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21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21章 总把新桃换旧符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腊月三十,除夕,下午。

刘伯踩着板凳,正往门框右侧贴第二块桃符。桃木牌被摩挲得光滑,上面的符语是前几日请镇上周夫子写的,隶书写就的二字笔锋圆润,带着股古朴气。老人说话时呼出的白气裹着笑意,在鼻尖绕了个圈才散开:左招福,右避邪,咱小九今年添了手艺,这桃符得贴得周正些,好让福气进门。

陈小九扶着板凳腿,指尖触到冰凉的木面,望着门框上的桃符发怔。这符的笔法比他前世读小学时练的颜体显得轻盈了些,应该是《曹全碑》的笔意,忽然想起现在离颜真卿出生还有几十年,颜体字连影子都没有,忍不住在心里暗笑——自己繁体字都认不全,有空了得练练字看看书。有个道士身份即使不参加科举,总不能当半个睁眼瞎吧。

刘伯,他摸了摸鼻子,雪沫子落在手背上,凉丝丝的,明年咱试试春联吧?用红纸写些吉利话,看着比桃符热闹些。

刘伯从板凳上下来,跺了跺脚上的雪,拍了拍他的肩:想写字是好事。明儿我去周夫子那儿给你讨本字帖,从笔画练起。你师父生前总说,道士得通文墨,不然画符都认不全,更别说读经卷了。

陈小九应着,目光落在桃符下飘动的红流苏上。雪光映着红绸,恍惚间竟有了几分新年的气象。漫天飞雪里,前世王安石那首《元日》忽然撞进脑子里,字句在舌尖打转,忍不住低低吟诵起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好!好诗!刘伯听得眼睛发亮,手里的抹布都忘了放下,小九啥时候学的作诗?这几句听着比老周那风调雨顺的顺口溜顺耳多了!有那股子盼头!

陈小九一愣,才想起这诗在当下压根没问世。他正想解释是听来的,刘伯已经转身往堂屋跑,棉鞋踩在雪地上咯吱响:快!再念一遍,我找纸笔来记!这诗得留下来,一会儿贴在香案上,让道长也看看。

不多时,刘伯捧着砚台和竹麻纸回来,手握着墨锭,在砚台上磨得响,墨香混着雪气飘过来:快写下来!这诗得贴在条案上,让道长也听听咱小九的本事!

陈小九握着毛笔的手直冒汗。他总不能说这是几百年后的人写的,更怕露了繁体字的破绽——前世学的简体字早就刻在骨子里,写繁体时总忍不住少几笔。笔尖悬在纸上半天,他苦笑着自嘲:伯,我就是随口胡诌的,字也写不好......

胡诌的也强!刘伯把笔往他手里塞,指节因为用力泛着白,快写!快写!歪歪扭扭也是咱自家的诗!

陈小九没法子,只好硬着头皮下笔。他刻意避开记忆里颜体的筋骨,学着周夫子写桃符的笔法,一笔一划地描。字的字写得歪歪扭扭,火字旁差点糊成一团;字的繁体记不太清,草字头下面的部分差点写反,写完时满手心都是汗,墨迹在纸上洇开一小片。

刘伯却看得直点头,凑得近了,鼻尖都快碰到纸:这字有股子拙劲,像庙里的碑刻!你看这字,最后一捺多有力道,跟你劈柴似的!他小心翼翼地把纸拎起来,晾在条案的竹架上,等干了就贴起来,让张老爷他们也开开眼,咱小九不光会做糖,还会作诗!

陈小九望着那首歪歪扭扭的诗,忽然觉得哭笑不得——看来这文抄公的身份,是躲不过去了。

堂屋的条案早已收拾妥当,梨木牌位上先师云虚子之位七个字,是他凭着师父手抄的经卷记忆描的,比刚才写诗工整了不少。牌位前摆着供品:一盘蜜饯藕片裹着雪酿糖霜,像串半透明的玉;一碗糖糕裂着细缝,里面的枣泥馅隐约可见;还有些杏仁、核桃,都是张老爷送来的年货。

师父,陈小九地跪在蒲团上,膝盖磕在青砖地上,发出闷响,他连磕三个头,额头沾了点灰,今年咱有院子了,有暖炉,比在观里啃冻饼子强多了。我听您的话,学着好好过日子,还悟了做白糖和炒菜的法子,明年要去长安开酒楼。您放心,等弟子站住脚跟了,就回山重修道观,供奉三清,让观里的香火重新旺起来!

刘伯在旁听着,老眼里泛起了潮,赶紧别过脸去抹了把。他蹲下来,对着牌位絮絮叨叨:道长,您是不知道,小九现在出息了。前阵子做的腊八粥,放了点雪酿糖,甜得润口,让张府的老太太直夸,说比宫里的点心还香;教萧掌柜家的小子片鱼,那手法快得看不清,比长安酒楼的厨子还利落......他越说越激动,眼泪顺着皱纹往下淌,滴在衣襟上,您走的时候总担心他年纪小,以后艰难困苦,可您看,这孩子心细手巧,比谁都能扛事......

烛火被从门缝钻进来的风搅得晃了晃,牌位上的字在光影里忽明忽暗,似在点头。陈小九扶着刘伯起身:伯,咱包饺子吧,白菜羊肉馅的,您上次说想吃的。

灶房里白雾腾腾,刘伯揉面的手法越来越熟练。面团在掌心转着圈,渐渐变得光润,像块上好的羊脂玉。他撒了点干粉,擀面杖在手里翻飞,面皮很快变成圆圆的一片,薄得能透出底下的木纹。

刘伯揉好面,又开始剁馅,白菜切碎了,混着剁成肉泥的羊肉,刀背地敲着案板,震得灶台上的陶罐都跟着颤。他往馅里加了点姜末,又倒了点香油,用筷子搅得响,香味顺着白雾飘出去,引得院门外的的大黄狗都叫了两声。

锅里的水刚开,冒起细密的白泡,院门上的铜环就哐啷哐啷响了。陈小九擦了擦手去开门,冷风裹着雪片涌进来,他眯眼一看,张老爷披着件紫貂裘,手里拎着个描金食盒;蓉娘裹着件粉棉袄,小脸冻得通红,怀里抱着个红布包;萧掌柜和萧丰跟在后面,萧丰手里提着个沉甸甸的礼盒,上面还系着红绸带。

伯父,萧掌柜,快进来!陈小九往屋里让,雪花落在他发间,瞬间化成了水,刚包好饺子,正冒热气呢。

张老爷迈进堂屋,解下貂裘递给跟来的仆役,一眼就瞧见了条案上的诗,忍不住念出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好诗!这是谁作的?小九?

陈小九脸一红,刚想解释是听来的,刘伯已经抢着说:是呢!下午贴桃符时,这孩子望着雪就随口念出来了,字也写得有模有样,您瞧瞧这新桃换旧符,多应景!

蓉娘凑过去看,辫子上的绒球蹭到纸上,她指着二字:小九哥哥,这是说屠苏酒吧?

是呢,陈小九点头,据说喝了能辟邪。

萧掌柜也捋着胡须点头:这诗里藏着过年的景,有爆竹,有新桃,还有春风,听着就让人心里亮堂!

陈小九被夸得坐立难安,赶紧岔开话题:伯,水开了,饺子该下锅了吧?

刘伯应着去灶房,不多时端来个大陶盆,白胖的饺子挤在一处,个个都挺着圆肚子,蘸料碟里的醋泡着蒜泥,酸香混着辣气直往人鼻子里钻。

众人围着方桌盘坐下,张老爷拿起酒杯,先对着牌位举了举:这杯敬道长,教出个好徒弟。酒液入喉,热流顺着喉咙往下淌,暖得人鼻尖发红。

萧掌柜也跟着举杯:我也敬道长,若不是道长教导小九师傅,咱也遇不上这桩缘分。

几人边吃边聊。

长安的铺面定在延康坊了,张老爷放下酒杯,夹了个饺子,一边挨着西市,来往商客多;一边靠着京兆府公廨,官面上的人也常走,都是体面人。装潢得三个月,正好让萧丰继续跟着小九学手艺,等开张时就能独当一面了。

萧丰眼睛一亮,嘴里的饺子还没咽下去,含糊不清地说:我想收几个徒弟,张府的大柱和二栓手脚麻利,又是自小看着长大的,知根知底,学东西也快。

陈小九点头:对,核心手艺目前得咱们自己人来做,至少今年得保着独家。等站稳了脚,再慢慢教把手艺传开授徒,到时候长安酒楼里都是小丰哥的徒子徒孙,别的酒楼也不敢太对付咱们。

萧丰嘿嘿嘿嘿笑个不停。

雪酿糖的生意就留在镇上,张老爷捻着胡须,长安地价贵,人多眼杂,容易走漏手艺。这儿到长安骑马一天能传消息,马车拉货两天就到,稳妥。我已经让王瘸子再赶做二十个瓦溜,开春就扩招伙计,把糖坊的规模扩一倍。

得加些护院,陈小九眉头微微皱起,我总有点担心......

放心,张老爷摆手,语气笃定,我货栈有二十多个护院,都是跟了我十年以上的老弟兄,知根知底。调十个过来守着糖坊,昼夜轮班,再让账房给他们加两成月钱,保准尽心。货栈那边我再招几个新人,不碍事。在他看来,雪酿糖是眼下最要紧的根基,得先紧着这边。

刘伯给萧丰夹了个饺子,忽然问:咋没见府上主母?今儿除夕,该一家人热热闹闹的才是。

张老爷脸上的笑淡了些,筷子在碟子里顿了顿:内人五年前染时疫去了。大儿子在国子监读书,得正月初一才放假;就剩蓉娘跟着我,平时在长安大兄家,跟堂姐们一起念书学账,年底才接回来。老太太住不惯长安的高楼,总说镇上空气养人,就留在老宅了。

刘伯忙道:是我多嘴了......

不妨事。张老爷摆摆手,夹了块糖糕给蓉娘,如今心思都在孩子们和生意上,其他的也看淡了。他看了一眼蓉娘,又看了一眼陈小九,笑着说,如今蓉娘都快十一岁了。

刘伯接过话头,跟着笑:是啊,小九过了年都十四了,也是半大的小子了。

陈小九正夹着饺子沾着醋,闻言差点抖落——

外面忽然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像有什么东西在炸响。萧丰耳朵尖,一下子跳起来:是镇上后生在烧竹子!咱也去凑个热闹!

他拉着陈小九和蓉娘就往外跑,鞋踩在雪地上深一脚浅一脚。院门口的空地上,几个半大的后生正围着一堆青竹烧,竹节遇热爆裂时溅起火星,映得夜空通红,像开了片烟花。

萧丰喊了声,等着!

不一会儿从客栈后面拉出一捆竹子,是早就备好的,也往火堆里一扔,声更响了,吓得蓉娘捂着耳朵笑,细雪落在她发间,像撒了把碎银。

陈小九望着跳动的火苗,火星子顺着烟往上飘,像无数只萤火虫。他忽然想起诗里的爆竹声中一岁除,原来没有火药的年代,新年的声响是这般质朴又热烈,带着股生生不息的劲儿。

回到堂屋时,张老爷和萧掌柜已经准备起身告辞。后天大兄回来过节看老母亲,张老爷拍了拍陈小九的肩,小九你得空就过我家来,正好让大兄跟你聊聊。

送走客人,陈小九回头看条案。师父的牌位旁,那首《元日》的墨迹已干,在烛火下泛着光,像块小小的牌匾。刘伯高兴热烈,脸上像落了层金粉:小九,你这诗里说春风送暖,我看呐,咱的好日子,就跟着这春风来了。

陈小九望着窗外,听着噼里啪啦不断的声音,他忽然觉得,不管是文抄公还是啥,只要能把日子过好,能对得起师父的嘱托,能让身边的人安稳,就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