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25章 总有一天会成一代宗师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25章 总有一天会成一代宗师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年后初八这天,悦来客栈酒肆的的后院里,八张新打的木案并排摆在晨光里,案上的新菜刀磨得锃亮,刀刃映着八个后生紧张又兴奋的脸,连呼吸都透着少年人特有的雀跃。

萧丰站在最中间的木案前,青布围裙系得一丝不苟,腰间的布带勒出紧实的腰腹,手里也攥着柄菜刀。他喉头滚动了两下,目光扫过面前的八个少年——王虎,十六岁;萧钟,十八岁;张沾,十八岁;萧均,十六岁;刘夏,十五岁;李前,十七岁;李忠,十七岁;刘简,十五岁。几人并排站得直直的,李忠个子已经比他还高。这几人除了萧钟萧均是萧丰的侄儿,张沾是张老爷远亲,其余都是张老爷家的家仆子弟。

这就要收徒,萧丰心里有点忐忑。

他偷偷往廊下瞥了一眼,后院屋廊下有两个胡凳,陈小九正坐在一个胡凳上,刘伯也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个胡凳上,手里拎着个陶壶,正准备给自己倒碗水。

“都站直了!”萧掌柜从屋里走出来,脚步沉稳,手里捧着个红绸包,在晨光里泛着柔和的光。他走到桌前站定,目光扫过八个后生,声音比平时严肃了几分,“今儿是你们拜师的日子,该守的规矩都记牢了?”

“记牢了!”八个后生齐声应道,声音里带着少年人的清亮。

都是萧掌柜和陈小九挑出来的机灵孩子,要么手脚麻利,要么心思细腻,眼神里满是对“炒菜”这门新奇手艺的向往——毕竟现在镇上谁不知道,学会炒菜的师傅能拿到双倍的工钱,连悦来客栈的洒扫伙计都跟着沾光,拿到的月钱比以前多多了。

萧掌柜把红绸包往供桌上一放,轻轻掀开,露出里面的木牌。

不是寻常作坊供奉的某某祖师爷,而是块新刻的梨木牌,上面用隶书刻着“炒菜之术历代传承”八个字,字迹是请周夫子写的,还刷了层清漆,透着股庄重劲儿。

“咱这炒菜的手艺是新的,新手艺也要立新规矩,”他清了清嗓子,声音里带着几分感慨,“尊师重道的理儿,到哪儿都不能少。萧丰是你们的师父,可这手艺的根,在小九师傅那儿——没有他琢磨出炒菜的法子,没有他教萧丰火候调味,哪有你们今天拜师的机会?”

他顿了顿,转向萧丰:“丰儿,你小九师傅说,你现在的本事够了,往后就由你带着他们学。你先给小九作个揖,谢他传你手艺,也谢他给你这个立门户的机会。”

萧丰赶紧走到廊下,对着陈小九深深作了个揖,腰弯得几乎贴近地面,声音带着几分郑重:“谢师傅成全。”

他心里清楚,不是自己的本事真的够了,是陈小九有意抬举——知道他想在镇上立住脚,想让自己的名声更响,才把收徒的机会让给了他。

陈小九站起身扶住他的胳膊,力道不轻不重,刚好把他扶起来:“该谢的是你自己肯下功夫。刀工、火候、调味,哪样不是你从早练到晚练出来的?上个月你连炒个青菜都能糊,现在呢?连羊肉都能炒得油亮入味。往后教徒弟,把这份踏实传下去就行,只要别学那些好高骛远的毛病就行。”

萧掌柜在旁笑得眼睛都眯了,拍了拍手,又对几个后生说:“今天你们是徒弟徒孙,但是炒菜初创,以后你们这辈分可高了去了!小九是萧丰的师父,按规矩,你们得叫小九一声‘祖师爷’。往后出去说,你们是‘祖师爷’传下来的手艺,保管没人敢小瞧你们!”

八个后生你看我我看你,脸上满是茫然——他们平时见了陈小九,听多了他的神奇,不过没什么感觉,年龄比自己还小,一下子就成“祖师爷”了?

最后还是张沾先反应过来,带头转向陈小九,刚要开口喊“祖师爷”,就被陈小九拦住了。

“别听萧伯打趣。”陈小九摆了摆手,眼里带着笑意,“论年纪,我比你们还小,祖师爷’听着太生分,叫我小师傅就行。咱这手艺没那么多虚头巴脑的讲究,把菜做好,让吃的人满意,比啥都强。”

“那可不行!”萧掌柜连忙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认真,“规矩不能乱。炒菜这手艺,是你一手琢磨出来的,往后传开了,学的人多了,你就是这行当的开山宗师。现在让他们叫声祖师爷,不是让你摆架子,是让他们记住,这手艺的根在这儿,得懂得感恩。”

陈小九被这话堵得哭笑不得,谦虚不是,应下也不是,只好端起水抿了一口,掩饰脸上的窘迫。

刘伯在旁看不过去这尴尬场面,笑着解围:“行了行了,让孩子们拜入门墙,先学手艺是正经。”

正说着,八个后生已经按萧掌柜教的规矩,排成整齐的一队,对着陈小九跪下,“咚咚咚”磕了三个头,额头碰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李忠磕得太急,额头一下子红了一片,却没敢吱声,只是咬着嘴唇。“见过祖师爷!”陈小九听着“祖师爷”三个字有点别扭。

后生们又朝萧丰磕了几个头,齐声喊,

“师父!”声音里带着几分敬畏,也带着几分亲近。

萧丰的脸一也下子涨得通红,比灶膛里的火还红,他赶紧上前,伸手把他们挨个扶起来,心里忽然生出一股沉甸甸的责任感:“起来吧,地上凉。入了我炒菜这门,就得守三条规矩:一要惜料,不管是青菜还是肉,都不能浪费,食材是老天爷给的,糟蹋了要遭天谴;二要练刀,刀工是炒菜的底子,刀练不好,再好的食材也做不出好味道;三要耐住性子等火候,火急了炒不熟,火慢了炒不香,做菜跟做人一样,急不得。做不到这三条的,现在就走,别耽误自己,也别耽误我。”

“能做到!”后生们异口同声。

萧掌柜道:“萧丰,你露两手给他们瞧瞧,让他们知道,这炒菜的手艺到底有多厉害,也让他们心里有个谱,往后该怎么练。”

萧丰应声“好”,转身走到案前,从竹篮里拿出块白萝卜——是早上刚从地窖里取出来的,还带着泥土的潮气,表皮白净,没有一点疤痕。

只见他手腕轻轻翻动,菜刀在指间转出个亮闪闪的弧,刀刃贴着萝卜表皮落下,“笃笃笃”的切菜声瞬间连成一片,快得让人看不清动作,只能看到萝卜丝像细雪一样从刀下落下,堆在木案上,越来越高。

不过片刻,萧丰停下刀,把最后一缕萝卜丝放进盘子里。

众人凑过去一看,盘子里的萝卜丝细得能穿进针孔,根根分明,没有一点连刀,在晨光里泛着水润的光泽,看着就像艺术品。

“好!”八个后生忍不住喝彩,眼睛瞪得溜圆,连王虎都忍不住伸手想摸一摸,又怕碰坏了,赶紧收回手。

萧丰没停,又从旁边的瓷盆里取过一块羊腿肉——是镇上屠户刚送来的,肥瘦相间,纹理清晰。

他把肉放在木案上,左手按住肉,右手持刀,刀刃倾斜,手腕发力,肉片像纸片一样从刀下分离。他把肉片码在白瓷盘里,一片挨着一片,整整齐齐,透过肉片能看到盘底的花纹,连萧掌柜都忍不住点头:“丰儿这刀工,越来越好了。”

“刀工是底子,底子打不好,往后啥菜都做不好。”

萧丰指着盘里的肉丝和肉片,语气严肃,“炒青菜要切滚刀块,这样受热均匀,还能挂住调料;炒肉要顺丝切,不然炒出来嚼不动;炒内脏得切花刀,不仅好看,还能更快入味。从明天起,你们每天卯时就起来练刀,先切萝卜,再切芋头,啥时候切得跟我今天切的一样细、一样匀了,再碰荤菜。谁要是偷懒,我可不会客气。”

八个后生连忙点头,把萧丰的话记在心里,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刀工练好。

萧丰说完刀工,转身走到灶台前,往灶膛里添了几根干柴。

灶台能同时架两口铁锅,两个火门大开,柴添进去“噼啪”作响,火苗很快就舔着锅底,把铁锅烧得炙热起来,连空气都变得燥热。

“火候是魂,比刀工还重要。”萧丰拿起油罐,舀了一勺菜籽油倒进铁锅里,油在锅里很快就热了,泛起细密的油花,渐渐冒烟。

“刺啦”一声把切好的葱姜蒜倒进锅里,香味瞬间炸开,萧均打了个喷嚏,却还是舍不得移开目光。

“炒青菜要用旺火,快炒快出,这样才能保住青菜的脆生和清甜;炖肉要用文火,慢慢咕嘟,让调料的味道渗进肉里,才够入味;炒羊腰、羊肝这种嫩物,讲究‘锅气’,锅烧得越烫越好,下锅后快速翻炒,才能炒得嫩,还没有腥气。”

他手里的锅铲翻飞,动作娴熟得不像个二十岁的年轻人。

先炒了盘冬笋,翠绿的菜叶在铁锅里翻滚,很快就裹上了油亮的酱汁,盛出来时还冒着热气,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接着又炒了盘羊肉,香味飘满了整个后院,连廊下的陈小九都忍不住抽了抽鼻子。

八个后生看得直咽口水,眼睛紧紧盯着萧丰的手,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错过一个动作。

萧丰把炒好的菜盛进两个白瓷盘里,端到廊下,双手递到陈小九面前:“师傅,您尝尝,看看还有啥要改进的。”

陈小九拿起筷子,夹了一丝羊肉丝,柴火候拿捏得恰到好处,确实精进了不止一星半点。他又夹了口冬笋,脆嫩多汁,咸淡正好,没有一点生腥气。“不错,”陈小九点头,语气里带着几分欣慰,“火候稳了,调味也准了,比我上次尝的时候强多了。”

萧丰赶紧抱拳,“谢师父夸赞!”

往后几日,酒肆的后院里,天天传出“笃笃笃”的切菜声和“噼啪”的炒菜声,从清晨一直持续到傍晚。

萧丰教得认真,从辨别柴薪的干湿(干柴火旺,适合快炒;湿柴火慢,适合炖煮),到看油温的成色(油面平静是凉油,泛起细泡是温油,冒烟是热油),再到调料的搭配(荤菜多放姜蒜去腥味,素菜多放葱花提香味),一点一点掰开揉碎了讲,生怕徒弟们学不会。

八个后生也肯下苦功,胳膊酸得抬不起来,第二天照样卯时就起来练刀;炒坏的菜不敢浪费,自己端回屋吃掉,一边吃一边琢磨哪里出了问题,下次该怎么改进。

王虎力气大,刀工进步最快,没过几天就能把萝卜切得跟萧丰差不多细;张沾心思细,调味学得最好,虽然刀工还差点,却能把简单的青菜炒得有滋有味。

陈小九偶尔会去后院站站,不说太多话,就坐在廊下的竹椅上喝茶,看着他们练刀、炒菜。

只有在他们炒坏了菜,垂头丧气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才会起身提点一句,往往一句话就能点醒他们。

有天下午,萧钟炒青菜时又出了错——他把油菜苔倒进锅里,刚炒了两下,油就“噼里啪啦”溅起来,吓得他赶紧往后躲,手一抖,锅铲掉在了地上。一会儿油菜就又软又黄了。

陈小九走过去,捡起他掉在地上的锅铲,用布擦干净,递给他,然后从竹篮里拿出一棵新鲜的油菜苔,“你看这菜叶上的水,没控干净就下锅,油遇水肯定会溅。你一慌就不敢靠近,菜在锅里烧着,能不炒坏吗?”

他一边说,一边把油菜放在木案上,用用手撇成小段,放进竹篮里控了一会儿水。

等铁锅里的油烧得冒烟,他把控好水的油菜倒进锅里,手腕快速翻动锅铲,动作利落,不过十几秒就把油菜盛了出来。

盘子里的油菜依旧翠绿,带着脆生生的水汽,看着就让人想咬一口。

“记住,炒青菜前,菜上的水一定要擦干或者控干。”陈小九把锅铲递给萧钟,语气温和,“别怕溅油,你离锅远了,反而控制不好火候。多练几次就不怕了。再试一次,我看着你炒。”

萧钟咬着牙,按照陈小九说的,先把油菜控干水,再倒进热锅里虽然动作还是有些手忙脚乱,炒出来的油菜总算没黄,颜色虽然不如陈小九炒的鲜亮,却也还算翠绿。

萧丰在旁看着,忍不住点头:“师傅说得对,胆大心细,才能成事儿。萧钟,你看,这不就炒好了吗?多练几次,肯定能炒得更好。”

萧钟看着盘子里的油菜,眼里终于有了笑意,用力点了点头:“谢谢师祖,谢谢师父!”

刘夏调味总没个准头,要么放多了盐,炒出来的菜咸得没法吃;要么放少了盐,一点味道都没有。他炒了盘山药,盐放多了,自己尝了一口,脸都红了,低着头不敢说话。

陈小九看到了,让他把盐罐、醋罐、酱油坛都搬到木案上,每个罐子上都贴上了纸条,写着“盐”“醋”“酱油”。

“你每次调味前,先闻闻食材本身的味道,”陈小九拿起一块生山药,递给他,“山药自带甜味,少放盐,才能突出甜味;肉类腥气重,多放姜蒜,盐也得比青菜多一点,才能去腥味;豆腐淡,得用高汤提味,盐放多了会盖过豆腐的香味。”

陈小九想到做“味碟”,用不同比例的盐、糖、酱、醋调出来,让他们挨个尝,记住每种味道的层次——有的咸中带甜,有的酸中带鲜,有的鲜中带咸。

刘夏跟着练了三天,每天都尝十几个味碟,舌头都快麻了,可调味的本事却渐渐有了长进,炒出来的菜终于有了滋味,不再是要么咸要么淡。

半个月后,八个后生已经能炒出像样的家常菜了,从炒青菜、炒土豆丝、炒腰肝,虽然比萧丰还差些火候,却也像模像样,色香味都说得过去。

萧掌柜见了,心里高兴,张正堂不在家,特意请了里正和镇上几个老主顾来试菜,还让刘伯也来做个见证。

惊蛰这天,酒肆前堂摆了一张大桌,满满一桌子菜,有荤有素,有热有凉。翠绿的炒青菜、油泼冬笋、鲜嫩的炒羊肝、喷香的炒鸡蛋……每道菜都冒着热气,香味飘满了整个饭馆,引得路过的人纷纷往里面看。

里正堂坐在主位,先拿起筷子夹了口炒羊肝。羊肝入口脆嫩,没有一点腥气,调料的香味刚好裹住羊肝本身的鲜,嚼在嘴里满是滋味。

他忍不住点头,看向萧丰的眼神里满是赞许:“丰儿你这徒弟带得好!就这炒羊肝的手艺,比米都不差了,看来小九师傅没看错人。”

他放下筷子,对着陈小九竖起大拇指:“小九,你这‘祖师爷’没白当!教出来的徒孙都这么厉害,往后镇上的人,要让长安的吃食升级了!”

其他老主顾也纷纷附和,有的夸炒青菜脆嫩,有的赞芋头丝丝入味,说得八个后生忍不住偷偷挺直了腰板,眼神里满是自豪。

萧掌柜笑得合不拢嘴,亲自给陈小九倒了杯酒,端起自己的酒碗:“小九,我敬你一杯!我说啥来着?你就是这炒菜行当的宗师!往后这手艺传开了,天南地北的厨子都得念你的好,说不定几百年后,还有人记得是你把炒菜的法子传下来的。”

陈小九笑着端起碗,以水代酒。

看着满桌热气腾腾的菜,看着萧丰被徒弟们围着时自信的样子,看着后生们眼里闪烁的、对未来的期待,他忽然觉得,“宗师”这两个字,或许不只是指一个人,更是指这份愿意琢磨、愿意传承的心思。

就像酿酒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改良,打铁需要一辈又一辈人的精进,炒菜这门手艺,也需要有人愿意教、有人愿意学,才能一直传下去,变得越来越好。

“萧丰,”陈小九举起碗,对着萧丰扬了扬。

萧丰赶紧跑过来,拿起自己的酒碗,双手捧着,跟陈小九的碗轻轻碰了一下:“师傅,您有啥吩咐?”

陈小九看着他,眼神认真,“不是说我是宗师,是说总有一天,你,还有他们——”他指了指院子里的八个后生,“都能成一代宗师。只要你们把这份踏实、这份用心传下去,总有一天,会有人因为你们做的菜,记住你们的名字。”

萧丰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像被点燃的火把,他用力点头,举起酒碗一饮而尽,酒液顺着嘴角流下来,浸湿了衣襟也没顾上擦,只是哽咽着说:“师傅,您放心,我肯定好好教他们,好好做菜,将来一定不辜负您的期望,做个能让别人记住的厨子!”

陈小九放下碗。

或许很多年后,会有人忘记他这个“异世来客”,但技艺不会被忘记。

这时,张府管家急匆匆跑了进来。

“小九师傅,老爷回来了,请您过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