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 第434章 冬炉煨新薯,旧罐存新蜜

第四百三十四章:冬炉煨新薯,旧罐存新蜜

小寒的风刮得窗纸呜呜响,药铺的火塘却烧得正旺。铜罐里的红薯在炭火边煨着,外皮渐渐焦黑,甜香从罐缝里钻出来,混着木炭的烟火气,把屋子烘得像个暖窑。小芽儿蹲在炉边,眼睛盯着铜罐,手指在地上画着圈,嘴里数着“一、二、三”,盼着红薯快点熟。

“别总盯着,当心烫着。”小石头正在给药柜上的药材除尘,鸡毛掸子拂过当归、党参,落下细碎的药屑,像撒了把金粉。他看着小芽儿的样子,忽然笑了:“太爷爷小时候也这样,蹲在炉边等烤薯,把手指头烫出好几个泡,还嘴硬说‘是红薯太香,自己往手上跳’。”

小芽儿仰起脸,鼻尖沾着点灰:“爹,太爷爷的烤薯,是不是比咱们的甜?”

“是呢。”小石头放下掸子,往火塘里添了块栗木炭,“他总爱在红薯边埋块麦芽糖,说‘甜上加甜,日子更甜’。你太奶奶就笑他‘贪心’,却总在他烤薯时,悄悄往罐里塞块新晒的柿饼。”

阿芷坐在火塘边的竹椅上,手里捧着个旧陶罐,罐口用红布封着,里面是今年新酿的槐花蜜。她的手指在罐身上轻轻摩挲,陶土的纹路里还留着去年的蜜渍,像藏着层甜甜的回忆。“你太爷爷存蜜有讲究,说新蜜要装旧罐,说旧罐的陶气能让蜜更醇。他还说,‘日子就像存蜜,得慢慢酿,才会稠,才会甜’。”

小芽儿凑过去,鼻子往罐口凑了凑:“太奶奶,能先尝口蜜吗?就一小勺。”

阿芷笑着打开红布,用竹勺舀了点蜜递到她嘴边:“慢点吃,别呛着。你爷爷小时候偷喝蜜,被你太爷爷发现了,非但没骂他,还说‘爱吃甜是好事,说明日子有盼头’。”

铜罐里的红薯“噗”地裂开道缝,金黄的瓤冒着热气,甜香瞬间漫了满屋。小石头用树枝把红薯勾出来,晾在粗瓷盘里,焦皮一剥就掉,露出的瓤像块融化的黄金。“快吃吧,再不吃就凉了。”

小芽儿捧着红薯,烫得直换手,却舍不得放下,咬一口,甜汁顺着嘴角往下淌,像沾了满嘴的阳光。“比镇上买的烤薯甜十倍!”

“因为加了灶心土的火气。”阿芷也拿起块红薯,慢慢掰着吃,“你太奶奶说,土灶的火最养人,烤出来的东西带着地气,吃着踏实。”

午后,雪又下了起来,像撒了把碎盐。邻村的王大娘来抓治咳嗽的药,进门就被红薯香勾住了脚步:“苏奶奶,你们烤红薯呢?闻着就香!”

小石头给她配好药,又塞了块热红薯:“趁热吃,暖暖身子。这是用太爷爷传下的法子烤的,加了点守心草的根须,说能安神。”

王大娘咬着红薯,叹着气说:“还是你们家的日子过得扎实,像这烤薯,外焦里甜。当年我家娃儿咳得厉害,就是苏先生用蜜腌了川贝,说‘甜着吃,比苦药好咽’,果然没多久就好了。”

小芽儿听见了,从陶罐里舀了勺槐花蜜,倒进王大娘的药包:“王奶奶,这个加进去,药就不苦了!”

王大娘笑得眼睛眯成了缝:“这孩子,跟苏先生一个样,心细如发。”

傍晚,雪停了。小芽儿帮着把剩下的红薯收进竹篮,又看着阿芷把新蜜倒进几个小瓷瓶,说要送给邻居家的孩子。小石头则把火塘里的炭火扒匀,让余温慢慢煨着药罐里的姜汤,说“夜里喝了暖被窝”。

夜里,火塘的余烬还在发着红光。小芽儿趴在桌上,看着小石头在药经的空白处画红薯藤,叶片的脉络画得细细的,像在诉说着什么。阿芷坐在旁边,把装蜜的旧陶罐放进柜里,和去年的蜜罐排在一起,新旧陶罐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

“奶奶,太爷爷的罐子里,是不是也藏着好多甜故事?”小芽儿打着哈欠问。

阿芷给她盖了件小棉袄:“藏着啊。藏着他烤薯时的笑,藏着他酿蜜时的盼,藏着他对日子的甜念想。就像这旧罐存新蜜,旧时光里总酿着新生活。”

窗外的月光落在雪地上,亮得像铺了层银。药铺的灯还亮着,火塘的余温裹着蜜香和薯香,在屋里慢慢流淌。阿芷知道,旧罐总能存住新蜜,就像这冬炉煨新薯,把前人的暖、后人的甜,都收进罐里,藏进火里,一年年,一代代,在这满是烟火气的屋里,酿出最踏实的日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