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94章 草木灰也能卖钱了?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94章 草木灰也能卖钱了?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阿虎在镇上认识的人多,很快找齐了二十人,阿虎说都是附近的乡亲,正好这几天还没到农忙,可以挣点现钱,一个来回五天时间,两百文钱一人,比在镇上帮工多一倍。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镇西边的槐树下就聚了二十个精壮汉子。

他们大多穿着打补丁的短褂,肩上挑着个箩筐,见了阿虎,都笑着打招呼。

“阿虎,这活计真像你说的,来回五天给两百文?”

一个高个子汉子摸着后脑勺问,他是邻村的,家里有三个娃,正愁没钱买盐。

“王二哥放心,陈郎君说话算数。”阿虎拍着胸脯,“不光给钱,路上管饭,还发两双新草鞋。”

他指了指旁边堆着的东西——还有两大袋杂面馒头,都是按陈睿的吩咐准备的。

刘伯站在一旁,手里拿着张简易的路线图,上面用炭笔标着中途歇脚的山坳:“都听好了,从镇上到下梁村,走西边的山道,过了三道梁有个清水坳,那里有水有柴,咱们就在那儿扎营。挑石头的时候轻着点,别磕着碰着,陈郎君说了,安全第一。”

汉子们纷纷应着,眼里都透着干劲。

两百文钱可不是小数目,够买半石米,比在镇上帮工强多了——往常帮商户卸货,一天才挣二十文,这趟活计虽说累些,却能抵上十天的工钱。

阿虎让大家把麻绳分了,又每人发了几个馒头当路上的干粮。

刘伯则指挥着把其他东西在两辆独轮车上,由两个力气大的汉子推着。

“走吧!”阿虎一声吆喝,二十人的队伍浩浩荡荡往村外走去。

晨光洒在山道上,把众人的影子拉得老长。

王二挑着空箩筐,和旁边的李三唠嗑:“听说这石头是陈郎君要的?”

“可不是嘛!”李三咂咂嘴,“前阵子听人说,他给下梁村的人找了采石头的活,采一块石头就给钱,如今又雇咱们运,这是要干大事啊!”

阿虎走在队伍前头,听着他们的话,心里也跟着热乎,生出一股自豪感。

走到清水坳时,太阳差不多下山了。

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山坳里有股清泉,旁边还有片平整的草地。

刘伯指挥着大家卸下行囊,捡柴的捡柴,烧水的烧水,很快就升起了炊烟。

阿虎找了块平整的石头,掏出怀里的账本——这是陈睿特意给他的,让他记下每日的行程和力夫们的出勤。

他拿出炭笔,认真写下:“首日,行至清水坳,二十人皆安。”

王二凑过来看,见他写得整齐,忍不住夸:“阿虎还会记账?真是出息了!“

阿虎红着脸笑了。

他知道,这一趟不仅是运石头,更是在跟着学本事,学怎么事情理顺,安排妥当才是根本。

走了一天的路,一行人搭了营地,过了一夜。

第二天傍晚时分,队伍终于抵达下梁村。

村正带着村民们早已在村口等着,见来了这么多力夫,笑得合不拢嘴,连忙招呼着去看堆在空场上的石头。

石英石堆得像座小山,在夕阳下泛着白亮的光;长石则码在另一边,透着淡淡的肉红。

“都是按陈郎君说的,挑成色好的采的!”村正拍着胸脯。

阿虎让力夫们歇口气,自己则和村正核对着数量,用新学的借贷记账法记在账上:“借:石英石 两千斤 长石 两千斤 贷:应付村民工钱 两贯”。写完又核对一遍,心里的石头才算落了地。

夜里,下梁村的空地上燃起了篝火。

力夫们围着篝火吃着馒头,听村民们讲采石头的趣事;

阿虎则和村正坐在一旁,商量着明日装货的顺序。

远处的山风掠过树梢,比镇上的晚风凉快多了。

阿虎记着陈睿说的:“做事就像挑担子,得一步一步来,急不得。”

他又摸了摸怀里的账本。

第二天一早,力夫们就开始装石头。

阿虎和村正一起过秤,每担一百斤左右,装得匀匀的。

王二挑着第一担,试了试重量,笑道:“不算沉!俺还能多装点,这石头看着重,挑着倒稳当。”

阿虎拦住王二,“山路不好走,留点力气,安全第一!小郎君交代过,咱们挣钱讲究细水长流,不能让大家太累,这活计以后还长着呢。”

队伍出发时,村正和村民们送到山口,手里还塞给阿虎一包毛板栗:“给陈郎君带的,尝尝。”

阿虎笑着收下,看着力夫们挑着沉甸甸的石头,沿着山道往镇上走。

镇上。

里正领着陈睿在镇东头转了半盏茶的功夫,终于在一处废弃的院子前停下脚步:“陈郎君,你瞧这儿如何?这是以前拿来堆草料的院子,后来这里就空下来了,周遭有矮墙围着。”

陈睿放眼望去,院子约莫有一亩地大小,地面被夯得平整结实,就在大路边上,装卸货物倒是方便。

他走上前踢了踢地面,还紧实。

“老伯选的地方极好,就是不知这场地能否长期借用?”

“这有何难!”里正大手一挥,“这儿空着也是浪费。你要是用得久,我召集乡老们说一声,定下来便是。”

正说着,远处传来一阵车轮轱辘声,阿虎领着运石头的队伍已经到了镇口。

陈睿见状,连忙对里正拱手:“多谢里正成全,那我今日便先将石头堆在此处。”

里正笑着摆手:“客气什么,你这是给镇上添活计,我们该谢你才是。”

说罢又指了指院子西侧,“那边有口老井,以前防走水的,取水方便,若是需要清洗石头,也省得跑远路。”

陈睿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果然见一口青砖砌的老井,井口盖着石板,旁边还堆着几块洗衣用的青石板。

他心中愈发满意,转头对赶来的阿虎喊道:“阿虎,就往这儿卸!按石英石、长石分开堆,堆得规整些,留出走道来。”

阿虎高声应着,指挥着力夫们依次进场。

王二挑着第一担石英石,踩着平整的地面走到北侧,小心翼翼地将石头倒在指定位置。

阳光洒在白亮的石英石上,反射出细碎的光,渐渐堆起的石堆,像一座小小的银山。

陈睿站在一旁,看着力夫们有条不紊地卸货,又从怀中掏出账本,让阿虎把今日的入库数量记好。

里正凑过来看他记账,见“借:原材料——石英石一千一百斤、长石一千斤”的字迹工整,忍不住赞道:“陈郎君这记账法子,果然比流水账清楚多了。”

说话间,最后一担石头也卸完了,两座石堆整齐地码在院子,留出的走道宽敞利落。

陈睿检查了一遍,对阿虎道:“给大家结了今日的工钱,让兄弟们早点回去歇息。”

力夫们领了工钱,脸上都笑开了花,纷纷向陈睿和阿虎道谢。

“阿虎哥,接下来要请人把这石头敲碎然后碾成沙子。还得去石窑买三百斤生石灰,再就是收草木灰。”

“收草木灰?”

“对,大量草木灰,我要制取东西。”陈睿说。

“那好,俺马上就去安排!”阿虎又对力夫们说:“大家回去在附近传一下话,说咱们这儿收草木灰,各家有多少都送来,带石头渣子的给筛一下啊!”

“好嘞!我家柴房堆着一大堆呢,我这就回去筛了送过来!”

一群汉子呼啦啦赶紧出去了。

“阿虎哥,还要去王瘸子那里定十个大缸,在这边搭两个棚子,再砌两个大灶台。先就这么多!你先记在本子上,一样一样的落实。”

“好!那我记下了!”阿虎把所有事项都记好,大步流星的去安排了。

里正看着阿虎干劲十足的样子,摸了摸胡须,“小郎君,谢谢你啦!”

“里正伯伯说的什么话,有阿虎在,我省心多了!”陈睿说的一点没错,阿虎确实是个干事的好手。

陈睿告别了里正,回家研磨下笔,在宣纸上书写了几个大字。

“收草木灰!十斤一文钱!”,完了和刘伯一起贴在了院子门边墙上。

宣纸上的字迹墨色未干,就被路过的杂货铺掌柜瞥见了。

他眯着眼念完,拉着身边的布庄老板嘀咕:“收草木灰还给钱?这陈郎君的路子,倒是越来越让人看不懂了。”

布庄老板捋了捋山羊胡,朝院子里的石堆努努嘴:“人家连石头都当成宝贝,收点草木灰算什么?”

两人正说着,就见一个老妇人挎着半竹篮草木灰走来,怯生生地问守在门边的刘伯:“老丈,这草木灰真能换钱?我家灶台底下攒了好些,筛得干干净净的。”

刘伯连忙点头,接过竹篮用秤称了称:“十九斤,给您两文钱。您要是还有,尽管送来,越多越好。”

老妇人捏着刚到手的铜钱,眼睛亮了起来,转身就往村里跑,嘴里喊着:“各家快把草木灰筛出来,陈郎君这儿收呢!”

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半天功夫就传遍了整个镇子。

到了午后,院子门口排起了长队,男女老少都挎着篮子、推着小车,送来的草木灰堆得像座小山。

阿虎带着两个临时雇来的伙计,一边称重一边记账,用借贷记账法清清楚楚记下“借:原材料——草木灰 三千五百斤 贷:现金 三百五十文文”,忙得满头大汗,脸上却满是干劲。

陈睿则在院子里规划着棚子的位置,用石灰在地上画了记号。

又嘱咐阿虎尽快把棚子和灶台砌好,“后续还有得忙,咱们得抓紧时间。”

送来草木灰的人渐渐少了。

阿虎清点着今日的收获,对陈睿说:“小郎君,今天一共收了两千三百斤草木灰,石窑的生石灰也定好了,明日就能送来!”

陈睿看着院子里整齐的石堆、满满的草木灰和大缸,好像不缺什么了?

对,还有柴草。这边没有煤,还好山边不缺柴火。

又让阿虎安排人收一些柴草。

万事俱备。

这时,王瘸子拉着一车大缸过来,“陈郎君,您要的大缸我给送来了,都是上好的陶土烧的,耐烧得很!”

陈睿走上前敲了敲缸壁,声音清脆,满意地点点头:“王师傅手艺精湛,辛苦你了。阿虎,把账结一下。”

阿虎应声过来,当场给了钱。

王瘸子接过钱,看着院子里忙碌的景象,忍不住问:“陈郎君,您收这么多草木灰和石头,是要做什么营生啊?”

陈睿笑了笑,指着那堆石英石:“做点东西,王老伯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一起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