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86章 火里长出的不是灰,是芽

第七日寅时三刻,小满蹲在窑前,指尖轻轻划过砖缝里新长出的青釉。

月光落在釉面上,像撒了把细碎的星子,比昨日更亮了些。

“小师傅,该歇了。”老石匠端着热粥过来,碗沿腾起的白雾模糊了他眼角的皱纹,“这窑火都烧七日了,没见添柴,倒比头天还旺。

我老伴儿说,夜里听见窑底有响动,像......像有人在哼咱们村老辈的号子。“

小满接过粥碗,指尖触到陶壁的温度——和顾微尘当年修复宋瓷时,总放在案头的那盏温酒炉,热度分毫不差。

她喉间发紧,低头抿了口粥,米香混着窑火特有的焦土气漫开,突然想起师父常说的:“真正的活物,连烟火气里都藏着魂。”

后半夜起了雾。

小满裹紧外衣往窑后走,裤脚沾了露水,凉丝丝的。

她打着火折子,借微光看见窑底焦土泛着奇异的青灰,细瞧竟爬满蛛网状的裂纹。

正欲俯身,手腕突然被什么轻轻扯了扯——是株半指高的嫩芽,茎秆裹着层薄釉,像用碎瓷片雕出来的。

“怎么会......”她蹲下身,指尖刚触到焦土,掌心陡然一震。

那震颤不像地脉波动,倒像婴儿攥着她手指时的轻握,一下,两下,和三年前在初语场,那个濒死病童攥住她手腕时的节奏,分毫不差。

“是心跳。”她轻声说,声音惊飞了几只夜栖的山雀。

月光穿透雾霭落下来,照见焦土里钻出的根须正缓缓蠕动,每根须尖都沾着指甲盖大的陶片,有些刻着模糊的花纹,有些还留着指痕——是当年顾微尘带着村民修补旧器时,孩子们偷偷按上去的。

第三日清晨的惊呼是从窑门前传来的。

“阿姐!

阿姐快看!“扎着羊角辫的小桃蹦跳着跑来,鞋尖沾着湿苔,”窑门口有小脚丫!

不是泥捏的,是苔藓自己长出来的!“

小满跟着跑过去,晨雾里,七八个月牙似的绿痕整整齐齐排在青石板上,每个“脚印”边缘都泛着极淡的釉光。

她顺着脚印往山腰走,路过老槐树下的石磨时,磨盘缝里的野菊开得正好——和顾微尘走的那天,她插在师父包袱上的那支,颜色一模一样。

荒废祠堂的木门“吱呀”一声开了。

供桌上落了层薄灰,那只三年前被顽童摔裂的粗陶碗却亮得晃眼,碗身没有修补的痕迹,连最细的裂纹都不见了。

小满凑近看,碗底积着晨露,水面倒映的晨光里,突然浮出一行篆字:“火种归位,听者当立。”

“初语场!”她猛地后退半步,撞翻了供桌旁的旧木凳。

三年前在遗迹里拓碑文时,最后一句被山崩埋了半截,她当时蹲在碎石堆里找了三天,只寻到“听者当”三个字。

原来师父早把答案藏在这里——不是刻在石头上,是种在泥土里,等该懂的人来认。

当天夜里,陶知的动静惊醒了守夜的弟子。

“阿陶,烫!”小桃急得直跺脚,想拉她的手又不敢碰。

陶知却像没知觉似的,整只手掌贴在窑壁上,额角的陶珠被烤得发红,“叮铃铃”响成一片。

窑体内突然腾起光流。

小满眯起眼,看见无数影子在光里晃动:戴斗笠的老匠人往炉里添柴,扎着围裙的妇人揉泥,梳总角的小徒弟捧着陶拍跑,陶拍上的云纹——和她在师父遗物里翻到的那片碎陶,纹路丝毫不差。

“是......是他们。”老石匠突然跪下来,布满老茧的手抚过光里的影子,“李阿公,张婶子,还有我那早夭的小孙子,他十二岁那年跟着学拉坯......”

光流突然凝住,最后一个影子转过脸来。

那是个穿粗布短打的少年,手里的陶拍缺了个角——正是顾微尘常说的“开手作”,当年她在黑市花十两银子买回来的残件。

小满的眼泪砸在地上。

原来不是窑火需要被重启,是那些被岁月碾碎的、揉进泥里的、刻在陶片上的——所有认真活过的心意,需要被重新看见。

第五日辰时,八顶青呢小轿停在山坳口。

为首的商人姓周,腰间玉佩碰得叮当响:“小师傅,在下愿赠邻郡万亩良田,换这窑心的控制权。

您看,咱们建个’灵器工坊‘,这青釉能淬法器,陶胎能养灵草......“

“可从前就是这么没的。”人群里突然传来老石匠的咳嗽声,“五十年前那拨商队也是这么说的,要’振兴陶都‘,结果呢?

逼着我们昼夜烧窑,泥料不够就挖祖坟,窑温不够就填活人......“

几个弟子面面相觑。

小桃扯了扯小满的衣袖:“阿姐,周老爷说能给村里修学堂,建医馆......”

小满没说话。

她从怀里摸出块新出的青釉陶片,轻轻放在案上。

众人盯着看,陶片表面渐渐渗出水珠,先是一颗,两颗,最后聚成个小小的掌印——和窑碗内壁那些叠成环的小掌印,一模一样。

“它记得。”她指尖抚过掌印,声音轻得像怕惊醒什么,“记得被填进炉里的阿婆,记得被碾碎的泥料里混着的乳牙,记得那些哭着说‘再烧一窑就够了’的夜。”

她抓起契约,撕成碎片。碎纸飘落在地,像下了场雪。

“西山窑只补旧器。”她望着窑顶的青釉,那釉色已经漫到了山梁,“要烧,就烧能接住疼的火。”

是夜,小满抱着师父留下的刻刀坐在窑前。

山风裹着松涛声涌过来,她忽然觉得脚下的地在动——不是地震,是那种很轻很轻的起伏,像母亲拍着襁褓里的孩子。

“轰——”

窑顶裂开道缝隙。

小满抬头,看见团柔和的光从缝里升起来,形状像只虚托着什么的手。

光散时,窑口多了尊素胎陶像:清瘦的身形,执笔的手微垂,衣袖卷边的方式,和顾微尘当年蹲在案前修瓷时,总爱卷的那个角度,分毫不差。

“师父......”她跪下来,刻刀“当啷”掉在地上。

山风掀起她的衣角,窑铃突然响了,声音里裹着点哑,像有人贴着她耳朵说:“继续烧。”

后半夜,小满听见溪水流得急了。

她打着灯笼去看,月光下,原本清浅的溪流泛着浑浊的黄,水面漂着段断枝——是山脚下老槐的枝桠,往年要到春汛才会被冲下来的。

“要变天了。”她对着溪水轻声说。

风从山那边吹过来,带着点潮湿的土腥气,像在预告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