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 第28章 童生宴

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 第28章 童生宴

作者:不见神龙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3:15:45

县试放榜后第三日,清晨,张家小院的门扉被叩响。

来的是一名身着公服、腰佩朴刀的衙役,态度却十分客气,见到开门的张屠夫,先是拱手一礼:“敢问,此处可是新科案首张小彘张相公府上?”

张屠夫何曾受过衙役如此礼遇,一时有些手足无措,连忙道:

“正是寒舍,差爷有何贵干?”

那衙役笑道:“奉县尊老爷钧旨,特来传话。县尊大人将于明日晚间,在县衙后花园设‘童生宴’,宴请本次县试所有中式学子。特请张案首务必准时莅临。”

说着,从怀中取出一份制作精良的大红请柬,恭敬递上。

张屠夫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请柬,只觉得那请柬烫手得很,连声道:“一定!一定!有劳差爷跑这一趟!”

送走衙役,张家上下又是一阵激动。

县令亲设宴会邀请,这可是天大的体面!

翌日傍晚,张小彘换上了一身母亲赶制出来的、最体面的新细布长衫,虽无绫罗绸缎,却也干净挺拔。

他仔细检查了仪容,这才不卑不亢地前往县衙。

县衙后花园张灯结彩,灯火通明。

十几张梨花木桌案依水摆放,上面已陈设了精致的瓜果点心。

本次县试中试的二十余名童生大多已到场,个个衣着光鲜,神情既兴奋又拘谨。

张小彘一到,立刻成为了全场焦点。

众人纷纷上前见礼,口称“张案首”,态度恭敬。

张小彘一一还礼,态度谦和,并无半分倨傲之色,令不少原本心存嫉妒或疑虑的童生也稍稍心服。

不多时,只听一声“县尊大人到!”,众人立刻肃立。

只见县令周大人身着常服,面带微笑,在几位县学教官和幕僚的陪同下,缓步而来。

“学生等恭迎县尊大人!”

以张小彘为首,众童生齐声行礼。

“诸位不必多礼。”

周县令心情颇佳,挥手让众人起身,目光在张小彘脸上停留片刻,含笑点头,“今日此宴,一为贺诸生进阶之功,二为勉尔等向学之志。望尔等不负韶华,砥砺前行,将来为我大梁栋梁之材。入席吧!”

宴席开始,珍馐佳肴流水般呈上。

丝竹声轻柔,氛围融洽。

周县令简单勉励几句后,便让众人自便,不时与席间的教官低声交谈,或是随意点名某位童生问几句话,多是关于学业或家世。

自然,他最先问到的便是张小彘。

“张小彘。”

周县令温和开口。

“学生在。”

张小彘立刻起身,恭敬应答。

“不必多礼,坐。”

周县令虚按一下手,看似随意地问道,“本官观你试卷,破题立意常出新意,尤其是那篇《君子喻于义》,发人所未发。平日都读些什么书?”

张小彘依言坐下,腰背挺直,从容答道:

“回大人,学生愚钝,无非是熟读四书五经,兼看史鉴,偶也翻阅些前人笔记杂谈,以期开阔眼界,不敢偏废。”

“哦?还看史鉴杂谈?”

周县令来了兴趣,“可知读史有何心得?”

张小彘略一沉吟,道:

“学生浅见,读史非为记诵典故,乃为明兴替、知得失。以史为镜,可知前人成败之由;以史为鉴,可省自身言行之失。譬如汉武雄才,开疆拓土,然晚年穷兵黩武,国库空虚,乃知‘义’与‘利’需相济,非截然对立。又如唐太宗善纳谏,故有贞观之治,乃知‘兼听则明’之理。”

他没有空泛地谈忠君爱国,而是结合具体史实,引申出治国理政的思考,甚至巧妙地回应了考试中的“义利之辨”,见解虽出自少年之口,却已显格局。

周县令眼中赞赏之色愈浓,又追问:“那你如何看待这‘义’与‘利’?譬如为官一任,是该清贫自守,还是亦可造福一方,使民富足?”

这个问题有些尖锐,涉及清流与实干派的争论。

张小彘不慌不忙,答道:

“学生以为,为官者,首重‘义’,即心存社稷,公正廉明,此乃根本。然‘利’亦不可废。若能通商惠工,兴修水利,使百姓仓廪实、衣食足,此‘利’便是大‘义’。徒守清名而百姓困苦,其‘义’亦狭。故学生以为,君子当通义利之变,求利民之大利,而非一己之私利。”

这一番话,既坚守了士人的道德操守,又强调了经世致用的重要性,说得通透而务实,完全不像一个十五岁少年能有的见识。

周县令听得抚掌赞叹:“好!好一个‘求利民之大利’!小小年纪,能有此见识,实在难得!”

席间其他官员和教官也纷纷点头称许。

接下来,周县令又与他聊了些经义文章,张小彘皆能对答如流,且常有独到见解,引经据典却又言之有物,毫无迂腐之气。

其谈吐风度,从容不迫,竟让周县令生出几分忘年交谈的错觉,越聊越是投机,心中喜爱之情溢于言表。

宴至中途,周县令忽道:“张小彘,你之名‘彘’,可是取自《论语》‘彘子’之典?”

张小彘坦然道:“回大人,学生家中世代屠户,父母盼子易养,故取此名,并无典出。”

他毫不避讳自己的出身。

周县令闻言,非但未有轻视,反而更生怜才之意。

他沉吟片刻,道:“名者,人之表也。你既已进学,将来前途无量,此名略显不雅。本官今日见你,如见璞玉浑金,他日必能衍续圣贤之志,光大门楣。若不弃,本官为你取一字‘衍志’,如何?‘衍’者,绵延长流;‘志’者,心之所向。愿你志向远大,且能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席间顿时安静下来。

县令亲自为一名新晋案首取名,这可是极大的荣宠和期许!

众人目光齐刷刷看向张小彘,羡慕有之,嫉妒有之。

张小彘心中亦是震动。

他明白,这不仅是改名,更是一种认可和提携。

县令为一县父母,在他未崛起之时,愿以长辈之姿为其取名,这份赏识,重于千金。

他立刻离席,走到厅中,对着周县令,郑重地行了三叩大礼!

“学生叩谢大人赐名之恩!”

张小彘声音清朗,带着真诚的感激,“大人乃一县父母,于学生而言,亦如再生父母。父母赐名,学生感激不尽!从今日起,学生便叫张衍志!必不负大人厚望,定当勤勉向学,衍志力行,他日若有所成,皆拜大人今日之赐!”

这一番话,既表达了对县令的无比尊重,又将对方抬到了“父母官”兼“恩师”的高度,情真意切,听得周县令心怀大畅,连连点头:

“好!好!张衍志!快起来!本官期待你府试再传佳音!”

至此,宴席的气氛达到了**。

张衍志这个名字,也随着县令的亲自赐予,迅速传扬开来。

童生宴毕,张衍志辞别县令与众同窗,走出县衙。

夜空星子闪烁,晚风清凉。

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庄严的县衙大门,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使命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