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冒姓琅琊 > 第105章 卷末感言

冒姓琅琊 第105章 卷末感言

作者:东周公子南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18 14:37:35

首先感谢各位小伙伴的支持!你们实在太可爱了!!!

其实大家从《荆州乱》的卷首语就能感觉到,小王同学將要面临的困难挑战要比第一卷大得多。

我知道有些小伙伴希望看小王立即抹除所有弱点,原地起飞,走上巔峰,敌人一跳,反手按死;反派一碰,碾压成尘。

这么写倒是轻鬆,但意思不大。

九层之台,起於累土,於更艰险之中开出一条路来,说不定別有一番风味?

很多时候,过程远比结果有趣。

小王同学是“活在南朝”,这个“活”字很重要。

我想藉由小王的经歷来为小伙们展现一次沉浸式的穿越之旅,不是急急忙忙地向前赶,而是实实在在地体验南朝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那个时代的饮食、文学、宗教、政治、风俗等等。

儘量做到一物之微,皆有所本;一餐之细,必有所据。不说拿出写论文“升天入地求之遍”的状態,但绝对正襟危坐,“闭门人海恣冥搜”,不存在敷衍文字的现象。

我在写的过程中也在澄清一些网络上流传的歷史谣言,不过这些谣言实在是太多了。我一是澄清不过来,二是我对这种谣言知道的也不是很多。

上次说过一个辨別谣言的方法。这次再说一个。

如果碰到看起很怀疑的论断,那就可以问一句“典出何处”。

所谓“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一分证据只能说一分,说两分就过了。没有文献支撑(包括实物与文字),何谈论断?

歷史谣言一般分四种情况。

一是根本找不出文献支撑,纯是臆测。

二是结论扩大到文献所能支撑的范围以外。

三是只能对文献证据做肤浅式的理解,或是不知反证,或是孤证不立,或是不联繫上下文,或是不考察证据出现的歷史背景。

四是没有进行对文献证据进行文献学上的检视。

前三者,大抵都不出“想当然”三个字。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101 看书网超便捷,??????????????????.??????隨时看 】

因为此三字最容易產生谣言,但只要我们多想几步便不容易被谣言所惑。

比如说“魏晋南北朝时盐是专卖的”这个论断。

真是这样吗?是魏晋专卖,还是南北朝专卖?南朝和北朝都专卖吗?南朝宋齐梁陈每一朝都专卖吗?每一朝中的每个年份里,都在专卖吗?

“专卖”又做何解?是只算朝廷直营,还是包含官商合营?南北朝里的专卖形式一直没有变过吗?用“专卖”两字足够囊括这么长时段的盐政政策吗?

大家看,只要多问几句,谣言的魅惑力就大大下降了。

至於第四点比较复杂。即便古代文献中的证据也不能就此做准。比如要用宋代的文献,去证唐代如何,就不如以唐代文献证唐代。而唐代文献本身之间,也有性质差別,要根据写作时间的远近,文本体裁的不同,创作倾向和目的等等要素来做综合判断。

再进一步,甚至有时候正史未必比小说要“真”,小说故事情节虽然是假的,但它却能反映出某种“真实性”,比如曾经流行的某样情绪,某种观念,甚至某个谣言,都折射出当时的某种“真实”。而正史则时有修饰避讳之辞,这就需要用其他文献来与“正史”进行“互动”,从文本的“修辞”与“缝隙”处发现隱秘。这个话题谈起来一个学期都挡不住,就不说了。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