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百里家的病娇女是武林盟主 > 第292章 太子大婚(中)

百里家的病娇女是武林盟主 第292章 太子大婚(中)

作者:陆如雪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18 13:44:04

墨青悠手持阙扇,被两名宫女搀扶着踏上花桥。花轿一侧的内侍官高喊一声“起”,乐队瞬间奏响,皇家卫队护送着太子妃的花轿回宫。

墨北洛左右簇拥着墨家众亲朋好友,喜悦的目光目送迎亲队伍离开,都城百姓也夹道围观着。十里红妆,浩浩荡荡,壮观又喜庆。赵清帝大赦天下以示皇恩浩荡,太子大婚举国同庆。文武百官携家眷入宫,参加太子大婚之礼。

大殿内,帝后并肩而坐,两人脸上皆透着喜悦。北戎和大雍使团,先后踏进大殿,他们向帝后致礼并献上贺礼,礼品皆是价值不菲,以示友好邦交之意。

一声“东巫使团觐见”,一位身姿挺拔,面容俊朗,周身透着贵气的年轻人踏进了大殿。赵清帝瞬间调整了坐姿,依旧是喜悦的表情,眼神却多了几分冷清。

大殿内的官员一致侧身看向那年轻人,百里强仔细打量着他,镇北王坚毅的目光看着他。那人神情淡然自若,步伐稳健走进大殿中央,“陛下,皇后娘娘,万安。”他向赵清帝和皇后恭敬地行了一个东巫礼。

“孤代表东巫陛下出使青安国,恭贺贵国太子大婚,愿两国以后止战和平共处,两国百姓可安居乐业。为表示我国诚意,特献上东巫国宝还魂丹。”东巫太子双手奉上一个锦盒,俊朗的脸上透着恭敬,态度十分谦和。

赵清帝微微抬手,宣公公会意后立即从赵清帝身边走向东巫太子。

“好,好,好。”赵清帝大喜之色溢出言表,他站起了身,语气庄重:“此物朕甚是喜欢。东巫陛下提议两国止战修好,此举亦是朕之所想,止战可让青安和东巫两国百姓得以生养生息,仁义之举利国利民,待朕拟定方案再同太子细谈此事。今日乃朕太子大婚之日,东巫太子可先行观礼。”

赵清帝寥寥数语话落,东巫太子知趣地向清帝行了一礼,跟着引路内侍宫人走向座位落座,他身边跟着那两位侍卫也站在他身后,侍卫是假实则是东巫的将军卡慕等人。

大殿内,一些文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还魂丹是东巫国宝,传闻可让人起死回生,没想到东巫竟向我国献出了此物。”

“我也有所耳闻,据说此物在东巫国也仅两颗。”

“两国打了数年的仗,若能止战修好,真是利国利民的天大的好事。”

……

文官们脸上溢出惊喜,私下议论之声不止。武官将领们对数蹙眉不语,他们凝视着东巫太子。他们曾参与过东巫发起的战争,战士保家卫国牺牲那么多人,他们看东巫太子的眼神冷清中透着恨意。

北戎和大雍的使臣相互扫了一眼,又迅速避开彼此目光。这是一对老冤家,他们也打了数年的仗,眼神里透着冷漠和敌意。

北戎和雍国两国使团微妙的神情,都落入赵清帝眼底。他嘴角只是微微勾了勾,宿敌之间哪能真正和平共处,即使有一日共处一室,也都是暂时的妥协。

东巫此举所图真的是为了止战,两国百姓休养生息?虽然渴望是真的,但他不太信。

赵清帝又坐在皇后身旁,他侧身同皇后轻声低语,夫妻两人脸上皆是浓浓笑意。

北戎和雍国使团,目光在东巫太子和赵清帝两人之间穿梭着。世人皆知东巫和青安打了多年的仗,两国都想吞并彼此,这是一对宿敌。他们真的会止战吗?这次和谈是真是假,还是有其他的目的?他们的眼神透着揣测和怀疑!

东巫太子落座后,他端着茶盏微微饮一口,目光迅速扫视大殿内赵清帝夫妇的举动,目光恰好同北戎和雍国使团对视上,他俊朗的面容露出温润的笑意,向他们微微点头示意。

司仪高呼一声:“太子太子妃进殿,新人至。”

殿内目光皆一致看向新人。

这时,一双红袍并肩踏进大殿。太子妃墨青悠手持阙扇遮着脸,行在赵思衡左侧。她容色倾国倾城,此刻美得犹如仙人。太子俊朗的面容格外引人注目。郎才女貌,一双佳偶。

皇后慈爱的目光看向一双新人,脸上露出浓浓的欢喜。赵清帝刻意保持帝王的威严,嘴角勾着露出淡淡的笑意。

赵思衡目光迅速扫视大殿一眼,没有看到她的身影。他和太子妃并肩走到大殿中央停下,驻足而立等待帝后醮戒。

礼部司仪官员道:“请陛下和皇后娘娘醮戒。”

内侍宫人已端着酒盏立在清帝身侧。

清帝看了一旁的宣公公,宣公公立即向清帝微微点头。清帝站起身,端起酒盏走向太子。皇后笑着端起另一盏酒,走向墨青悠,她同清帝并肩而站。

清帝先开了口:“祗承天地,奉宗庙之重,绵胤嗣之昌。惟尔元良,克娴内则,以固邦基。

“修身为本,齐家乃先。敬天法祖,仁民爱物。永绥福履,保兹黎元。

清帝对太子的期许和祝福,尽在祝福辞中。他正当盛年,不希望太子势力过大,对太子偶有提防和打压,也只是希望太子在他控制范围,按部就班接班而已。太子德才兼具,治国有方,是一个合格的帝王接班人。他心甚是满意。

赵思衡对视的清帝的目光,他双手接过清帝递来的酒盏,“儿臣,遵父皇教诲。”昂头一饮而尽。

清帝满意的点着头,嘴角上扬幅度越来越大。

皇后娘娘看着父子俩人互动,脸上的笑意更浓,她也朝太子满意的点点点。

妃嫔佐德,宜室宜家。琴瑟在御,鹣鲽情深。瓜瓞绵绵,尔昌尔炽。相敬如宾,同心共济。?皇后娘娘慈爱的目光看着太子妃,道出她的醮戒之词。

墨青悠有些紧张,声音略微颤抖,“儿臣,遵母后教诲。”她双手接过酒盏一饮而尽。

帝后醮戒结束,夫妻两人回到原来座位坐下。

太子和太子妃又遵礼,向帝后行了高堂三拜之礼,接着这对新人又行了夫妻对拜之礼。

礼毕,太子和太子妃转身,两人立于大殿中央,接受殿内百官致礼。礼部官员高呼:冕服辉映,仪仗千乘。礼成乐备,四海承平。?

东巫太子默默打量着同为太子的赵思衡,这是他未来强劲的敌人。赵思衡敏锐地察觉到东巫太子的目光,他带着笑意冲东巫太子看了一眼,只一眼立即收回目光。

礼部官员携神器走出大殿,大殿外陈列着祭祀天地的祭台。太子和太子妃大婚,需祭拜天地,得天地守护承宗庙香火。太子和太子妃并肩走出大殿。

东巫太子目光看向墨青悠,果然是倾城倾色的美人,同百里家那位圣女美的不分伯仲。东巫太子不知在盘算什么,嘴角微微勾了勾,露出狡猾的笑意。

大殿内,皇后眼里雾蒙蒙的,嘴角高高扬着笑意盈盈,今日她真的很开心。清帝心里何尝不是,他轻轻地拍了拍了皇后的手。夫妻俩人深深对视一眼。

敬贵妃看着帝后互动,不悦地撇了撇嘴。她看了一眼一直安静的六皇子,略微不满提醒道,“皇儿,你需尽快挑选意中人,母妃也期待着你早日大婚。”

六皇子淡淡回应一声,“母妃,儿臣,心中有数。”

大婚复杂的流程一道接一道,正在有序进行着。走完全部流程,天色渐渐暗沉。

太子妃端坐东宫喜房内,梅菊丹菊在旁伺候着。墨青悠身体有些疲惫,但眼神里透着激动,太子今日是那样夺目,想起太子那张冷清俊宁的脸,墨青悠心神晃动,脸上溢出淡淡的羞红。

金嬷嬷从外面进来,她身后跟着东宫一名女官,她手里提着膳食盒,温声道:“见过太子妃娘娘。”女官恭敬行了一礼。

丹菊机灵的从女官手里接过膳食盒。

女官又道:“卑职李清是宫中女官,皇后娘娘特安排卑职来东宫,协助太子妃娘娘熟悉东宫人事管理。”

墨青悠温声答谢:“多谢母后安排,以后就麻烦李大人了。”

丹菊梅菊两个贴身侍女,眉头微微蹙动了下,两人默默相互对视了一眼。

李女官收入眼底,不卑不亢回应道:“太子妃娘娘客气,待娘娘熟悉东宫一切事务,卑职方就回中宫数职。”

话锋一转,“皇后娘娘体恤娘娘今日辛苦,特叮嘱为太子妃娘娘备了一些吃食,让卑职带话给娘娘莫要饿着肚子。”

“多谢母后体恤关怀。”墨青悠看向金嬷嬷,金嬷嬷立即会意。她拿出一个厚厚的红封走向李女官,“我们太子妃初入宫,宫内和东宫一切还需大人费心。”金嬷嬷将红封塞入李女官手里。

“嬷嬷使不得,使不得。”李女官推却着,继而解释道:“辅助太子妃娘娘熟悉宫中事务,这些是卑职的职责。宫中有规矩不可收受…”

“受贿”两字李女官未说出口,但话中意已明了。她躬身恭敬地向太子妃行着礼。

见状,金嬷嬷顿时领悟,她仓促解释着:“李大人,您恕老奴嘴笨,话都说不明白。这是红封赏钱,太子妃娘娘给东宫宫人人人都准备了红封,这喜钱您得收下。”

金嬷嬷局促地解释完,定定地看着李女官清。她心里自责又埋怨着自己,真是老糊涂蛋一个。急着拉近关系,差点让自家小姐落下一个行贿宫中女官的名声,差点好心办了坏事。

墨青悠目光扫视了金嬷嬷的神情,心里清楚奶娘心中定是自责不已。她又将目光看向李清,温声开口强调:“太子殿下和本宫,皆为东宫宫人准备了赏赐的喜钱,李大人收下吧。”她温婉地笑着,亲和的目光看着李清,这番话特意强调了是赏赐的喜钱。

李清身为宫中女官,察言观色是生存的应激反应,她瞬间伸出双手并拢,接过金嬷嬷奉上的大红封。

双方彼此的态度和言行,真真假假不需要探究,在李女官收下大红封那一刻,她们已经默默达成共识了。

“卑职谢娘娘赏赐。愿娘娘同太子殿下琴瑟和鸣,永结同心,瓜瓞绵绵,尔昌尔炽。”

墨青悠闻言脸上流出一抹羞涩。李女官从善而流,恭敬地退出了喜房。

待寝殿的门关上,金嬷嬷自责道:“小姐,老奴方才差点办了坏事…”

金嬷嬷话未解释完,墨青悠便制止了她,“奶娘无需多言,你是急着拉拢李女官,我知道你也是为了我好。我们初入宫,宫里复杂的人事关系,需要一位自己人在旁提醒。李女官是母后指派来的,原则上她是母后信得过的人,属于拥护东宫的人,她的话基本可信。”

顿了顿,墨青悠又强调了一句,“凡是靠人已过,显得我们太过无能。我们靠自己在皇宫站稳脚跟,才能让他人高看一眼。丹菊梅菊,你们二人尽快熟悉东宫管事的人喜好,以及他们背后的关系人。”

丹菊梅菊应道:“是,娘娘。”

墨青悠想到她和墨衍宸已达成契约,墨衍宸会为她提供墨家的助力,“若需要墨家提供协助,直接去信给少家主。”

“娘娘放心,我们尽快理清这里的一切。”梅菊回完话,转身离开寝殿。

丹菊将膳食盒放到桌上,动作麻溜地取出里面的吃食,将吃食一一摆放整齐。金嬷嬷取出银针要插入食物。

“奶娘,这个没必要吧?”

“娘娘,初来乍到,我们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墨青悠不再多言,肚子确实也饿了,皇后体恤她安排了一些吃食,总归不能大张旗鼓的在寝殿里吃。她走到桌前,看着桌上那碗小馄饨,心里顿时暖洋洋的。

她是南方人,日常喜食小馄饨。大婚当日,皇后娘娘如此安排,都说皇家亲情淡漠冷清,眼前的这碗小馄饨无声告诉她,这里是有温度的。

金嬷嬷看着这碗小馄饨,有感而发:“皇后娘娘是体恤的慈母。”

墨青悠手里握着勺子,舀了一只小馄饨,沉声应道:“嗯,嫁入皇家得婆母如斯,是我之幸。”她低头吃起小馄饨。

这时,梅菊从外面回来,她安静地站在金嬷嬷身旁。寝殿内三人安静的站着,墨青悠低头安静地吃着,不一会儿功夫馄饨就见了碗底。

寝殿没有外人,墨青悠自在的捧起碗,想把碗里的汤一起喝掉。

“娘娘,不可。”金嬷嬷立即上前制止。

墨青悠一脸不解地表情定定地看着金嬷嬷,丹菊梅菊也是一脸地不解。

金嬷嬷扫视了三人一眼,干咳了一声,声音压得轻轻的,吞吞吐吐提醒着:“我的娘娘哎,今夜是你大婚…”

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墨青悠心里还是不解:“嗯?”墨青悠发出不解之声,然后呢?

金嬷嬷见状,心一横,启口解释:“您喝一肚子的水,肚子犹如灌满热水的暖水袋子,动起来时肚子里的汤水晃来晃去,甚至可听到那汤水晃荡的声音。您这样同太子殿下圆房…”

刹那间,墨青悠羞的满脸通红,迅速站起身走向床榻,嘴里嘟嚷着:“奶娘,你,你…”

丹菊梅菊也羞的满脸通红,两下低低地埋着头,恨不得缩到衣衫里面去。

金嬷嬷又干咳了一声,抿着嘴宠溺地笑着,“小姐去世的早,我又从小看着娘娘长大,这些话糙得不中听,纵使会娘娘生气,老奴还是要说要提醒。”

墨青悠轻轻柔柔地回了嘴:“我又没真的生奶娘的气。”她一副娇羞的小女儿模样,低着头红着脸看着自己脚上的红绣鞋。

见状,金嬷嬷咧着嘴笑着。丹菊梅菊未经人事的小姑娘,脸皮薄还是红着脸不好意思抬头,傻傻站在那里。

殿内安静了下来。

“我娘是没有福气的人…”

“如果,她还活着,她看着我风风光光地嫁入皇家,应该很欣慰吧?”

金嬷嬷听出了一些伤感,她心里又一次懊恼起来,真想扇自己一记耳光。大喜的日子自己怎么嘴贱,好端端的怎么提起过世的小姐来,让娘娘无端的生出伤感来。

她默默地收拾安静,将膳食盒提出寝殿,吩咐

“小姐若还在,她一定为以娘娘娘为骄傲,也为娘娘感到喜悦欣慰。”金嬷嬷安慰着墨青悠,“大喜的日子,娘娘不要想伤感的事…”

“皇嫂,我们来闹洞房了。”门外突然传来一声稚嫩的声音,咯吱一声门被打开的声音。

金嬷嬷的话被打断,主仆四人目光看向门的方向。只见太子单手撩动衣袍,半个身子踏进寝殿。墨青悠立即举起阙扇遮面。

太子走向墨青悠,他身后紧跟着小世子。小世子身子瘦弱,清俊的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瞧着就是一个很招人喜欢的小郎君。

公正赵海棠,郡主赵慧宁,其他几位公主,皇室一些小辈,甚至六皇子赵思远也赫然出现。寝殿挤满了人,一时喧闹起来。

“皇嫂好,我是思祖,臣弟恭贺皇兄皇嫂,新婚快乐,琴瑟和鸣,瓜瓞绵绵,白首偕老。”

墨青悠知晓赵思祖,他是镇北王的小世子,未来的小王爷,是太子殿下亲堂弟。以往没有交集交情,今后都是一个大家庭的人,应和睦相处。

“金嬷嬷,快给小世儿奉上红封。”

“是,太子妃娘娘。”金嬷嬷即将从一旁取出早已备好的红封,她向前走了几步,双手奉上红封,“世子,这是您的红封。”

世子开心地接过红封:“谢谢,皇嫂。”

这时,郡主赵惠宁挪到身体,她故意撞了下旁边的公主赵海棠,她越过赵海棠靠近墨青悠。

两人从小就是死对头,见面就要掐架。

赵海棠立即气鼓鼓的瞪着大眼睛,不满指责道:“赵惠宁,你眼睛是放镇北王府了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