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她抢走金龟婿,我捡漏活阎王 > 第24章 长子的第一篇策论

康复治疗成了主院每日清晨雷打不动的项目。墨骁珩依旧会因那钻心的疼痛而失控低吼,汗水常常浸透衣衫,但那个“滚”字,却再未真正说出口。每一次剧痛后的短暂轻松,都像毒瘾一样,引诱着他第二天再次踏入这炼狱般的煎熬。他和虞怀瑾之间,形成了一种无声的默契,伴随着药油的气味和压抑的喘息,在清晨的微光中弥漫。

这日,虞怀瑾刚从主院出来,揉了揉依旧有些发酸的手腕,准备去看看铺子的账本,却在回廊拐角处,差点撞上一个人。

是墨云辰。

他像是特意等在那里,又像是恰好路过,神情有些局促,双手背在身后,眼神游移,不敢与她对视。

“母亲。”他低声唤了一句,声音干巴巴的。

虞怀瑾停下脚步,温和地看着他:“云辰?有事?”

对于这几个继子女,她从未刻意亲近,但也绝不苛责。提供衣食,约束言行,剩下的,她相信潜移默化比强行灌输更有力。尤其是这个长子,心思重,敏感,她一直在等一个合适的契机。

墨云辰抿了抿嘴唇,似乎在做什么艰难的心理斗争。他飞快地瞟了一眼四周,确定无人后,才猛地将藏在身后的东西塞到虞怀瑾手里。

那是一叠有些皱巴巴的纸页,上面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字。

“这……这是我随便写的!”他的脸涨得通红,语速极快,带着一种欲盖弥彰的慌张,“您……您要是得空,就……就看一眼。没空就算了!”

说完,他几乎不敢看虞怀瑾的反应,转身就想跑。

“等等。”虞怀瑾叫住了他。

墨云辰背影一僵,慢吞吞地转过身,垂着头,一副准备接受审判的样子。他心里懊悔极了,怎么就鬼迷心窍,真把这东西拿来了?父亲曾说他写的都是狗屁不通,苏表姨也只会柔声安慰“辰哥儿还小”,他明知道不该抱有期望的……

虞怀瑾没有立刻去看那纸上的内容,而是仔细地将褶皱抚平,动作轻柔。然后她才低头,目光落在了那篇题为《论漕运疏堵之浅见》的文章上。

墨云辰的心提到了嗓子眼,手心都在冒汗。他偷偷抬眼,观察着虞怀瑾的表情。

她看得很慢,很认真。眉头时而微蹙,时而舒展,神色平静,看不出喜怒。

时间一点点过去,回廊里安静得能听到风吹过竹叶的沙沙声。墨云辰觉得每一息都是煎熬。

终于,虞怀瑾抬起了头。

墨云辰瞬间屏住了呼吸。

然而,预想中的敷衍或者批评并没有到来。

虞怀瑾的目光亮得惊人,带着毫不掩饰的惊讶和赞赏,直直地看向他:“这篇文章,当真是你独自完成的?”

墨云辰被她眼中的光芒灼了一下,愣愣地点头:“是……是的。”

“这里,”虞怀瑾指着文章中一段关于利用沿河州县粮仓进行临时转运,以缓解漕运主干道压力的设想,“思路清奇,切实可行!还有这里,对漕工管理弊端的分析,一针见血!”

她的语气带着明显的激动,每一个字都敲在墨云辰的心上。

“逻辑缜密,洞察力非凡!云辰,你在政务经济一道,有极高的天赋!”虞怀瑾毫不吝啬她的夸奖,眼神灼灼,“这绝非‘随便写写’能写出来的!你花了多少心思?”

墨云辰彻底呆住了。

他设想过很多种反应,唯独没有这一种。

如此直接、如此肯定、如此……让他不知所措的赞扬。

父亲从来只会冷着脸说“纸上谈兵”、“异想天开”;下人们只会谄媚地夸“大公子文采斐然”,他知道那都是屁话;就连以前的亲生母亲,也只会愁苦地看着他,劝他莫要惹父亲生气。

从未有人,如此认真地看过他写的东西,如此精准地道出其中的闪光点。

一股巨大的、酸涩的暖流猛地冲上他的鼻腔和眼眶,他慌忙低下头,掩饰瞬间泛红的眼圈,声音都有些哽咽:“没……没花多少心思……”

“不必妄自菲薄。”虞怀瑾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我虽不通朝政,但也知好坏。你这篇策论,若加以打磨,绝不输于那些翰林学士的奏章!”

她沉吟片刻,忽然道:“你随我来书房。”

墨云辰懵懵懂懂地跟着她去了书房。

虞怀瑾让他坐下,自己则铺开一张新纸,拿起笔,在他原有的文章上开始标注。

“你看,这里,论点很好,但论据稍显单薄,若能引用《河渠志》中景和年间的那次漕运改革实例,会更有说服力。”

“这里,设想大胆,但实施细节还需斟酌,比如临时转运的成本由谁承担?各州县如何协调?”

她一句句,一条条,并非全盘否定,而是在他原有框架的基础上,进行引导和补充。哪里是亮点,需要保留和突出;哪里是短板,需要查找资料和完善。

墨云辰一开始还沉浸在巨大的惊喜和懵懂中,渐渐地,他被虞怀瑾清晰的分析和引导吸引了全部注意力。他发现自己苦思冥想不得其解的地方,经她轻轻一点,竟豁然开朗!

他忍不住开口讨论,提出自己的疑问和想法。

虞怀瑾耐心地听着,时而点头,时而反问,引导他更深层次地思考。

书房里,只剩下母子二人低声探讨的声音。阳光透过窗棂,洒在铺满纸张的书桌上,也洒在墨云辰越来越亮、越来越自信的眼睛里。

不知过了多久,探讨暂告一段落。

墨云辰看着被虞怀瑾用朱笔细致批注、几乎重焕新生的策论,胸腔里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激动填满。

“母亲……”他抬起头,眼神复杂地看着虞怀瑾,有感激,有羞愧,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亲近,“谢谢您。”

这三个字,他说的无比郑重。

虞怀瑾笑了笑,放下笔,揉了揉手腕——连续为墨骁珩按压和方才执笔批注,让她的手腕有些不堪重负,微微颤抖了一下。

墨云辰敏锐地注意到了这个小动作,目光在她泛红的手腕上停留了一瞬,嘴唇动了动,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低下了头。

“这篇策论底子极好,只需名师稍加点拨,必能大成。”虞怀瑾看着他,语气认真,“我知你心中有丘壑,不愿屈居人下。闭门造车终是有限,你可愿……正式拜一位老师,系统学习经世致用之学?”

墨云辰猛地抬头,眼中迸发出渴望的光芒,但随即又黯淡下去:“父亲他……”

他怕父亲反对,怕父亲觉得他不务正业。

“王爷那里,我去说。”虞怀瑾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你只需告诉我,你想不想?”

墨云辰看着她的眼睛,那里面没有敷衍,没有算计,只有真诚的询问和支撑。

他深吸一口气,用力地点了点头,声音坚定:“想!”

他从未如此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虞怀瑾欣慰地笑了:“好。”

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傍晚时分,苏月儿“恰好”路过墨云辰的院子,“恰好”听说他得了一篇好文章,被王妃盛赞,还“恰好”带着自己亲手做的点心,想来“沾沾才气”。

她走进书房,看到墨云辰正对着那篇批注过的策论发呆,脸上还带着未褪的兴奋。

“辰哥儿真是越来越出息了。”苏月儿笑着将点心放下,声音柔得能滴出水来,“王妃娘娘真是慧眼识珠,这般夸你,连表姨我都替你高兴。”

她拿起那篇策论,装模作样地看了几眼,惊叹道:“哎呀,果然写得好!我们辰哥儿就是文曲星下凡!不过……”

她话锋一转,状似无意地轻声道:“王妃娘娘到底是内宅妇人,这朝堂漕运的事,错综复杂,她这般大力夸赞,只怕是爱之深,未必真懂其中关窍。辰哥儿你还需谨慎,莫要听了些好话便飘飘然,最终……惹人笑话就不好了。”

她的话,像一根细小的毒刺,试图扎入墨云辰激动未平的心。

若是以前,墨云辰或许会被她这番话影响,怀疑虞怀瑾的用心,或者陷入自我怀疑。

但此刻,他脑海里浮现的,是虞怀瑾认真批注时专注的侧脸,是指出他文中不足时清晰的逻辑,是问他“你想不想”时那双真诚的眼睛。

他抬起头,看向苏月儿,脸上兴奋的神色慢慢收敛,变得平静而疏离。

“多谢表姨关心。”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冷静,“母亲是否真懂,我自有判断。至少,她能指出我文中景和年间的漕改实例,能帮我分析临时转运的成本细节。而这些,父亲不曾教过我,表姨您……似乎也并未看出。”

苏月儿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拿着点心的手微微一颤。

墨云辰不再看她,小心翼翼地将那篇策论收好,放入怀中,仿佛那是无价的珍宝。

“点心表姨留着自己用吧,我还要温书,不送。”

他转过身,重新坐回书案前,挺直的背影,透出一股决然的、迈向新道路的坚定。

苏月儿站在原地,看着墨云辰彻底无视她的背影,又瞥见书案上那张虞怀瑾留下了娟秀字迹的批注纸,脸上的温柔面具终于出现了一丝裂痕,眼底掠过一丝难以置信的阴沉。

她感觉,有什么东西,正在彻底脱离她的掌控。

而那个她本以为最容易挑拨、最渴望认可的长子,心中那棵名为“信任”的幼苗,在虞怀瑾毫不吝啬的阳光和雨露下,已然破土而出,开始顽强地扎根生长。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