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89章 破碗开口那晚,窑火没灭

背旧陶罐的人在山风里站了片刻,指节无意识地摩挲着罐身一道极细的冰裂纹。

那是他三日前在断崖下捡的,原以为是普通残器,此刻却随着陶铃声震颤,在掌心烙下浅淡的热。

他低头看向罐口,见幽黑的陶胎深处浮起几星金斑,像极了记忆里某双眼睛——在他最绝望时,曾有个穿素色布衣的女子蹲下来,用修文物的镊子夹起他破碎的道心,说“别急,慢慢来”。

山风裹着湿润的春气掠过脖颈,他突然加快脚步。

陶罐撞在腿上发出闷响,倒像是催促着什么。

此时西山窑口的月光正漫过窑顶。

小满裹着旧棉袍缩在窑边的草垛里,眼皮直打架。

她本是来守夜看窑火的,可这火自陶铃响后就不对劲——明明没添柴,却比往日更亮,暖黄的光裹着窑身,像给青灰色的砖窑披了层薄纱。

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正要起身添块松枝,忽见窑壁上的青釉微微颤动,竟顺着砖缝缓缓流动起来,仿佛有生命的呼吸。

“咚。”

极轻的震动从脚底传来。

小满猛地蹲下身,手掌贴住地面。

地脉的震颤顺着指尖往上爬,混着窑火的热度,在她心口撞出个滚烫的坑。

她想起顾微尘离开前说过的话:“地脉不是死的,它只是病了。”而此刻,这病了百年的脉,正在她掌下轻轻舒展。

“咔——”

窑炉深处传来细响,像极了古画揭裱时画心开裂的声音。

小满瞬间清醒,抄起竹梯就往窑顶爬。

月光下,她看见炉心位置的青砖裂开条细缝,有淡金色的光从缝里渗出来,像极了绣娘肚兜里绽开的金线。

她忽然想起昨夜婴儿那句“暖了”,喉头发紧——原来不是旧物在暖,是这方天地,终于学会了自己暖自己。

天刚擦亮,记事学堂的木门就被拍得咚咚响。

小满抱着陶像下的陶胚往学堂跑时,正看见陶知蹲在门槛边,给个攥着半只破碗的瘦男孩擦眼泪。

男孩的破碗缺了底,边沿还沾着褐色的茶渍,可陶知没像从前那样闭眼倾听,反而轻轻握住他的手,按在碗沿上:“阿和,你试试。”

小满站在窗外,袖中泥铃突然发烫。

她摸出泥铃,见裂纹里浮起影影绰绰的光——不是顾微尘的字迹了,是个扎羊角辫的小丫头,正把半块糖塞进另一个小丫头手里;是个白胡子老头,用断齿的木梳给孙子梳头;是无数双沾着泥的手,把碎陶片、破布、缺角的书,轻轻放进孩子怀里。

“阿和你看!”陶知的声音带着点发颤的惊喜。

男孩抽着鼻子抬头,就见碗底的茶渍泛起金光,模糊的影子在碗壁上晃:穿粗布裙的女人坐在灶前,膝盖上搁着个小土碗,勺尖的汤正往下滴,她对着汤吹气,笑出了眼泪:“崽崽乖,等你爹打胜仗回来,咱们用这碗喝鸡汤。”

学堂里静得能听见窑火的噼啪声。

扎着红头绳的小丫头突然扑过去,把自己的布老虎塞进男孩怀里:“阿和哥哥,你的碗有故事,我的布老虎也有!”梳双髻的小胖墩跟着举起缺耳的瓷杯:“我爷爷说这杯子装过他的状元酒!”陶知被围在中间,眼尾红红的,却笑得像朵初开的玉兰。

小满低头看向泥铃,裂纹里的光流得更欢了。

她走到学堂门前,蹲下身挖开湿润的土:“你听了这么多故事,也该歇歇啦。”泥铃入土的瞬间,她听见地底下传来细不可闻的“叮”,像极了顾微尘当年敲修复锤的声音。

暴雨是在酉时来的。

先是天边滚过闷雷,接着豆大的雨点砸得青石板直跳。

小满刚把学堂的窗关好,就见小徒弟慌慌张张跑来:“师姐!

山洪顺着新溪下来了,直冲着窑口去!“

她跟着跑到溪边时,洪水已经漫过了青石板路。

浑浊的浪头卷着枯枝碎石,“轰”地撞向窑基。

小满攥紧腰间的陶片,正想喊人搬沙袋,却见陶知从雨幕里冲出来,站在窑前张开双臂。

她的蓝布裙被雨水浸透,贴在腿上,却仍仰着头,哼起那首哄婴儿的摇篮曲:“月光光,秀才郎......”

怪事发生了。

最前的浪头触到陶知三步外的地面,突然像撞在透明的墙上,“哗”地分成两股,绕着窑口奔流而去。

更奇的是,每滴雨落在窑砖上,都凝成晶亮的露珠,顺着砖缝滑进土里,连泥里的草根都挺得更直了。

小满望着这一幕,想起顾微尘说过:“修复不是把伤口缝上,是让伤口学会自己长好。”此刻她终于懂了——不是陶知在挡洪水,是这方被修复过的土地,在温柔地接住所有伤害。

雨停时已是三更。

小满举着灯笼查看窑体,就见青灰色的砖上爬满了同心圆纹,一圈圈往窑顶生长。

她凑近细看,发现每道纹路里都嵌着细小的陶片:有她八年前修复的碎茶盏,有三年前送给老妇人的缺角碟,还有顾微尘离开前捏的小陶人残臂。

这些被她亲手补好、送还百姓的旧物,不知何时又回到了这里,在地脉里沉睡,如今随着生机复苏,重新长出了新的纹路。

山顶的素胎陶像在月光下泛着柔和的白。

小满望着那清瘦的轮廓,恍惚看见陶像的嘴角翘了翘。

山风送来学堂方向的动静,是孩子们跟着先生念字:“圈,像怀抱。

抱,是把喜欢的东西拢在怀里......“

“阿和哥哥,明天我带我的破风筝来!”

“我带奶奶的银簪头!”

“我要带爹爹补了三次的草鞋!”

小满摸了摸被雨水打湿的脸,转身往村里走。

路过晒谷场时,见几个妇人正往竹匾里摊晒被雨打湿的稻谷,她们的笑声像银铃,撞得星子直晃。

有个小媳妇抬头看见她,挥了挥手:“小满姐,明儿我家那口子要去东山砍竹子,说给学堂做几排新桌椅!”

晨雾漫上山脚时,第一声鸡叫划破了天际。

赵老汉扛着锄头往田里走,路过学堂时,特意把竹篮里的新摘青菜往门里推了推。

绣娘抱着叠洗得发白的布,站在溪边捶打,捶着捶着就哼起了小调。

就连总板着脸的里正,也拎着两坛新酿的米酒,往窑口走去——他说要敬这窑火,敬这能暖人心的火。

山脚下的新溪涨了水,却不再是浑浊的黄,清得能看见水底的鹅卵石。

有片去年秋天的枯叶顺着水流漂过来,轻轻撞在块凸起的石头上,打了个旋儿,又继续往下游去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