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 第147章 满堂寂然

考校过后。

顾老先生继续授课,话题逐渐深入,转向理学中对“本心”的探索。

他引经据典,论述“心”与“理”的关系,认为“理”存在于万物之中,亦需通过“心”去认知和把握,强调“心”在认知过程中的能动性。

然而,听着听着,张衍志的眉头却渐渐蹙起。

他凭借对心学发展的了解,敏锐地察觉到,顾老先生在阐述“心”与“理”的关系时,似乎出现了一个微小的偏差。

开始将“心”更多地视为一个认知“理”的工具,一个需要不断克治、打磨以符合“天理”的客体,隐隐又滑向了将“心”与“理”析而为二的旧路,这已然偏离了通向“心即理”的正确方向……

眼看顾老先生的论述,即将沿着这个偏差继续深入,张衍志深吸一口气,不再犹豫,毅然举起了手。

“先生!”

正讲到关键处的顾守拙停了下来,有些疑惑地看向张衍志。

满堂目光,瞬间聚焦在张衍志身上,充满了不解和诧异。

在顾老先生授课时打断,这可是极其罕见且需要勇气的事情。

“张衍志,你有何疑问?”

顾老先生语气平和,并未动怒。

张衍志起身,先向顾老先生深深一揖。

然后抬头,目光清澈而坚定,朗声道:

“先生,学生并非有疑,而是觉得先生方才所论‘心’与‘理’之关系,或有一处值得商榷之处。”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狂妄!”

“区区童生,安敢质疑顾先生?”

“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台下顿时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斥责和嘲讽之声。

王圆、高肃在下面急得直拉张衍志的衣角,示意他赶紧坐下。

连坐在前面的沈墨,也回头看了张衍志一眼,眉头微蹙。

顾守拙老先生眼中也闪过一丝讶异。

但,他修养极深,抬手虚按,示意众人安静。

他饶有兴致地看着张衍志,并未因被质疑而恼怒,反而鼓励道:

“哦?”

“学术之道,正需切磋琢磨。”

“你且细细道来,老夫何处有误?”

得到允许,张衍志心神一定,迎着无数或讥讽、或好奇、或担忧的目光,清晰地说道:

“先生方才言,心需克治打磨,方能认知、契合天理。”

“此论看似无差,然细究之下,仍是将‘心’与‘理’判然分作了两物。”

“仿佛‘理’在外,如规矩尺度,‘心’在内,需不断调整自身去迎合此规矩。”

“学生浅见,或许……此路并非通达究竟之道。”

他顿了顿,抛出了石破天惊的观点,说道:

“学生以为,吾心之本然,即是天理所在!”

“心之本体,自是至善,本就具足万物之理,此便是那‘不虑而知’的良知!”

“ 并非心外另有一个天理,需要心去苦苦寻求契合。”

“之所以有私欲隔阂,乃是此心为物欲所蔽,如同明镜蒙尘,非是镜体本身不善。”

“工夫当用在‘致良知’上,擦去尘埃,复其本体之明,则心自然便是理,行自然合于道!”

“此方是‘心’与‘理’合一之真义!”

“本心即理?”

“良知?”

满堂学子闻言,先是愕然,随即哗然!

这观点太过颠覆,完全超出了他们以往所学!

这简直是将程朱理学“性即理”的根本框架都动摇了!

“胡说八道!”

“荒谬绝伦!”

“张衍志,你休要在此妖言惑众!”

嘲讽和攻击之声更甚。

然而,顾守拙老先生在听到“吾心之本然,即是天理所在”、“良知”等词时,浑身猛地一震,眼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神采!

他紧紧盯着张衍志,仿佛要将他看穿,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说道:

“你……你继续说!”

“何谓‘良知’?又如何‘致良知’?”

“心如何便是理?”

张衍志见顾老先生并未斥责,反而追问,心中大定,知道遇到了真正的求知者。

他无视周遭的嘈杂,沉声阐述,说道:

“良知者,知善知恶是良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有恻隐之心,此便是良知之发用,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

“此知,即是吾心本具之天理!”

他举例道:

“譬如人皆知窃人之物为恶,此知并非由外灌输,乃是良知自然如此判断。”

“若有人说不知偷窃为恶,非是真不知,乃是其良知被物欲一时遮蔽罢了。”

顾老先生目光炯炯,追问道:

“若依你言,心即理,良知本足,则圣人着书立说,我等读书穷理,又有何用?”

张衍志对答如流,说道:

“先生明鉴,读书穷理,非是向外寻求一个理来框束己心,乃是借助圣贤之言,印证、唤醒、扩充吾心本有之良知!”

“如同《大学》所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第一个‘明’字,便是‘致’的工夫,是擦亮镜子的过程。”

“圣贤之书,便是擦拭镜子的工具之一。”

“若良知不明,读尽圣贤书,亦不过是口耳之学,记诵之知,非真知也。”

“然则,天下事物之理无穷,心岂能尽知?”

顾老先生再问,问题愈发尖锐。

“天下事物之理虽无穷,然其所以为理者,则一也。”

“皆不出于吾心良知之判断与条理。”

张衍志从容应道。

“致得良知明白,则遇事自能分辨是非,做出合乎理之应对。”

“譬如治国平天下,其理虽繁,然核心不外乎仁政爱民,此仁爱之心,岂非良知?”

“以此良知应对万变,则虽不中,亦不远矣。”

“非是要求心先知晓天下所有具体事物细节,而是持守此良知之根本,以应万物。”

两人一问一答,语速不快。

但,每一个问题都直指核心,每一次回答都发人深省。

顾老先生听得时而凝眉,时而恍然,眼中异彩连连,仿佛久旱逢甘霖。

他发现自己多年来苦苦思索、隐约触及却未能清晰表述的某些关窍,竟被眼前这个年轻学子以如此直接,如此透彻的方式阐述出来!

讲堂内。

原本的喧哗和嘲讽早已消失,所有人都被这高深而新颖的论辩吸引,屏息静听。

虽然许多人仍觉难以完全理解接受,但张衍志逻辑严密、引证恰当的论述,以及顾老先生那明显被触动的反应,都让他们意识到,这绝非简单的狂言妄语。

王圆、高肃、赵健三人更是目瞪口呆。

他们从未想过,朝夕相处的衍志兄,胸中竟藏着如此深邃的学问见解!

这场意外的学术交锋,持续了许久。

最终,顾守拙老先生长叹一声,看着张衍志,目光复杂,感慨说道:

“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衍志小友,你今日所言,虽尚显雏形,然其方向……直指大道根源。”

“令老夫汗颜,亦受益良多啊!”

此言一出,满堂寂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