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 第98章 玻璃定计

穿越大唐成小道士 第98章 玻璃定计

作者:已是暮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8 10:31:45

张府门口。

陈睿捧着个木盒,等了片刻,蓉娘就出来了。

“睿哥哥怎么来了?”她抬起头,见了他手里的木盒,眼里闪过一丝好奇,“这是……”

“给你和奶奶带了点东西。”

陈睿把木盒递过去,指尖不经意碰到她的手腕,两人都愣了一下,又慌忙移开目光。

张蓉娘的脸颊泛起淡淡的红,像被秋阳吻过的苹果。

进了屋,张奶奶正坐在大堂屋新做的圈椅上,见陈睿来,连忙放下针线:“小九,快坐快坐。”又招呼丫鬟给陈睿倒茶。

“奶奶,您先看看这个。”陈睿把木盒放在桌上,轻轻打开。

檀木的深沉衬得里面的物件愈发透亮——两支玻璃簪子静静躺着,一支是梅花枝,花瓣上还带着点淡淡的粉,像刚经了春寒;另一支是翠竹,竹节分明,透着玉般的莹润。

旁边还有两副耳坠,水滴状的玻璃坠子,在光下流转着清辉,像把晨露封在了里面。

张奶奶拿起梅花簪子:“这……这是水晶还是玉石啊?莫非是琉璃?”她活了大半辈子,见过银簪金钗,也见过玉石的,却从没见过这样透亮的物件,阳光透过簪子照在她手背上,连皮肤的纹路都看得清清楚楚。

“是玻璃,比琉璃更透亮些。”陈睿解释道,“这几天在窑里烧的,想着您和蓉娘或许能用得上,就做了几样。”

蓉娘接过丫鬟递过来的茶水,看见桌上的簪子耳坠,脚步顿了顿,茶盏差点脱手。

她放下茶碗,拿起那支翠竹簪,指尖轻轻抚过冰凉的竹节,眼里的光像落了星子:“这竹子……像真的一样。”

“照着竹子刻的模子。”陈睿笑道,“知道你爱清净,梅花簪子配素色的衣裳正好。翠竹簪子给奶奶,奶奶永远年轻。”

张奶奶把翠竹簪子插在鬓角,对着铜镜左看右看,笑得合不拢嘴:“好看,真好看!比当年他爷爷送我的银簪子亮堂多了!”

她忽然拉过张蓉娘的手,把那副水滴耳坠往她耳垂上比,“你瞧瞧,咱蓉娘戴上,像画上的人儿似的。”

张蓉娘的脸更红了,连忙把耳坠摘下来,小心翼翼地放回盒里:“谢谢睿哥哥,这拿去卖一定很贵重吧。”

“不算贵重,是我亲手烧的。”陈睿摆手,“你就收下吧,戴着也方便。”他顿了顿,又道,“往后还能做些带颜色的,红的像玛瑙,绿的像翡翠,到时候再给您送几样来。”

张奶奶听得眼睛发亮:“还有带颜色的?那得多好看!”

她把簪子往蓉娘手里塞,“快收下,这是小九的心意。再说,咱蓉娘戴着好看,小郎君看着也舒心,是不是?”

最后那句说得半开玩笑,张蓉娘的脸“腾”地红到了耳根,捏着簪子的手指都有些发烫。

陈睿也觉得脸上热,连忙岔开话题:“这次还烧了些玻璃碗和茶水杯,透亮得很,盛上酒或茶水,看着就清爽。等下让伙计送些来,用着正好。”

“好!好!老婆子我就不推辞了,谢谢小九的一片心意咯!”

正说着,张蓉娘忽然想起什么,转身进了里屋,片刻后拿着个小布包出来,递给陈睿:“这是我给你缝的护腕,你总在工坊里忙活,手腕怕是常磨着。”

布包打开,是两副青布护腕,针脚细密,边缘还绣着圈小小的云纹。

陈睿拿起一副戴上,大小正好,布贴着皮肤,暖乎乎的。“多谢你,很合适。”

“不值什么钱,你别嫌弃。”张蓉娘的声音低低的,眼睛望着窗外的菊花,不敢看他。

张奶奶在一旁看得直乐,偷偷给陈睿使了个眼色,又对蓉娘道:“好啦,赶紧安排午饭,今天小九来了,让你爹陪小九说说话。”

“诶!”蓉娘带陈睿去了书房,然后就出去了。

回到正堂,蓉娘把翠竹簪子给奶奶插好,自己则拿着那支梅花簪,对着铜镜轻轻比划。

“好看吧?”张奶奶凑过来,在镜中看着她,“小九是个实诚人,心里有你呢。”

张蓉娘轻轻“嗯”了一声,把簪子小心收好,嘴角却忍不住往上翘。

张正堂昨天才从长安回来,正在书房汇账。

书房内檀香袅袅,张正堂见陈睿进来,当即放下手中的毛笔,起身笑道:“小九来得正好,我正想找你聊聊长安的行情。你这借贷记账法,果真是好用得很,这对账比以前轻松太多了!”

“张叔刚回来就忙着对账,辛苦。”陈睿把木盒放在书案上,“带了些新东西,您瞧瞧。”

张正堂好奇地揭开盒盖,眼睛猛地一睁——里面并排放着一套玻璃茶具,茶碗剔透如冰,茶盏边缘打磨得圆润光滑,连带着的公道杯里仿佛盛着半杯月光,轻轻一晃,光影在账簿上流动,竟比上好的水晶还要清亮。

“这是……琉璃?”他伸手拿起茶碗,指尖触到冰凉的玻璃,却不敢用力,生怕捏碎了。

碗壁薄如蝉翼,对着光看,连指纹都能映得清清楚楚,碗侧还刻着朵小小的兰草,纹路纤细,却比刻在玉石上更显灵动。

“是玻璃,比市面上的琉璃纯些。”陈睿笑道,“这几天在王瘸子窑里试烧的。”

张正堂放下茶碗,又拿起茶盏端详,越看越心惊:“西市有家波斯商行,上个月摆过一套琉璃茶具,巴掌大的杯子就要价五十贯,还带着雾蒙蒙的杂色,看着就透着股粗陋。你这玻璃……”

他指着碗壁,“干净得像山涧的水,连半点杂质都没有,这品相,怕是宫里都不见得有!”

他忽然压低声音:“小九,这东西要是拿到长安,怕是要卖出天价!寻常富商追捧不说,宗室贵戚见了,定要抢着竞买。”

“我正是为此事来的。”陈睿收敛了笑意,“单靠小窑成不了气候,想建座大工坊,正想跟张叔商量。”

张正堂眼睛一亮,连忙拉他坐下:“你想怎么干?尽管说!”

“我出技术,张叔出资金,另外……还得拉上一位重要人物。”陈睿顿了顿,吐出三个字,“当今陛下。”

张正堂手一抖,差点碰倒茶盏:“拉陛下入伙?这……合适吗?”

“非如此不可。”陈睿沉声道,“玻璃这东西看着透亮,实则藏着大利,也藏着大险。

西市那等粗劣琉璃都能卖高价,咱们这等品相的,怕是要引来宵小觊觎。再者,烧制技法是核心,一旦泄密,被人仿造,不仅赚不到钱,还可能惹来祸事。”

他指着窗外:“我想把工坊建在草堂村,那是我的封地,离长安不远不近,靠着山,隐蔽性好。

只是那里路窄,得拓宽平整,让四轮马车能顺利拉货;还得修些院子,供工匠和伙计居住。

最要紧的是安全——得说服陛下在附近建个军营,一来护着工坊,二来也能让陛下放心,这技术绝不会外流。”

张正堂摸着胡须,细细琢磨着:“拉陛下入伙,资金和安全都有了保障,还能借皇家的势压下宵小,确实稳妥。只是陛下日理万机,会对这玻璃工坊上心吗?”

“陛下会感兴趣的。”陈睿语气笃定。

“玻璃不止能做茶具首饰,将来还能做窗户,让宫殿更亮堂;能做器皿;甚至我还能做成有利军事之物。这东西的用处,远不止观赏和售卖。”

他拿起玻璃碗,轻轻敲击,声音清脆如玉石相击:“张叔想想,这东西若能量产,陛下既能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充盈国库,又能掌握这门独家技艺,何乐而不为?咱们出技术和资金,陛下出安全和渠道,三方共赢。”

张正堂听得频频点头,手指在书案上轻轻敲击:“你这想法周到。草堂村是你的封地,建工坊名正言顺;拓宽道路、修院子花不了多少银钱,我这边能出;至于说服陛下……”他看向陈睿。

“陛下那边,只有小九你亲自去说了,你又立过功,由你进言最合适。”

“我打算先送几套玻璃器皿进宫,让陛下亲眼瞧瞧品相。”陈睿道,“再把建工坊的好处一一禀明,想必陛下能明白其中的价值。”

张正堂拿起那套玻璃茶具,忽然笑了:“小九如今竟能琢磨出这等大事。说起来,这味真楼能有今日,也多亏了你那几道新菜的方子,这几个月味真楼生意火爆得很,很多酒楼都想来学炒菜。”他把茶具小心放回盒里,“这玻璃工坊,我入了!需要多少银钱,尽管开口,库房里的现银随时能调。”

“资金不用急,先等陛下点头。”陈睿站起身,“工坊的图纸我已经画了个大概,等路和院子的事定了,就先选地打地基。对了,还得请张叔帮忙寻些靠谱的工匠,泥瓦匠、木匠都要,手艺得扎实,嘴还得严。”

“这事交给我。”张正堂拍着胸脯应下,“保证找的都是本分人,让他们带着徒弟去,保准可靠。”

两人又细说了些工坊的细节——窑炉要建在背风处,靠近水源;原料仓库要防潮,尤其是石英砂和石灰硝石;退火窑得单独隔开,温度控制要精准……

蓉娘进来说午饭准备好了。

“正好,说累了也该填填肚子了。”张正堂笑着起身,顺手将装玻璃茶具的木盒收进案下的柜子里,又特意上了锁,“这宝贝可得收好,要是被人瞧见,指不定要惹出多少风波。”

陈睿跟着他走出书房,刚到廊下,就见张蓉娘正站在拐角处等候,发间那支梅花玻璃簪不知何时已经插上了,阳光透过簪子的花瓣,在她耳侧投下细碎的光斑,衬得她原本就白皙的脸颊更添了几分灵动。

察觉到陈睿的目光,张蓉娘脸颊微热,连忙走上前道:“爹,睿哥哥,饭菜都备好了,奶奶已经在正厅等着了。”

“好,这就来。”张正堂笑着拍了拍陈睿的肩膀,“走,咱们边吃边聊,正好再合计合计送进宫的玻璃器皿该选哪几样,既不能太过张扬,又得让陛下看出咱们的实力。”

正厅的餐桌上早已摆满了菜肴,炖得酥烂的鸡汤冒着热气,金黄的油花浮在表面;一盘红烧鱼色泽鲜亮,香气扑鼻;还有几样清炒时蔬,新鲜爽口。

张奶奶坐在主位,见两人进来,连忙招手:“快坐快坐,菜都要凉了。”

陈睿和张正堂依次落座,蓉娘拿起酒壶,给两人各倒了一杯米酒,酒液清澈,在粗瓷酒杯里泛着淡淡的光泽。

张正堂端起酒杯,对陈睿道:“小九,咱们一起喝了这杯,预祝咱们的玻璃工坊能顺利成事!”

“借伯父吉言。”陈睿举杯回应,两人轻轻一碰,一饮而尽。

米酒的醇香在口中弥漫开来,张奶奶夹了一块鱼肉放进陈睿碗里:“小九,多吃点,看你最近忙工坊的事,都瘦了不少。”

“谢谢奶奶。”陈睿笑着道谢,低头扒了口饭。

饭桌上,张正堂又提起了寻找工匠的事:“我打算明天就派人去周边的村镇打听,优先找那些手艺好、家里人口简单的,到时候签个契约,把规矩说清楚,省得日后出麻烦。”

“张叔考虑得周全。”陈睿点头,“工匠的住处一定要安排妥当,待遇也得比寻常工坊好些,这样他们才会安心干活,也能更好地守住秘密。”

“这个自然。”张正堂道,“我打算在工坊附近修几排房子,每家一套,再给他们涨三成工钱,年底还有分红,这样他们就不会轻易被外人拉拢了。”

张蓉娘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两人说话,时不时给陈睿和奶奶夹菜。

张奶奶看在眼里,笑着打趣:“小九,你要是在草堂村建了工坊,以后怕是要常住在那边了?”

“初期肯定要多盯着些。”陈睿道,“等工坊走上正轨,有王师傅和安子他们帮忙照看,我就能常回长安了。”

“那正好。”张奶奶眼睛一转,“蓉娘也能常去看看你,她那手账算得好,到时候还能帮你管管工坊的账目,省得你分心。”

张蓉娘脸一红,连忙低下头,小声道:“奶奶,我……我怕做不好。”

“有什么做不好的?”陈睿笑着看向她,“现在你的账算得比我还清楚,有你帮忙,我求之不得呢。”

被他这么一说,张蓉娘的脸颊更红了,却悄悄抬起头,飞快地看了他一眼,又连忙低下头。

一顿饭吃得热热闹闹。

饭后,陈睿起身告辞,张正堂送他到门口,再三叮嘱:“送进宫的玻璃器皿,一定要挑选最精致的,千万不能出半点差错。”

“伯父放心,我心里有数。”陈睿点头,转身看见张蓉娘也跟了出来,手里还拿着他的护腕。

“睿哥哥,你的护腕。”她把护腕递过来,声音轻柔,“要多休息,别太累了。”

“好,我会的。”陈睿接过护腕,指尖不经意间再次碰到她的手指,两人都顿了一下,这次却没有像之前那样慌忙移开,只是相顾一笑。

“我走了。”陈睿挥了挥手,蓉娘也挥了挥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