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 第142章 时务策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第142章 时务策

作者:不见神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3:15:45

下午时分。

短暂的午休,并未能驱散经义课带来的沉重。

学子们拖着略显疲惫的步伐,依例前往校场,准备上半月才有一回的骑射课,权当松泛筋骨。

然而,众人刚在校场列队站定,却见书院教谕匆匆而来,面色严肃地宣布,说道:

“今日下午骑射课暂停!”

“所有需应试院试之学子,即刻返回明伦斋,进行策论小考!”

此言一出。

队伍中顿时一片哗然。

“策论小考?现在?”

“毫无准备啊!”

“完了,我策论最是薄弱……”

叫苦声,哀叹声此起彼伏。

在院试临近的巨大压力下,任何一次额外,尤其是毫无准备的考核,都足以让这些神经紧绷的学子们心生抗拒。

但,教谕令下,无人敢违,只得在一片愁云惨雾中,拖着更加沉重的步伐返回明伦斋。

很快,监考的先生捧着密封的试卷踏入斋内,气氛瞬间变得如同真正的考场般凝重。

试卷分发下来,当看清题目时,不少学子更是倒吸一口凉气,脸色发白。

题目赫然是:「论抑制土地兼并和充盈国库之法」

这两个问题,可谓是贯穿历代王朝兴衰的核心难题,分量极重!

尤其是近来朝廷邸报上,确实多次提及相关议题。

显然书院此次临时加试,意在模拟院试乃至更高层次考试中可能出现的“时务策”,考察学子们对现实问题的洞察与解决能力。

“土地兼并……此乃积弊,如何抑制?”

“国库空虚,开源节流谈何容易……”

“这题目也太难了,毫无头绪啊!”

斋舍内响起一片低低的抱怨和吸气声。

许多学子抓耳挠腮,眉头紧锁,望着空白的答卷,迟迟无法下笔。

这突如其来的考验,不仅检验学识,更考验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张衍志拿到题目,初时也是一怔,但,随即冷静下来。

他深吸一口气,排除杂念,脑海中飞速运转。

前世庞大的信息量和历史阅历,在此刻成为了他最大的底气。

他深知,土地兼并的根源在于特权阶层,利用免税特权大量吞并小农土地,导致国家税基萎缩,流民增多。

而国库空虚,则与税收制度不合理、征收效率低下、以及庞大的宗室俸禄、军费等开支密切相关。

沉思片刻,他眸中精光一闪,提笔蘸墨,不再犹豫,于答卷上挥毫泼墨:

“学生闻,国之大者,在民与食。”

“今土地日蹙归于豪右,仓廪渐虚耗于冗费,此二者实乃社稷心腹之患也。”

“治本之策,在于均平赋役、革除积弊、广开财源。”

“抑制兼并,非可强夺硬取,当以法度导之。”

“其一,请严格清丈天下田亩,绘制鱼鳞图册,使隐匿之田无所遁形。”

“其二,力行“摊丁入亩”之策,将丁银杂役逐步摊入田赋之中,拥有田亩多者则多纳赋役,无地少地之民则负担大减,如此可削弱豪强纳投献之利,缓兼并之势。”

“其三,限制勋贵官绅优免额度,逾额之田,一体纳粮当差。”

“至于充盈国库,则开源与节流并重。”

“开源者,非仅加赋于民。”

“可整顿盐铁茶马之政,革除中间盘剥,使利归公库。”

“鼓励通商,于交通枢纽设钞关,征收商税,然需定立明晰税则,杜绝官吏苛扰。”

“或可仿前朝“开中法”之遗意,令商贾输粮于边塞或急需之地,而给予其盐引等经营特权,此乃“民不加赋而国用足”之良法。”

“节流者,首在裁汰冗官冗兵,核实军籍田亩,杜绝虚冒。”

“其次,量入为出,削减不必要的宫廷开支与工程营造……”

他引经据典,却又跳出经典框架,结合历史经验与超越时代的见解,提出的“清丈田亩”、“摊役入亩”、限制优免、整顿专卖、征收商税、开源节流等方略,虽因时代局限,某些细节尚显粗糙,但,其思路之清晰,触及问题本质之深刻,以及提出具体措施的勇气,都远远超出了寻常学子的范畴。

甚至在文中谨慎地提及了“民不加赋而国用足”的可能性。

一时间。

斋舍内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以及某些学子因焦虑而发出的轻微叹息。

张衍志却心无旁骛,文思泉涌,将一篇结构严谨、论点鲜明、论据充实、对策颇具操作性的策论一气呵成。

考试结束,答卷被收走。

学子们大多面带苦色,相互讨论着题目的艰难,哀叹自己发挥不佳。

然而,当阅卷的几位先生批阅到张衍志的试卷时,却被深深地震撼了。

“这……此子竟能想到‘摊役入亩’?”

“以此均平赋役,削弱兼并之利?”

“虽施行不易,然此思路,直指要害啊!”

一位先生拍案道。

“清丈田亩,限制优免,整顿商税……条条皆切中时弊!”

“更难得的是,并非空言,竟有具体路径之思!”

“你看他论及开源,不言加赋,而主张从盐铁商税中取利,甚至提到‘民不加赋而国用足’,此等见识……当真出自一童生之笔?”

苏学士抚须长叹,眼中满是激赏,说道:

“格局宏大,洞察深邃,更难得是有破有立,非泛泛而谈。”

“此子之才,已不囿于章句,乃经世之才也!”

毫无悬念,张衍志这篇策论被定为本次小考之冠,评为甲上。

……

翌日,经义课上。

陈先生手持一份试卷,目光扫过底下惴惴不安的学子,最终落在沉稳如常的张衍志身上,脸上露出一丝难得的笑意。

“昨日策论小考,诸位想必已深知其难。”

“然,难中亦可见真章。”

他扬了扬手中的试卷,说道:

“张衍志之答卷,立意高远,见解卓绝,对策切实,可为范文。”

“今日,便由老夫为大家讲解此文,望诸位细听深思,于院试策论一道,能有所进益。”

说罢,陈先生便开始逐段诵读,并剖析张衍志的文章。

当听到“摊役入亩”、“清丈田亩”、“限制优免”、“开源节流而不加赋”等观点时。

满堂学子皆露震撼之色,纷纷望向张衍志,目光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与钦佩。

王圆更是偷偷对张衍志竖起了大拇指,低声道:

“衍志兄,你也太厉害了!这种法子都能想出来!”

张衍志面色平静,并无得色,只是微微颔首。

“过奖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