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冒姓琅琊 > 第84章 大哉问

冒姓琅琊 第84章 大哉问

作者:东周公子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4:37:35

台下尽以柳说为然,却不知一个早已被眾人遗忘的事实正悄然浮现出来,即所谓“古文尚书”,它的版本並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古老,梅賾献书时正当东晋初年,距此时还不到两百年。

而王扬就是要借这个问题提醒眾人,虽然都叫《古文尚书》,可如今世间流传的《古文尚书》,並非两汉时的《古文尚书》,而是一个叫梅賾的人跳出来宣称,他家中有《古文尚书》。

这便是偽《古文尚书》!

王扬见目的达到,继续说道:

“柳大人答得好。那我再请问。上古记言之史,例不书四季。以《今文尚书》言之,如《康誥》云:『惟三月哉生魄』;《多方》:『惟五月丁亥』;《洪范》:『惟十有三祀』;《金縢》:『既克商二年』;皆记年、月、日,绝不记四季。

盖《尚书》记言,《春秋》记事。《尚书》本记言语之书,於时间上不甚措意。像《牧誓》等篇连月份都不记,遑论四时。而《春秋》专记史事,以时间顺序编次为文,故记事每言春夏秋冬。

此乃两书史法不同,文例亦有不相同之故。

可《古文尚书》『泰誓』一篇,开篇即言『惟十有三年春』,这个『春』字,岂是《尚书》记言之例?”

“这......”

柳惔面露难色。

座中不少学子都低头翻书,全场都是书卷翻动的声音。而眾人看向王扬的眼神也再无轻视之意。

都讲席上,三位老先生互相对视一眼,都是一脸郑重。

即便是支持《今文尚书》的人,如刘昭、庾於陵、谢星涵等,也都沉浸在苦思之中,绝无閒暇露出丝毫喜色。

柳憕则大为著急,只希望兄长能马上想出反驳的话来。

巴东王却左顾右盼,神色轻鬆,仿佛心思並没有放在这场事关重要的论辩之上。

过了半晌,柳惔转过身,也不再背手,看了眼王扬道:“文例不是绝对之事,一时破例,也是有的。”

声音再也无之前的底气。连他自己都对这个答案不满意。

王扬也不深究,只是轻轻一笑:“哦,柳大人想问题果然通达,佩服。”

台下有人听了这句话突然笑出声来,柳惔还在想之前的问题,也没有心思接王扬的话。

王扬继续发问:

“商周庙制不同。商代祭五庙,故《礼纬稽命征》云:『殷五庙』。《吕氏春秋》引《商书》亦曰:『五世之庙,可以观怪。』

至周朝始有七庙之说,《汉书》韦玄成议曰:『周之所以七庙者,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也。』

故周祭比商祭多出两庙,即文王、武王之庙,由是『五庙』变『七庙』。然《古文尚书》中所谓商代名相伊尹所写之《咸有一德》一篇,文中言『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可伊尹之时,何来七庙?此为第三问。”

柳惔瞠目不能答。

四座学士,尽皆呆住!

谢星涵樱唇轻颤,呢喃道:“大哉问......”

在一旁的侍女小凝暗自吃惊,心道:这位王公子还真是了不得,竟把柳家二公子都问住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