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烽火神忆破敌 > 第71章 正月十五的反伏击(1948.2.1,石家庄兵工厂大门)

精彩回顾:上章兵工厂布防就绪,王林招供“内悉”小组赴西柏坡,离正月十五只剩最后1天。

2月1日的夜里,兵工厂的红灯笼挂满车间,老巷的庙会飘着汤圆香,陈宇揣着护心镜与半块玉佩,站在大门楼上——绊马索的麻绳,早藏在结冰的路面下,等着还乡团踩进来。

(下午三点·公安局审讯室——照片与亲情)

审讯室的灯泡“忽明忽暗”,王林被绑在铁椅上,头歪着不说话,袖口的破洞沾着棉絮。

陈宇敲了敲桌,桌上的密电本“哗啦”翻页:“王林,你不说,‘内悉’小组在西柏坡的人,也会被我们抓——但你娘和女儿,还在保定等你。”

王林的喉结动了动,仍闭着眼。

林悦端着碗汤圆走进来,把碗放在他面前,又掏出张照片,递过去:“这是上个月拍的,你娘领了政府的救济粮,笑着说‘俺儿要是好好的,就回来吃碗汤圆’;你女儿在小学得了小红花,老师说她总问‘爹啥时候来接俺’。”

照片上的老妇人裹着蓝头巾,小女孩举着小红花,背景是保定乡下的土坯房。

王林的眼泪“吧嗒”掉在照片上,声音发颤:“俺…俺招!石家庄还有5个特务据点,城隍庙戏台底下藏着电台,密信里写着‘正月十五晚8点,炸电线杆断兵工厂电’!”

陈宇立刻站起来,手摸向腰间的枪:“刘勇,带警察大队去城隍庙!施尔昌,跟我去兵工厂大门,加固防线,林悦继续审讯王林!”

刘勇攥着晋造17式步枪,枪栓“哗啦”响:“保证把戏台翻个底朝天!”

(下午四点·城隍庙戏台——地板下的电台)

城隍庙的戏台挂着破布帘,风“呜呜”吹得帘响,台下的香灰堆得厚,混着鞭炮碎屑,但特务们却人去楼空。

“掀地板!”刘勇喊着,和队员们一起拽戏台的木板,“嘎吱”声里,地板被掀开个大洞——里面藏着台黑色电台,电线缠着红布,旁边堆着密信,纸角盖着“乌鸦”戳记。

小苏翻出密信,声音发颤:“刘队长!您看这个!还乡团要带20多人,举着大刀长矛,从兵工厂大门冲,还说‘内鬼会炸电线杆断电’!”

刘勇摸出对讲机,对着话筒喊:“陈副局长!确认了!还乡团今晚8点动手,炸电线杆断您那边的电!”

戏台外传来脚步声,老栓拎着锄头跑进来,裤脚沾泥:“刘队长!俺见黑褂子往兵工厂方向跑,裤脚沾着戏台的香灰——肯定是报信的特务!”

“追!”刘勇举着枪冲出去,皮鞋踩过香灰“沙沙”响,“别让他把消息传给王团长!”

(晚上七点半·兵工厂大门——灯笼与绊马索)

兵工厂的红灯笼“哗啦啦”晃,老巷的庙会传来“卖汤圆”的吆喝,刘勇蹲在大门左侧,手里攥着麻绳,把绊马索往结冰的路面下藏。

“这绳浸过油,冻不硬,”他粗喘着说,铁链在掌心磨出响,“上面拴的铜铃,只要有人踩,十里地都能听见!”

赵刚的治安科队员们,手里举着手电筒,躲在两侧的煤堆后,马拐枪架在门楼上,枪口对着路口。

陈宇站在大门楼上,摸出怀表——指针指向七点五十五分,护心镜别在胸前,铜片映着灯笼光,暖得发烫。

林悦跑上来,递过碗热汤圆,声音带气音:“吃口汤圆,暖暖身子——等会儿动手,别冻得扣不动扳机。”

陈宇接过碗,汤圆“呼呼”冒热气,他舀起一个,递到林悦嘴边:“你也吃,甜着心,等咱们抓了王团长,就去老巷看灯笼展。”

林悦的脸暇泛红,咬了口汤圆,糖汁沾在嘴角——灯笼的光,落在两人交递的碗上,像团小火焰。

(晚上八点·兵工厂路口——断电与铜铃)

“砰!”一声巨响,兵工厂的灯突然灭了——还乡团真的炸了附近的电线杆,黑暗里传来“哗啦啦”的倒塌声。

“来了!”刘勇攥紧麻绳,眼睛盯着路口——20多个黑影举着大刀长矛和土枪,踩着冻土“咯吱”冲过来,领头的正是王团长,手里举着土枪。

“哗啦!”第一个还乡团踩中绊马索,铜铃“叮铃铃”响得刺耳!

“照!”赵刚喊着,队员们的手电筒光柱“唰”地扫过去,光刺得还乡团睁不开眼,纷纷捂着脸后退。

陈宇站在大门楼上喊:“放下武器!缴械不杀!”

王团长举着土枪就射,子弹“嗖”地擦过陈宇的耳边——陈宇掏出枪,胸口的护心镜突然反光,晃得王团长眯了眼!

“砰!”陈宇一枪击中他的手腕,土枪“哐当”掉在地上。

“冲!”刘勇带着队员举枪冲出去,晋造17式步枪“砰砰”响,打死两个举枪的顽固分子,其余的还乡团吓得腿软,“噗通”跪在地上投降。

(晚上八点十分·老巷路口——灯笼与围堵)

“抓特务啊!”老巷的百姓听见铜铃声,李厂长举着大灯笼冲过来,身后跟着护厂队的工人,手里攥着铁扳手。

两个还乡团想往巷子里跑,被工人老周(护厂队的,不是内鬼老周)伸脚绊倒,铁扳手“哐当”顶在他们后腰:“跑啥?正月十五不回家吃汤圆,来兵工厂捣乱,活该!”

林悦跑过去帮陈宇擦脸上的灰,指尖蹭过他的颧骨:“你刚才开枪时,护心镜反光晃了王团长的眼,不然他早射中你了。”

陈宇摸了摸护心镜,铜片上还沾着灯笼光:“还是你想得周到——这护心镜,比防弹衣还管用。”

百姓们围过来,举着灯笼照亮路面,汤圆香飘得更近了。李厂长递过碗汤圆,笑着说:“陈副局长,打赢了!吃碗汤圆,甜甜蜜蜜过十五!”

陈宇接过碗,分给队员们,热汤圆的气,混着灯笼的光,暖得人心里发颤。

(晚上九点·兵工厂会议室——晋升与招供)

会议室的铁炉烧得旺,火苗“呼呼”舔着炉壁,陈守中局长坐在主位,烟斗“吧嗒”抽着:“现在宣布——施尔昌潜伏有功,布防电闸房没让内鬼得手,正式升任保卫科副科长。

刘勇布绊马索反伏击,带队抓了王团长,升为警察大队副营级!”

施尔昌站在角落,攥着帽子,眼眶泛红:“谢谢局长!俺以后一定守好兵工厂,不让特务碰一根电线!”

刘勇拍着他的肩膀,链声“哗啦”响:“好兄弟!以后护厂的事,咱哥俩一起扛!”

马组长被押进来时,腿还在抖——见王团长被绑在墙角,终于瘫了:“俺招!国民党军3月要进攻正定,让俺们先炸兵工厂破坏生产、搅乱解放区治安,好给他们浑水摸鱼”

陈宇摸出怀表,指针指向九点十分,护心镜和玉佩在表盖里叠着:“3月进攻正定?那军粮运输线,得提前护起来——下一站,正定!”

(晚上十点·老巷灯笼摊——兔子灯与指尖)

老巷的灯笼摊还没关,老板举着个兔子灯,红纸剪的耳朵“哗啦啦”晃。

“买个兔子灯吧,”林悦指着灯,声音发甜,“正月十五,得挂个灯才吉利。”

陈宇掏出钱,刚要接灯,指尖突然碰到林悦的手——两人同时笑了,灯笼的光落在怀表上,护心镜的铜色与玉佩的青色,正好叠成个圆。

“等护完正定的军粮,”陈宇举着兔子灯,光映在林悦的脸上,“我陪你去保定,看你爹——告诉他,护心镜没辜负他的心意。”

林悦垂眼抿唇,指尖勾了勾他的袖口:“嗯…还要带着兔子灯,让他看看,咱们的元宵节,过得安稳。”

风卷着灯笼的光,漫过老巷的青石板——兵工厂的反偷袭赢了,可正定的军粮运输线,又成了新的战场,3月的进攻阴影,藏在汤圆香的背后,等着他们去挡。

【互动投票】

国民党军3月进攻正定前,特务最可能用什么手段破坏军粮运输线?

A. 扮成挑夫混进运输队,在军粮里下毒(利用运输漏洞)

b. 炸断正定的石桥,拦阻骡车通行(破坏交通枢纽)

c. 买通运输队的老乡,偷偷换走军粮(策反内部人员)

【军事历史档案】

本章介绍石家庄解放后公安肃特常用的简易绊马索(1948年反伏击专用型) ,是“以简胜繁”的经典装备:

- 基本参数:主体为浸油麻绳(直径2.5厘米,长8米,浸桐油后抗拉强度达500公斤),每隔1米拴1个铜铃(直径3厘米,铃壁0.3毫米,声响频率2000赫兹,传播距离800米),两端固定在木桩上(木桩长50厘米,埋入冻土30厘米);

- 性能特点:麻绳浸油后耐严寒(-15c不结冰变硬),铜铃碰撞声尖锐,能快速触发埋伏。

成本极低(1根绳 5个铃仅需2斤小米),可在10分钟内布设完成,适合街巷、路口等狭窄地形;

- 实战用途:兵工厂反伏击战中,该绊马索仅1分钟就绊倒7名还乡团成员,铜铃声让埋伏队员瞬间反应,配合手电筒强光形成“声-光-力”三重打击,无一人伤亡就粉碎进攻——是当时“全民肃特”中,公安与百姓联手的“低成本利器”。

下章粮道惊魂预告:正定的军粮护送(1948.2.10,正定-石家庄军粮运输线),陈宇带着刘勇的警察大队,护送50车军粮往正定走,路途遭到‘乌鸦‘’’特务组织的伏击,更惊险的是,马组长招供的“3月进攻”是幌子,国民党军其实想在军粮里下毒,让前线战士吃了拉肚子!陈宇要防特务在军粮下毒,又要保护车队安全抵达——军粮车的轱辘,在结冰的土路上“咕噜”转,每一圈都踩着生死线!速追更订阅,看陈宇如何在粮道的爆炸声里,揪出下毒的特务,护住送往正定的军粮,粉碎国民党的“粮道阴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