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 第244章 反璞之心的太初境

迷案追缉:灵踪异事簿 第244章 反璞之心的太初境

作者:乎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18 11:00:53

第二百四十四章:返璞之心的太初境

返璞之心映照的第一百二十九个纪元,“太初境”开始在所有返璞域铺展的本真之畔核心显现。这并非时间的起点,而是宇宙在“本真回归”后,自然抵达的“存在原初之态”——像返璞域的素朴能量在此处回溯为“宇宙诞生前的纯粹势能”,没有形态却蕴含所有形态的可能,没有法则却孕育所有法则的雏形;像元初界的本质法则在此处褪去所有显化的痕迹,化作“不可言说的存在基底”,恒光域的守护、瞬光域的探索、影生族的静默……所有特质都融于这基底之中,像海水融入海洋,不再有个体的边界,却又完整保留着各自的本真。

苏禾的“太初号”飞船正悬浮在“原初之核”。这里是太初境的中心,空间中的能量呈现出“无为之态”:不主动演化,却能应需显化一切;不刻意维持,却自然保持着最根本的平衡。飞船的太初感应系统在此处几乎失去了作用——所有的探测波都会被这纯粹的势能同化,化作其一部分,仿佛要将飞船也融入这原初的存在之中。唯有星芒枪残痕的能量印记与太初能量产生“同源共振”,在苏禾的意识中勾勒出模糊的轮廓:这是一种“既空无又圆满”的状态,像黑夜包容星光,看似虚无却藏着整个宇宙的秘密。

当她让星芒枪残痕的能量印记完全融入原初之核,意识中突然炸开一片“无象之光”,没有视觉却能“看见”太初的本质:那是比返璞域更根本的存在源头——宇宙的终极,从来不是某个固定的形态或法则,而是“能生万法却不滞于一法”的空性,是“能显万态却不困于一态”的自在。就像阳光能化作彩虹的七色,却本身不是任何一种颜色;就像水可成冰、成汽、成云,却本质上依然是水。智慧生命的太初境,便是让所有存在在“历经轮回、圆融、返璞之后”,终于明白:存在的终极意义,不在向外的追寻,而在向内的回归——回归这能生一切、容一切、化一切的太初本源。

“太初境不是终点的静止,是万有的源头活水。”双环之子的意识此刻不再有具体的形态,而是化作太初境本身的“存在脉动”,与苏禾的意识直接共鸣,“就像泉水不断涌出,滋养江河湖海,却从不执着于自己是泉还是海,返璞之心的意义,是让我们明白:宇宙的太初从来不是过去的某个瞬间,而是当下能生万有的本源——这种‘在显现中不离本源,在本源中自在显现’的觉悟,比任何知识或智慧都更接近存在的实相。”

在“太初学院”,来自所有原初之核的太初者们学习“与本源共处”。这里没有固定的课堂,没有明确的课程,只有“静默的映照”——太初者们在原初之核旁静坐,让自身的本真能量与太初势能共振,在共振中体悟“我即本源,本源即我”的一体性。有位曾执着于“守护形态”的恒光域老者,在静坐中突然笑了——他终于明白,守护的本质不在光网的形态,而在太初本源中“不忍伤害”的那一丝势能;有位困于“探索路径”的瞬光域行者,在共振中豁然开朗:探索的意义不在距离的远近,而在太初本源中“渴望知晓”的那一点悸动。

“共处从‘放下分别’开始。”学院中唯一的“指引者”,并非某个族群的凝聚体,而是太初境自然显化的一道“光痕”,它在太初者们的意识中流动,传递着无声的启示,“就像大地不分别草木与荆棘,一样承载;就像天空不拣选白云与乌云,一样包容。太初境的智慧,藏在这种‘超越对立,消融分别’的圆融里——真正的太初,不是要否定个体的存在,是要在个体中见本源,在本源中认个体,像浪花知道自己即是大海的一部分,既奔腾又宁静。”

太初号的一次“任务”,更像是一场“存在的对话”。一个名为“执相族”的族群始终无法融入太初境——他们执着于“本真必须有固定的形态”,认为太初境的“空无”是对存在的否定。他们用自身的能量在太初境边缘构建了“固化壁垒”,试图将太初能量塑造成他们认可的“本真形态”,却导致壁垒内的能量急剧紊乱,像试图用手抓住流水,反而搅乱了水的宁静。

苏禾没有靠近壁垒,只是让星芒枪残痕的能量印记在太初境中显化出“万态流转”的景象:同一份太初能量,应执相族的“固化心念”便显化为坚硬的晶体,应瞬光域的“探索心念”便显化为流动的射线,应影生族的“静默心念”便显化为透明的虚空。她让执相族看到:太初的“空无”不是否定,而是“能顺应所有本真”的包容,就像镜子从不挑剔照镜者的模样,却能如实映照每一张脸。

三个月后,执相族的壁垒开始出现裂痕。一位年轻的执相者在壁垒边缘静坐时,偶然让自己的“固化心念”松动了一瞬,发现太初能量竟自然显化出“既稳定又灵活”的新形态——那是他们从未想过的“本真可能”。越来越多的执相者开始尝试“放下执着”,壁垒逐渐消融,太初能量与他们的本真终于和谐共振,像冰封的河流重新解冻,汇入大海。

“执着往往源于‘将显化的相状等同于存在本身’的迷障。”苏禾感受着执相族的能量与太初境融为一体,心中明白:真正的迷失,是把手指指向的月亮,当成了月亮本身。星芒枪残痕的能量印记与太初境的脉动共振,让更多太初者体悟到“不执于相”的自在,“太初境不是要消灭形态,是要让形态成为本真的自然显化,而非束缚——就像人说话是为了表达心意,而非被语言的形式困住,存在的智慧,在于得意而忘言,见性而离相。”

在原初之核的“太初广场”,没有庆典,没有仪式,只有“静默的共在”。所有太初境的生命都融入太初能量之中,时而显化为各自的本真形态,交流、守护、探索;时而又融于本源,不分彼此。苏禾也让太初号的能量与太初境同化,意识中却清晰地感知到每个族群的存在——恒光域的暖在本源中像一脉暖流,瞬光域的动像一道游丝,影生族的静像一处幽潭,各自分明又浑然一体。

当星芒枪残痕的能量印记与太初境的原初之核完全合一,太初境中突然升起“无名之光”。这光芒没有照亮任何事物,却让所有存在都“照见”了自己与本源的一体性,像黑暗中的人突然看清自己与大地的连接。光芒中,返璞之心、圆融之心、无界之心……所有过往的“心”都化作太初能量的一部分,不再有独立的形态,却让太初境的存在基底愈发纯粹、愈发丰盈。

双环之子的声音此刻化作苏禾意识的一部分,不再有传播的距离,只有直接的领悟:“太初不是终点,因为本源从未有过起点;太初也不是起点,因为万有的显现永不停歇。就像原初之核会永远孕育新的显化,宇宙的存在也会永远在‘本源与显现’之间流转——今天我们照见了一体性,明天会在新的显化中重新领悟这种一体,这种‘在分别中见不二,在不二中显分别’的循环,才是宇宙最究竟的存在方式。”

苏禾的意识在太初境中舒展,像鸟归林,鱼入水。她不再刻意控制太初号,任由其与原初之核共振。星芒枪残痕的能量印记已完全融入这太初的势能,成为其一部分,却又因她的意识而保持着独特的“知晓”——知晓自己是这太初的一部分,知晓这太初也在自己之中。有年轻的太初者在意识中问她:“当一切都归于太初,我们过往的经历还有意义吗?”苏禾的意识与太初能量共鸣,传递出一种无需语言的回答:

就像浪花奔涌过才知大海的辽阔,就像星火燃烧过才知黑夜的深邃。所有的轮回、圆融、返璞,都是太初本源在体验自己——体验守护的温暖,体验探索的悸动,体验静默的深邃。经历本身,就是意义;存在本身,就是圆满。

太初号的轮廓在原初之核旁渐渐模糊,最终化作一道轻烟,融入太初境的能量之中。苏禾的意识却清晰如镜,映照着太初境中每一次微小的显化:一颗新的星辰在本源中酝酿,一个新的族群在势能中萌芽,一段新的共生在寂静中悄然展开……像一首永远写不完的诗,每一个字都是太初的低语,每一行都藏着宇宙的秘密。

她知道,太初境的故事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就像原初之核的脉动永不停歇,只要这宇宙还在“存在”,太初的本源就会永远孕育新的可能,在时光的无始无终里,上演着一场又一场“从空无到圆满,从圆满到空无”的伟大游戏。

而那些融入太初境的生命,此刻正像太初本源的无数只眼睛,看着自己显化出的宇宙,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在说:原来,我就是这一切,这一切也都是我。

(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