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的晨钟撞碎薄雾,将东西塔的影子拓在拜庭的青石板上,如两把丈量千年的星尺。张斌站在镇国塔(东塔)基座前,掌心半枚刺桐纹青花瓷钥泛着晨露的清光,钥身“同心”二字与塔壁浮雕的闽南语白话字刚好衔接。他仰头望向塔尖,九轮相轮在晨光中流转,每层檐角的铜铃都刻着不同文明的星象符号——印度的二十八宿、阿拉伯的黄道十二宫、中原的北斗七星,最终在塔基处汇成闽南的“刺桐星图”。祖父手绘地图的最后一笔,正落在东西塔连线的中点,旁注“双塔同辉,钥启魂归”,墨迹与塔基碑刻的永乐年号,在晨雾中晕成一片温暖的光晕。
“张队!光谱仪检测到东西塔基座内部有齿轮与琉璃的共振反应,塔基中央的‘须弥座’是机关核心!”王浩举着平板电脑奔来,屏幕上的三维扫描图清晰显示,两座塔的基座通过地下暗渠相连,暗渠内藏着青铜齿轮组,“但须弥座周围有三个微型引爆装置,是蛇眼组织的残留布置!炸药里混了瓷土粉末,应该是‘蛇主’提前埋下的后手,远程触发线连到寺外的刺桐树里!”他快速调出排爆界面,指尖在屏幕上飞舞,“我需要十分钟拆解,这段时间得守住须弥座!”
郑海生抚着须弥座上的青花船锚纹浮雕,指腹划过一道细微的凹槽:“这是‘双塔星象锁’,要将两枚同心钥分别嵌入东西塔的须弥座,再用泉港钥校准星象角度,让两座塔的星象投影在拜庭中央重合。”他从怀中掏出个青铜罗盘,盘心嵌着德化白瓷,“这是郑和当年用过的‘牵星罗盘’,指针指向的方向,就是钥匙的嵌入位——镇国塔对北极星,仁寿塔(西塔)对织女星,对应郑和牵星图的‘两极定位法’。”
苏婉清蹲在仁寿塔的须弥座前,指尖抚过浮雕上的拜占庭双鹰纹与中国龙纹交织处,便携式光谱仪突然发出“嘀嘀”提示音。“找到了!”她指着一处嵌着青花碎片的凹槽,“这里的瓷釉光谱和同心钥完全匹配,而且凹槽形状是半朵刺桐花,刚好和张队手中的半枚钥合成一朵完整的!”她转头看向拜庭东侧的香炉,“你看香炉的三足,刻着牵星术的‘指’‘角’‘度’刻度,等下校准星象要以这个为基准。”
埃莱娜将穆拉诺琉璃镜固定在拜庭中央的石灯架上,调整角度让晨光同时照向两座塔的须弥座:“穆拉诺古籍记载,‘双塔共振需借琉璃聚光,使星象成影于地,如丝路连珠’。”她看着琉璃镜折射出的两道光带,分别落在东西塔的浮雕上,“光带扫过的浮雕会浮现星象刻度,等刻度与牵星罗盘重合,就是嵌钥的时机。”
“分三组行动!”张斌快速部署,“伊万诺夫带郑海生的孙子守住寺门和拜庭入口,防止蛇眼残余靠近;王浩在须弥座北侧排爆,我和婉清分别去东西塔嵌钥;埃莱娜用琉璃镜校准光带,郑老先生用牵星罗盘盯星象角度!”他将泉港钥递给埃莱娜,“光带校准后用这个激活齿轮组,记住,两座塔的钥匙要同时嵌入,差一秒齿轮就会卡死!”
埃莱娜转动琉璃镜的支架,淡青色的光带缓缓扫过镇国塔的须弥座,浮雕上的印度二十八宿纹渐渐亮起,与牵星罗盘的指针同步转动。“镇国塔星象对准北极星!角度36度!”她高声喊道,同时调整另一道光带扫向仁寿塔,“仁寿塔织女星位!角度45度!星象重合了!”
张斌快步走到镇国塔的须弥座前,将半枚同心钥对准刺桐花凹槽,指尖能清晰感受到钥身与浮雕的瓷釉纹路咬合。苏婉清在仁寿塔前同步举起另一枚钥,两人对视一眼,齐声喊道:“三、二、一!”两枚钥匙同时嵌入凹槽,“咔嗒”一声轻响,地下传来青铜齿轮转动的沉鸣,东西塔的檐角铜铃突然齐齐作响,铃声中混着青花瓷釉的清脆共鸣。
“快用泉港钥激活!”郑海生举着牵星罗盘,罗盘指针疯狂转动后定格在拜庭中央,“齿轮组已经联动,就等聚光激活了!”埃莱娜立刻将泉港钥插入琉璃镜的底座,钥身的鎏金纹路与琉璃镜的星象纹瞬间连通,两道光带突然暴涨,在拜庭中央汇成一幅巨大的星象图,图中每颗亮星都对应着一处丝路窖藏的位置。
“轰隆——”须弥座缓缓下沉,露出一个半人高的石匣,石匣表面刻着全球丝路航线图,中央嵌着一块圆形的“同心镜”,镜边刻着中、闽南、意、俄、土、希腊六种文字的“四海同心”。“这是‘丝路文明镜’,能唤醒所有窖藏的文物记忆!”郑海生激动地抚着石匣,“只要将所有密钥放在镜上,就能看到郑和下西洋的完整文明交流史!”
就在张斌准备将泉港钥、同心钥等密钥放在镜上时,寺外突然传来爆炸声,拜庭东侧的刺桐树轰然倒塌,烟尘中冲进来五个手持冲锋枪的蒙面人,为首者举着个遥控器:“蛇主大人早料到你们会来!这镜子下埋着十公斤炸药,敢动密钥就同归于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