁入了沈家这样的书香门第,与清流圈亦有交集,身份微妙且超然。

赏兰宴后,墨玉琳并未急着动作。她先是通过在沈家的关系,更细致地打听了李家的情形,尤其是那位李清岚小姐的品性为人,得知其确是个温良端方、颇有内秀的姑娘。接着,她又寻了个机会,在与赵夫人闲话时,看似无意地提起了李家小姐,言语间多是赞赏其才学品性,并提及李家门风清正,教养出的女儿定然不凡。

赵夫人果然上了心,追问道:“沈少奶奶与李家相熟?”

墨玉琳谦和一笑:“谈不上相熟,只是前些日子在崔老夫人的诗社上,有幸见过李小姐一面,观其言行,确是大家风范。李学士的学问人品,更是朝野皆知。”她点到即止,并不多说。

过了几日,墨玉琳又寻了个由头,去拜访了李夫人。谈话间,自然聊到了儿女婚事。李夫人也正为女儿的婚事操心,既要门第相当,又要女婿上进,家宅清净。

墨玉琳便顺势提起了赵家公子:“……赵侍郎家的文轩公子,夫人想必也听说过,去岁秋闱高中经魁,学问是极好的。赵家家风严谨,赵夫人也是个和气人。最难得是,赵公子身边连个通房丫鬟都无,一心只读圣贤书,是个心思纯净的。”

李夫人闻言,果然意动。赵家的门第和公子的条件,都符合她的期望。只是……“赵家是吏部高官,我们李家虽世代读书,却终究是清贫翰林,只怕……”

墨玉琳明白她的顾虑,是怕被人说是高攀,或是觉得门风不合。她柔声道:“夫人多虑了。结亲结的是两姓之好,看的是人品家风。赵夫人最是敬重读书人,常感叹自家虽是官身,却盼着子孙能永葆书香。若能与李家这样的清流世家结亲,她怕是求之不得呢。”

她这话,既抬高了李家的地位,也暗示了赵家的态度,巧妙地化解了李夫人的心结。

两边都有了意向,但直接上门提亲又显得突兀。墨玉琳便又费了番心思,借着一次由几位翰林夫人组织的品茗会,巧妙地让赵夫人和李夫人“偶遇”了。她在一旁穿针引线,引导话题,让两位夫人相谈甚欢,彼此印象极佳。

事后,赵夫人主动对墨玉琳透露了结亲的意愿,李夫人那边也松了口。墨玉琳知道火候已到,便不再过多参与,只笑着对赵夫人说:“夫人若觉得好,寻个稳妥的官媒上门便是,李夫人是明理之人,定然明白夫人的诚意。”

事情果然水到渠成。赵家请了德高望重的媒人上门提亲,李家应允,一桩美满的姻缘就此定下。

消息传开,京城中人皆道这是一桩好亲事,门当户对,才子佳人。唯有少数知情人明白,这其中,战王府那位嫁入沈家的姑奶奶,功不可没。

赵侍郎夫妇对此感激不尽,亲自备了厚礼到王府和沈府道谢,与王府的关系自然亲近了许多。李学士家也承了这份情,对墨玉琳乃至战王府都颇有好感。

虞怀瑾得知此事全过程后,拉着墨玉琳的手,又是惊讶又是骄傲:“我们琳儿如今真是了不得了!这眼光,这手段,这分寸拿捏……便是嫂子我,也未必能做得如此周全妥帖,不露痕迹。”

墨玉琳浅浅一笑:“嫂子过奖了。我不过是瞧着两家确实般配,赵公子和李小姐都是难得的好人品,若能玉成好事,也是一桩佳话。顺便……也能让赵家与咱们更亲近些,总归不是坏事。”

墨骁珩在朝中也感受到了赵侍郎释放的善意,回府后难得地对着妹妹夸赞了一句:“此事做得不错。润物细无声,比你侄儿们在朝堂上直来直往,有时更见成效。”

墨玉琳垂首,谦逊道:“兄长谬赞,妹妹不过是尽了点心意。”

经此一事,墨玉琳“慧眼识人、善于调和”的名声在高层圈子里悄然传开。她不再只是一个才女或能干的当家奶奶,更成了一个能够凭借自身智慧和人脉,影响甚至促成重要人际关系网络构建的关键人物。她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为战王府的权势版图,添上了一块牢固的基石。

名门淑女的能量,已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