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 第377章 白莲教主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377章 白莲教主

作者:摘星笺红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5:39:20

《白莲教主》

明朝万历二十三年,山东滕县的天空,仿佛被一块巨大的灰幕笼罩,连年大旱,让这片土地满目疮痍。

田地干裂,如同老人布满皱纹的脸,庄稼颗粒无收,饿殍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绝望与死亡的气息。

徐鸿儒,这位怀揣着满腔抱负的读书人,第七次乡试再次落榜。

他揣着身上仅剩的几文钱,失魂落魄。

走进县城的一家酒馆,想要借酒消愁。

窗外,黄土飞扬,路边的饿殍歪歪斜斜地躺着,仿佛被命运遗弃的玩偶。

徐鸿儒醉眼朦胧,心中的悲愤如潮水般翻涌。

他拿起桌上的毛笔,在酒馆的墙上题下诗句:“莫道书生无胆气,倒悬解尽苍生泣。”

那字迹,透着无尽的无奈与不甘。

这夜,徐鸿儒醉倒在城隍庙的角落里。

半梦半醒之间,他恍惚看到供桌下,透出一丝微弱的光。

好奇心作祟,他费力地扒开砖石,竟发现一部用绢布包裹的《混元真经》。

书页已经泛黄,如同秋天的落叶,而书中的插图里,人影仿佛在烛光里隐隐晃动,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从那以后,徐鸿儒闭门不出,整日沉浸在那部真经之中。

邻居们时常能听见他的院子里,传来古怪的口诀声,伴随着纸屑纷飞。

那声音时而低沉,时而高亢,仿佛在与某种不可见的力量交流。

腊月二十三,祭灶日。

徐鸿儒突然推开柴门,出现在众人面前。

只见他身着青衫,手持桃木剑,在院中翩翩起舞。

那动作,看似随意,却又透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律。

数十乡邻,被这奇异的场景吸引,纷纷围了过来。

就在这时,徐鸿儒剑尖一挑,一个纸人被挑了起来。

他口中念着咒语,声音忽高忽低,如同秋虫在悲鸣。

刹那间,平地骤起旋风,那纸人竟摇摇晃晃地立了起来,缓缓飘至王老汉跟前,轻轻将他嘴角的旱烟袋取了下来。

“神仙显灵啦!”

卖豆腐的李大嘴吓得腿软,一下子跪倒在地,豆腐担子也翻在地上,白花花的豆腐散落一地。

徐鸿儒抚着稀疏的山羊胡,浅浅一笑:“微末伎俩,何足挂齿。

若诸位愿共参天道,移星换斗亦非难事。”

消息如同野火,迅速蔓延开来。

半月后,徐家小院被挤得水泄不通,连百里外的曲阜,都有人闻讯赶来。

这日清晨,薄雾还未散去,徐鸿儒请出一面青铜古镜,悬于老槐树下。

那镜缘的蟠螭纹,已经磨损大半,但镜面却泛着幽幽的青光,仿佛隐藏着无尽的秘密。

“此镜乃终南仙人所赐,能照三生因果。”

徐鸿儒轻轻叩击镜面,涟漪波纹在镜中荡开。

张屠户颤巍巍地走上前去,当他看向镜中时,忽然现出一个头戴乌纱的官人形象,堂下衙役森列。

“俺的娘!”

他吓得扑通一声跪地,不停地磕头,“来世真要当青天大老爷?”

周掌柜照镜时,更是看到了奇景:镜中人身着二品孔雀补服,八抬大轿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就连终日蜷缩在街角的刘瘸子,都照出个金甲耀眼的将军形象,帅旗在身后猎猎作响。

人群顿时鼎沸起来,如同煮沸的粥一般。

不知谁嘶声呐喊:“徐仙师是弥勒转世!”

徐鸿儒整了整新裁的白缎道袍,缓步走到镜前。

但见镜中迸射出七彩霞光,一个十二旒冠冕的天子影像,清晰可辨。

“天意如此,岂可违逆。”

他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乾坤。

“白莲现世,革鼎江山,尔等皆列麒麟阁!”

三月三,龙抬头。

滕县郊外的荒坡上,竖起了七丈白幡。

上万头缠白巾的信徒,举着镰刀、柴棍,将黄土坡站得满满当当。

徐鸿儒骑着借来的枣红马,剑指县城,大声喊道:“今日破枷锁,开太平!”

当他们刚靠近护城河时,吊桥却轰然升起。

城头上闪现出济南府参将彭定边,他手中的铁枪寒光逼人。

这位将军曾单骑追剿倭寇三日三夜,枪尖挑落的贼首,能挂满城墙垛口,威名远扬。

徐鸿儒却不疾不徐地从袖中探手,两片彩纸迎风而展。

但闻噗噗两声,彩纸竟化作红绿二姝。

红衣女子双刀如蝶穿花,绿衣女长枪似蛇吐信,木马蹄声嘚嘚,竟震得地皮发颤。

“邪术!”

彭参将挺枪疾刺。

红衣女刀光织成锦屏,将彭参将的攻击一一挡下;

绿衣女枪尖点出梅朵,招招致命。

鏖战至夕阳西沉,老将军虎口迸裂,鲜血染红了枪杆。

如是三日拉锯,这位铁汉终因体力不支,呕血坠马,双目圆睁望着苍天,似有万般不甘。

待朝廷五万大军压境,怪事愈演愈烈。

白莲教徒冲锋时,箭矢透体而过,却对他们毫无伤害。

夜半营盘总闻女子幽歌,如泣如诉,让士兵们心惊胆战。

直至有个老边军发现,那些“天兵”踏过之处,草叶上的露珠竟完好如初,就像他们从未出现过。

八月中秋,峄山绝顶寒雾弥漫。

徐鸿儒藏身石洞,对着那面青铜古镜疾画符咒。

他的眼神中透着疯狂与执着,仿佛要将所有的力量,都注入到这符咒之中。

忽闻山崩地裂之声,硝烟中现出登州知府讥诮的脸:“妖镜可照得见西洋红衣大炮?”

刑场那日,观者如堵。

徐鸿儒颈戴重枷,却仍高呼:“朕受命于天!”

那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屈的傲气。

鬼头刀落下的刹那,百姓听见清脆的断裂声。

那颗滚落的人头,竟成了描画五官的桃木偶,让人不寒而栗。

后来,收尸的仵作透露,血泊里沉着未燃尽的符纸,朱砂画的星斗仍依稀可辨。

而徐家院中那株老槐,次年清明,开出层层叠叠的白花,风过时,如漫天纸鸢飘摇。

更奇的是,每逢雨夜,总见个白衣书生在树下翻书,走近却只剩满地碎纸,仿佛那只是一个虚幻的影子,从未真正存在过。

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新聊斋今古异闻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