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72章 旧歌没人唱了,风开始一句句补

顾微尘的布鞋尖刚碾过槐林里第一片腐叶,风就变了。

她原以为这风不过是穿林打叶的寻常,直到那沙沙声里突然蹦出个短音,像极了她三年前在丘陵外敲碎陶片时,碎片撞击青石的脆响。

第二阵风掠过头顶枝桠,又一个短音接上,接着是更长的震颤——三短一长,三短一长,分明是她用陶片敲击崖壁传递信号的节奏,只是每个音节都被风揉得更柔,像被浸过晨露的丝线。

她停住脚步,后颈的碎发被风掀起。

左手无意识抚上腰间的陶笛,那是她用烧废的陶胚磨制的,此刻笛身贴着皮肤,竟也微微发烫。

“是……变奏?”她轻声呢喃,喉结动了动。

前世修复青铜器时,她曾见过铭文在不同光线下显现不同笔画,此刻这风声里的节奏,倒像那些会呼吸的铭文,在不同的风里换着法子诉说同一件事。

第三阵风来得更急,槐叶震颤的频率突然拔高,像是有人抢着接唱。

顾微尘仰头,看见最顶端的枝桠正抖得厉害,叶尖上的水珠被甩成细雾,在她眼前划出银线。

她伸手入怀,摸出半枚树脂封囊——这是她早年用松脂封存万物声音的法子,囊里还凝着半滴自己的血,原想录下这槐林奇声。

可指尖刚碰到囊体,脆响就先一步炸开——树脂竟已风干成齑粉,簌簌落进她掌心。

有血珠从指腹渗出来,是刚才被树脂碎片划破的。

顾微尘盯着那点红,见它坠向脚边的老槐树,在树皮上洇开个小红斑。

然后,她瞳孔骤缩——红斑周围的树皮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裂,像是被某种力量从内部顶开,露出下面新嫩的木质部,上面歪歪扭扭刻着行小字:“不用记,我们都活着。”

她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那些字。

木质部还带着树汁的黏润,字迹的走向和她从前在陶胚上刻的修补记号如出一辙。

风又起时,她听见头顶的槐叶在笑,沙沙声里裹着孩童的嬉闹、老妇的叹息、甚至还有她自己当年烧陶时哼的跑调小曲——原来不是林子在学她敲的节奏,是这些年她修过的陶片、补过的残卷、治过的道伤,全顺着风钻进了树里,长成新的年轮。

“阿尘姐?”

远处传来的呼唤被风扯得零碎。

顾微尘抬头,发现不知何时天已擦黑,林子里浮起淡青色的雾。

她拍了拍裤脚的腐叶站起身,那声音却再没响起——许是错觉,又或是某个被她修复过的器物在借风唤她。

同一时刻,十七村的晒谷场上,小满正攥着泥铃发怔。

往年这个时候,东南村的张婶该来问她夜话会的流程,西北村的牛娃该抱着陶灯来讨灯芯,可今日日头都落了山,晒谷场的青石板上只躺着几片被风卷来的桐花。

她捏着泥铃的手松了又紧,泥铃表面的裂纹硌得掌心发疼——这是顾微尘走前留给她的,说“听裂者”要学会听器物未说出口的话。

“当啷——”

第一盏陶灯亮起时,小满的泥铃差点掉在地上。

那是村东头王木匠家的灯,灯芯挑得老高,火苗把“夜话”两个字的陶纹照得透亮。

接着是村西头的渔户,再是山脚下的猎户,一盏接一盏,晒谷场四周很快亮起十七盏灯,围成个圆。

可围坐的人都没说话,老人们摸出旱烟袋却不点火,小娃们捏着瓦片不敢敲地,连最会说故事的刘秀才都只是望着坛心的泥铃发呆。

子时三刻的梆子刚响过,东南村的哑女突然站了起来。

她比画了三年手语,此刻却没打那些教过的话,而是抬手拍了拍自己胸口——三短,一长。

晒谷场静得能听见灯芯爆花的响,直到西北村的小毛头“啪”地用瓦片拍地,应了个三短一长。

紧接着,东岸的渔夫举起海螺,吹的竟是顾微尘当年在溪边吹埙的调子;山脚下的猎户摸出鹿骨哨,哨音里裹着松涛;连最腼腆的绣娘都哼起了谣,那是她补绣嫁衣时,顾微尘帮她修复旧帕子哼的曲儿。

泥铃在坛心转起来了。

没有风,泥铃却转得越来越快,内壁的裂纹映着十七盏灯的光,像撒了把星星在里面。

小满退到人群最后,后背抵着老槐树。

她突然想起顾微尘走前说的话:“真正的传承,是让听的人也能成为说的人。”此刻她终于懂了——原来不需要敲铃开场,不需要主持引导,当每个被修复过的故事都住进了人心,连泥铃都知道该怎么替他们唱。

顾微尘在槐林的第三夜,月光像筛子似的。

她裹着外袍靠在树桩上,本想眯一会儿,却见地面的光斑突然动了。

那些被枝叶割碎的月光,正顺着她的影子边缘慢慢爬,这儿挪一点,那儿凑一块,最后竟拼成了幅完整的图——是五线谱,音符的走向和她穿越初期在海边吹埙的曲谱分毫不差。

“这……”她喉头发紧,手指无意识抠进树桩的裂缝里。

那时她刚被家族遗弃,坐在礁石上吹埙,海风声盖过了埙音,除了咸涩的浪,没人听见她吹的孤独。

可此刻,风里有了新的声音——有小女孩的奶声,有老樵夫的粗哑,有妇人哄孩子的软语,甚至还有她自己都忘了的、修复青铜爵时哼的不成调的歌。

她闭上眼。

那些声音不是在模仿她,是在用各自的经历重新填了词。

就像她修复古画时,从残缺的墨痕里读出画者的悲喜,再用新墨补上未完成的部分——原来她的孤独,早被这些年遇见的人,用各自的温度,温柔地改写了。

等她再睁眼,月光已经移到了头顶。

林子里还是只有她一个人,可每片槐叶都在轻轻颤,像是无数人在冲她笑。

小满是在返程时迷的路。

山雾来得出奇,刚才还看得见山顶的老庙,转个弯就只剩白茫茫一片。

她摸向腰间的泥铃,指尖刚碰到铃身,却又缩了回来——这一路她听惯了陶墙说话、枯井唱歌,或许该试试听雾的声音?

“阿姐,等等我——”

极细的童声从雾里钻出来。

小满屏住呼吸,那声音像是从陶瓮里传出来的,瓮口还蒙着层湿布,闷闷的却清晰。

她循着声音走,雾里渐渐显出面青灰色的陶墙,墙皮剥落得厉害,可每条裂纹里都凝着水珠,正顺着纹路“滴答滴答”往下落。

三短,一长。

小满的心跳快了半拍。

她伸手按在陶墙上,掌心能感觉到墙体在轻轻震颤,像有人在里面敲鼓。

雾里的光斑突然动了,水珠顺着裂纹汇集成线,在地上画出条蜿蜒的路径——是安全的路,不会有陷阱,不会踩空。

她沿着水线走,走出雾时,后背都被冷汗浸透了。

回头再看那面墙,水痕已经干了,只留道新裂的纹路,从墙根斜斜爬到墙顶,竟像个微笑的嘴角。

顾微尘离开槐林那日,山径上的金叶震得她手腕发麻。

那是她用千年金桐木的落叶雕的,叶面上的金丝是她用修复古玉的手法嵌进去的。

此刻金丝正顺着叶脉褪色,像被谁抽走了魂,最后一滴金芒落进地面裂缝,竟钻出株极小的陶芽。

陶芽的叶片透明如水晶,里面有银光流转,仔细听,是段模糊的歌谣——她童年时,外婆哄她睡觉哼的,她早忘了词,只记得调子。

顾微尘轻轻哼出第一句。

山谷里的回响不是往常的回声,是千百个声音从四面八方同时接唱第二句。

有她修复过的道侣,有她教过烧陶的村童,有她补全功法的散修,甚至还有那个在荒野里捡到陶片的放牛娃。

她止住歌声,万籁俱寂,可她知道,这歌不会断了——就像她修过的古画永远有人临摹,补过的瓷器永远有人擦拭,这歌会在每个被温暖过的人嘴里,永远唱下去。

当晚,山脚下的农舍里,五岁的小桃揉着眼睛坐起来。

她对着枕头清唱了首完整的歌,奶声奶气的,把睡在里屋的爹娘惊得跑过来。

“桃桃,谁教你的?”娘抱着她问。

小桃歪着脑袋,指着窗外的月亮:“有个人昨天忘唱完,我替她补上了呀。”

顾微尘不知道这些。

她正沿着山径往更深处走,越走,脚下的土地越干硬。

当她转过最后道山梁时,眼前的景象让她停住了脚步——那是片死寂的原野,寸草不生,地表裂开蛛网似的纹路,像被大火烧过千年。

可风过之处,她听见了极淡的陶土香,混着松脂和窑灰的味道。

有老辈修士说过,这大陆腹地曾有座上古窑场,烧出过能通天地的神陶。

只是后来窑塌了,火熄了,连最后一块陶片都被岁月埋进了土里。

顾微尘蹲下身,指尖划过裂开的地面。

她摸到了。

在那些裂纹深处,有极细的陶片茬口,正轻轻扎着她的指尖——像在说,“来呀,我们等你很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