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若南又转向皇上道:
“陛下,这柱香已快燃尽。
如果再给不出答案的话,这题就算是大梁输了,还请陛下恩准。”
皇上看了看满朝的文武大臣及众才子,又看了看坐在地上的申怀安,不免有些失望。
他轻叹了一口气,招了招手,太监丁升就准备去收拾点快燃尽的香盘。
香盘里除了点燃一柱香外,还有若干根香放在盘子里。
丁升正要收拾,申怀安看了看香盘里的香。
反正题是答不出来了,也就不去想了,他有些无聊的数了数香。
正好11根,加上快燃尽的那柱,一共12根香。
他又低头看了看刚在地上演算的方程式,突然灵光一闪,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
于是他立即站起身拦住了丁升道:
“公公且慢,这柱香还没有燃尽,公主殿下是不是太心急了?”
申怀安转头望了望楚若南,对拱手对皇上道:
“禀陛下,微臣知道如何解题了。”
“这题真的能解?速速道来。”此时皇帝也来了兴趣。
申怀安不紧不慢的走到上官慕晴身边道:
“慕晴小姐,如果我家遇到变故,想找你借一头牛,你借还是不借?”
这一下除了上官慕晴,连整个大殿上的人都有些懵了。
答题就答题,你问上官慕晴这个干什么?
这是礼部侍郎上官羽道:“申怀安,你答题就答题,问慕晴这个干什么?”
上官仁远一拉过了上官羽,让其不要干忧申怀安答题。
上官慕晴也一下子不知如何回答了,他不明白申怀安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一时愣住了。
申怀安又道:“慕晴小姐,在下想问你借一头牛,不知你借还是不借?”
上官慕晴见申怀安又问了起来,于是说道:
“就冲你才子的名声,别说借了,我送你一头又如何?”
申不安拱了拱手道:“感谢慕晴小姐高义,借就是借,这头牛我马上会还你。”
于是他不紧不慢的走到香炉前,在盘子拿起11柱香对楚若南道:
“公主请看,这11柱香就好比11头牛,现按你的题怎么分不行。
既然不行,那么我们就找慕晴小姐借一头牛,就是12头牛。”
他又指了指即将燃尽的那柱香道:
“现在一共12头牛,首先大儿子得一半,就是6头;二儿子得四分之一,就是3头;
小儿子得六分之一就是2头。现一共分出去了11头,还余1头牛。
这1头牛原本是找慕晴小姐借的了,现在还回去了。
11头刚好分完。”
申怀安说完,将香分别按6、3、2依次摆好。
他真答上来了,还有这样解题的?真是好思路啊。
此时皇帝和百官都思索着申怀安答案,楚若南也张大了嘴巴,甚至是惊讶,他还真解出来了。
“哈哈哈,好,不愧为大梁才子。申怀安,原来题还可以这样解。
今天算是开了眼了,朕甚为高兴。”皇上开心的对申怀安道。
“陛下谬赞,此应是荆楚闻圣上贤德之名,知大梁朝纲之正,有意联盟。
所以楚国公主无意为难,出的题简单,这才致解题容易。
并非微臣聪慧,还请陛下不要夸赞微臣,不然微臣会骄傲的。”
申怀安此言不仅显示了大梁的风度,而且又一次表明了荆楚的善意。
虽然是谦虚之言,但对于外交辞令来说,硬是给荆楚戴了顶高帽子。
让楚若南左右为难,如此下去,此次出使大梁的计划将一无所获。
“大梁与荆楚数年交好,深知荆楚之意。若南公主,朕在此就谢过楚国的好意了。”
皇帝此时也接过申怀安的话,将楚若南也架了起来。
见皇帝也这样说了,楚若南知道此次的计划算是失败了,这个申怀安真会搅和。
先是大梁的借款解决了,现在既然连许阳另外两城也得不到了,此次出使大梁算是前功尽弃了。
“大梁皇帝陛下,为打消其它两国的疑虑,父皇才以许阳三城为幌子以文会友,还请陛下理解。”
楚若南此时忽然开口道。
听到这里,百官无不欢喜,此次荆楚的难题总算化解了。
不过申怀安突然不好的预感,这个楚若南应该不会就此罢休。
“自古大梁与荆楚交好,楚皇仁和,朕心甚慰,公主不必多虑。”
皇帝虽有些疑惑,但作为皇帝他不得不表示大梁的友好。
“皇帝陛下,两国相临,唇亡齿寒,而且两国联盟也有数十年,我荆楚愿和大梁世代交好。
如今外臣出使愿望已然达成,还请陛下拟好国书,由本宫带回荆楚。”
“公主此言甚和朕意,还请公主在大梁多待些时日,欣赏一下大梁风景。
至于国书,朕会立即下旨,到时由公主带回。”
“如此就先谢过陛下也,外臣告退。”
楚若南说完狠狠白了申怀安一眼,就退出大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