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57章 秦王破阵乐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57章 秦王破阵乐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说罢,长孙冲拉着杜荷匆匆离去,杜荷临走时还回头瞪了陈睿一眼,像只斗败了的公鸡。

看着他们走远,柳荫下顿时爆发出一阵欢呼。

刘磊和刘淼跳着拍手:“陈大哥厉害!陈大哥厉害!”

蓉娘和妍娘、柔娘都松了口气,笑得眉眼弯弯,阳光落在她们脸上,像开了三朵最明媚的花。

李承乾拍着陈睿的肩,笑得合不拢嘴:“我就知道你行!刚才那首风筝诗,比长孙表哥的《曲江春望》还要有味道!尤其那句‘心随云影过蓬瀛’,听着就痛快!”

蓉娘看向陈睿的眼神里,亮晶晶的像落了星星,轻声道:“九哥哥,你真厉害。”她的声音很轻,却像羽毛似的搔在人心上,带着点不易察觉的羞赧。

陈睿被她看得有些不自在,挠了挠头,笑着转移话题:“风大了,正好放风筝,咱们再放会儿吧?”

“好!”李承乾立刻响应,拉着柔娘就去摆弄那只彩蝶风筝,“柔娘妹妹,咱们再试试,争取让它飞得最高!”

蓉娘也拿起一只粉色的桃花风筝,递到陈睿面前:“九哥哥,这个给你。”那风筝是她亲手糊的,绢面上绣着几朵粉嫩的桃花,针脚细密,看着就暖心。

陈睿接过风筝,指尖不小心碰到她的指尖,两人都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手。

蓉娘的脸颊瞬间红了,转身快步走到柳荫深处,假装整理风筝线,耳根却红得像要滴出血来。

陈睿他举起风筝,迎着风跑了几步,那只桃花风筝便晃晃悠悠地飞了起来,像一片粉色的云,追着李承乾的彩蝶风筝,向着更高的天空飞去。

刘磊和刘淼的小鱼风筝也飞起来了,银灰色和青黑色的身影在天上窜来窜去,像在玩捉迷藏。

妍娘的燕子风筝最是灵动,翅尖一振,就蹿出老远,引得众人阵阵欢呼。

放了半晌风筝,日头渐渐偏西,把天空染成了一片温柔的橘红。

吐蕃使团演出也没啥好看的,大家兴趣缺缺。

蓉娘指着远处的戏台:“那边在演新曲子,好像是《秦王破阵乐》,咱们去看看吧?”

一行人往戏台走去,刚到台下,就听见一阵雄浑的鼓点响起,紧接着是金戈铁马般的乐声,听得人热血沸腾。

戏台上,演员们穿着铠甲,手持长枪,正演着一场激战,刀光剑影,呐喊震天,正是当年秦王李世民平定刘武周的场景。

“这是《秦王破阵乐》!”李承乾眼睛一亮,语气里满是兴奋,小拳头紧紧攥着,“是父皇平定刘武周时的故事!你看那个穿黄金甲的将军,多威武!”

乐声越来越激昂,演员们的动作也越发刚劲,仿佛真的置身千军万马之中。

李承乾看得聚精会神,小脸上满是崇拜:“父皇当年打仗,一定很辛苦吧?”

他转头看向陈睿,眼神里带着点认真,“陈大哥,你说大唐能有今日,是不是很不容易?”

陈睿望着他认真的侧脸,心里微动。

这少年太子,虽生长在太平盛世,却能从这曲乐里读出创业的艰难,实属难得。

他点了点头,声音温和却郑重:“是啊,殿下。当年陛下南征北战,多少次身陷险境,身边的将士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打下这万里江山。就像这《秦王破阵乐》里唱的,‘铁骑铮铮踏九州,旌旗猎猎卷残秋’,每一句都藏着无数先辈的血汗。”

他指着戏台上那个身披黄金甲的身影,继续说道:“您看陛下当年,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从未退缩过。被刘武周的大军围困时,城中粮草断绝,连战马都快吃完了,可陛下依旧身先士卒,每日亲自登城巡视,鼓舞士气。后来亲率精锐奔袭虎牢关,那一战打了三天三夜,将士们连眼皮都没合过,才最终打败所有敌人,一举定了天下。”

李承乾听得眼睛都不眨,小脸上满是向往与敬佩:“父皇真厉害……”他忽然低下头,小声道,“可我总觉得,自己好像没什么本事,既不会打仗,也不像陈大哥你这般有巧思,将来怎么才能像父皇一样,守住这大唐的江山呢?”

这话一出,周围的气氛顿时静了些。蓉娘和妍娘、柔娘都停下了说笑,看着太子殿下,眼神里带着些担忧。

刘磊和刘淼似懂非懂,却也知道太子哥哥好像不开心了,乖乖地站在一旁,不敢说话。

陈睿看着李承乾低垂的眉眼,心里忽然软了一下。

这孩子虽贵为太子,却也背负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他蹲下身,与李承乾平视,语气温和:“殿下说笑了。您今年才十二岁,正是读书学本事的时候,何必急着给自己下定论?再说,守江山未必只有打仗条路。”

他指着戏台上正在搬演的战后场景——百姓们箪食壶浆,迎接凯旋的大军,脸上满是劫后余生的喜悦:“您看,百姓们盼的是什么?不过是吃饱穿暖,安居乐业。陛下当年打仗,是为了结束战乱;如今励精图治,是为了让百姓过上好日子。殿下只要记住这份初心,将来用心治理国家,让百姓们继续过这样的太平日子,就是守住了江山。”

他顿了顿,又笑道:“何况殿下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跟着学算术,是为了看懂民生账目;跟着看盐坊,是为了知晓百姓疾苦。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学问,比只会空谈大道理有用多了。”

李承乾抬起头,眼睛里重新有了光彩:“真的吗?我学的这些,真的有用?”

“当然是真的。”陈睿点头,语气肯定,“将来殿下做了皇帝,看到地方官报上来的粮税账目,一眼就能看出有没有猫腻;吃到百姓进贡的盐,能知道是不是掺了沙子。这些看似小事,却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日子,难道不是大事?”

蓉娘也跟着点头,笑着说:“殿下上次还帮着算过盐铺的账目呢,算得可快了,比账房先生还准呢。”

妍娘和柔娘也纷纷附和:“是啊是啊,殿下学东西可快了。”

“刚才放风筝,殿下一下子就学会了,比我们都放得高呢。”

李承乾被说得有些不好意思,脸颊微红,却挺直了小身板,眼神里的迷茫散去,多了几分坚定:“我知道了。我会好好学本事的。”

戏台上的《秦王破阵乐》已经到了尾声,乐声渐渐平缓,却依旧带着一股昂扬的气势。

“天色不早了,该回去了。”陈睿站起身,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

众人收拾好风筝,往回走。

刘淼累得走不动了,陈睿便抱起来,小家伙趴在他肩上,嘴里还嘟囔着刚才放风筝的趣事。

蓉娘和妍娘、柔娘跟在后面,小声说着话,时不时传来一阵轻笑。

李承乾走在陈睿身边,手里还攥着那只彩蝶风筝的线轴,脚步轻快,嘴里哼着《秦王破阵乐》的调子。

走到岔路口,李承乾要回宫了,他回头看着陈睿,认真地说:“陈大哥,谢谢你。今天我很开心。”

“臣也很开心,殿下。”陈睿拱手笑道。

“那我明天还去找你学算术好不好?”

“好啊。”

看着李承乾的身影消失在街角,蓉娘才笑着说:“殿下好像一下子长大了呢。”

陈睿点头:“是啊,孩子总要学着长大的。”

往怀德坊走的路上,刘淼已经在他怀里睡着了,小脸红扑扑的,嘴角还带着笑。蓉娘帮着扶着一个孩子的头,轻声道:“今天多亏了你,不然杜荷他们指不定要怎么欺负人呢。”

“没事,”陈睿笑了笑,“不过是几首诗的事,犯不着跟他们置气。”

“可那些诗真好听,”蓉娘仰起脸看他,眼睛亮晶晶的,“尤其是‘心随云影过蓬瀛’那句,听着就觉得心里敞亮。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陈睿心里咯噔一下,总不能说这是抄来的吧?他干咳一声,含糊道:“就是看着天上的风筝,突然就有了灵感。”

蓉娘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不再追问,只是嘴角的笑意更深了。

回到怀德坊,刘伯已经在门口等着了,看到他们回来,连忙迎上来:“可算回来了,晚饭都做好了,就等你们呢。”

把刘淼交给惠婶送回房,陈睿才松了口气,坐在廊下的石凳上。

蓉娘帮他倒了杯茶水,递过来:“累坏了吧?”

陈睿接过茶杯,喝了一口,温热的茶水顺着喉咙滑下去,驱散了一一身的疲惫。

“今天真热闹。”蓉娘坐在他对面,小声说。

“是啊,”陈睿点头,“曲江的春天,确实不错。”

两人一时没再说话,就那么静静地坐着。

过了一会儿,蓉娘才站起身,红着脸说:“我该回家了,我爹该担心了。”

“我送你。”陈睿也站起来。

“不用不用,很近的。”蓉娘连忙摆手,拿起自己的小篮子,“那我走了,九哥哥晚安。”

“晚安。”

看着蓉娘的身影消失在巷口,陈睿才回到屋里。

他坐在桌前,看着桌上那只桃花风筝,提笔写下:“曲江春日,风暖鸢飞,少年意气,莫过于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