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37章 记住了就不算完

执尘仙途 第237章 记住了就不算完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小满蹲在菜圃边,月光从竹篱笆的缝隙漏下来,在她发顶织出一片银网。

那片带字的叶子被她轻轻夹在陶片里,此刻正贴着心口——烧红铁丝烙的字迹还留着若有若无的焦味,像极了前世师父修复老瓷时,用炭笔勾描纹路的温度。

幼苗的影子又歪了。

她屏住呼吸,看着那抹细瘦的黑影缓缓转向左侧,茎干在泥土里发出极轻的摩擦声,像有人用指甲挠着旧木门板。

第七夜了,从断茎重生那日起,这株刻痕幼苗每到子时三刻便会挪动位置,始终背对月亮。

她试过用草绳固定,次日清晨草绳却松松垮垮垂着,茎干上连道压痕都没留;撒过香灰看轨迹,次日灰上只印着细碎的菌丝印,像极了学坊田埂下用来固土的陶片网络。

“或许……”她咬着下唇,指尖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陶坠——那是学坊里最普通的泥陶,烧得不够透,边缘还带着未抹平的指印。

前世修复青铜器时,师父总说“要让器物自己说话”,此刻她忽然想起这句话。

后半夜的风裹着露水钻进袖口,她打了个寒颤,却直起腰往菜圃外跑。

奶娘的鼾声从东屋传来,她轻手轻脚掀开灶房的陶瓮,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修补碗碟剩下的碎陶片。

挑了十二片大小相近的,她又摸出竹篾,像编竹篮那样在幼苗周围围了个圈——陶片尖朝上,露出土面半寸,正好和学坊田埂下埋的陶片阵一模一样。

第三夜的月光刚爬上院角老槐,小满裹着厚毯子从柴房溜出来时,陶圈边缘已经凝了层白霜。

她凑近时,鼻尖几乎要碰到泥土——菌丝!

银灰色的细丝正从陶片缝隙里钻出来,像无数根细针在土里游走,不多时便将十二片陶片连成了蛛网。

幼苗的茎干突然轻颤,影子开始缓缓转向,陶圈跟着发出极细的“咔嗒”声,像是旧木椅榫头松动时的轻响。

“哒、哒、哒——”

第三声轻鸣响起时,小满的手指死死攥住毯子边缘。

这节奏她太熟悉了——学坊藏书阁的老钟,每到卯时三刻报时便是这样的短鸣;阿芽修补残碑时,锤子敲在凿子上也是这样的频率。

此刻菌丝网络随着鸣动泛起微光,幼苗的刻痕在月光下清晰可见,每一道都像是某种文字的起笔,却又被刻意揉碎了混在茎脉里。

“原来是遗书。”她忽然笑了,眼角有些发涩。

前世在博物馆修复战争时期的瓷瓶,瓶腹内侧总有用指甲刻的名字,“xx到此一游”或者“等阿娘回家”,后来才知道那是匠人被抓去修工事时,用最后力气留下的痕迹。

原来有些“活着”,是要拿命当墨写的。

从那天起,小满的菜圃多了些新规矩:清晨第一碗水要沿着陶圈浇,让每片陶片都喝到;日头最毒时,她会搬来竹帘给幼苗搭个凉棚,像给学坊里那株百年老梅遮雪;夜里她不再守着看影子挪动,只在睡前把陶圈上的露水擦干——就像师父教她擦青铜器时说的,“别让它带着湿冷过夜”。

千里外的大陆最南端,阿芽的麻鞋踩上沙滩时,潮水正退得急。

脚边突然磕到个硬物,他弯腰捡起——是半截断橹,橹身刻着“安福号”三个字,漆色虽褪,笔锋却和二十年前他在渔村见过的船匠阿福一模一样。

再往前走,碎铜铃、焦木片、锈铁链……每样东西都像从记忆里跳出来的,有的曾在山火里见过,有的曾在海啸中捞起过。

他蹲下来,把这些残骸随意堆成个圆阵。

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腰间空了的水囊——最后一滴清水,已经留在冰原的裂纹里了。

“你们累了,就歇会儿吧。”他对着海平线说,声音被浪声撕成碎片。

当夜风暴来得急,阿芽裹着破帆在礁石后避风,听见巨浪拍岸的轰鸣里混着细碎的“咔啦”声。

天刚蒙蒙亮,他就往沙滩跑——圆阵还在,残骸被银灰色的菌丝缠得结结实实,像给沙滩戴了条缀满碎片的项圈。

更远处,几艘渔船正往这边划,船老大站在船头喊:“这地儿背风!快抛锚!”

阿芽没说话,悄悄退到礁石后。

他看见渔民们把船系在菌丝固定的残骸上,有个小娃捡起片碎铃,擦了擦说:“阿爹你看,这铃铛上有朵梅花!”船老大笑:“管它啥花纹,老东西们自己想回来护着咱们呢。”

海底沉船之城的珊瑚丛里,海生的晶质指尖轻轻划过古舵上的“守”字。

他现在能同时看见七片海域的波纹,听见三百里外的鱼群游动声,却再也闻不到人类的烟火气——那味道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冰原的学坊里,小满端着热粥站在他面前时。

“砰!”

金属撞击声惊碎了寂静。

海生的晶质瞳孔骤然收缩——三艘挂着“金鳌阁”旗号的木船正往主舰方向划,船头站着个挎剑的青衫男子,手里举着个泛着金光的探宝镜。

“听说这海底有上古法宝,能让人突破金丹!”男子的笑声震得珊瑚乱颤,“给我凿开那艘最大的船!”

海生没有动。

当第一把凿子凿上主舰船舷时,他的意识突然撕裂成千万缕——火灾时的浓烟、海难时的哭嚎、被最信任的兄弟捅进心口的剧痛……所有他曾守护的记忆,顺着裂缝喷薄而出,在海面上幻化成血色影像。

“鬼!有鬼!”青衫男子跌进海里,其他船员连滚带爬往船上挤。

只有个戴斗笠的中年汉子跪在船尾,对着主舰方向连叩三个响头。

他腰间的铜铃随着动作轻响,声音里带着三分沙哑:“对不住了,老祖宗们。”

海生的晶质身体泛起柔和的光。

一缕晶液从船底升起,裹住那枚铜铃,缓缓沉入主殿最深处——那里有个空位,正好能放下它。

南国渔族的船头,青禾把贝壳贴在耳边时,月光正漫过她的银饰。

族里的老人们总说她是“听裂”的好苗子,可当长老要把“裂语谱”传给她时,她摇了摇头:“奶奶讲故事时,声音会跟着海浪变轻变重,谱子记不住这些。”

此刻贝壳里传来的震颤,比她听过的所有“裂语”都慢。

一下,两下,三下……像极了奶奶哄她睡觉时拍背的节奏。

她摸出随身的刻刀,在贝壳内侧记下频率,可次日清晨,贝壳表面竟裂开了细纹——那纹路,和奶奶眼角的皱纹一模一样。

“您要是累了,就睡会儿。”她把贝壳轻轻放回海里,看着它沉进幽蓝的海水中。

当月黑风高的夜里,族中船只被暗流卷向礁石时,总会有一股暖流从船底升起,像双无形的手,把船往安全的方向推。

春分日的学坊旧址,小满的布鞋沾了两脚新泥。

信心花海里,粉色的小花正随着风轻轻摇晃,她蹲下来,在花海中心挖了个小坑——陶碗碎片被她用红绳系着,那是阿芽最后一次给她盛粥用的碗,摔碎在冰原的风雪里。

“我们都回来了。”她把碎片埋进土里,指尖触到湿润的泥土,像触到学坊里那方老井的井水。

突然,整片花海同时轻颤。

花瓣相互摩擦的声音里,清晰的“哒、哒、哒”响了起来,像有人用最温柔的力气敲着编钟。

小满抬起头,看见无数半透明的孢子正从花心里升起,在风里散成星尘,飘向山脚下的村庄、飘向海边的渔船、飘向每一道曾被修复过的裂痕。

而在大陆的每一个角落——被雷劈过的老槐树、补了十二道补丁的木窗、刻着“守”字的古舵、装过柳婆故事的贝壳……所有曾被岁月啃出裂痕的东西,都在这一瞬间微微发烫。

像是沉睡的人被轻轻推了推肩膀,像是离乡的孩子听见了熟悉的呼唤。

没有人听见,也没有人看见。

但那一刻,连风都放轻了呼吸,连云都停住了脚步。

整个世界,像个久别重逢的人,轻轻,轻轻,回了一声。

小满站起身时,发梢沾了朵信心花。

她望着飘向远方的孢子,忽然想起刻痕幼苗昨夜的影子——这次没有挪动,茎干挺得笔直,刻痕在月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谁用最郑重的笔画,写下了一个“人”字的起笔。

她蹲下来,用指尖碰了碰花瓣上的露水。

明天,该给幼苗换个更大的陶圈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