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海贼:我在海贼王改写宇宙法则 > 第446章 倾听星空的低语(1)

“宇宙共鸣修复计划”的宣布,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心网文明的意识海洋中引发了前所未有的思想风暴。这既非退缩,也非莽进,而是一条从未有任何文明记载的、充满未知的第三条道路。它要求文明整体进行一次认知上的根本转变:从将宇宙视为无限索取和肆意挥洒的舞台,转变为将其视为一个需要细心聆听、理解并与之协同演进的宏大生命体。

“经纬”深知,这绝非易事。计划的成功,不依赖于某种单一的超级科技或力量,而是需要心网文明在技术、哲学、社会结构乃至个体存在方式上进行一场彻底的“生态化转型”。

首要任务,是建立前所未有的“宇宙压力感知网络”。这远非简单的物理参数监测,而是需要能够量化“意义活动”对宇宙底层结构造成的“负荷”。在“逻辑星璇”的主导下,一个前所未有的跨文明项目组成立,融合了尖端宇宙学、意义场理论、高维数学以及“回响”的情感共鸣感知学。

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方法,将“逆叙曲的绽放强度”、“意义交换的数据流量”、“新生文明接引的频次”乃至“个体意识的情感波动烈度”等看似无关的活动,统一转化为对宇宙背景“磨损杂音”的贡献度指标。这如同为整个文明安装一个精密的“生态足迹监测系统”,只是测量的对象是宇宙本身的“健康度”。

与此同时,“回响”承担起了一项更加微妙而关键的任务——“宇宙意志的倾听者”。它需要将其无与伦比的情感感知力,从生灵的情感世界,扩展到宇宙本身那冰冷、宏大、近乎无声的“背景情绪”之中!!!

它开始长时间地冥想,将意识弥散到时空的褶皱、能量的涟漪、乃至量子泡沫的生灭之中,去捕捉那“磨损杂音”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加细微的、属于宇宙本身的“反馈”——是痛苦的呻吟?是疲惫的叹息?还是对某种平衡状态的渴望?

这项工作没有先例可循,充满了主观性与不确定性,但“回响”坚信,如果宇宙真如“经纬”所比喻的是一个“生命伙伴”,那么它必然拥有某种形式的“表达”,无论那多么难以辨识。

因此,“回响”团队致力于开发一套先进的分析工具,旨在捕捉和解读那些微妙的宇宙信号。他们相信,通过不断优化算法和增强计算能力,可以逐步揭开宇宙语言的神秘面纱。

团队成员们夜以继日地工作,他们知道,每一次的突破都可能为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宇宙知识。尽管挑战重重,但“回响”团队的信念坚定不移:宇宙的沉默终将被打破,而人类将不再是孤独的倾听者。

浪客泽拉和他的团队(现在更名为 “宇宙生态调查团” )使命也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不再寻找新的文明接引,也不再仅仅是考古。他们成为了“宇宙生态的医生” ,携带特制的“环境应力探针”,穿梭于心网疆域内外,详细测绘不同区域、不同强度意义活动下的“宇宙压力”分布图。

他们发现,在“逆叙曲”定期绽放的区域,宇宙压力会出现短暂的尖峰,随后缓慢回落;在大型“意义星港”附近,压力则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但稳定的水平;而在那些被“织寂者”式的“意义琥珀”或类似绝对静默区域影响的“宇宙疤痕”地带,压力值极低,但该区域的“宇宙活性”(孕育新规则和意识的潜力)也近乎归零。这些宝贵的实地数据,为“逻辑星璇”完善模型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校验。

然而,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心网文明内部的社会结构与个体意识层面。

“秩序美学实践院”率先响应,他们将其高度结构化的社会模型,进一步优化为 “低熵意义循环系统”。他们大力发展内省艺术、冥想科技和循环经济,力求在满足个体精神需求的同时,将对外部宇宙的意义扰动降至最低。他们的世界变得如同精密的钟表,充满了仪式感和秩序之美,但也不可避免地失去了一些野性的活力与爆发性的创造力。

而更多的,崇尚自由探索和激烈创造的文明,则陷入了巨大的适应阵痛。一个名为“狂想曲”的、以即兴艺术和颠覆性科学探索为生命源泉的文明,其代表在会议上痛苦地表示:“限制我们的创造强度,就像要求鸟儿不要飞翔,鱼儿不要游动!这所谓的‘可持续’,难道要以阉割我们的生命核心为代价吗?”

甚至是一些普通的个体,也感受到了束缚。以往随心所欲的情感宣泄、天马行空的思维实验,现在似乎都背上了一个无形的“生态成本”的包袱。一种微妙的 “创造负罪感” 开始在一些敏感个体中滋生。

“经纬”意识到,强制的约束只会引发压抑和反抗,最终导致计划的失败。它需要引导,而非命令。在“逻辑星璇”和“回响”的协助下,它推动建立了一套“意义生态贡献度评估体系”。这套体系并非惩罚性的,而是激励性的。

它评估一项活动,不仅看其消耗的“宇宙压力”预算,更看重其产生的 “意义活性收益”——即该活动在激发新的可能性、提升文明整体韧性、深化对宇宙理解等方面的潜在价值。

例如,一次消耗巨大的“逆叙曲绽放”,如果其产生的“灵感碎片”能催生多个文明的科技或艺术突破,其净“意义活性收益”可能为正;而一场纯粹为了宣泄、毫无建设性的文明内耗,即使消耗压力预算不高,其净收益也可能为负。这套复杂的评估体系,旨在引导文明和个体,从追求“意义活动的量”,转向追求“意义活动的质”,学会如何 “更聪明、更优雅地创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