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45章 谁在烧窑

执尘仙途 第245章 谁在烧窑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山风裹着夜露的湿凉钻进衣领时,顾微尘已经在窑口站了半柱香。

她垂眸望着掌心发烫的碎陶片,那温度像前世修复青铜鼎时,隔着棉手套都能触到的、文物深处沉淀千年的灼热。

“该往下走了。”她对着风轻声重复前日陶片传递的信息,指节在衣袋上轻轻叩了两下——那里装着锈剑、裂镜、崩角印玺,每一件残器都跟着她从寒潭到断崖,在裂缝里沾过霜,在泥坑里浸过雨。

她蹲下身,将残器按星位摆开。

锈剑的缺口对准北方,裂镜的裂痕指向月出方向,崩印的断角刚好卡在窑口石缝里。

这是她昨夜对着测脉仪新抽的叶片反复推算的位置——叶片上的纹路像极了前世修复古画时用的“支撑格”,将残器作为支点,竟能在窑周形成若有若无的力场。

“声纹网。”她摸出贴身珍藏的碎片,那是从南国废墟里捡来的,原是匠人用来记录陶笛音律的媒介。

裹住窑心焦土的瞬间,碎网突然泛起微光,像被唤醒的琴弦。

她盘坐于前,指尖抵着膝头陶片,呼吸放得极慢,一下,两下,第三下时,指节轻轻叩响陶片——是前日水中影像里,匠人围坐时哼唱的旋律。

陶片震颤的频率透过掌心传来,顾微尘闭了闭眼。

前世修复唐代越窑秘色瓷时,她曾用同样的节奏安抚过开裂的釉面;在敦煌修复飞天壁画时,也是这样的韵律,让脱落的金粉重新归位。

此刻,她不是在引灵,而是在“对话”——与这方被遗忘的窑,与那些被刻进泥里的魂。

三日后清晨,焦土渗出第一缕微光。

顾微尘的指尖早已因持续叩击而发红,却在看见那点光时突然绷紧。

她想起前世在故宫修复《五牛图》,当最后一层矿物颜料渗透进千年绢帛时,也是这样细微却确凿的“活”过来的迹象。

“该用‘血胶’了。”她摸出随身携带的银针,刺破指尖的动作极轻,血珠刚冒头便被她按在焦土上。

前世修复漆器时,老匠人教过她,人血里的活性成分能唤醒沉睡的生漆,让断纹重新粘合。

此刻,血珠落在焦土上的瞬间,幽蓝火焰“腾”地窜起,映得窑壁上的刮痕都亮了起来——那些她前日以为是岁月刻痕的纹路,竟拼成四个大字:薪尽火传。

顾微尘望着跳动的火焰,喉结动了动。

她想起水中影像里僵化的匠人,想起陶片上模糊的“执尘”二字,终于明白为何这些残器总在她触及时发烫——它们不是需要被修复的器物,而是在等待一个能听懂“修复即承担”的人。

同一夜,小满抱着《匠名录》的手在发抖。

她绕着村子走了三圈,最终选了后院老槐树下的土坑。

铲子落下时,金属与硬物碰撞的脆响让她心尖一颤。

扒开浮土的瞬间,月光照亮了一排陶铃,每个铃身都刻着名字——阿芽、海生、张二伯,全是名录上“失踪”的匠人。

她捏起最近的陶铃,指腹擦过标签上的字迹,突然想起海生冲进山洪前的笑:“小满你等着,我给你抢最大的陶片。”那时她以为他是为了哄她开心,此刻看着铃内封存的灰烬,喉咙像塞了块烧红的炭。

“我不是死了,是变成了火种。”当灰烬飘出凝成这句话时,小满膝盖一软跪在地上。

泥土渗进衣摆的褶皱里,她却感觉有什么东西在心里破土而出——那些被风卷走的名字,被雨冲散的故事,原来都藏在这小小的陶铃里,等着被听见。

她将《匠名录》轻轻放进土坑,又取来清水和黄土。

和泥时,指缝间的湿润让她想起海生教她拉胚的下午:“泥是有命的,你对它温柔,它就还你漂亮的器型。”此刻她捏的陶人很小,眉眼却认真得像在雕刻最珍贵的文物。

放进陶铃前,她用指甲在底部刻了“小满”二字,封铃时轻声说:“下一个名字,我来写。”

顾微尘在窑边守了七日。

她没用法诀,只是每日修复一件残物:第一日补好朽锄的木柄,第二日粘起破釜的裂碴,第三日将瓦当的龟裂纹用金漆描出脉络。

每修好一件,窑火便亮一分,到第七夜,火心深处竟凝出一道人影。

那人身披灰袍,手中图谱展开时,顾微尘的呼吸陡然一滞——正是她寻找半年的《地脉行气图》!

但最后一页空白处,文字正随着火焰跳动:“补脉之法,不在引灵,而在聚愿——凡曾被遗忘者,皆可为薪。”

她伸手触碰图谱,指尖穿过光影时,听见一声极轻的叹息,像前世修复古钟时,铜器在震动中发出的低鸣。

同一时刻,小满抱着陶铃来到枯井边。

井底薄晶原本暗哑如石,此刻却因她的靠近泛起粼粼波光。

她深吸一口气,将陶铃投入井中——藤蔓突然抽出新芽,金黄的花骨朵在月光下次第绽放,像有人将星子揉碎了撒在藤上。

她取出陶埙,这是海生用最后半袋陶片给她烧的。

从前她总觉得埙声太闷,此刻却将吹口抵在唇间,吹出一声绵长的、像心跳般的长音。

音波扩散时,井水沸腾了,无数光影从涟漪里浮起:老匠人在窑前拉胚,渔妇在船头哼着《摇蓝曲》,扎着羊角辫的小丫头追着风筝跑过田埂……全是她在村志里从未见过的面容。

泪水砸在陶埙上,小满却笑了。

她想起昨夜埋名录时,泥土里飘起的,是海生常唱的陶工号子。

此刻那些光影缓缓沉入井底,在晶石表面凝成一层温润光膜,她听见心底有个声音说:“你不是继承者,你是新的起点。”

顾微尘离开窑口那日,晨雾还未散尽。

她回望窑火,火焰依旧幽蓝,可沿途的变化却骗不了人——干涸的井泛出清泉,枯树的枝桠上顶着米粒大的绿芽,连废弃村庙的铁马都开始叮咚作响。

她摸出怀中陶片,纹路不知何时延伸成完整脉络图,终点直指南境海岸。

“姐姐。”

轻软的童音从身后传来时,顾微尘的手在陶片上顿住。

转身的瞬间,她看见窑火里走出个七八岁的孩子,赤着脚,脚趾沾着未干的泥,手里捧着块湿润的陶胚。

孩子的眼睛像初春的晨露,清得能看见里面跳动的光。

“教我烧。”孩子将陶胚递过来,陶土的温度透过掌心传来,和顾微尘衣袋里的残器产生共鸣。

她望着孩子眼底的期待,想起自己初穿来时,在宗族祠堂被扔出的陶碗;想起前日水中影像里,被推进地道的小女孩紧握着的“执尘”陶胚。

“好,我教你。”她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陶胚,“不过,我们得先去一个地方。”

孩子歪头:“哪里?”

顾微尘望向山那边若隐若现的断龙岭,那里曾是宗族用来惩戒废人的绝地,此刻在晨雾中竟透出几分柔和。“去看一处旧址。”她替孩子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有些故事,要在土里才能找到根。”

山风再次掠过,带着远处陶埙的余音,裹着新抽的草叶香,往断龙岭方向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