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世子妃也很欣赏申怀安的诗词,席间还大大赞扬了一番。
听说申怀安还会唱歌,可惜没有耳福。
聊完了诗词,为表示欣赏,世子妃莫绮彤还特意上前敬了申怀安一杯酒。
看着天生丽质的世子妃莫绮彤,申怀安眼神变得很是猥琐,这样的美女可真是少见啊。
他也乐得笑呵呵的喝了一杯,期间还差点拉住莫绮彤的衣袖。
要不是明镜在一旁“吭”了一声,还不知申怀安会作出什么不雅的行为来。
今天的宴会气氛一直很好,申怀安也很是开心。
不久,一阵推杯换盏之后,夏景恒屏退了左右。
申怀安知道这是要聊正事了。
夏景恒:“申大人,你代表朝廷前来潼州巡查推恩令,不知你是何打算?”
申怀安:“推恩令是朝廷旨意,有些事我得面见王爷。”
夏景恒:“父王已不问世事,现在潼州由我代行职权,有些话和我说也一样。”
申怀安:“不知世子对于对推恩令有何感想?”
夏景恒:“如今我已是辰王府世子,潼州刚有些起色,后面还得兴修水利等一系列改革。
烦请申大人转告朝廷,能否先宽限一二,待一切走上正轨了,潼州保证执行朝廷的推恩令。”
申怀安:“潼州在辰王及世子的治理下,很有起色,可见辰王和世子是用了心的。
但陛下恐辰王太过劳累,才提出推恩令,还请世子不要错会了陛下的恩典。
再说朝廷也不会亏待了潼州百姓,还请世子不要担心。”
夏景恒:“申大人的意思,是推恩令必须执行了?”
申怀安:“本官奉旨进驻潼州就是巡查推恩令的执行情况,烦请世子让本官面见辰王。”
夏景恒:“本世子说过,父王早已不问世事,潼州现在是本世子说了算。
如今潼州刚有起色,如果一旦实施推恩令,好多政令将执行受阻。
到时原本的规划将政令不通,受苦的还是潼州百姓。
本世子还是想请申大人向朝廷进言,推恩令先缓和一段时间。”
申怀安:“世子,推恩令是陛下的国策,岂能说推迟就推迟?
再说潼州这些年在王爷和世子你的治理下,政通人和,足以证明王父和世子功劳卓着。
如今陛下只是怕王爷和世子操劳过度,到时伤了身体就不好了。
所以才让世子你的几位兄弟共同治理潼州,这也足显圣上皇恩浩荡。
还请世子理解陛下的一番心意。”
夏景恒:“这么说申大人是决意要执行推恩令了?”
申怀安:“景恒世子,本官奉陛下旨意,前来潼州,目的就是巡查推恩令的执行情况。
本官自离京开始,就一路走走停停,而且还在清源又拖了几天。
如今到了潼州,本官又假意体察民情,又误了几日。
本官念你辰王一脉乃是太后膝下这最为孝顺之人,这才给了足够的时间让王爷和世子去执行推恩令。
现在世子这么说,这是拿本官的诚意当作是驴粪了?
景恒世子,本官已诚意满满了,还请世子不要让本官难做。”
夏景恒:“申怀安,你越说越离谱了。
本世子不是不执行推恩令,而是要缓和些时日,这点面子申大人就不给?”
申怀安:“世子,推恩令执不执行那是王爷和世子你的事,本官只是奉旨巡查。
如果世子一味找借口,拒不不执行朝廷旨意,那本官就准备回京,如实向朝廷禀告。
虽然到时陛下虽然会责罚本官,本官也就认了。
谁让本官只是一个新进小吏,能力不足呢?
而王爷和世子就不好说了,这完全是抗旨不尊。
到时连太后他老人家都不好为王爷和世子说请,还请世子三思。”
夏景恒:“申怀安,你……”
申怀安:“世子息怒,本官是直言相告。
再说我只是一个区区四品,在世子面前根本就不够看的。
为我这个小官生气不值当,世子还是想想如何向朝廷禀告才是要事。
多谢世子和世子妃今天的款待。”
夏景恒:“如果申大人执意如此,那就不送。
潼州民风彪悍,请还保重身体,送客。”
申怀安:“世子,你觉得我现在还走得了吗?
我没猜错的话,你的府中一定还埋伏了刀斧手。
世子,我虽然只是一个新进的小吏,但好歹也是代表朝廷办差。
如果真走到那一步,天下人会如何说王爷和世子。
现在下官还在这里,如果世子能立即醒悟,大家各自安好。
如果世子执意要我申怀安的小命,那下官就认了。”
夏景恒:“申怀安,你竟敢诬陷我?”
申怀安:“那么说今天的事世子是不知情了?”
申怀安说完朝明镜使了一个眼色,明镜抄起饭桌上的几个碗盘就扔向了门外。
碗盘摔碎的声音还没有落下,门外就冲进几十人。
手中拿着兵器,将屋子围了起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