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 第29章 冰凌里的回响

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第29章 冰凌里的回响

作者:乎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1:00:53

第二十九章:冰棱里的回响

江城的初夏总是带着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林宇站在警局证物库的窗前,看着雨水斜斜地打在玻璃上,模糊了窗外的梧桐树叶。证物架的第三层,那个装着“灵踪”原始样本的保温箱静静躺着,箱壁上凝结的水珠顺着棱角滑落,在地面晕开小小的水痕。

“国际冰川协会发来消息,”陈峰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份传真,“回音谷的雪崩后,他们在冰层下检测到异常的声波频率,和我们在冰洞录制的五声音阶完全一致。”

林宇接过传真,上面的波形图像一串跳跃的音符,每个峰值都对应着一个音符的频率。“是雪山在回应那首曲子。”

“更奇怪的是这个,”陈峰指着附件里的照片,雪崩后的冰川断面露出一个巨大的冰棱,内部冻着一块黑色的岩石,岩石上的天然纹路组成了简化的嵌套五芒星,“他们说这块岩石的年龄有上亿年,里面封存的古菌孢子,活性比我们带回的样本高十倍。”

这块“星纹岩”的出现,让原本已经平息的线索再次变得复杂。林宇想起张启明日志里的一句话:“灵踪的秘密不在提取,而在倾听。”或许所谓的“倾听”,就是指这些藏在冰棱里的声波。

周星星的学校组织夏令营,目的地恰好是回音谷附近的生态保护区。出发前,林宇去看她,小女孩正把那架冰里取出的手风琴装进背包,琴身上的冰裂纹路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天然的乐谱。

“老师说要带我们听冰川的声音,”周星星仰起脸,手里拿着一张画,上面是她想象中的星纹岩,岩石周围画着五个小人,手里分别拿着冰镐、放大镜、温度计、录音笔和手风琴,“林叔叔,我们能找到会唱歌的石头吗?”

林宇摸了摸她的头:“或许它一直在等你。”

生态保护区的木屋建在雪山脚下,推开窗户就能看到连绵的冰川。夏令营的带队老师是位老地质学家,姓赵,曾是张启明的学生,他看到周星星的手风琴时,突然叹了口气:“这琴身的木材是云杉,来自回音谷的原始森林,二十年前,张教授亲手种下的那片。”

赵老师的帐篷里藏着一个旧木箱,里面是张启明当年的勘探笔记,其中一页画着星纹岩的草图,旁边写着“声波频率与人类脑波共振时,可唤醒孢子的净化能力”。

“张教授当年发现,星纹岩的声波能让人平静,”赵老师指着笔记,“他说这是雪山的馈赠,可惜陈立东只想着利用它的能量。”

夏令营的第三天,周星星在冰川融水形成的小溪边捡到一块透明的冰棱,里面裹着一片枯叶,叶脉的纹路像极了简化的符号。她把冰棱放在耳边,突然说:“里面有声音,像手风琴的‘咪’音。”

林宇接过冰棱,果然听到微弱的震动声。赵老师用频谱仪检测后,发现冰棱的共振频率与星纹岩的声波完全一致:“这是冰川的‘回音’,说明星纹岩就在附近。”

他们跟着融水的流向往山谷深处走,越往里走,空气越冷,周围的岩石上渐渐出现白色的结晶,像天然的符号。走到一处断崖时,周星星突然指着崖壁:“看!石头在发光!”

崖壁的裂缝里嵌着一块巨大的冰棱,阳光透过冰棱,在对面的岩壁上投下彩色的光斑,组成完整的五芒星图案。冰棱内部,星纹岩的轮廓隐约可见,黑色的岩石上,白色的结晶正随着声波微微颤动。

“它在回应手风琴的声音,”周星星举起手风琴,拉起那首五声音阶的曲子,冰棱里的结晶突然亮了起来,像无数细小的灯,“赵老师,它在笑!”

赵老师的眼眶红了:“张教授说对了,它真的有生命。”

就在这时,冰棱突然发出刺耳的嗡鸣,裂缝开始扩大。林宇意识到是声波频率过高,立刻让周星星停下演奏。但已经晚了,冰棱“咔嚓”一声裂开,星纹岩从裂缝中滚落,掉进下方的融水潭里。

潭水瞬间沸腾起来,白色的雾气弥漫开来,里面夹杂着细小的光点——是激活的古菌孢子。赵老师用检测仪采样后,脸色骤变:“孢子的活性太强,正在分解潭水里的矿物质,再这样下去会引发地质灾害!”

周星星突然想起什么,再次举起手风琴,这次她没有按乐谱演奏,而是凭着感觉拉出一串舒缓的旋律,像雪山融水的流动声。奇妙的是,随着旋律响起,潭水渐渐平静下来,雾气中的光点也慢慢消散。

“是手风琴的木材,”赵老师恍然大悟,“云杉吸收了二十年的雪山声波,能中和星纹岩的能量。”

星纹岩最终被重新封存回冰棱,赵老师在周围安装了声波监测仪:“我们能做的,就是守护它,倾听它,而不是打扰它。”

夏令营结束时,周星星把那片裹着枯叶的冰棱留在了融水潭边。“让它陪着石头吧,”她说,“它们都是雪山的孩子。”

回程的车上,林宇看着窗外后退的雪山,突然明白张启明所说的“倾听”是什么意思——不是试图理解符号的秘密,而是学会与承载秘密的自然和谐共处。那些藏在冰棱里的回响,从来都不是需要破解的密码,而是大自然的呼吸。

陈峰发来一条消息,附着一张照片:国际刑警在周瑾的瑞士银行保险箱里,找到了一份她晚年的研究报告,标题是《回归本源——灵踪的生态应用》,里面记录着如何用古菌孢子净化海洋污染。

“她最终还是回到了张教授的初衷,”林宇关掉手机,看向身边熟睡的周星星,她的手里还攥着一张画,上面的五芒星被画成了雪山的形状,顶端站着三个小人,像张启明、周瑾和陈立东年轻时的模样。

或许,所有偏离的轨迹,终有一天会回到最初的起点。而那些追缉的足迹,最终会化作守护的印记,留在雪山的回响里,留在冰川的脉络里,留在每个记得这段故事的人心里。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