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34章 哭过的土才会开花

执尘仙途 第234章 哭过的土才会开花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阿芽的手指悬在那片陶片上方三寸处,海风卷着咸湿的雾气钻进洞来,将他发梢的水珠吹得细响。

他认得这片陶片边缘的刻痕——是学坊初代田埂上嵌的护苗陶,当年他跟着师父巡田时,总爱用竹片刮那些凸起的纹路,师父说那是“地脉的呼吸孔”。

此刻陶片上的划痕比记忆中更深,像被谁用指甲一遍又一遍抠过,在月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光。

他又摸出块铜锅碎片,指腹擦过边缘的凹痕,突然顿住——那是血砚生的指印。

三年前血砚生为救落海的孩童,被礁石划破手掌,当时他握着那口裂锅大笑:“锅破了能补,人心破了可难补。”此刻铜片上的暗红痕迹早被海水泡得发白,却仍能摸出三个浅浅的指窝,像有人在最后时刻拼尽全力按上去,要把什么话刻进金属里。

洞外的浪声忽然变了调子,从沉闷的“轰”变成细碎的“啪”。

阿芽这才察觉自己已在洞底跪坐了半日,膝盖压着的陶片硌得生疼。

他没动,只是垂眼望着满地碎陶——嵌陶来自北境寒城的屋檐,残铃是东屿渔村的祈福器,旧釜说不定曾在某个山民的灶上煮过十冬腊月的热粥。

这些他从前要小心包进棉纸、用糨糊粘补的“残件”,此刻却像被风卷来的落叶,杂乱又自然地铺在礁石上。

“原来你们不是要被修好。”他突然开口,声音撞在洞壁上,惊起几只栖息的海鸟。

陶片没回答,可风穿过洞隙时,有一片薄如蝉翼的陶片轻轻打了个旋儿,正好落在他脚边。

他低头去看,那上面竟有半行极小的字,是用刻刀慢慢划出来的:“等一个听的人”。

第七夜子时,阿芽闻到了若有若无的甜腥气。

他抬头,看见洞顶的石缝里渗出半透明的菌丝,像白色的蛛丝,正缓缓垂向满地陶片。

第一根菌丝触到陶片的瞬间,他听见“咔”的轻响,像极了从前修补古瓷时,金漆渗入裂纹的声音。

接着第二根、第三根,菌丝越聚越多,在月光下泛着珍珠母贝的光泽,将陶片一片片裹进柔软的网里。

他没动,只是望着菌丝生长的方向——它们没有按照陶片的器型拼接,而是顺着陶片上原有的划痕延伸,把碎成二十片的茶盏裹成圆球状,将裂成三瓣的铜铃缠成梭形。

到第五日清晨,洞内已堆起一座低矮的圆丘,表面覆盖着半透明的菌丝,在阳光下泛着淡金色。

第七日正午,圆丘顶端裂开一道细缝。

阿芽屏住呼吸,看见一抹暖黄从缝中透出来,像极了老匠摊前陶瓮被火烤透时的颜色。

裂缝越来越大,一朵花缓缓钻了出来——花瓣是陶土的颜色,每片上都布满细密的裂纹,却在阳光下透出温暖的光。

阿芽伸手去碰,花瓣触到指尖的瞬间,他忽然想起焦岩里钻出的青烟,想起被雷劈过的陶瓮替老匠挡雷时的震颤,想起陈拾在茶馆里说的“万物有口”。

“原来这就是你们的样子。”他轻声说,站起身时衣袍带起一阵风,吹得圆丘上的菌丝轻轻摇晃。

那朵花却稳稳立着,裂纹里渗出极细的光,像有人在花瓣里点了盏小灯。

他最后看了一眼圆丘,转身往洞外走。

绳梯在悬崖上晃荡,他的脚印刚踩上礁石,潮水就漫了过来,将足迹一点点抹去。

等他走到崖顶时,回头望去,海蚀洞已被涨起的潮水淹没,只露出一角洞檐,在浪中若隐若现。

小满家的陶碗是在清晨碎裂的。

她正端着碗给母亲盛粥,碗底突然“咔”地裂开条缝,米油顺着裂缝流到桌上。

母亲叹着气要去拿竹篾:“这碗跟了咱们十年,补补还能用。”小满却按住她的手:“别补了。”她捧起碎片,蹲在院角菜圃前,用清水一片一片洗净,连碗底那圈被米汤浸黄的痕迹都仔细擦了。

“埋在这里吧。”她对母亲说,“它陪了咱们十年,该回土里了。”母亲没说话,只帮她挖了个浅坑。

陶片埋下去的那晚,雷雨交加。

小满在被窝里翻来覆去,忽然听见“沙沙”的响动。

她拉开窗帘,看见月光从云缝里漏下来,照得菜圃一片银白——那里竟长出了藤蔓,深褐色的,像陶土烧过的颜色,正顺着屋檐往上爬。

“哐当!”东屋的破锅突然响了一声。

小满吓了一跳,却见藤蔓缠上了锅耳,轻轻摇晃。“咚。”西墙的裂砖震了震。“咚。”北窗的朽柱颤了颤。“咚。”三声短鸣,像极了从前阿芽敲“痛钟”的节奏,却轻得像心跳。

第二日清晨,菜圃里钻出一株幼苗。

茎干是陶土的灰褐色,叶片边缘带着细密的裂,像被谁小心刻出来的。

小满蹲在旁边,用葫芦瓢浇了点水。

水珠落在叶片上,顺着裂纹滚进土里,她听见极轻的“咕嘟”声,像是陶碗在说“谢谢”。

“你想活得久一点。”她轻声说,手指轻轻碰了碰叶片。

幼苗微微摇晃,像是在点头。

海生的小舟划进沉船之城时,海底的光线暗了下来。

他没带罗盘,也没带记录册,只提了盏油灯。

船底擦过一艘古船的桅杆,朽木发出“吱呀”的轻响,他却笑了——从前他总想着记录每艘船的花纹、修补每道裂缝,现在才明白,这些沉船要的不是修补匠,是陪它们“慢慢坏”的人。

某夜,海底突然震动起来。

海生的油灯被震得摇晃,光映在船壁上,照出无数道裂缝。

他刚要扶住灯,却见裂缝里渗出淡蓝色的晶液,像星星落进了海里。

晶液越聚越多,形成一道光柱,直通海面。

族里的人在岸上看见,纷纷划着船要来接他,可海生望着光柱里漂浮的沉船碎片,突然笑了。

他纵身跃入光柱,海水立刻将他包裹。

那些沉船的桅杆、船舵、雕花舷窗在他身边漂浮,像在跳一支慢舞。

有块船板轻轻碰了碰他的手,他听见细微的声音:“你不是来修的,你是来陪我们慢慢坏的。”

光柱渐渐熄灭,海面恢复平静。

月光下,一圈圈涟漪向外扩散,“哒、哒、哒”,和着心跳的节奏。

陈拾是在秋末病倒的。

他缩在荒庙的草堆里,高烧烧得他眼前发黑。

迷迷糊糊中,他看见几个孩童围过来,扎着羊角辫的小女孩拽他的衣角:“老爷爷,‘疼’到底是什么?”

他想坐起来,却浑身无力。“就是......”他喘着气,“你还愿意碰它的时候。”小女孩歪着头:“那锅疼的时候,您为什么要修它?”陈拾笑了,咳得直不起腰:“因为......它疼着,还愿意让我碰啊。”

醒来时,庙中空无一人。

墙上却多了幅炭笔画:歪歪扭扭的裂锅,举着铜铃的人,还有一行不成调的五线谱。

他摸出最后半块硬馍,放在画前。

馍刚放下,就有风从门缝里钻进来,把馍吹得滚了两滚,停在画的“锅”旁边。

他扶着墙出门,溪水在不远处流淌。

走了几步,他腿一软,栽进草丛里。

最后一刻,他望着天上的云,想起老匠摊前的陶瓮,想起焦岩里的青烟,想起阿芽说的“带话”。

他笑了,怀中空空如也,可那些故事,早随着风,随着水,流进了每个人的心里。

春分那日,小满独自来到学坊旧址。

阿芽当年留下的掌印处,不知何时长出了一圈信心花,花瓣上的裂纹在阳光下泛着暖光。

她蹲下身,轻轻碰了碰一朵花。

指尖刚触到花瓣,一阵热流突然涌进她的身体。

那不是她的感觉,是土地的“痛感”——被刻刀划过的疼,被大火烧过的疼,被遗弃时的疼,被遗忘时的疼,像潮水般涌来。

她没哭,只是慢慢趴在地上,耳朵贴着泥土。

“咚。”

是心跳声,很慢,却很有力。

她抬起头,望着天空轻声说:“我知道了。”

风掠过花海,掀起一阵细碎的刮擦声——“哒。

哒。

哒。“这一次,再没有人拿起刻刀,也再没有人放下。

阿芽离开西崖七日后,潮水退得比往常更远。

渔民们出海时发现,洞前的礁石上露出一片平坦的礁盘,表面布满细密的刻痕,像是有人用陶片在上面写过信,又被潮水轻轻抹去。

只有最深处的一道刻痕还清晰可见,歪歪扭扭刻着三个字:“听,见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