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91章 修葺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91章 修葺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队伍沿着崎岖的山路又走了三个多时辰,日头渐渐爬到中天,又往西边去了,毒辣的阳光透过稀疏的林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快到酉时,九天观山门的轮廓才终于在前方的山坳中显露出来。

远远望去,两扇残破的山门歪斜地立在荒野之中,门轴早已腐朽,被山风一吹便发出“吱呀”的哀鸣,像是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门楣上“九天观”三个字,原本应该是笔力遒劲、漆色鲜亮,如今却被风雨侵蚀得模糊不清,只剩下深浅不一的刻痕,勉强能辨认出当年的形制。

走近了才发现,道观的房舍已尽数沦为残垣断壁。

断砖碎瓦散落一地,混杂着枯败的枝叶和腐烂的草根,连一根完整的木头都找不到——想来是这些年深山里的樵夫或逃难的流民,将可用的木料尽数取走,要么当柴烧,要么拿去搭建临时的居所。

唯有三清殿的地基上,三尊泥塑的三清像还顽强地矗立着,神像身上的彩绘早已剥落殆尽,露出斑驳的泥胎,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裂痕,露出里面的稻草,可眼角眉梢间依旧透着几分俯瞰众生的庄严与慈悲。

道观东侧的药圃,更是荒芜得令人心疼。

被小九精心侍弄的田垄,早已被疯长的杂草彻底吞噬。

半人高的狗尾草、蒲公英和各种不知名的藤蔓肆意蔓延,将原本划分整齐的地块掩盖得严严实实,连一丝当年种满草药的痕迹都难以寻觅。

陈睿站在药圃边,指尖无意识地拂过身旁一株带刺的野草,想起昨夜云虚子在老槐树下叮嘱他种芍药的话语,心头不由得一酸,眼眶微微发热。

“公郎君,道观后面就是松林。”刘伯走到陈睿身边,顺着他的目光望了一眼荒芜的药圃,低声提醒道。

他深知陈睿对已故师傅的敬重,说话时也刻意放轻了语气。

陈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感慨,点了点头,迈步朝着松林的方向走去。

穿过几株苍劲挺拔的古松,空气中渐渐弥漫开松针特有的清香。

一座小小的坟头很快便出现在眼前,孤零零地立在松林的空地上。

坟头上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粉白、鹅黄、淡紫各色交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倒像是大自然特意为这位隐世道长献上的祭品。

坟前立着一块简陋的石板,正是去年小九在师傅“仙逝”后,亲手放置的临时墓碑。

上面“恩师云虚子之墓”七个字,带着孩童特有的稚嫩笔触,历经一年多的风雨侵蚀,字迹已经有些模糊,边缘也被风化得粗糙不堪。

陈睿缓缓蹲下身,指尖轻轻抚过冰冷粗糙的石板,指尖传来的凉意顺着神经蔓延至心底。

他的目光落在坟头杂乱的草木和略显塌陷的墓基上,那些野草的根茎已经深深扎进坟土,部分墓边的泥土甚至因为雨水冲刷而流失,露出了下面的黄土。

他沉默片刻,缓缓站起身,沉声道:“秦校尉,命人把咱们带的铁钎、铁锤和麻绳都取出来。先搭营帐,明日,咱们亲自动手,给师傅重修墓冢,不能让恩师的长眠之地如此荒芜。”

“属下遵命!”秦校尉立刻应声,转身对身后的军士们高声吩咐,“所有人听令,就地扎营!”

休息了一晚,第二天一早。

陈睿率先拿起一把铁掀,走到坟头一侧,对准一簇长势旺盛的野草根部,用力将铁掀插进泥土。野草的根茎盘根错节,异常顽固,他咬了咬牙,双臂发力,猛地撬动铁掀。

随着“咔嚓”一声轻响,草根被硬生生折断,他顺势将那簇野草连根拔起,甩在一旁。

秦校尉和军士们见状,也纷纷拿起工具动手。

有人学着陈睿的样子,挖走墓边的杂草;有人则用铁锤敲碎坟侧松动的碎石,避免这些石块日后滚落损坏墓冢;还有人负责将清理出来的杂草、碎石搬运到远处,分门别类地堆放好。

众人分工明确,动作麻利,原本寂静的松林里,很快响起了铁钎撬动泥土的“簌簌”声、铁锤敲击石块的“叮当”声,还有军士们偶尔的低语声,却并不喧闹,反而透着一种庄重的氛围。

“秦校尉,你带几个人去松林外的山壁处,开凿一些规整的石块来。”陈睿擦了擦额头渗出的细密汗珠,指着坟冢边缘有些塌陷的地方说道,“用这些石块把墓基加固一番,这样才能更好地抵挡风雨侵蚀,让师傅的墓冢长久保存。”

“好!”秦校尉立刻点了四名身强力壮的军士,扛起铁钎、铁锤和麻绳,朝着松林外的山壁走去。

那处山壁的岩石质地坚硬,是加固墓基的绝佳材料。

军士们来到山壁前,先由一人用铁钎在岩石上仔细凿出一道道均匀的裂缝,再由两人合力用铁锤沿着裂缝反复敲击。

“咚!咚!咚!”沉闷的敲击声在山谷间回荡,每一次敲击都凝聚着全身的力气。

汗水顺着军士们的脸颊滑落,滴在滚烫的岩石上,瞬间蒸发。

经过半个多时辰的努力,一块约莫半人高的规整石块终于被凿了下来。

众人立刻用麻绳将石块牢牢捆绑好,四人各持麻绳的一端,喊着整齐的号子,一步步将沉重的石块抬向松林里的墓地。

如此反复,一块块大小均匀的岩石被不断运回来,堆放在墓边。

陈睿则带着剩下的军士,继续清理坟头的浮土和杂草。

他的动作格外轻柔,生怕不小心扰动了墓下的安宁。

遇到那些扎根较深的野草,他便先用铁钎在根部周围挖开一圈泥土,再慢慢将根茎完整地取出,避免拉扯到坟土。对于坟头上那些开得正盛的野花,他没有尽数拔除,而是小心翼翼地将它们移栽到坟侧的空地上,既保留了几分生机,也让墓冢显得整洁庄重。

太阳渐渐西斜,金色的余晖透过松枝的缝隙洒下来,将整个松林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也将众人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一夜清露,松林间弥漫着湿润的草木气息。

天刚蒙蒙亮,陈睿便已起身,望着东方天际泛起的鱼肚白,目光沉静。

刘伯早已从行囊中取出备好的香烛纸钱,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新立的墓碑前,神色肃穆。

待军士们整理好工具,刘伯手持三炷香,点燃后对着坟墓深深鞠躬,缓缓开口道:“道长,小人随郎君来看您了。您一生清修,慈悲为怀,教养郎君一场,恩重如山。如今郎君感念师恩,率人重修墓冢,只求您在九泉之下安息,也盼您能保佑郎君往后行事顺遂,早日实现造福苍生的宏愿。”

话语质朴,却满含敬意,听得一旁的军士们也纷纷敛声屏气。

陈睿站在刘伯身侧,望着袅袅升起的青烟,眼眶微热,默默在心中默念:“师傅,今日便为您筑牢家园,往后岁岁年年,定有人为您扫墓添香。”

祭拜完毕,刘伯将剩余的纸钱焚化,随后转身对秦校尉道:“秦校尉,劳烦你带人按先前定好的法子堆砌石块,务必保证墓基稳固,贴合坟冢轮廓。”

“好!”秦校尉应声,立刻指挥军士们行动起来。

四名身强力壮的军士率先上前,用铁钎将墓边的泥土平整夯实,确保石块摆放的基底牢固。

随后,众人合力将昨日开凿的规整石块抬到墓基旁,按照从下到上、由大到小的顺序,一块块小心堆砌。

石块沉重,每一块都需要三四人合力才能搬动。

军士们喊着整齐的号子,脚步沉稳,将石块精准地安放在预定位置。

刘伯则在一旁仔细查看,不时提醒道:“左边那块再挪半寸,与右边的石块对齐,莫要留有缝隙。”“这块石面不平,垫些碎石夯实,免得日后松动。”

陈睿也加入了劳作的队伍,他亲自扶着一块较大的石块,与军士们一同发力。

正午的阳光透过松枝,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气温渐渐升高。

军士们的衣衫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身上,脸上满是疲惫,却没有一人叫苦。

他们大多出身农家,深知尊师重道的道理,更是对陈睿的嘱托上心,此刻只想着尽己所能,把这件事做好。

刘伯见众人劳累,便让人拿出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安排大家轮流休息。

陈睿趁着休息的间隙,走到药圃旁,望着依旧荒芜的地块,心中已有了盘算。

他打算等墓冢修好后,下次来让人清理出这片药圃,待到明年春天,便亲手种下芍药,再移栽些常见的草药,让这里重新恢复往日的生机,也算是圆了师傅的嘱托。

午后,众人稍作休整,再次投入到工作中。

有了上午的经验,堆砌石块的速度快了不少。

刘伯特意让人在石块的缝隙中填入混合了草木灰的泥土,这种泥土干燥后黏性强,能让石块之间结合得更加紧密,有效抵御风雨侵蚀。

夕阳西斜时,墓基的加固工作终于接近尾声。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一圈整齐的石块将坟冢牢牢环绕,原本略显塌陷的墓边变得坚实规整,新立的墓碑矗立在正中,与周围的石块相得益彰,整个墓冢顿时显得庄严肃穆,再也不复往日的荒芜模样。

最后一块石块安放妥当,秦校尉用铁锤轻轻敲击,确保其稳固,随后直起身道:“郎君,刘伯,墓基已经加固完毕。”

陈睿走上前,仔细查看了一圈,见石块堆砌得严丝合缝,墓冢轮廓规整大气,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转身对刘伯道:“刘伯,辛苦你了。”又对军士们拱手道:“今日大家受累,这份情谊,陈睿记下了。”

“公子客气了,这是我们分内之事。”军士们纷纷回礼,脸上虽带着疲惫,却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刘伯望着修葺一新的坟墓,长舒了一口气,道:“这样一来,道长的长眠之地便安稳了。公子也能放下一桩心事,专心去做该做的事了。”

陈睿目光落在了一旁那块早已打磨好的青石板墓碑上。

这块石板是昨日休整时,他特意让军士们从山壁开凿的优质青石中挑选出的,质地细密坚硬,足以抵御岁月侵蚀。

此刻,墓碑静静靠在松树下,表面还残留着些许凿刻的痕迹,却已透着一股沉稳庄重的气息。

“秦校尉,劳烦你带人把墓碑立起来。”陈睿吩咐道,语气中带着郑重。

秦校尉立刻点了四名军士,先用铁掀在墓前早已选定的位置挖出一个半尺深的土坑,将坑底的泥土反复夯实,确保根基稳固。

随后,众人合力将沉重的墓碑抬起,缓缓放入坑中。“慢点,再往左挪一点,对准墓冢的中轴。”陈睿在一旁亲自指挥,目光紧紧盯着墓碑的位置,生怕出现一丝偏差。

军士们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调整着墓碑的角度,直到陈睿点头示意“正好”,才开始用碎石和泥土将坑洞填满,一边填一边用铁钎夯实,确保墓碑牢牢扎根在泥土中。

刘伯则取来早已准备好的清水,用布巾仔细擦拭着墓碑表面,将上面的浮尘擦拭干净,让碑上“九天观主云虚子道长之墓”十二个遒劲有力的大字愈发清晰。

阳光透过松枝的缝隙,洒在崭新的墓碑上,折射出淡淡的光泽。

那字迹是陈睿亲手所书,每一笔都凝聚着他对师傅的敬重与思念,比起去年小九那稚嫩的刻痕,更添了几分厚重与坚定。

立好墓碑,陈睿又让人从附近找来一块平整的青石板,当作供桌放在墓碑前,将剩余的香烛整齐地摆放在上面。

他亲自点燃三炷香,双手持香,对着墓碑深深三拜,而后将香插入供桌前的泥土中。袅袅青烟缓缓升起,缠绕着墓碑,仿佛在诉说着跨越生死的师徒情谊。

“师傅,墓碑已立,往后您的名讳,便由这青石为证,永留世间。”

陈睿的声音低沉而清晰,在寂静的松林间回荡,“弟子此去,定当牢记您的教诲,以民为本,循序渐进,用所学所能造福苍生。待他日功成,弟子再来拜谒,向您禀明一切。”

刘伯也上前对着墓碑躬身行礼,口中念叨着:“道长放心,小人定会辅佐公子,不辜负您的期望。”

秦校尉和军士们也纷纷上前,对着墓碑深深鞠躬,以此表达对这位隐世道长的敬意。

晚风渐起,松涛阵阵,像是在回应着众人的话语。

收拾好工具,歇息一夜。

第二日拆卸完营帐,队伍再次启程。

陈睿走在最后,回头望了一眼那在朝阳中显得愈发庄严肃穆的坟墓,目光坚定。他转身跟上队伍,脚步沉稳地朝着山下走去。

松林渐渐远去,九天观的残垣断壁也消失在视野中,三清像仍旧安详的立在那里,仿佛在送别,又仿佛在等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