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执尘仙途 > 第17章 断脉重燃非借火

执尘仙途 第17章 断脉重燃非借火

作者:喜欢木鼓的萧宝融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9:12:45

寒风如刀,刮过枯木潭冰封的湖面,卷起碎雪,打在人脸上生疼。

赵三缩着脖子,牙齿不住地打颤,他身边的山魈却仿佛毫无知觉,硕大的身躯如一尊黑铁塔,挡住了大部分的寒流。

顾微尘立于潭心,脚下的冰层泛着幽蓝色的死光,坚硬得如同万年玄铁。

这片曾经滋养了整个村落的水源,如今却成了一座巨大的冰坟,将所有生机都封死在了下面。

她从怀中取出一块巴掌大小、温润如玉的薄板,正是灵匠门的勘探法器“温络板”。

她俯下身,将板子平整地贴在冰面上,指尖渡入一丝微弱的灵气。

板面之上,原本光滑的表面开始浮现出水波般的纹路,一圈圈向外扩散,仿佛在倾听着大地深处的秘密。

赵三好奇地凑上前,却不敢出声打扰。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就在赵三冻得快要失去知觉时,温络板的中心,一个微不可见的红点突兀地亮起,极有规律地搏动着。

一次,两次……那频率是如此的熟悉,竟与她记忆中灵匠门“心匠台”的共鸣频率如出一辙。

“在下面,三丈深。”顾微尘轻声说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激动。

她收起温络板,又取出一截画阵专用的炭笔,以那搏动的红点为核心,就着冰面迅速勾勒起来。

她的手腕稳定而有力,炭笔在冰上划过,留下一道道黑色的轨迹。

这些线条初看杂乱无章,但随着她笔锋流转,一幅繁复而玄奥的图谱渐渐成型。

赵三虽然看不懂,却能感到一种源自古老岁月的宏大气息扑面而来。

当最后一笔落下,顾微尘直起身,看着脚下的图谱,呼吸微微一滞。

这赫然是《形脉通灵录》中记载的“三焦导引图”的变体!

书中“地气养人”篇曾言:人体有小周天,大地亦有大循环。

此图正是引动大地循环,化地底真火为温润灵气的关键。

她瞬间明白了。

这里根本不是什么天生的寒潭,恰恰相反,它曾是灵匠门布下的一处“地火养脉阵”的终端阵眼,用以温养一方水土。

可如今阵眼断裂,本该流转不息的地火热流在此处淤塞,阳极生阴,热力无法疏导,反而将所有的生机与温度尽数吸噬,才造就了这片死亡绝地。

必须修复它。

这个念头在顾微尘心中无比清晰。

然而,看着脚下厚达数尺的坚冰,她陷入了沉思。

凡铁难破,法器耗损又太大。

“顾姑娘,”赵三搓着手,哈出一口白气,“要不,咱们用火药炸开一个口子?村里还有些以前打猎剩下的。”

顾微尘立刻摇头,神情严肃:“不行。地脉如同人脉,爆破如同用利刃胡乱切割,只会让原本的断裂处伤上加伤,彻底断绝这里的生机。”

她摒弃了所有粗暴的念头,从行囊中取出了另一件物事——形如罗盘的“导引盘”。

她将其轻轻置于冰面图谱的中心,而后盘膝坐下,双手结印,闭上了双眼。

下一刻,她体内的灵气顺着经脉流转,通过掌心源源不断地注入导引盘中。

她没有试图强行融化坚冰,而是小心翼翼地调整着自身灵气的频率,使其与冰层下那微弱的地火脉动,达成一种微妙的共振。

这是一个极其耗费心神的过程,如同驯服一头沉睡的巨兽。

赵三和山魈在旁护法,亲眼见证了这匪夷所思的一幕。

第一天,毫无动静。

第二天,冰面依旧。

直到第三天深夜,一声极其轻微的“咔”声响起,导引盘下的冰面,终于裂开了一道发丝般的细纹。

有门!

顾微尘精神一振,立刻从一个特制的陶罐“修火胆”中,用镊子夹出一片烧得通红的陶片,精准地嵌入那道裂缝之中。

陶片上的炽热并非烈火,而是一种持续不断的温煦热力,它没有让冰层炸裂,而是像春风化雨般,让裂缝缓慢而稳定地向四周延伸。

一片,又一片。

她不眠不休,如同一个最耐心的修复师,用这种“低温缓焊”的古法,一点点地修复着大地的伤口。

整整七日。

当顾微尘将最后一片陶片嵌入冰面时,她脚下的蛛网裂纹已经遍布整个潭心。

她收回导引盘,向后退开。

只听“轰隆”一声闷响,仿佛地底深处打了一个沉闷的巨雷。

紧接着,潭心的冰层中央猛然向上拱起,无数裂纹瞬间崩开,一股粗壮的水柱冲天而起,带着温热的蒸汽,在漫天飞雪中形成了一道壮观的白练。

水柱落下,温热的泉水迅速融化着周围的坚冰,一个活生生的泉眼,就这样出现在了死寂的枯木潭上。

水汽弥漫,带着一股泥土与矿物的芬芳。

赵三试探着伸手探入水中,那水不烫不冷,温润宜人,正是最适合人体的温度。

“水!是活水!我们有活泉了!”赵三的眼泪瞬间夺眶而出,他转头就朝村子的方向没命地跑去,一边跑一边嘶声大喊。

很快,沉寂的村庄被彻底惊动,村民们拿着木桶、水瓢,蜂拥而至,看着那汩汩涌动的泉眼,爆发出震天的欢呼。

多少个绝望的日夜,他们终于等来了希望。

然而,在一片欢腾之中,顾微尘的目光却死死锁定在泉眼边缘的石壁上。

那里的岩石上,残留着半圈焦黑的阵纹,断口狰狞,正是灵匠令上所显示的那个“三岔口”!

她的心猛地一沉。

她随手拿起一个村民落下的破泥碗,舀起一碗泉水,指尖凝聚一丝灵气,轻轻点入水中。

原本清澈的水面,竟如墨滴入水般,荡漾开一圈圈黑色的波纹,最终汇聚成几个残缺的古老符文。

“引而不通,火自成灾。”

顾微尘的血瞬间凉了半截。

她明白了这句警示的含义。

阵眼虽然被她用共振之法强行冲开,但断裂的阵纹并未修复。

这就像是堵塞的河道被冲开了一个缺口,水流虽然恢复了,但河堤的决口却依然存在。

地底真火会顺着这个缺口持续外泄,泉水会越来越热,不出三月,这救命的活泉便会化为一口沸腾的汤锅,将整个村庄连同所有生机,一同焚为灰烬!

救人,就要救到底。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对还在欢庆的村民道:“大家先别急着取水,这泉眼还不稳,给我些时间。”

村民们虽然不解,但对这位带来神迹的“仙人”已是信服无比,纷纷退开。

顾微尘快步回到村里,取来了柳氏之前赠予她的那几块药炉残砖。

她知道,这普通的砖石承受不住地火的灼烧,但当年柳氏先祖既是灵匠门的外围弟子,这烧制药炉的泥土中,必然掺杂了能够承载灵气的特殊材料。

回到泉眼边,她不顾一切,以指为笔,就着泉眼四周的岩石,将“三焦导引图”的核心纹路一笔一划地刻了上去。

随后,她将残砖碾碎,混入“还阳草”烧成的灰烬与湿泥,小心翼翼地将那半圈焦黑的断裂阵纹重新连接、封合。

“顾姑娘,这……这破砖头能管用?”赵三看着她的举动,满心疑惑。

顾微尘没有回答。

她将导引盘重新置于新建阵法的中心,自己则盘坐在阵眼正前方,双目紧闭,开始运转“尘脉经”的呼吸法。

这一次,她不再是引动,而是疏导。

她将自己的灵气化作一条无形的缰绳,牵引着那刚刚苏醒、还有些狂躁的地火,沿着她新刻画的阵纹,缓缓流转。

刹那间,奇迹再次发生。

泉眼四周,那些由砖灰泥土描绘的纹路,竟由内而外地亮起了微光,那光芒温和而稳定,如同人体复苏的经络,在地面上缓缓流动。

原本还有些翻涌的泉水,温度骤然稳定下来,喷涌的势头也变得平缓温和。

蒸腾而上的水汽在半空中凝结,化作蒙蒙细雨,洒向四周龟裂的冻土,带去一丝久违的润泽。

远处的山崖上,一直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陈樵,手中的残图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他看着那在地面上流转的光芒,浑浊的老眼中,两行热泪滚滚滑落。

“地脉……活了……”他喃喃自语,声音哽咽。

当夜,万籁俱寂。

顾微尘在灯下,正飞速记录着此次修复阵纹的各项数据。

突然,她怀中的灵匠令传来一阵灼热。

她急忙取出,只见令牌背面那幅简略的山河图,正在发生惊人的变化。

原本各自独立的三个光点——“断脉崖”、“黑雾谷”、“枯木潭”,在这一刻,被一道凭空出现的血色细线串联了起来!

这条线毫无滞涩,径直指向了地图上一个从未亮起过的区域,那区域上方,赫然标注着两个古字——顾家。

血线终点,一行新的古篆在图上缓缓浮现,字字如血,触目惊心。

“匠血为引,祭器为门。”

顾微尘的指尖剧烈地颤抖起来。

在这一刻,一个困扰她许久、却又不敢深思的恐怖真相,如同一道惊雷,在她脑海中轰然炸响。

灵匠门的覆灭,或许根本不是什么天灾**,而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献祭!

她的家族,顾家,用某种被称为“祭器”的东西,窃取了灵匠门守护的地火之力,而献祭的代价,便是整个灵匠门数百名匠人的血脉!

她猛地抬起头,望向窗外在月色下安宁沉睡的村落,泉眼的雾气袅袅升起,带来了温暖与生机。

“你们用血祭换来的火……”她轻声低语,声音冰冷而坚定,“我用我的道,亲手还回去。”

话音未落,窗外那片由新泉蒸腾而起的浓郁雾气之中,一个巨大而虚幻的轮廓,正悄无声息地缓缓浮现。

那是一座高台的虚影,其形制与她记忆中的心匠台有着惊人的相似,却又透着一股诡异的倒悬之感,仿佛正从九幽地底,被这复苏的地脉之力,一点点地推向人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