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烽火神忆破敌 > 第24章 建国日的守卫!红旗飘扬下的坚守,见证新中国第一缕晨光

(精彩回顾:陈宇建国前夜部署全国肃特收尾,截获“磐石计划”神秘电波。

1949年10月1日凌晨,北京**广场的红墙被晨曦染成金红色,五星红旗在旗杆顶端迎风舒展。

陈宇身着藏青色干部服,站在观礼台旁,手掌轻轻拂过汉白玉栏杆——今天,是新中国诞生的日子,是他和无数战友守护的荣光。)

(凌晨5时·**广场——安保部署)

“都到位了吗?”陈宇的声音沉稳有力,目光扫过广场各处——施尔昌带领保卫科队员沿着护栏巡逻,深蓝色制服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赵刚的治安科队员分散在人群入口,双手按在腰间,眼神专注地观察着每一位前来观礼的群众。

“陈部长!广场外围巡逻完毕,无异常!”施尔昌快步跑过来,军靴踩在石板路上“咚咚”响,他的袖口沾着清晨的露水,却依旧挺直腰板,“护栏、旗杆、观礼台都检查过三遍,绝对安全!”

林悦抱着文件包走过来,垂眼抿唇轻轻整理着文件夹边角(工作时的细致习惯):“情报处刚收到各地公安通报,全国各城市秩序井然,电波平稳,没有任何异常信号。” 她递过一份名单,“观礼人员名单已核对完毕,全部符合要求。”

(凌晨5时30分·观礼台旁——闪回忆初心)

陈宇的双手触到观礼台的铜制扶手,冰凉的金属触感透过指尖传来,眼前突然浮现出熟悉的画面——闪回缓缓展开(眼尾泛着微红,手指微微发颤,目光悠远而温柔):

1945年张家口,抗战胜利那天,他站在临时搭建的土台上,看着群众举着小红旗欢呼,老局长拍着他的肩说:“小陈,咱们打仗、肃特,不就是为了有一天,老百姓能安安稳稳地看着国旗升起吗。?”

“陈宇?”林悦轻轻碰了碰他的胳膊,声音温柔,“在想什么?”

陈宇回过神,嘴角扬起一抹浅笑:“在想1945年的张家口,那时候就盼着,能有这么一天,看着新中国的国旗,在**广场升起。”

(清晨6时·广场入口——群众暖流)

“同志,辛苦你们了!”一位白发老人握着赵刚的手,手里拎着个布包,“俺凌晨3点就来了,就想亲眼看看新中国的国旗!”

赵刚的脸上露出难得的柔和,声音也放轻了些:“大爷,快请进,里面有热水,别冻着。”

几个扎着羊角辫的孩子举着小红旗,蹦蹦跳跳地跑到施尔昌身边,仰着小脸问:“叔叔,国旗什么时候升呀?俺们要给国旗敬礼!”

施尔昌蹲下身,粗糙的手掌轻轻摸了摸孩子的头,咧嘴笑:“快了,等太阳再高一点,国旗就升起来了,到时候咱们一起敬礼!”

人群中,几位工人师傅扛着工具走来,对着陈宇挥手:“陈部长!俺们是电力站的,来帮着检查线路,保证升旗仪式的广播清清楚楚!”

陈宇点头致意,声音里满是感激:“谢谢各位工人师傅,有你们帮忙,我们更安心了。”

(清晨6时30分·旗杆下——最后检查)

“老郑,旗杆的线路再检查一遍,确保升旗万无一失。”陈宇走到旗杆旁,看着技术科的老郑蹲在设备旁,手里拿着万用表,细细排查每一根电线。

老郑手抖着调整表盘,老花镜滑到鼻尖:“放心!陈部长,线路都通着,电机也调试好了,保证准时升旗!”

施尔昌沿着护栏来回走动,时不时停下来,用手轻轻晃一晃护栏,确认牢固程度:“娘的!这护栏比俺家的门框还结实,就算人多挤着,也绝对没问题!”

赵刚带着队员在人群中巡逻,遇到行动不便的老人,主动上前搀扶。

看到孩子走散,立刻帮着找家人——平日里带着煞气的嗓门,此刻也变得温和:“小朋友,别慌,叔叔帮你找妈妈。”

(上午7时·广场上——人声鼎沸)

太阳渐渐升高,金色的阳光洒满**广场,前来观礼的群众越来越多,却依旧秩序井然。

大家举着小红旗,脸上带着激动的笑容,互相交谈着,声音里满是对新中国的期待。

“快看!国旗!”人群中有人喊道,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旗杆顶端——五星红旗在微风中轻轻飘动,像一团燃烧的火焰,映红了每个人的脸庞。

陈宇站在观礼台旁,目光紧紧盯着国旗,右手不自觉地握紧,腰间的手枪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林悦站在他身边,手里拿着笔记本,却没有动笔,只是静静地看着广场上的人群,看着飘扬的国旗,眼角悄悄湿润——从石家庄到北平,从肃特到守护建国日,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满心的骄傲。

(上午8时·观礼台——战友同心)

“陈部长,喝点水吧。”林悦递过一杯温水,杯壁带着淡淡的温度,“从凌晨忙到现在,还没顾上喝口水。”

陈宇接过水杯,碰了碰她的手,轻声说:“你也一样,一直帮着核对名单、联系各地,也没歇着。”

施尔昌凑过来,脸上带着憨厚的笑,手里拿着个皱巴巴的小红旗:“陈部长,林科长,俺刚才跟孩子们一起折的,你们也拿着,一会儿升旗的时候,咱们一起敬礼!”

赵刚也走过来,手里攥着个热乎乎的馒头:“俺从胡同口买的,你们先垫垫肚子,等仪式结束,俺请你们吃炒肝!”

陈宇接过小红旗,看着身边并肩作战的战友,心里涌起一股暖流——从皋平到北平,从肃特到守护建国日,他们始终在一起,像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守护着老百姓的安稳,守护着新中国的荣光。

(上午9时·广场广播——庄严时刻)

“各位同胞,各位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即将开始!”广场上的广播响起,浑厚的声音传遍每一个角落,原本热闹的人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挺直了腰板,目光灼灼地望向主席台方向。

陈宇站在观礼台旁,双手自然垂在身侧,腰板挺得笔直——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广场上所有人的呼吸声交织在一起,像一首庄严的赞歌。林悦轻轻调整着胸前的徽章,指尖微微颤抖,脸上满是激动和敬畏。

施尔昌和赵刚站在护栏旁,目光紧紧盯着主席台,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他们从未想过,自己能亲身见证这一天,能亲手守护这一天,这份荣耀,将永远刻在心底。

(上午10时·升旗仪式——热泪盈眶)

“升国旗,奏国歌!”随着一声庄严的指令,《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在广场上响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晨光中缓缓升起,迎着风,向着太阳,舒展着最美的姿态。

陈宇举起右手,对着国旗庄严敬礼,眼角的红意越来越浓——从1947年皋平的肃特,到1949年北平的守护,无数个日夜的奔波、无数次与特务的周旋,都在这一刻有了意义。

他仿佛看到了老局长的笑容,看到了牺牲的战友,看到了老百姓安稳的生活。

广场上的群众也纷纷举起手,跟着旋律轻声唱着国歌,有人眼角湿润,有人激动地挥舞着小红旗,孩子们踮着脚尖,仰着小脸,目光紧紧追随着国旗——这一刻,所有的人,都为新中国的诞生,热泪盈眶。

(上午10时30分·观礼台旁——责任传承)

升旗仪式结束,广场上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小红旗在人群中汇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陈宇放下敬礼的手,目光扫过广场上的每一张笑脸,心里满是沉甸甸的责任感。

“我们,终于胜利了。”林悦轻声说,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以后,咱们要守护好新中国,守护好这些笑容。”

陈宇点头,指尖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对,这只是开始,以后的路,咱们还要一起走,一起守护。”

施尔昌走到旗杆旁,伸手轻轻摸了摸旗杆,像是在触摸这份来之不易的安稳:“俺以后要跟俺娃说,你爹当年,守过新中国的**,亲眼看着五星红旗升起来!”

赵刚跟着点头,声音带着激动:“俺也要跟俺村里的人说,新中国成立了,以后再也不用怕挨饿,不用怕战乱了,他会值得我们用一生守护!”

(中午12时·**广场——合影留念)

“来,咱们合张影!”林悦拿出相机,笑着招呼陈宇、施尔昌、赵刚站到国旗下方。

阳光正好,五星红旗在他们身后高高飘扬,映得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咔嚓——”相机快门按下,定格下这珍贵的一刻——陈宇站在中间,嘴角带着浅笑,眼神坚定。

林悦站在他身边,手里握着小红旗,笑容温柔,施尔昌和赵刚站在两侧,脸上满是憨厚的骄傲。

“这张照片,要好好留着。”陈宇看着相机里的合影,声音里满是感慨,“等以后老了,看着它,就想起今天,想起咱们一起守护新中国的日子。”

林悦点头,小心翼翼地把相机收好:“我会好好保管,这是咱们最珍贵的纪念。”

(下午1时·广场出口——群众不舍)

观礼的群众渐渐散去,却依旧依依不舍地回头望着**,望着飘扬的国旗。

一位大妈走到陈宇身边,手里拿着个刚烙好的烧饼,非要塞给他:“同志,辛苦了!吃个烧饼,暖乎暖乎,你们为了守护我们,肯定饿坏了。”

陈宇接过烧饼,热乎的温度透过油纸传来,心里暖融融的:“谢谢大妈,您也快回家歇着,今天辛苦了。” 大妈笑着摇头:“不辛苦!能看着新中国成立,能看着国旗升起,比啥都强!”

施尔昌和赵刚帮着维持秩序,送老人和孩子安全离开,时不时有人停下来跟他们握手,说着“谢谢你们”“辛苦了”——简单的话语,却比任何奖励都让他们觉得温暖。

(下午2时·公安部——复盘总结)

“今天的安保任务,圆满完成。”陈宇坐在会议室里,看着身边的战友,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从凌晨到现在,大家都辛苦了,没有你们的坚守,就没有广场上的安稳,没有新中国成立的庄严时刻。”

“都是应该的!”施尔昌挺直腰板,“能为新中国守国门,是俺的荣幸!” 赵刚跟着点头:“以后不管有啥任务,俺都第一个上,保证守住咱们的新中国!”

林悦递过一份总结报告,上面详细记录着今天的安保工作:“各地公安都传来捷报,全国各城市都秩序井然,群众反响热烈。这是咱们新中国公安,交给人民的第一份答卷。”

(下午3时·密电科——悬念铺垫)

“陈部长!”王秀兰匆匆走进会议室,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脸上带着凝重,“刚截获一份密电,内容很短,只有‘磐石未碎,南华待命’八个字!”

陈宇接过电报,指尖捏着纸张,眉头渐渐皱起——“磐石计划”果然没有结束,南华商行,看来就是下一个突破口。

林悦凑过来:“南华商行……之前在沙面租界的特务名单里,出现过这个名字,是保密局的联络点!”

陈宇的目光变得坚定,腰间的手枪仿佛也感受到了责任的重量:“看来,建国后的肃特工作,还要继续——小李,立刻整理南华商行的所有线索。

林悦,联系广州公安,摸清商行的底细;咱们要尽快查清‘磐石计划’的真相,守住新中国的安稳!”

(下午4时·公安部外——展望未来)

陈宇站在公安部门口,望着远处飘扬的五星红旗,心里满是坚定。从皋平到北平,从地方肃特到全国统筹,他走过的每一步,都朝着“让老百姓安稳”的初心。

从抗战胜利到新中国成立,他守护的每一刻,都承载着战友的期望、人民的信任。

“陈宇。”林悦走到他身边,手里拿着那张**合影,“不管以后有多少困难,咱们都一起面对。”

陈宇接过照片,手指轻轻拂过画面上的国旗,点头笑道:“对,一起面对,一起守护——守护咱们的新中国,守护老百姓的好日子。”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红墙上,洒在他们身上,也洒在新中国的土地上——未来的路还很长,但他们知道,只要并肩作战,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守不住的安稳。

【历史档案】

本章核心装备——美式m1941军用望远镜(1941年版) ,建国日**安保指挥关键装备:

- 基本参数:倍率8倍,物镜直径30mm,金属镜身,皮质防滑握把;视野开阔,有效观察距离1000米,适合远距离监控人群、排查环境,在复杂场景中精准掌握现场动态。

- 性能特点:镜身轻便(重量600克),便于手持长时间观察;镜片镀增透膜,即使在清晨逆光环境下,也能清晰看到目标;皮质握把防滑耐磨,适应长时间户外安保工作。

- 实战用途:陈宇在观礼台指挥安保时,用该望远镜监控**广场各处动态,及时掌握人群流动、巡逻队员位置,确保升旗仪式期间无任何安全隐患;建国后成为公安重大活动安保的标配装备,多次用于国庆、重大会议的现场指挥。

速追更订阅!下章精彩预告:“磐石计划”的初步调查(1949.10.5,中央公安部密电科)高能来袭!陈宇深挖“南华商行”线索,竟发现商行老板是中统潜伏多年的老牌特务。

更关键的是,密电科破译出“磐石计划”的核心——利用商行走私炸药,目标直指东北军工厂。点击“追更订阅”,解锁陈宇如何跨区域侦查,揭开“磐石计划”的神秘面纱,守护新中国的工业命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