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106章 再入巧木坊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106章 再入巧木坊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陈睿转身往东宫走去。

刚走到东宫门口,就见李承乾正看几个伴读在摔跤。

“太子殿下。”陈睿站在阶下唤了一声。

李承乾示意伴读都停下,迎了上来:“小先生怎么来了?可是有新玩意儿带过来?”

“比新玩意儿更要紧的事。”陈睿笑着拱手,“陛下刚定了,九月初十,百工学堂要举行开学典礼,想请殿下代陛下出席,给学生们讲几句话。”

“百工学堂?”李承乾眨了眨眼,想起陈睿提过的技工学校,“就是教匠人烧焦炭、炼铁的那个学堂?”

“正是。”陈睿点头,“那些学生都是匠人子弟,往后学好了手艺,能造更结实的农具、更坚固的甲胄。殿下去了,既是给他们鼓劲,也是让天下人知道,皇家看重百工技艺,学手艺不是旁门左道。”

李承乾摸了摸鼻尖,有点不好意思:“我怕说不好……孔先生总说我说话太急,没章法。”

“不用讲太多大道理。”陈睿想起李世民的叮嘱,笑着提议,“殿下就说说自己的心里话,比如见过农家因农具不牢误了秋收,或是听说过军卒因甲胄不坚受了伤,再盼着他们学好手艺,造出合用的物件。这样既实在,学生们也听得进去。”

这话倒让李承乾松了口气。他想起去年随父皇去九成宫,见路边老农抱着断了刃的锄头叹气,当时还问过身边的内侍,为何锄头这般不结实。此刻被陈睿一提,倒有了些头绪:“我明白了。就说见过的事,盼着他们能造出好东西,让百姓少些难处。”

“殿下这话说到点子上了。”陈睿赞道,“学生们多是农家或匠户出身,听这些最能共情。对了,陛下还赐了‘百工学堂’的匾额,到时候会挂在学堂正厅,殿下揭牌时说句‘愿诸位学有所成,不负陛下期许’,就再好不过。”

李承乾认真点头,让伴读取来纸笔,把陈睿说的要点记在纸上:“我这几日再琢磨琢磨,定不会出岔子。对了,学堂里真能教人造出更好的铁器?”

“不出半年,殿下就能见到成效。”陈睿道。

“那我可得好好准备。”李承乾眼里亮起来,把纸条小心折好放进袖中,“到时候我穿常服去?还是穿朝服?”

“穿常服更妥当。”陈睿道,“学堂里多是匠人,常服亲近些,也显得殿下没架子。”

正说着,李泰抱着一摞书进来,见了陈睿便嚷嚷:“陈郎君怎么不找我?是不是又有好玩的事瞒着我?”

陈睿笑着把开学典礼的事说了,李泰顿时急了:“我也要去!我能帮着殿下记词,还能给学生们看看我画的炼铁图!”

“你若想去,便跟陛下请旨。”陈睿知道李泰爱凑热闹,也爱琢磨这些技艺,“不过去了可得守规矩,不能捣乱。”

“我才不捣乱!”李泰拍着胸脯,“我要跟那些学生说,炼铁时风箱拉得匀,铁水才不会结渣,这都是我从陈郎君给的图册上看来的!”

李承乾忍不住笑:“就你懂得多。”

告辞时,李承乾把那张记着要点的纸条又拿出来看了一遍,轻声道:“陈郎君放心,我定不会让父皇和那些学生失望。”

陈睿笑着应了。

回到怀德坊,蓉娘不在,惠婶在收拾院子,刘伯在翻那块收了棉花的地。

刘磊刘淼还在练习作业。

“刘伯,咱们去西市转转!好久没去巧木坊了,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鲜东西。”

说罢从盒子里找来根弹簧钢片带在身上。上次去巧木坊看到那个木鸟,如果换上弹簧钢片,估计效果更好。

“好嘞!”

陈睿带着刘伯穿过叫卖声此起彼伏的主街,拐进一条飘着木屑香的窄巷。

“巧木坊”的幌子在风里轻轻摇晃,门口那只衔着珠子的机关鸟正扑腾翅膀,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引得几个孩童蹲在旁边看呆了。

“掌柜的,又在琢磨新玩意儿?”陈睿掀开门帘进去,见掌柜正趴在案上。

掌柜抬头见是他,想了想,连忙放下刻刀:“小友可是稀客!今天过来有什么要买吗?”

王掌柜正对着一只木鸟发愁,见陈睿进来,忙举着手里松垮的麻绳:“陈郎君你看,这麻绳绕轴缠了三十圈,刚扇得十下翅膀就软了,力道越来越小,哪像个飞鸟的样子!”

陈睿从行囊中取出一根宽约半寸、长尺余的弹簧钢片,边缘打磨得光滑无刺,他指着钢片解释:“掌柜的,正好我今天有准备,这铁片子用弹簧钢锻打而成,既刚硬又有韧性,卷紧了能发力,我把它叫做发条。你看——”他捏住钢片一端,顺着案上的木轴顺时针缠绕,钢片越卷越紧,到最后卷成一个密实的圆盘,仅留末端一个小卡口,“这便是关键,通过弹性把外力转化为弹性存起来,就像给弓箭拉满弦,只是这发条能长久保持形变,不易失力。”

王掌柜凑近了看,只见卷紧的钢片边缘微微颤动,透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儿。“那咋让它慢慢松开呢?总不能一下子弹开吧?”

“需配一套棘轮棘爪。”陈睿拿起刻刀,在木轴一侧挖了个凹槽,“看到这凹槽里的小铜爪了吗?它卡在发条末端的齿纹上,卷紧时,齿纹顺着铜爪斜面滑过,不会倒转;松开时,铜爪死死咬住齿纹,只能让发条每回弹一格,带动木轴转一小角,这便是‘匀速’的诀窍。”他边说边将铜爪嵌入凹槽,又让掌柜取来三个大小不一的木齿轮,大齿轮套在木轴上,中齿轮与大齿轮咬合,小齿轮则与中齿轮相连,最末的小齿轮轴上安着木鸟的翅膀连杆。

“齿轮比例要精准,大齿轮转一圈,中齿轮转五圈,小齿轮转十圈,这样发条的劲儿经过齿轮减速,翅膀扇动的力道就均匀了。”

安装时,陈睿先将发条末端的卡口卡进木轴的卡槽,顺时针绕满二十圈,直到钢片卷成直径寸许的圆盘,再用细铜丝将圆盘固定在木轴上,防止散开。

接着将大齿轮套在木轴外侧,与中齿轮对齐咬合,最后把棘轮棘爪的铜片用木钉固定在轴座上,确保铜爪与发条齿纹紧密贴合。

“你试试转动木轴上弦,听到‘咔嗒咔嗒’的声音,就是棘爪在起作用了。”

王掌柜依言转动木轴,果然听到清脆的“咔嗒”声,转满二十圈后松手,发条通过齿轮带动振动装置,力道均匀,比先前的麻绳发条持久十倍,扇了百余下仍不见减弱。

“神了!”王掌柜抚掌赞叹,“这翅膀扇得又稳又有力,再也不会忽快忽慢了!这力道比麻绳足十倍,还不晃悠!郎君,您这脑子咋长的?”

陈睿擦了擦手上的木屑:“关键就在发条的材质和齿轮配比,弹簧钢片要经淬火处理,增加弹性极限,绕圈时不能过紧,否则易断;过松则力道不足。棘轮的齿距要均匀,棘爪弹力要适中,太紧会卡住,太松则失速。掌柜的按这个法子再做一个。”

王掌柜连忙取来纸笔,把发条的尺寸、齿轮比例、安装步骤一一记下。

刘伯也蹲在旁边看,伸手碰了碰木鸟的翅膀,触感结实:“这鸟儿装上这铁片子,怕是能扇一炷香不停歇?”

“何止!”陈睿笑着把弹簧片拆下来,“绕三十圈,撑半个时辰没问题。王掌柜,你给它配个木盒,把轴和弹簧片都藏在里头,外面雕些花纹,既好看又防尘。”

王掌柜连连点头,抓起刻刀就往一块梨木上划:“我这就做!做好了先给您送一只当谢礼!”

陈睿摆摆手,目光落在案上一只圆盘上——那是王掌柜做的简易日晷,指针歪歪扭扭的,刻度也不准。

“对了,王掌柜,这发条能不能驱动指针转?比如做个能计时的物件,不用看日头也知道时辰。”

王掌柜愣了愣,摸着下巴琢磨:“驱动指针?这倒没试过。指针得走得匀,快了慢了都不成,弹簧片的劲儿会不会越来越小?”

“这就得在齿轮上想办法。”陈睿捡起两根木条比划,“用大小不一的齿轮咬合,弹簧片带动大齿轮,大齿轮再带小齿轮,小齿轮连着指针。大齿轮转一圈,小齿轮转十圈,这样就算弹簧片劲儿慢慢松,指针走得也匀。”他在纸上画了个简单的齿轮组,“你看,这样一来,上一次发条,指针能走几个时辰,比日晷方便多了。如果发条不够时间,隔一段时间紧一下发条就行。”

掌柜眼睛越睁越大,抓起图纸贴在眼前:“这法子能成!陈郎君,咱试试做一个?就用这弹簧片当发条,外面做个木壳,刻上时辰刻度,准能卖个好价钱!”

“不急,先把木鸟的木盒做好。”陈睿笑着把弹簧片递给她,“计时的物件更讲究齿轮咬合,得用上好的钢材,木齿轮可不行,我给你写个条子,你去将作监找杨铁信杨师傅,让他给你做钢齿轮。”

“小郎君,这东西做出来,咱们可以拿来卖吗?俺觉得这计时的盘子做出来卖便宜了可不行!”

“先不急,这不是还没做出来嘛,我姓陈,叫陈睿,掌柜的贵姓?”

“陈睿!您就是那个炼钢造琉璃的陈县子!”

“正是小子!”陈睿也没谦虚。

“哎呀呀!咱还是同姓嘞!老汉我也姓陈,耳东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