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37章 酒坊章程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37章 酒坊章程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交代陈东自己继续研究,陈睿在案前铺开宣纸,提笔写下“长安官营酒坊总章程”,笔锋凝重,思绪散发。

章程首篇明宗旨:“以酒兴市,以坊安民。官营酒坊需守三则:一保军需,二利民生,三固边贸。凡酿酒、售酒、贸酒,皆循此道,不得偏废。”

次篇定坊制。将总坊划分为三:“醇工坊专司酒精提纯,采杂酒重蒸之法,务求精纯度达八成,专备军需与医馆;烧春坊主酿中高度白酒,以百果发酵果酒或其他杂酒为原料,蒸馏取中馏段,酒度四十至五十,分级供宫廷、边贸及官宦;果酿坊掌野果酿酒之术,广传民间,教百姓以猕猴桃、山楂、杨梅等酿低度酒,增收致富。”

用料一节,细则严苛。“醇工坊取酒,需验杂酒来源,凡霉变、掺水者一概拒收;烧春坊用粮,必选关中当年新麦、蜀地高粱,经三筛三簸,去瘪去霉,入仓需经专人封存,账册标注产地、入库日;果酿坊收果,需鲜摘未腐者,百姓自酿可免验,官坊收储需浸盐水半日,去虫去垢。水源统取曲江活水,晨露未曦时汲取,经陶缸沉淀三日,去沙去浊方可用。”

工序环节,拆解至微。

“选果,需当年新果。果酿坊选果需循“三鲜、两净、一适”之规:

三鲜者,一为鲜摘,需是离枝未过三日之果,蒂部青润不蔫,若见蒂枯、果软,即为陈果,一概拒收;二为鲜泽,表皮需色泽鲜亮,猕猴桃需青黄相间、绒毛紧实,山楂需红透如珠、无黑斑,杨梅需紫黑饱满、不脱蒂,凡表皮发皱、起斑、霉点者,皆不可用;三为鲜实,捏之需稍硬有弹性,轻晃无空心之声,剖开果肉需细密无虫蛀,核仁饱满不发黑。

两净者,一为表净,收果时需先以清水冲洗,去浮尘、蛛网,若沾泥污,需浸淡盐水一刻,轻刷后再冲净,确保表皮无残留;二为内净,凡果肉生虫、起霉、流汁者,需逐一挑拣剔除,哪怕仅一角腐坏,亦不可留,恐坏整缸酒质。

一适者,需适熟度。过生则酸涩过重,发酵后味冲;过熟则果肉软烂,易腐坏变质。猕猴桃以捏之微软、能闻到淡淡果香为宜,山楂以咬之微酸带甜为度,杨梅以紫黑而不流汁为适,需按果类分筐,标注采摘日与熟度,供酿者按需取用。

百姓自酿可放宽尺度,然官坊收储必须严守此规,收果时需三人共验,一人挑拣、一人称重、一人记录,但凡不合要求者,当即退回,不得徇私。

发酵:入窖深浅三尺,温度恒于廿度,每日翻搅一次,忌杂菌入内,缸沿需以桑皮纸封固;蒸馏:醇工坊用铜锅双蒸,初馏酒弃之,复馏取中段;烧春坊单蒸,火候先文后武,酒花大如黄豆时接酒;果酿坊免蒸馏,发酵后滤渣即可,滤布需用麻布,禁用丝绸以防损耗。”

保密条款,字字如铁。“醇工坊、烧春坊核心工艺,仅限在册工匠接触,入坊需验腰牌,出坊需搜身;蒸馏火候、提纯次数、曲料配比,皆为朝廷机密,誊写需用密文,存放于带锁木匣,由总坊主事掌管钥匙;泄密者,无论主从,按通敌论处,斩立决,家眷连坐三户。”

产销之规,兼顾公私。“军需用酒,凭兵部文书支取,账册需注用途、数量、领受人;边贸用酒,由户部统筹,与藩部交易时需验通关文牒,严禁私售;民间果酒,许百姓自酿自售,官坊可设点收购,价较市价高两成,鼓励增产。每季度盘库,需户部、工部、总坊三方共验,账实不符者,主事杖责三十,查实贪墨者革职查办。”

奖惩之制,分明有据。“工匠酿出酒品连续三月达标者,月钱加两成;提出工艺改良者,按效益授赏,小改赏十贯,大改入百工学堂名册,晋升职称;凡偷工减料、以次充好者,初犯罚月钱半,再犯逐出坊门,永不录用;百姓学酿果酒成效显着者,县府可申报‘酿果能手’,赏布两匹、酒曲五斤。”

末篇添附则:“每年冬至开窖,总坊需宴请工匠、老户、地方官,共品新酒,商议来年酿事;每三年修订章程一次,集各方意见,报户部、工部审核;官坊需设‘酿史簿’,记录每日产酒、用粮、工匠出勤,代代相传,以备查验。”

陈睿将章程折好,收入木匣,只待明日呈交户部、工部,再安排与各坊主事细商执行之法。

翌日清晨,陈睿捧着木匣踏入太极宫。

太极宫内,李世民与众官议事,见他进来,抬手示意:“陈睿来得正好,昨日递的章程抄本,诸位正议着。”

陈睿将木匣放在案上,打开锁扣取出章程原件,新竹纸页上的墨迹还带着些微潮意。

房玄龄看过选果细则,抚须赞道:“这选果之规,竟细到蒂部青润与否,可见下了真功夫。前日蜀地奏报山楂霉变误酿,多半是没守这‘两净’之条。”

再翻到军需用酒一节,眉头微蹙:“醇工坊提纯需达八成,会不会太耗工时?北疆战事吃紧,恐难等那般精细。”

“房大人细看这条,”陈睿上前一步,指向“复馏取中段”的注解,“双蒸虽费工,但纯度够高,调配伤药时效力加倍,算来反倒是省时。”他从袖中取出一小瓶酒精,“这是按章程试酿的样品,诸位请看。”

众人传看那瓶透明液体,内侍倒出少许点燃,蓝焰稳定不跳,颔首道:“这般纯度,确能放心用在伤兵营。”

随后又指着保密条款沉吟:“‘泄密者家眷连坐?”

“房相,”陈睿躬身道,“这手艺连着军需边贸,实在容不得半分差池。”

房玄龄走进御座前,把章程呈给李世民。李世民接过章程,目光落在“以酒兴市,以坊安民”的宗旨上,抬眼问:“这‘官坊收果加价两成’,百姓真能得实惠?”

“臣已在草堂村试行,”陈睿答,“今年两亩猕猴桃地让草堂村增收百贯。人均有五六百文。”

“善!”李世民轻笑出声,翻到奖惩之制:“百工学堂晋升一条,是要让匠人有奔头?”

“是。”陈睿应声,“酒坊现在的管事张福,改良了蒸馏火候,按章程该入百工学堂。他说这辈子没进过学堂,如今竟能得个名分,夜里都笑醒。”

殿内静了片刻,长孙无忌上前奏道:“章程既兼顾军需民生,又严了规矩,臣以为可先关中推行,待关中酒坊经验成熟之后,再推行各道。只是这修订之权,需明确户部牵头,免得地方擅自改动。”

“准。”李世民在章程末页朱批“依议”二字,递还陈睿,“就按你说的,朕要尝尝猕猴桃果酒做的新酒。”

“陛下,章程虽定,但酒坊事务牵涉军需、民生、边贸,头绪繁多,需得有刚正不阿、一丝不苟之臣统筹全局,方能确保章程不走样、不打折扣。臣分身乏术,实难独担此任。”

陈睿躬身再奏,“至于各分坊管事,臣倒有几人可荐:醇工坊的张福,心思缜密,试酿期间对蒸馏火候的把控分毫不差,提纯纯度屡屡达标,是个能守规矩的;烧春坊可委原皇庄酒坊的李师傅,他曾为宫廷酿过御酒,熟知酒品分级,且性子严谨,断不会在原料上掺假。”

他顿了顿,又道:“果酿坊多为百姓自酿,官坊只需设点收购,无需专司酿造,故只需一人协调各县收果事宜,此人需懂农事、善沟通,还得能镇住场面,不让奸猾之徒混水摸鱼。这人选,臣不敢妄荐,还请陛下定夺。”

李世民闻言,目光扫过众臣,沉吟道:“统筹一职,需得铁面无私,方能压得住阵脚。玄龄、辅机,你们以为谁可胜任?”

长孙无忌上前一步,拱手道:“臣以为魏征魏大人可担此任。魏大人素来刚正,眼里容不得沙子,且熟悉典章制度,由他统筹,必能严守章程,杜绝贪墨舞弊之事。”

李世民抚掌笑道:“善!魏征确是最佳人选。魏卿,你可愿接下这担子?”

魏征出列,声如洪钟:“臣遵旨!臣定当按章程行事,凡违制者,无论亲疏,一概严惩不贷!”

陈睿见状,心中大安——有魏征这等铁面臣统筹,酒坊上下必能令行禁止。

李世民又看向果酿坊协调官一职,道:“马周熟悉地方民情,且在百姓中颇有声望,就让他兼任此职,专司关中各县收果点的调度,务必让百姓卖得放心、得实惠。”

马周躬身领命:“臣定当严守‘三鲜、两净、一适’之规,每颗果子都按章程查验,不让百姓吃亏,也不让官坊受损。”

李世民看向陈睿:“张福、李师傅既为你所荐,便让他们即刻到任,入职前需在保密文书上重按手印,由魏征监督。”

“臣遵旨。”陈睿躬身应下,又道,“魏大人、马大人,章程细则已抄录多份,稍后便送与二位,若有不明之处,臣随时等候垂询。”

魏征点头:“好。三日后,你我到总坊核验工匠名册与设备,按章程开工。”

散朝后,陈睿捧着盖了朱印的章程走出太极宫,晨光洒在纸页上,“依议”二字熠熠生辉。

回到怀德坊,陈睿即刻让人将张福、李师傅叫来。

待张福和老李来到,陈睿告知朝廷任命,又将保密文书取出:“魏大人统筹此事,规矩只会更严,你们且在这文书上重按手印,往后酿酒,半分差错都不能有。”

张福、李师傅异口同声道:“郎君放心,俺们定按章程来,绝不敢出半点岔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