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 第221章 《连琐》1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221章 《连琐》1

作者:摘星笺红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5:39:20

泗滨夜吟,惊现芳魂

杨于畏搬到泗水之滨的第三个月,书斋外的白杨叶子已落尽了。

他的书斋孤零零立在旷野边,后墙紧挨着一片乱葬岗。

坟头的荒草,在秋风里摇摇晃晃,像无数只伸出的手。

每到夜里,风穿白杨的声响萧萧而来,时而如潮水拍岸,时而如妇人啜泣,听得人心里发紧。

这夜更是静得怕人,连虫鸣都歇了。

杨于畏秉烛独坐案前,正翻着一本旧诗集,忽然听见墙外传来低低的吟诵:玄夜凄风却倒吹,流萤惹草复沾帏。

那声音又轻又软,带着化不开的哀婉,像沾了露水的蛛丝,缠得人心头发痒。

他屏住呼吸细听,那声音反复吟着这两句,尾音拖得长长的,在寂静里荡开一圈圈涟漪。

是女子的声音?

杨于畏心头一动。这荒郊野外的,哪来的女子深夜吟诗?

他起身推窗,冷风地灌进来,吹得烛火直晃,墙外的吟诵声也跟着停了。

次日天刚亮,杨于畏就绕到墙外查看。

乱葬岗上荆棘丛生,露水晶莹剔透,沾在草叶上,却不见半个人影。

正纳闷时,忽见荆棘丛里闪着点紫色,拨开一看,是条绣着缠枝纹的紫带,质地细腻,不像农家之物。

他拾起紫带,见上面还沾着片干枯的花瓣,不知是哪年的春花。

带回书斋后,杨于畏把紫带系在窗棂上。

到了夜里二更,那吟诵声果然又来了,依旧是玄夜凄风却倒吹两句,只是比昨夜更显孤寂。

他赶忙搬来小凳,踩着凳脚往墙外张望。

月色朦胧,荒坟鬼影似的立着,哪有什么女子?

可他刚一探头,吟声就戛然而止,仿佛从未出现过。

定是鬼物无疑。

杨于畏喃喃自语,心里却奇异地生出几分向往。

那诗句清婉,绝非寻常鬼魂能吟得出来。

第三夜,他索性搬了张竹椅坐在墙下,怀里揣着本诗集。

一更刚过,月色透过白杨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

忽然,有个纤细的身影从坟后缓缓走出,身着素色衣裙,身姿婀娜如弱柳扶风。

她走到一棵老槐树下,手扶着粗糙的树干,低头轻轻吟起那两句诗,声音里的凄苦,让月光都结了霜。

杨于畏忍不住轻轻咳嗽一声。

那女子像受惊的小鹿,猛地抬头,月光照在她脸上,眉如远山含黛,目似秋水横波,竟是个绝色女子。

四目相对的刹那,她地低呼一声,转身没入荒草丛中,裙角扫过荆棘,带起一阵细碎的声响,转眼就不见了。

此后几日,杨于畏每晚都守在墙下。

待女子吟完那两句,他便隔着墙续道:幽情苦绪何人见?翠袖单寒月上时。

墙那边,一片寂静。

他无奈回屋,心里却像被猫抓似的,坐立难安。

这夜刚坐下,忽觉一阵寒气从门缝钻进来,烛火地矮了半截。

杨于畏抬头,只见一位丽影立在门口,素裙飘飘,正是墙外人影。

他又惊又喜,刚要起身,女子已敛衽行礼,声音轻得像羽毛落地:

君子自是风雅之士,只是妾心有畏惧,故而多有避忌。

姑娘请坐!

杨于畏忙搬过一张绣凳,见她身形瘦怯,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身上透着股沁骨的寒意,裙裾也都结了薄冰。

敢问姑娘芳名?家住何处?

杨于畏倒了杯热茶递过去,见她指尖苍白,连茶水都暖不透。

女子接过茶盏,却并不喝,只是望着袅袅的热气出神:妾姓姚,名连琐,陇西人氏。

当年随父亲流寓至此,十七岁那年染了时疫,一病就去了,至今已二十三年。

她轻轻抚摸着茶盏边缘。

黄泉寂寞,荒野孤坟,如同离群的孤鹜。

方才所吟,是妾生前所作,本有后半阕,只是死后人事皆忘,再也续不上了。

昨夜蒙君子续诗,字字都说到妾心坎里,故而斗胆前来相见。

杨于畏听得心头一软,见她眉如远黛,眼含秋水,忍不住想伸手揽她入怀。

连琐却蹙起眉头,轻轻避开:

妾乃夜台朽骨,阴气重得很。

倘若与君有了幽欢,定会折损君子寿数,妾实在于心不忍。

杨于畏虽觉遗憾,却敬重她的坦诚,只好收回手。

目光无意间扫过她胸前,见素裙下曲线玲珑,忍不住伸手去探。

触手之处竟异常柔软,不像鬼魂该有的冰冷坚硬。

他又好奇地看向她裙下,见一双小脚裹在素色锦袜里,鞋尖绣着朵小小的兰花。

连琐被他看得羞涩,俯首笑道:狂生太过啰唣啦!

杨于畏这才发现自己失态,正想道歉,却见她一只绣鞋的带子松了,露出里面的锦袜。

袜口系着一缕彩线,而另一只鞋,赫然系着条紫带,与他捡来的那条一模一样。

为何不都用紫带?

他指着鞋问。

连琐低头一看,脸颊微红:

昨夜见君子在墙外观望,一时惊慌失措,跑丢了一只鞋的带子,想来是遗在荆棘丛中了。

杨于畏这才恍然大悟,忙从窗棂上取下那条紫带:可是这条?

连琐见了,眼中闪过一丝讶异,接过紫带。

正是。这是妾生前最喜欢的带子,没想到......

她忽然瞥见案上的《连昌宫词》,伸手翻了两页,轻叹道:

这是妾生时最爱读的。

当年父亲教我背渔阳鼙鼓动地来,总说乱世红颜多薄命,没想到竟应在妾身上。

杨于畏见她谈及往事,眼中泪光盈盈,忙岔开话题,说起诗文中的典故。

连琐果然聪慧,不仅对答如流,还能说出几分独到见解。

烛火摇曳中,两人隔着一张案几相谈,从诗词谈到花草。

从明月谈到秋风,竟忘了阴阳相隔的忌讳。

窗外的白杨依旧萧萧作响,可书斋里却似有春风拂过。

杨于畏看着连琐苍白却清丽的脸,忽然觉得,这泗水之滨的孤寂长夜,因这芳魂的到来,竟生出几分说不出的暖意。

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新聊斋今古异闻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