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明末改革 > 第20章 小人物的命运

明末改革 第20章 小人物的命运

作者:GX2500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0 04:03:56

皮岛城内,

在郑森、李来亨率部与刘三等军民拼死血战下,城池终于暂时守住了。沈世魁拖着疲惫的身躯,急忙将两位年轻将领迎入相对完好的总兵府衙。

一见二人皆是近卫营军官,沈世魁那双见惯风浪的眼睛里精光一闪,立刻堆起热情的笑容。

“二位将军年少有为,今日若非你们,皮岛危矣!老夫……老夫实在是感激不尽!”

他说着,竟转身从内室取出一个木匣,打开后是一叠厚厚的银票,不由分说就要往郑森手里塞。

“一点小小意思,给弟兄们买碗酒喝,不成敬意,万万不要推辞!”

站在一旁的刘三看得分明,脸上顿时火辣辣的,忍不住低声道:“大人,这……”

沈世魁仿佛没听见,依旧满脸堆笑,执意要将银票送出。

沈世魁方才在刘三及一众守城官兵心中,于血战中勉强树立起的几分光辉形象,随着那箱银票的出现,瞬间崩塌了近半。不少人默默低下头,或移开视线,不忍亦不愿再看。

郑森目光扫过众人神情,心下雪亮。他面上不动声色,竟上前一步,极为自然地将那装满银票的木匣接过,随手交给身后的亲兵,语气平静无波:“沈总兵守土辛苦,心意我等代将士们领受。然当下建奴万余大军环伺城外,瞬息万变,确非客套之时,城防要务方是首要。”

沈世魁见郑森收了银票,一直紧绷的心弦骤然一松,长长舒了一口气,脸上堆起笑容连连称是:“要的,要的,郑将军所言极是!”

然而,当话题转向城防,提及伤亡时,沈世魁的神色迅速黯淡下来。他低下头,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沙哑:“不瞒二位,我的副将金日观……他与我情同手足,如今却……”

后面的话已哽咽难言,金日观与那二百弟兄的尸身,此刻仍遗落在激战后的海滩上,暴露于荒野。

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与痛楚,对郑森、李来亨抱拳道:“二位将军,城池防务,烦请暂且主持。沈某……需往海滩一行。”

郑森看着他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坚持,深知这不仅是为了收殓袍泽,更是身为统帅必须履行的责任与道义。他郑重颔首:“总兵小心,城防有我。”

沈世魁不再多言,点了麾下最信任的一队亲兵,毅然转身,朝着那片曾经血战、如今死寂的海岸线大步而去。他要将那些为他、为皮岛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弟兄,带回家。

李来亨望着沈世魁远去的背影,用手肘碰了碰身旁的郑森,语气里带着几分戏谑和不解:“你这就收了?郑兄,你可真是‘钱’途无量啊。”

郑森闻言,不由轻笑一声,摇了摇头,目光依旧看着沈世魁消失的方向,低声道:“李兄莫要取笑。这钱,等李侍问李钦差到了,我自是原封不动,一并交上去便是。”

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又带着洞察的复杂神色:“我若当场坚辞不受,那位沈总兵心下难安,还不知接下来要变着法子送出什么更烫手的‘心意’来。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甚至……”

郑森转过头,看向李来亨,半开玩笑地压低了声音:“说不定他真能再凭空变出个‘女儿’来,硬塞给我。那才真是难以消受。”

李来亨先是一愣,随即想起登莱时的那场闹剧,也不禁失笑。

但他笑容很快收敛,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深的困惑。他望着海滩的方向,仿佛能看见沈世魁正在尸山血海中寻找袍泽遗体的身影,喃喃道:“这人……真是让人看不透。贪赃枉法,克扣军饷,走私牟利,这些事他一件没少干,皮岛被他搞得乌烟瘴气。

可你看他现在,为了抢回战死弟兄的尸首,竟亲自冒着箭矢风险重返险地……说他是个十恶不赦的贪官污吏吧,偏偏又如此重情重义,肯为部下拼命。”

郑森也收敛了笑容,目光深邃,“这或许就是乱世之中,挣扎求存之人的真实模样吧。非黑非白,只在灰暗之间。为了活下去,为了守住这片立足之地,他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心底深处,总还留着一点不曾泯灭的东西,那是对并肩浴血之人的情义,是身为武将最后的一点尊严。”

当夜,

沈世魁趁着清军新败、士气受挫,暂时后撤休整的间隙,亲自带着一队亲兵,手持火把,重返那片白日里血肉横飞的海滩。

他们沉默地在尸骸与断刃中搜寻,将一具具阵亡将士的遗体小心地抬上临时找来的门板或担架,步履沉重地将他们一一运回城中。

在城内一片相对完整的空地上,早已挖好了墓穴。没有繁复的仪式,只有无声的悲恸。沈世魁站在最前方,看着那些曾经鲜活的面孔被黄土缓缓掩埋。他亲自执锹,为几位阵亡的哨官、把总培上了最后几抔土。

事后,他又命人抬出几口箱子,里面是他平日里积攒下的部分金银。他亲自将这些抚恤一一发放到闻讯赶来的阵亡将士家属手中,面对那些痛哭流涕的孤儿寡母,这位平日里威风八面的总兵,数次背过身去,悄悄用袖口擦拭眼角。

“拿好……好好把孩子拉扯大……”他的声音沙哑,带着难以掩饰的愧疚与沉痛。

郑森与李来亨站在不远处的阴影里,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火把的光影在沈世魁脸上跳动,使他此刻的神情显得格外复杂。

李来亨低声道:“贪财好利是他,此刻抚恤孤寡、亲葬部属的也是他。这人……”

郑森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深邃:“是啊,大奸大恶之徒,往往做不出这等收买人心之事。正因其心中尚存一丝愧疚与情义,才会在事后极力弥补,以求心安。可那些被他克扣的军饷,那些因器械不足而枉死的士卒……又该由谁来弥补呢?”

他看着沈世魁在火光中略显佝偻的背影,缓缓道:“功过岂能相抵?其行可悯,其罪……亦难逃。”

就在沈世魁亲自带人收殓阵亡将士遗骸的同时,清军大营内也在进行着紧张的军议。

阿巴泰面色阴沉地听着哨探的急报:明军大批战船正从西南方向迫近皮岛,声势浩大。

这次跨海突袭皮岛,本就是趁着明军主力不备的隐秘行动,意在速战速决。如今不仅攻城受挫,明军援军竟来得如此之快!

“贝勒爷,我军战兵仅余一万二千,且多为步卒。若明军水师完成合围,截断海上退路……”副将的话没有说完,但帐中众将都明白其中利害。满洲铁骑在陆上纵横无敌,但海战绝非所长,那些缴获改造的战船在真正的明军水师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

阿巴泰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不甘。作为主帅,他必须当机立断。

“传令!”他沉声喝道,“全军即刻准备,拂晓前分批登船撤离。步军由准塔统领,沿皮岛与辽东之间的近岸航线转移,借助沿岸浅滩避开明军大舰。所有战船及改装商船,由尚可喜统带,立即沿朝鲜西海岸北上,全速返回海参崴!”

他走到帐外,望着漆黑的海面,对身旁诸将叹道:“此战非我等不肯用命,实乃天时不佑。若再迟疑,待明军水师完成合围,这一万二千儿郎就要葬身鱼腹了。”

随着命令下达,清军大营立刻行动起来。在夜幕掩护下,一队队士兵悄无声息地登上来时的船只。翌日拂晓,当第一缕阳光照亮海面时,皮岛外围的清军已悉数撤离。这场声势浩大的跨海奇袭,最终以虎头蛇尾的方式草草收场。

而在茫茫大海上,李侍问与佟瀚邦率领的明军主力船队,正张满风帆朝着皮岛疾驰而来。他们远远望见清军船队向北遁去的帆影,却因距离尚远,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条大鱼溜走。

三日后,阿巴泰率领的陆路部队在辽东半岛东南岸登陆,而尚可喜的水师也侥幸躲过明军巡逻船队,顺利返回海参崴。皮岛之围虽解,但所有人都清楚,这场围绕辽东制海权的争夺,还远未结束。

皮岛残破的城墙上,李侍问凭栏而立,海风吹动了他的袍袖。他看着眼前这位浑身血污、甲胄残破的总兵沈世魁,又想起郑森与李来亨方才的禀报,心中百感交集,久久无言。

这位钦差大臣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纠结。

按《大明律》,按朝廷法度,眼前这位沈总兵的问题太大了——虚报兵额、私开海贸、截留粮饷,哪一条都够问罪下狱。若在太平年月,这等边镇将领早该被锁拿进京,三司会审。

可是,当他走过残破的街巷,听见的不是对总兵的唾骂,而是“沈爷带着咱们讨生活”的低语;当他看见那些守城士卒,虽衣衫褴褛,手中兵器却保养得宜;当他了解到,就是这么一个被兵部记录在册的“贪腐将领”,竟能让岛上六千兵丁实打实地领到足饷,让数万百姓在这不毛之地得以存活。

李侍问缓缓踱步,目光扫过正在修补工事的军民。他看见一个老妇正将干粮塞给守城的士兵,听见几个孩童在废墟间嬉戏,全然不似经历战祸的凄惶。这一切,都与账册上那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形成了诡异的对照。

“沈总兵,”良久,李侍问终于开口,声音低沉,“你可知罪?”

沈世魁扑通跪地:“末将知罪。虚报兵额、私开商路,皆是死罪。”

“那你可知,”李侍问的声音忽然严厉起来,“为何这满岛军民,无一人说你半个不字?”

沈世魁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回大人,末将不敢欺心。这些年来,朝廷发下的粮饷,末将确实截留了三成。可这三成,一分一厘都花在了岛上——修葺营房、购置药材、接济孤寡。剩下的七成,足额发给了六千将士。”

他顿了顿,声音更加坚定:“至于走私,末将认。可若不如此,这数万张嘴早就饿死在这荒岛之上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