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65章 开业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65章 开业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张正堂闻言,眼睛一亮,摸着胡须沉吟道:“新点子?这倒是该琢磨琢磨。寻常酒楼开业,无非是请些乐师奏乐,派小厮撒些铜钱让街坊哄抢,虽热闹,却少了些新意。”

他看向陈睿,“你脑子活,可有什么想法?”

陈睿望着窗外飘落的槐花,忽然笑道:“要不,咱们搞个‘砸金罐’的彩头?”

“砸金罐?”张正堂来了兴致,“怎么个砸法?”

“开业当天,在门口摆上几十个金罐,罐子上刷上金漆,里面塞着卷好的彩纸,写着不同的奖品。”陈睿比划着,“客人只要进店消费,不论多少,都能领个小锤子砸一个蛋。彩纸上有‘免单券’‘下次消费八折’‘下次消费七折’,还有‘赠招牌菜一份’,最差也是‘送槐花糕一块’,保准人人有份,热闹又吉利!”

“妙啊!”张正堂一拍大腿,“这法子既新鲜,又能勾着人来凑热闹!金罐子好弄吗?要不要找银匠打造?”

“不用真金,”陈睿笑着摆手,“去买一批小圆陶罐子,外面刷层金漆,看着金灿灿的就行,省钱又体面。保证砸开时‘咔嚓’一声脆响,碎片里滚出红黄绿的彩纸,比撒铜钱更有盼头!”

“就这么办!”张正堂乐呵呵地喊,“萧丰,你多备些小份的槐花糕,蛋里的‘安慰奖’就用这个,甜丝丝的,客人拿在手里也高兴!”

萧丰在灶前应着:“老爷放心!我这就多蒸几笼,保证个个暄软香甜!”

陈睿补充道:“再让伙计们提前三天就去街坊邻里那透信,说开业当天砸金罐,最大的奖是‘指定套餐全年免费吃十次’,保管把半条街的人都引过来。对了,金罐旁摆张木桌,让说书先生守着,砸出大奖就敲醒木喊一声,更能聚人气。”

“对对对,”张正堂连连点头,“我这就去多订点金蛋,以后重大节日还可以做这个活动,再找块红绸子围着,看着就喜庆。”

“再做些带编号的小木牌,客人砸出大奖就发一块登记,往后凭牌来吃饭,多送碟酱菜,让他们常来。”

张正堂望着陈睿,“对了,初六那天,要不要请些官员来撑场面?我大哥认识的人不少,要是请他们来坐坐,面上也好看些。”

陈睿想了想,摇头道:“不必了。咱们这酒楼不能只做官员生意,砸金罐图的就是个热闹亲民,若是请太多官员,反倒让街坊觉得生分。太子殿下肯来,已是天大的面子,足够了。”

张正堂点头称是:“你说得在理。咱们就踏踏实实做买卖,靠金罐的彩头聚人气,靠味道留客人,比什么都强。”

接下来的两天,味真楼上下都忙着做开业前的准备。

萧丰在后厨反复调试新菜,油焖笋的酱汁熬得浓稠发亮,糟熘鱼片的酒糟香飘出半条街;伙计们把几十个金罐刷得金灿灿的,摆在门口的木架上,用红绸围着,阳光一照晃得人睁不开眼。

时间过得真快。

初六清晨,天刚蒙蒙亮,味真楼门口就热闹起来。

辰时刚到,太子李承乾的车驾就到了。

他依旧穿着便服,身后跟着两个内侍,手里提着个食盒。

“小先生,张伯父,”他笑着走进来,“我带了些东宫的点心,刚听外面吆喝砸金蛋,倒是新鲜,我也来凑个热闹?”

陈睿连忙迎上去:“殿下能来,就是最好的彩头。快请,这第一个金蛋,就请殿下开砸吧!”

李承乾拿起木锤,选了个最大的金蛋,笑着扬了扬手:“那我就沾沾喜气了!”一锤下去,“咔嚓”一声,金罐裂开,滚出张红绸纸。

说书先生眼疾手快捡起,高声念道:“恭喜太子殿下!中了‘赠招牌菜三份’!”

人群顿时欢呼起来,掌声雷动。

李承乾笑着把纸递给陈睿:“看来本宫手气不错,可得再好好尝尝萧师傅的手艺。”

路过的行人看见味真楼外,一张大红纸上写着金灿灿的几行字:“美食新定义,烟火入寻常。进店砸金蛋,好运落满堂。本店新出炒菜,开业酬宾!”

“这‘烟火入寻常’写得好啊!”一个摇着蒲扇的老者驻足念叨。

“寻常百姓吃的,才是真滋味。”

他身后的后生踮脚望着红纸上的字,又瞟了眼门口堆成小山的金蛋罐碎片,拉着老者就往店里钻:“爹,咱也进去尝尝,说不定能砸个大奖!”

刚进巷口的货郎听见动静,挑着担子就拐了过来。

他放下担子擦着汗,盯着红纸嘿嘿笑:“前儿听街坊说这酒楼要开,没想到还弄这么多新鲜花样。”

说着摸出几文钱,“给我来碗荠菜豆腐羹,我也凑个热闹砸个罐子!”

几个穿着青衫的书生,望着红纸上的字若有所思。

其中一人对同行的友人笑道:“‘烟火入寻常’,这七个字倒有几分意思。不如咱们也进去坐坐,品品这寻常烟火里的滋味?”

不多时,原本就热闹的店门口更挤了。有人指着红纸念给不识字的孩童听,有人对着金罐残骸啧啧称奇,还有人举着刚砸中的彩纸跟街坊炫耀。

阳光透过酒楼的幌子,把红纸上的金字照得越发鲜亮。

“这字是谁写的?”有个卖笔墨的掌柜凑近看了看,摸着胡须赞道,“笔力虽不算顶尖,却透着股实在劲儿,跟这酒楼的菜似的,让人看着就舒坦。”

李承乾望着窗外被风吹得猎猎作响的红纸,又看了眼门口那些捧着碗喝粥、举着锤砸蛋的百姓,忽然道:“这‘烟火入寻常’,说的不只是菜,更是日子。百姓能踏踏实实进店吃碗热饭,笑着砸个金蛋,便是最好的太平景象了。”

“太子殿下说得好!”底下有老百姓大胆回应。

张正堂搬了张桌子坐在金罐旁,手里攥着醒木;小厮们举着木锤吆喝:“来咯来咯!进店消费就砸金罐,砸中‘全年免费吃’,顿顿管够!”围上来的人越来越多,孩子们扒着木架看金蛋,老人们互相议论着“这里面能有啥好东西”。

外面的热闹劲儿更足了,客人排着队进店,吃完就去砸金罐。

有个富商模样的男子砸中“第二次半价”,乐得咧开嘴:“明儿带老婆子来,让她也尝尝鲜!”;穿青衫的书生砸出“赠槐花糕”,捧着糕对同伴笑道:“这糕比书院的点心甜!”;最热闹时候是个五六岁的小童,一锤砸开金蛋,滚出张黄绸纸,说书先生敲着醒木喊:“恭喜小公子!中了‘指定套餐全年免费吃十次’!”小童子抱着纸蹦得老高,他爷爷在旁边直呼小孙子真是金童。

雅间里,李承乾听着外面的喧哗,夹起一块油焖笋尝了尝,笑道:“这砸金罐的法子果然热闹,比宫里的宴席既好看又好吃。”

“殿下若是喜欢,往后常来坐坐。”陈睿给他斟上茶,“等这阵忙完,我请殿下去鄠县,尝尝刚从地里摘下的瓜果,蘸着新磨的酱,比这笋更爽口。”

“好啊。”李承乾眼里闪着光,“到时候我带上青雀,让他也看看,这民间的热闹,原是比宫里的阿谀奉承更动人的。”

两人正说着,张正堂进来笑道:“外面都坐满了,连二楼的雅间都订出去了。萧丰的菜不够做了,正让小厮去市集再买些鲜鱼呢!”

窗外的阳光正好,照在“味真楼”的幌子上,金闪闪的。

说话先生的吆喝声、客人的欢笑声、金蛋裂开的脆响混在一起,热闹得像一锅沸腾的好汤。

陈睿望着这景象,忽然觉得,这金蛋里的彩头不过是引子,真正勾着人来的,是这满室的烟火气,是街坊们捧着槐花糕的笑脸,是寻常日子里那点实实在在的盼头。

张正堂看着满座的客人,又看看和太子相谈甚欢的陈睿,端起茶杯抿了一口,笑得眼角的鱼尾纹都堆在了一起。

他知道,这“味真楼”,应该算是真的立住了。

“这还不够,味真楼要立住脚,最终靠的还是口味和服务。”陈睿说道。

“口味我清楚,啥叫服务?”

陈睿笑着解释道:“服务就是让客人在咱们店里吃得舒心、满意。比如客人一进门,伙计就得热情招呼,引到合适的位置。上菜速度要快,不能让客人久等。客人有什么需求,得第一时间响应。要是客人对菜品有意见,咱们得虚心接受,及时改进。”

张正堂摸着胡须,点头道:“听起来不难,可做起来怕是不容易。”

陈睿接着说:“咱们可以制定一套规矩,让伙计们都记熟。再设个奖惩制度,表现好的有赏,出了差错的受罚。这样大家就有积极性了。而且,咱们可以在客人吃完后,主动询问他们的感受,收集意见,不断完善。每天早上再给他们都灌输一遍,让这种意识成为习惯。”

李承乾也在一旁点头:“此计甚好,如此一来,客人定会觉得备受重视,自然愿意常来。”

张正堂一拍大腿:“就这么办!明天早上咱们就开始!咱们先商议一下,需要设立哪些规矩和奖惩制度!”

三人正热烈商议着,突然一名伙计慌慌张张跑进来,喘着气道:“老爷,不好了!有位客人说吃坏肚子,在大堂闹起来了!”

张正堂脸色一变,急忙起身:“快带我去看看!”

陈睿和李承乾也跟了过去。

只见大堂里一位中年男子捂着肚子,满脸痛苦,周围围了不少客人。

张正堂赔着笑脸:“客官莫急,先坐下,有什么事好商量。”

那男子怒道:“你们这什么破菜,我吃了没一会儿肚子就疼得厉害,今天必须给我个说法!”

陈睿上前仔细询问了男子吃的菜品,又看了看他的面色,心中有了计较。

他温声道:“客官,您先别着急,我这就安排大夫来给您瞧瞧。若是真因我们的菜出了问题,我们定负责到底。”

说完,立刻让伙计去请大夫。

不一会儿,大夫匆匆赶来,给男子把了脉,又问了饮食情况,皱着眉头道:“这位客官的症状并非是因食用贵店菜品所致,而是他本就肠胃虚寒,早上出门又喝了几口凉井水,才引发腹痛。”

周围客人听了,纷纷议论起来。

那男子有些尴尬,低下头不说话。

张正堂松了口气,依旧笑着说:“客官,虽然不是我店菜品的问题,但您在我店里出了事,这单我们免了,再送您一份滋补的汤品调养调养。”

男子一听,脸上露出感激之色,忙起身拱手:“是我莽撞了,误会贵店。贵店如此仁义,日后我定常来光顾。”

一个小插曲就这样被化解。味真楼的生意并未受到影响,食客们反而更加热烈的蜂拥而至。

一天下来,店里的厨师和伙计们都忙得不可开交。

到了打烊时分,张正堂、陈睿和萧掌柜聚在一起盘点今日的营收。

“今日从巳时起到戌时,共接待客人六百八十八人,一共一百十六桌,也就是说,每张桌子都翻了5次以上。”

“银六十六两,钱五十八贯又七百五十八文。”

也就是说,酒楼今天大概营业额是一百二十四贯左右。

看着那满满当当的银钱,张正堂笑得合不拢嘴:“今日这生意,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上许多!多亏了陈睿你想出的砸金罐法子,还有这服务的点子。”

萧掌柜也赞道:“这味真楼有如此热闹景象,实乃不易。往后只要坚持这口味与服务,必能声名远扬。”

陈睿道:“都是大家齐心协力的结果。不过今日这热闹之后,咱们更要注重菜品品质和服务细节。”

张正堂点头称是:“没错,明日开始就按咱们商议的,给伙计们立规矩、定奖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