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211章 灰烬自己会走路

执尘仙途 第211章 灰烬自己会走路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学坊后园的晨雾还未散尽时,小桃第一个发现了异常。

她蹲在青石板上,发顶的羊角辫沾着露水,指尖还攥着半块烤糊的麦饼——那是她特意带来喂廊下灰雀的,此刻却悬在半空忘了递出。

“阿和!

阿和!“她扯着嗓子喊,声音惊飞了三两只麻雀,”陶片...陶片自己挪地方了!“

正在扫落叶的阿和手一抖,竹扫帚“啪”地砸在地上。

他小跑过来时鞋尖沾了泥,在石板上印出几个浅淡的脚印。

两人盯着石台前的位置——昨日残陶还斜倚在边缘,像块被风掀翻的瓦片,此刻却稳稳卧在一丛裂瓣花的根部,裂纹朝上,像在仰头接晨露。

“是先生夜里挪的?”小桃歪头,麦饼碎屑簌簌落进衣襟。

“先生从不让碰这些。”阿和蹲下来,鼻尖几乎要碰到陶片。

他记得上周顾先生还在时,总说“器物有自己的脾气”,碰之前要先“问”——把耳朵贴在裂缝上听三息,看有没有风穿过的轻响。

此刻他依样贴过去,却只听见自己心跳声,“咚、咚”盖过了一切。

其他孩子闻声围过来,扎着双髻的小满踮脚扒着阿和肩膀,扎得他后颈发痒。“会不会是...灰?”她小声说,“那晚陶片里的灰烬会发光,许是它们自己爬动了?”

这话像颗小火星,在孩子们中间“轰”地炸开。

小桃突然跳起来,跑回自己座位翻出个布包——那是她奶奶补衣服剩下的碎瓷片,边沿还沾着蓝靛染的线头。

她把碎瓷片轻轻放在裂瓣花旁,退后两步,指尖绞着衣角:“我、我把阿娘的破碗也带来了,要是灰真会修,能不能...能不能让它不漏汤?”

阿和盯着她发红的耳尖,突然想起前日小桃蹲在灶前哭,说阿娘手被碎碗划了道口子。

他抿了抿嘴,从怀里摸出个缺了口的木陀螺——那是他爹上山打柴时摔裂的,“我也放。”

日头爬上屋檐时,石台前的碎瓷片、断木簪、缺角的泥人已经堆成了小山。

宋先生拎着茶壶过来时,茶沫子溅在青石板上,晕开浅黄的痕迹。

他望着那堆残破器物,袖口的锈铁片在晨光里闪了闪——那是顾微尘离开前塞给他的,说“留着看”。

“先生,它们会不会...”阿和欲言又止。

宋先生蹲下来,枯瘦的手指悬在陶片上方半寸处。

他看见裂缝里的灰烬泛着淡金,像有人往里面撒了把星子。“有些东西坏了,”他声音轻得像风,“不是为了被谁修好,是为了学会自己停住。”

孩子们似懂非懂,小满却突然拽他衣袖:“先生看!”

陶片边缘的灰烬正缓缓流动,像滴融化的蜜,沿着裂纹渗进小桃的碎瓷片。

碎瓷片的缺口处浮起层薄雾,待雾气散时,原本锋利的茬口竟变得圆润,像被岁月磨过了百年。

阿和的木陀螺“咔”地轻响,裂开的纹路里钻出丝乳白,顺着木纹爬向断口。

小桃捂住嘴,麦饼“啪”地掉在地上——她的碎瓷片缺口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蓝靛线头在晨光里泛着温柔的光。

一阵风卷着晨雾掠过学坊,将孩子们的惊呼声吹向千里外的西陆荒村。

陵不孤的玄色大氅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腰间半柄断剑。

他站在土坯墙外,望着院内堆成小山的破碗碎罐——老妇每天清晨都会从灶膛里扒拉些灰烬,撒在陶片上,嘴里念叨“留给风来修”。

他原以为这是痴话,直到昨夜月上中天时,他在屋顶瞥见了那幕。

月光像层银霜,落进陶片堆里。

信心花的灰烬从老妇的竹筛里浮起,如星屑般游走,掠过缺口、擦过裂缝,最后凝在那只三代传下的漏水陶瓮上。

瓮身的裂纹里渗出细密的金线,像有看不见的手在缝补。

当最后一粒灰烬沉入瓮底时,积水映出的月轮里突然浮出字迹:“你看不见的地方,才最结实。”

他的指节抵在断剑剑柄上,指腹的老茧蹭过剑鞘的凹痕。

这是他第一次见“修复”脱离人为,像春草抽芽、溪水漫滩,自然得近乎谦卑。

离村前,他蹲在院角,将一枚锈链环压进泥土——不是为了禁锢,是为了记住:当世界开始自愈,守护的方式该是沉默。

而此时的东郡城,血砚生正站在官府储灰库外。

他的青衫沾着夜露,发尾还滴着雨珠——方才他翻过高墙时,檐角的铜铃被碰得轻响,惊飞了两只夜枭。

库里堆着半人高的陶片,都是术士们从各村收来的“天赐灵灰载体”。

他摸出怀里的陶锅,锅底沉着《坏典》的残渣——那是他花了三个月,从各世家的典籍灰烬里筛出来的,“记载了所有修不好的东西”。

“若灰能自走,你还拦得住?”他今日在市集辩场问的话,此刻仍在耳边回响。

术士的嗤笑像根刺,扎得他喉头发紧。

他掀开锅盖,残羹混着雨水泼在陶片上。

黑色的浆汁漫过裂缝,突然腾起阵轻烟——不是焦糊味,是古松燃烧时的清苦,像顾微尘的胶水瓶打翻在陶窑里。

次日清晨,术士撞开库门时,惊叫声震得梁上落灰。

满室陶片光洁如新,却再无半粒灰烬。

地面的湿痕蜿蜒如河,每道水迹都像把微小的刻刀,刻着同一个方向——城外的野山,山脚下的学坊,学坊后园的裂瓣花。

百姓们在街头窃窃私语,卖糖画的老张偷偷把裂了口的铜锅放在巷角。

他蹲在旁边守了半夜,见灰烬从墙缝里钻出来,沿着锅底的裂纹爬了半圈,虽未完全修好,却再没漏过糖浆。

霜晨的第一片冰花爬上窗棂时,铁匠铺的火塘正烧得旺。

王铁匠揉着眼睛坐起来,掌心还留着握刻刀的麻痒——他又梦见那把悬空的刻刀了,“哒、哒、哒”敲在石头上,震得他骨头都轻了。

他翻出床底的破木箱,祖传的断锤还躺在稻草里,锤头和木柄分家已有十年。

他学着梦里的样子,把断锤放在铁砧上,握起小铁锤。

第一下轻叩,木柄的裂纹里渗出丝白气;第二下再叩,锤头的缺口浮起层金雾;第三下落下时,“咔”的轻响里,锤头和木柄严丝合缝地长在了一起。

王铁匠没告诉任何人,只在教徒弟补犁头时多了句口诀:“不急火,不强合;听它疼,它才活。”小徒弟歪头问“它”是谁,他摸着断锤上的新纹,想起梦里那把刻刀——或许“它”是器物自己,是风,是灰,是所有被遗忘却从未消失的修复之心。

深谷里的裂瓣花突然震颤起来,最外层的花瓣“簌簌”脱落,灰烬裹着晨露飘向北方。

顾微尘的觉知在其中微动——她已无身,无眼,却能“看”见那片灰烬落进废弃窑基。

泥土下,一段腐朽的根系正缓缓舒展,像沉睡十年的心跳重新苏醒。

地脉深处传来极轻的回响,“哒、哒、哒”,像是一把刻刀,正从历史的另一端,轻轻叩响未来。

西陆荒村的老妇清晨扫院时,发现那只被灰烬修复的陶瓮有些异样。

瓮身的陶土泛着珍珠母贝般的光泽,凑近了看,竟有细密的乳白汁液正从瓮底的纹路里渗出,像...像什么东西要醒过来。

她蹲下来,用指腹沾了点汁液。

凉意顺着指尖爬进血脉,她突然想起五十年前的春夜,有个穿青衫的姑娘在窑前修陶,边修边说:“最结实的修补,是让它自己学会长好。”

晨雾漫过院角的锈链环时,乳白汁液仍在缓缓渗出,在青石板上积成颗小露珠。

风掠过,露珠轻轻一颤,倒映出半朵裂瓣花的影子——那是千里外学坊后园的裂瓣花,此刻正迎着朝阳,缓缓绽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