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 第43章 悔之晚矣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第43章 悔之晚矣

作者:不见神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3:15:45

墨香阁的运作效率远超张衍志的预期。

在苏娘子亲自督阵,加班加点的赶工下,不过短短两日时间,《封神演义》第一册便已新鲜出炉,迅速铺满了墨香阁的柜台,并送往各大合作书肆。

“河西散人新作《封神演义》震撼上市!”

“比《西游记》更宏大的神魔世界!姜子牙封神,万仙来朝!”

精心设计的海报和口耳相传的宣传语,瞬间点燃了所有《西游记》读者的期待。

书籍一经上市,立刻引发了抢购狂潮!

开篇纣王无道、女娲降怒、妲己惑主、姜子牙下山…波澜壮阔的封神大战序幕缓缓拉开,其宏大的世界观、复杂的派系斗争、层出不穷的法宝对决,立刻征服了所有读者!

“快!快去墨香阁!河西散人的新书!”

“《封神演义》?不是《西游记》后续?”

“哎呀!比《西游记》还好看!那孙悟空大闹天宫固然精彩,但这姜子牙执掌封神榜、调度三界仙魔大战,更是格局宏大!”

“快看!申公豹那句‘道友请留步’,真是绝了!”

茶楼酒馆,街头巷尾,讨论《封神演义》的声音迅速压过了还在苦苦等待《西游记》后续的抱怨。

市场的热度是残酷而真实的,读者的注意力瞬间被这部更新奇,更刺激的新作牢牢吸引。

墨香阁门前排起长队,书籍迅速售罄,不得不连夜加印。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翰墨斋门前迅速冷落下来。

那些等待《西游记》后续的读者,在得知作者与翰墨斋闹翻,新作已在墨香阁发布后,纷纷转而涌向墨香阁,甚至有人要求翰墨斋退款!

翰墨斋的刘掌柜彻底慌了神。

他看着库房里请人模仿“河西散人”笔迹勉强续写的《西游记》后续,因为质量粗劣,无人问津,已经积压如山了,又看着对面墨香阁人声鼎沸的场面,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巨大的利润从指缝中溜走,眼看就要落入死对头的手中!

刘掌柜再也坐不住了,他顾不得脸面,急匆匆地再次找上了张衍志租住的小院。

这一次,他脸上没了上次的嚣张威胁,反而堆满了焦急甚至带着一丝讨好的笑容:

“张公子!张相公!误会!都是误会啊!前几日是我猪油蒙了心,听了小人挑唆!您大人有大量,千万别跟我一般见识!”

他搓着手,眼巴巴地看着正在院中读书的张衍志:

“您看,《西游记》那么多读者还在等着呢!市场可不能就这么丢了啊!只要您肯回来写,条件好商量!分成?就按您之前说的,五五!不!四六!您六我四!怎么样?”

“咱们联手,赶紧把后续写出来,绝不能便宜了墨香阁那娘们!不然等市场都被《封神演义》抢光了,咱们这《西游记》可就真成一堆废纸了!”

张衍志放下书卷,面无表情地看着他表演,心中只觉得无比讽刺。

直到刘掌柜说得口干舌燥,他才淡淡开口:

“刘掌柜,我记得上次你说,我的书已经卖不动了?还要小心我的功名前程?”

刘掌柜脸色一僵,笑容比哭还难看:

“那…那都是我胡说的!胡说八道!张公子您千万别往心里去!您是大才子,将来必定高中!前程似锦!”

“哦?”

张衍志微微挑眉,“那刘举人那边…”

“没事!没事!”

刘掌柜连忙摆手,“我姐夫那边我去说!绝不敢再打扰公子!”

张衍志看着他这副前倨后恭的嘴脸,心中毫无波澜,只有厌恶。

他摇了摇头,语气坚定:

“不必了。刘掌柜,道不同不相为谋。《西游记》之事,不必再提。请回吧。”

刘掌柜没想到自己如此低声下气,对方竟还是油盐不进,顿时恼羞成怒,那点伪装的客气瞬间消失,脸色铁青地威胁道:

“张衍志!你别给脸不要脸!你以为抱上墨香阁的大腿就高枕无忧了?告诉你,在这庐州府,我想让你一本卖不出去,有的是办法!你最好…”

“滚!”

话未说完,一声炸雷般的怒吼从旁边响起!

只见张屠夫手持明晃晃的杀猪刀,怒目圆睁地从屋里冲了出来,刀尖直指刘掌柜:

“狗东西!还敢来威胁我儿!真当老子这杀猪刀是摆设不成?!再不滚,老子把你当猪宰了!”

那日巷战中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凶悍气势瞬间爆发,吓得刘掌柜魂飞魄散,连连后退,差点绊倒在门槛上。

“你…你们…好!好!你们给我等着!”

刘掌柜色厉内荏地撂下几句狠话,连滚带爬地跑了,背影狼狈不堪。

张衍志看着父亲依旧气愤难平的样子,心中暖流涌动,温声道:“爹,为这种人生气不值当。跳梁小丑罢了。”

他根本未将刘掌柜的威胁放在心上。

如今《封神演义》势头正劲,与墨香阁合作愉快,他只需安心写作、等待放榜即可。

在绝对的实力和才华面前,那些魑魅魍魉的伎俩,终究是徒劳。

他重新坐回桌前,继续研读经书,偶尔提笔续写《封神演义》的后续剧情,心态平和而专注。

然而,他并不知道,另一场关于他前程的激烈争论,正在府衙深处上演。

……

深夜。

府试阅卷已近尾声。

灯火通明的阅卷房内,气氛却有些凝重。

知府刘大人与督学王大人分别坐在上首,面前摆放着最终筛选出的前十名考生的试卷。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争夺案首的两份卷子。

刘知府指着其中一份卷子,眼中满是赞赏:

“王大人请看此卷。首场四书文《大学之道》,破题‘体用一源’,将明德、亲民、至善三者关系阐述得通透圆融,绝非寻章摘句之辈所能为。尤其是第三场那篇时务策论,于暴雨逆境中所书,依旧条理清晰,见解卓绝!提出‘固本培元以安内,精兵择将以攘外,开源节流以富国’,三策并举,层层递进,既有儒家仁政之本,又具法家务实之效,实乃经世致用之良策!此子大才,当为案首!”

王学政却缓缓摇头,抚着胡须道:

“刘大人所言固然有理。此卷义理扎实,确属上乘。然则…”

他拿起另一份卷子,“大人请看这份。其文采斐然,辞藻华丽,骈俪工整,用典精妙,诗赋更是格律严谨,意境高远,深得六朝骈文之遗风。科举取士,虽重经义,然文采亦不可偏废。此文风华彩,更合朝廷‘黼黻文章’之雅意。下官以为,此卷当更胜一筹。”

两位考官,一个重经世致用的内涵,一个重文采风流的形式,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房间内的其他阅卷官噤若寒蝉,不敢轻易插嘴。

刘知府坚持道:

“王大人!府试乃为国选材,非是吟风弄月!如今边患未靖,民生日艰,正需此等有见识、有担当、能办实事之才!空有文采,而无实学,于国何益?”

王学政亦不退让:

“刘大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若无文采以载道,其道何以远播?何以彰显圣朝文治之隆?此子文采,乃天赋异禀,稍加磨砺,将来必是翰林清贵之选!”

争论持续了许久,几乎要僵持不下。

最终,刘知府深吸一口气,沉声道:

“王大人,本官乃本次府试主考。若论文学辞藻,或许那份更佳。但若论及格局、见识、心志以及对现实政务的洞察力,吾仍坚持认为这份暴雨中所书之卷,更堪案首之位!此子于逆境中不改其志,思路清晰,心性之坚韧,远超同侪!此非仅才学,更是为官者必备之品质!若大人仍有异议,可具本上奏,一切责任,由本府承担!”

话已至此,王学政虽心有不甘,但见刘知府态度如此坚决,甚至不惜承担责任,也不好再强硬反对。

毕竟,主考官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他叹了口气,拱拱手:“既然刘大人如此坚持,下官亦不再多言。便依大人之意吧。”

案首之争,终于尘埃落定。

刘知府脸上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笑容,心中对那位素未谋面的考生更是充满了期待。

他亲自拿起朱笔,在那份他极力推崇的试卷上,郑重地画下了代表第一的圈点。

随后,便是激动人心的揭晓糊名的时刻。

小吏小心翼翼地揭开那份被定为案首的试卷封条。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即将显露的名字上。

张!衍!志!

籍贯:庐州府附郭县。

三个字,清晰映入眼帘。

“好!”

“张衍志!好名字!”

刘知府抚掌大笑,心中畅快无比,只觉得自己的眼光得到了最好的印证!

而一旁的王学政,看着这个名字,眼中却闪过一丝复杂难明的神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