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 第150章 桃影云踪(苏仙)

新聊斋今古异闻录 第150章 桃影云踪(苏仙)

作者:摘星笺红叶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5:39:20

康熙年间,郴州城外的耒水河畔,常有个蓝布裙的少女浣纱。

苏氏名唤阿芷,生得眉目清秀,十指在水中翻飞时,溅起的水珠都像裹着光晕。

这年暮春,她正踞在河心那块丈许见方的青石上捶打衣衫,忽瞥见一缕青苔顺流漂来。

那苔绿得发亮,滑腻如凝脂,绕着青石转了三圈,竟直直撞在她的布鞋上。

阿芷心头莫名一动,伸手去捞,青苔却化作水汽消散了。

归家后三月,阿芷的裙腰竟一天天宽起来。

母亲李氏发现时,惊得摔碎了手中的陶碗:“你……你这是怎么了?”

阿芷攥着衣角,声音细若蚊蚋:“那日河边……有缕青苔缠了我的脚。”

李氏听得云里雾里,却也知女儿素来贞静,断不会私通男子。

可肚腹日渐隆起,终究瞒不住乡邻。

某日族长拄着拐杖上门,唾沫星子喷在门槛上:“未婚先孕,辱没门楣!

要么溺死孽种,要么赶出宗族!”

阿芷抱着肚子,指甲掐进掌心:“我不嫁,也不扔孩子。”

深秋的某个月夜,阿芷在柴房诞下一个男婴。

婴儿不哭不闹,睁眼时睫毛上沾着层细白的霜,像极了那日河上的水汽。

李氏本想将孩子丢进隘巷,却被阿芷死死抱住:“他是我儿,我养。”

从此,阿芷搬进后院的小偏房,将男婴藏在樟木柜里,柜门上钻了透气的小孔。

她白天浣纱浣米,夜里就对着木柜哼唱耒水的歌谣。

男婴从不哭闹,饿了只轻轻咂嘴,三岁时已能清晰说话,却始终没见过阳光。

七岁那年的端午,阿芷正往柜里递粽子,男婴突然说:“娘,我要走了。”

阿芷的手僵在半空,粽叶上的水珠滴在柜面上,洇出深色的圆斑:“走?去哪里?”

“我本是河神吐的灵胎,借苔为媒托生于你。”

男婴的声音清越如玉石相击,“再不走,会累娘被人指指点点。”

阿芷抱着木柜哭了半宿,泪水打湿了柜底的稻草:“你什么时候回来?”

“等娘咽气时,我来送终。”

男婴在柜里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背,“以后缺什么,就打开柜子要,它会应你。”

次日拂晓,阿芷刚打开柜门,一道白影便从柜中窜出,掠过她的发顶。

她追出门外,只见那白影在晨雾中化作条银龙。

鳞片上还沾着樟木的香气,盘旋三匝后,尾巴一摆便消失在耒水尽头。

李氏听得动静赶来,见空柜里只剩片透明的龙鳞,突然跪地便拜:“是仙童!我外孙是仙童啊!”

日子照旧清苦,只是阿芷再也不用为米粮发愁。

缺柴时,打开木柜便见捆好的松枝;

天冷了,里面会多出件棉絮厚实的夹袄。

有次李氏咳得厉害,阿芷对着柜子许愿,竟摸出个青瓷药瓶,瓶里的蜜炼川贝膏,甜得像加了花蜜。

三年后李氏病逝,阿芷对着木柜哭:“娘走了,我连口薄棺都备不起。”

次日清晨,柜里果然躺着副薄皮棺材,棺木散发着淡淡的柏香,还放着套浆洗干净的寿衣。

葬了母亲,阿芷便彻底关紧了偏房的门。

她不再去河边浣纱,所需之物全凭木柜供给:

油盐酱醋总在罐底将空时填满,冬衣夏衫会随着节气变换。

乡邻偶尔见她从后门出来倒灰,都惊觉这女子虽已中年,眉眼间却仍带着少女的清丽,只是鬓角多了几缕银丝。

有回邻妇来借火,推开门便见阿芷坐在窗前,手里织着未完成的渔网。

阳光透过窗棂落在她膝上,竟像蒙着层薄雾。

“阿芷姐,你这三十年不出门,闷不闷?”

邻妇往灶膛里添柴。

阿芷望着窗外的桃树笑:“不闷,柜里有我儿的气息,像他还在时一样。”

邻妇走后第三日,耒水两岸的人都看见,阿芷家的屋顶上罩着朵七彩祥云。

云团像撑开的伞盖,里面立着个红衣女子,身影与阿芷一般无二。

祥云在屋顶盘旋许久,引得孩童们追着跑,直到日头偏西才缓缓升空,化作道虹光坠入耒水。

邻人们撞开偏房的门,见阿芷端坐在绣凳上,脸上带着浅浅的笑意,双手交叠在膝头,气息已绝。

她身上的蓝布裙换成了崭新的红嫁衣,头上插着朵绢做的桃花。

那是她年轻时最喜欢的样式。

正议论着如何安葬,忽有个俊朗少年推门而入。

他身着月白长衫,腰间悬着块龙形玉佩,对着众人拱手:“多谢诸位照拂家母。”

邻人们想起阿芷藏在柜里的孩子,都不惊讶,只看着少年从袖中取出锭金子,雇人买了上好的棺木。

下葬那日,少年在坟前种了两株桃树,树苗刚埋进土里便抽出新芽。

他对着坟墓三拜,转身走向耒水,脚下渐渐升起白雾,待众人揉揉眼睛,河面上只剩片飘落的桃花瓣。

来年清明,那两株桃树竟已亭亭如盖,枝头挂满胭脂色的果实。

摘来品尝,果肉甜得沁心,核里的仁儿竟天然长成龙形。

乡邻们都说,这是仙童感念母恩,化树守护。

后来,郴州历任官员都爱采些苏仙桃馈赠亲友。

有位知府不信神异,命人将桃树移栽到府衙,谁知树苗刚离土便枯萎如柴,移栽回去又抽枝散叶,吓得他再不敢妄动。

阿芷住过的偏房被改建成“苏仙祠”,樟木柜摆在神龛上,柜门上的小孔被香火熏得发黑。

有孕妇来求子,会对着木柜许愿;

缺衣少食的穷人,焚香祷告后,常会在柜前发现几枚铜钱或半袋米粮。

道光年间,耒水泛滥,冲垮了半个县城,唯独苏仙祠和那两株桃树安然无恙。

有人说,夜里看见条银龙在祠顶盘旋,龙尾一甩,便将洪水引向了下游。

如今祠前的桃树仍年年开花结果,耒水的歌谣里,多了段关于“苔生仙胎,柜藏真龙”的唱词。

浣纱的女子路过河心青石时,总会低头细看。

说不定哪缕青苔绕石三匝,又会牵出段跨越人神的缘分呢。

喜欢新聊斋今古异闻录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新聊斋今古异闻录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