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烽火神忆破敌 > 第61章 攻城前夜!日军特工混入转移群众(加长版)

精彩回顾:上一章,王秀兰成功破解紫电密码,晋察冀军区紧急部署防御作战。而此刻,夜幕下的阜平县城周边,一场更为隐秘的较量悄然展开。

深夜的阜平县城周边,月光洒在大地上,一片银白。陈宇带领保卫科战士们在城南转移群众的队伍中巡查。

陈宇攥着腰间的驳壳枪,枪套磨出的老茧蹭着掌心。

他眯眼扫过路边蜷缩的难民,裤脚沾的泥块在灯笼下泛着青灰——这是阜平本地的黄土,混着开春化的雪水,黏得能扯出丝。

“张叔,您那驴车再往边上靠靠,给后面担架让个道。”他扯开嗓子喊,军帽檐上的冰碴子掉进领子里,激得脖颈一缩。

张老汉应着声拽缰绳,驴打响鼻的热气在他胡子上凝成霜。“小陈同志,这黑灯瞎火的,咱往城南头粮仓挪,能顶事不?”

“放心,粮仓边上有废弃窑洞,能挡风。”陈宇拍了拍驴车挡板,目光突然定在三个蹲在柴火堆旁的“难民”身上。

那三人裹着同色的破棉袄,背对着他啃窝头。最左边那个的鞋底,在灯笼扫过时,闪过一抹刺目的红。

陈宇的呼吸顿了半拍。

右太阳穴突突跳起来,像被钝器敲着——去年在保定外围抓舌头时,他见过这红土。

那是日军据点墙根特有的胶泥,掺了烧砖的窑灰,红得发暗,沾在鞋上三天都搓不掉。

他摸了摸腰间的枪,指腹碾过扳机护圈的锈迹。

“老乡,你们是哪个村的?”陈宇走过去,故意把军靴踩进泥里,溅起的泥水溅到三人裤脚。

中间那人猛地回头,颧骨上有道新疤,眼神直愣愣的,像没上油的转轴。

“俺们……俺们是西边王家庄的,鬼子烧了村,一路跑过来的。”

“王家庄?”陈宇咧嘴笑,指节叩着自己的帽檐,“上个月我刚去过王家庄,李村长家的闺女出嫁,你们认识不?”

三人的肩膀同时僵了。最左边那个喉结滚了滚,棉袄下的手悄悄往怀里缩。

陈宇心里有了数。他直起身,朝不远处的赵刚使了个眼色——右手食指在下巴上划了半圈,这是“有情况,别惊动”的暗号。

赵刚正跟钱副政委掰扯担架的摆放,见了暗号,眉毛一挑,不动声色地往这边挪了两步。他军大衣扫过地上的柴火,枯枝咔嚓断了半根。)

“几位老乡看着面生啊。”赵刚蹲下来,掏出揣在怀里的窝头递过去,“饿坏了吧?刚从炊事班领的,还热乎。”

疤脸接过窝头的手在抖,指尖泛白。“谢……谢谢老总。”

“客气啥。”赵刚突然提高嗓门,“粮仓那边刚腾出来三间废弃民房,炕还能烧,你们仨要是走不动,先去歇着?”

疤脸眼里闪过一丝慌,又强压下去。“那……那太谢谢了。”

“张明!”赵刚扭头喊,“把这几位老乡领到东头那三间房去,烧壶热水。”

张明扛着步枪跑过来,枪托在冻土上砸出闷响。“得嘞!几位跟我走。”

陈宇看着三人佝偻的背影消失在夜色里,转身拽住赵刚的胳膊,往暗处退了两步。

“鞋底有保定红土,”他压低声音,右太阳穴的疼更厉害了,“仨人动作协调,不像庄稼汉。”

赵刚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军大衣下摆扫过枯草。“奶奶的,特高课的狗东西还真敢混进来。”

他拽起陈宇就走,“调一个班去民房后墙埋伏,留俩暗哨盯着烟囱——生火就说明他们在发信号。”

“我已经让翠儿去通知了。”陈宇揉着太阳穴,“她哥去年在保定被鬼子杀了,盯人比狼还狠。”

风卷着灯笼晃到废弃民房门口时,疤脸正往灶膛里塞柴。

“大哥,这八路军看着挺松啊。”最右边那人扒着窗缝往外瞅,声音压得像蚊子哼,“咱真要炸粮仓?”

疤脸瞪他一眼,从棉袄夹层里摸出个火柴盒大小的铁疙瘩,引线缠着细麻绳。

“渡边长官说了,制造混乱就行,等攻城信号一响,就把这‘土疙瘩’往人堆里扔。”

他划了根火柴,火苗舔着灶膛里的干柴,噼啪声里混着外面巡逻队的脚步声。

“记住,主引信要是没响,就等红色信号弹。”疤脸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光映得他疤瘌抽搐,“那是备用引爆的信儿。”

窗外,翠儿缩在柴火垛后面,冻得发紫的手死死攥着裤脚。

她看见灶膛火光起来时,往身后比了个“烧火”的手势——三个黑影立刻猫着腰,贴着墙根摸到了后窗下。

陈宇蹲在墙根,能听见屋里木桌被撞的吱呀声。他抬手看了看天,青灰色的云压得很低,连星星都藏得没影了。

“动手!”

赵刚的吼声刚落,张明就一脚踹开了破门。

门板撞在墙上的巨响里,陈宇已经扑到了灶膛边。

疤脸刚摸向怀里的铁疙瘩,就被他反剪了胳膊按在滚烫的灶台上。

“嗷——”惨叫声里,铁疙瘩“当啷”掉在地上。

另两个特务掏短枪的手刚抬起,就被飞过来的枪托砸中手腕。

张明踩着一人的脸,枪管顶在他太阳穴上:“动一下试试?”

赵刚捡起地上的铁疙瘩,捏着引线在灯笼下照。“微型炸药,特高课的手艺。”他往特务脸上啐了口,“说!你们还有多少人?”

疤脸梗着脖子不吭声,唾沫星子溅在陈宇手背上。

陈宇突然松手,往他伤胳膊上浇了瓢凉水。“保定据点的红土沾在鞋上,以为换身衣裳就认不出了?”

他掏出驳壳枪,枪管敲着疤脸的疤瘌,“去年在保定西关,杀了交通员王木匠一家的,是不是你?”

疤脸的脸瞬间白了。

审讯室在粮仓废弃的碾房里,马灯吊在房梁上,把人影投在土墙上,晃得像皮影戏。

陈宇叼着没点燃的烟卷,看着绑在磨盘上的疤脸。赵刚正用刺刀撬开他嘴里的塞布,铁锈味混着血腥气飘过来。

“说不说?”赵刚把刺刀尖抵在他喉结上,军靴碾着地上的铁链,“你那俩同伙已经招了,就差你这个带头的。”

疤脸喘着粗气,喉结在刀尖下抖。“我……我要是说了,能留条活路不?”

“那得看你说的有没有用。”陈宇往磨盘上坐,磨盘的凉气透过裤子渗进来,“你们头儿是谁?带了多少人?”

“是……是渡边麻友!”疤脸的声音劈了叉,“他带了十二个特工,都是特高课的老手,已经混进县城了!”

陈宇猛地直起身,烟卷从嘴角掉下来。“目标呢?”

“目……目标是防守指挥部!”疤脸的汗滴在磨盘上,晕开一小片湿,“她说要在攻城前端了你们的指挥中枢,让守城的八路群龙无首!”

赵刚一脚踹在磨盘上,铁链哗啦乱响。“奶奶的,敢掏老子心窝子!”

陈宇按住他的肩膀,指腹在磨盘的凹槽里抠着。“还有别的没?比如……你们有没有同伙在别处?”

疤脸眼珠乱转,突然像是想起什么,脸都扭曲了。“有……有个叫木村本的!他是特高课的文书,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记着清乡党在边区政府的全部潜伏名单!”

马灯突然晃了晃,是外面风大了。

陈宇的太阳穴又开始疼,眼前闪过去年在保定监狱里见过的名单——用米汤写在《论语》夹层里,密密麻麻的名字,每个都对应着一个被暗杀的村干部。

“宫本现在在哪?”他往前凑了凑,鼻尖快碰到疤脸的脸。

“不……不知道。”疤脸的牙打着颤,“渡边只说,他有别的任务,比端指挥部还重要……”

(与此同时·县城情报处窑洞)煤油灯的光把林悦的影子钉在土墙上。

她捏着刚破译的电文,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电文是从日军加密频道截获的,只有一行字:“主引失效,红弹为号。”

“红弹?”林悦咬着下唇,指尖叩在桌沿上,三轻一重,这是情报科紧急联络的暗号。

门口的棉帘子被掀开,冷风卷着雪沫子扑进来。

通信员小王抱着枪进来,睫毛上结着冰。“林姐,您叩桌子的声儿都快把窑洞震塌了,啥事这么急?”

林悦把电文往他手里塞,羊皮袄的毛蹭着桌面,簌簌掉白毛。

“日军备用引爆信号是红色信号弹,你现在就去各制高点,通知观察员——见着红弹升空,立刻通报,全营戒备!”

小王刚要往外冲,又被林悦拽住。“等等,”她从灶台上拿起两个窝窝头塞进他怀里,“路上要是遇着老乡问路,先把他们领到安全区再走,别违反纪律。”

小王揣着窝窝头跑出去,棉帘子甩动的瞬间,林悦看见远处的夜空里,有颗流星拖着尾巴坠向粮仓方向。

(同一时间·粮仓临时医疗点)担架被抬进窑洞时,井上和彦疼得“嘶”了一声——左胳膊的“伤口”其实是用猪血和棉花伪造的,但被担架员颠得太狠,肋骨真像断了似的疼。

“同志,再忍忍,到医疗点就给你上药。”抬担架的战士喘着气,军鞋踩在冻土上咯吱响。

井上和彦眯眼打量四周:窑洞被隔成三间,最里间挂着白布,能看见里面晃动的人影;墙角堆着草药,苦涩的味道压过了他藏在腰间的信号枪金属味。

他被放在铺着干草的地铺上,一个穿蓝布褂子的女卫生员走过来,手里拿着沾了酒精的棉花球。“老乡,你这胳膊是被炮弹皮擦伤的?”

井上低下头,用带着浓重口音的中文说:“是……是鬼子的炮弹,炸塌了俺家炕……”

他的手悄悄往腰间挪,那里除了信号枪,还有最后一枚氰化物胶囊——渡边说过,任务失败,就用这个“回东京”。

卫生员刚要揭他的绷带,外面突然传来争吵声。

“钱政委说了,伤员优先用这床棉被!”

“可张营长的腿伤更重,他昨天还在城墙上守了一夜!”

井上和彦的耳朵动了动。他听出这是八路军的官职——政委、营长。看来这里不光是医疗点,还是军官临时休整的地方。

他眼角的余光扫过墙上挂着的地图,红铅笔圈着的粮仓位置,旁边还标着个小小的“指”字。

井上和彦的喉结滚了滚。或许,不用等轰炸机了。

陈宇往指挥部跑时,军靴陷进刚化冻的泥里,拔出来时带着一串泥疙瘩。

风把远处的狗吠送过来,混着转移群众低低的咳嗽声。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审讯记录,纸上“宫本笔记本”几个字被汗水洇得发皱。

“赵刚!”他回头喊,“你带两个班去指挥部外围布防,我去汇报!”

赵刚正给埋伏的战士分手榴弹,听见这话,把手里的木柄往地上一磕。“你小心点,这黑灯瞎火的,别撞上自己人!”

陈宇没回头,驳壳枪在腿边晃着。他知道,现在每一步踩下去的,都是攻城前最后的平静。

当赵宇来到在皋平县,八路军临时指挥部里看见,油灯下,张天明司令员正用红铅笔在地图上划圈,军大衣搭在椅背上,露出里面磨破袖口的毛衣。

“报告!”陈宇掀帘进来,带起的风把油灯吹得矮了半截。

张抬头,笔尖在“城南粮仓”四个字上顿住。“抓着的特务招了?”

“招了。”陈宇把审讯记录拍在桌上,纸页在气流里掀动,“渡边麻友带十二名特工潜入县城,目标是这里。”他指尖戳在地图中央的“指挥部”三个字上。

张天明捏着铅笔的手紧了紧,笔杆在掌心压出白印。“还有呢?”

陈宇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按住额头,声音带着压抑的疲惫:“他们有微型炸药,备用引爆信号是红色信号弹。

另外,日军攻城的情况摸清楚了——东门攻击部队是第116师团第133联队,西门是109联队,北门除了116师团另一支部队,还有伪军第二十师配合。

指挥官是横山勇,重武器带了大炮、装甲车,还有飞机轰炸,总兵力怕有三万以上。”

他顿了顿,补充道,“对了,有个叫宫本的特务,带着边区潜伏名单,任务不明。”

“哐当”一声,张天明猛地站起来,椅子被踹得往后滑出半米,在地上划出刺耳的声响。

他没顾上扶椅子,劈手抓起桌角的电话,手指在拨号盘上重重转动:“接一团!让李团长听电话——命你部即刻加固东门工事,利用城墙暗堡阻滞133联队,别让他们轻易靠近城门!”

放下电话他又抓起另一部,对着话筒沉声下令:“给二团去电,让他们分出半个营,协同城西游击队袭扰109联队侧翼,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三团那边盯紧北门,伪军第二十师战斗力虽弱,但跟日军配合作战容易钻空子,让他们务必掐断两军联络!”

指挥声刚落,他扭头对身旁的参谋道:“马上拟电,发往周边八路军各友临部队,同时上报总部。

把日军番号、兵力、重武器配置,还有横山勇的指挥情况写清楚,就说我部正固守待援,请求友军速派部队侧击日军后方,牵制其攻城兵力!”

电话听筒还没搁稳,他又看向陈宇,眉峰拧成疙瘩:“林悦那边有没有消息?”

“刚让人去传信,应该快到了。”陈宇盯着地图,突然指着粮仓位置,“日军特工混进转移群众,说明他们知道咱们的部署。

粮仓和指挥部直线距离不到两里地,要是他们在粮仓动手制造混乱,调虎离山……”

“就趁乱端指挥部。”张天明司令员接过话头,抓起军大衣往身上披,“通知警卫团,十分钟后换岗时增加双哨,机枪架到指挥部房顶。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窗外漆黑的夜空,“告诉林悦,让观察员重点盯着粮仓方向——红弹一响,不管在哪,先打照明弹!”

陈宇刚要应声,外面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小王掀帘冲进来,棉鞋上的泥点子甩在地上。“林姐让我带话:日军备用信号确认为红色信号弹,各制高点已布控!”

他从怀里掏出个油纸包,“对了,林姐说这是给你们留的窝头,掺了黄豆面的。”

张天明拿起一个窝头,掰开的瞬间,窗外突然闪过一道红光。

不是信号弹。是远处民房的灯笼被风刮倒,引燃了柴火堆。

但陈宇和赵刚同时摸向了枪。

空气里,除了烟火气,似乎还飘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杏仁味——那是氰化物的味道。

(潜伏在医疗点的井上和彦,正攥着信号枪的手指,松了又紧。他看见远处火光时,喉结动了动。)

(粮仓的三个特务被押往审讯点时,最右边那个突然绊倒,怀里掉出个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是半张保定地图,红铅笔圈着的位置,正是现在的指挥部。)

(林悦站在情报处窑洞门口,望着粮仓方向的火光,突然想起下午截获的另一段模糊电文:“樱花待放,宫本持钥。”)

【本章悬念投票】

“今木村本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清乡党潜伏名单’最可能藏着哪个关键人物?

A. 负责转移群众的张老汉

b. 医疗点的女卫生员

c. 指挥部的通信兵小王”

【彩蛋】

井上和彦藏信号枪的腰带内侧,绣着朵歪歪扭扭的樱花——那是他在东京的女儿绣的,今年刚满六岁。

红弹未响,杀机已现!渡边麻友的特工队藏在县城哪个角落?

木村本田的笔记本会不会已经落入八路军手中?

下章剧情高能预警:第五十七章 巷战打响!粮仓外围的三小时拉锯(1945年4月5日清晨·阜平县城),速追订阅看陈宇如何在乱战中揪出潜伏的毒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