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七零:空间搬空仇家养崽崽 > 第222章 一言定国策,为华夏造芯!

一份印着“绝密”俩字的报告,神不知鬼不觉地被放在了最高层领导的桌子上。

这报告里可没有那种惊心动魄的谍战情节,就只有一页页冷冰冰的物资清单。

“高纯度铍。”

“武器级浓缩铀。”

“航空级钛合金原料。”

……

每一行字,都代表着一种能让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的战略物资。

再看来源那一栏,全写着同一个名字——兴业国际。

这可就不是简单的商业奇迹能解释得通的了。

感觉这更像是从更高层面来的一份大礼,是一份用现在的逻辑根本理解不了的,就像老天爷赏赐给国家的好运。

在书房里,那些见过大风大浪的领导们,看完这份报告后,都沉默了好久,每个人都被震得不轻。

……

在一个看着挺平常的午后,一辆黑色轿车悄悄停在了王府门口。

一场特别隐秘的召见,这就开始了。

召见的地方不是那种严肃庄重的会议厅,而是一间周围摆满绿植,还飘着淡淡书墨香味的私人书房。

接到通知的时候,张博文紧张得手心全是汗,沈兴业兴奋得脸都涨红了。

可沈君兰就不一样,特别平静,换上一身深色套装,她这份沉稳和周围紧张的气氛显得格格不入。

她就留下一句话:“我去去就回。”

书房里,紫砂壶的壶嘴正冒着袅袅的茶烟。

领导一点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架子,就像一位做学问特别严谨的老者,亲自给沈君兰倒了一杯茶。

他的眼神特别沉静,就好像经历了无数岁月的洗礼。

“沈同志,兴业国际能有这些进货渠道,不容易吧?”

这话声音虽然轻,但是分量可不轻,就跟泰山似的。

沈君兰双手接过茶杯,姿态不卑不亢,眼神清澈又坦然。

“回领导,兴业国际能有今天,多亏国家政策好,也是赶上了好时代。”

“至于这些渠道,都是一些在海外,但心里一直想着祖国的老朋友、老华侨帮忙牵的线。过程确实有点危险,不过只要能为国家出份力,那一切都值了。”

她把功劳都归到时代和那些编出来的爱国华侨身上,回答得那叫一个滴水不漏,还恰到好处地显示出了“忠诚”和“担当”。

领导端起茶杯,用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杯壁,他那双看过国家兴衰的眼睛,静静地看着沈君兰。

他也没在那些本来就不好深究的细节上多问,话题一转,语气变得特别诚恳、郑重。

“沈同志,你和沈家为国家做的贡献,国家和人民都记在心里呢。”

“现在国家刚要发展,很多地方都需要钱,外汇储备也不多,好多想做的事,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国家希望,你们能把这股厉害的力量,更多地用在关键地方,用在咱们国内。”

“用你们做生意的头脑,多给国家赚点外汇,帮国家解决一些着急的难题。”

考验,这就来了。

沈君兰心里明白得很。

她稍微想了一下,就不藏着掖着了,把从后世知道的那些见解,用“海外商业观察”的说法,慢慢讲了出来。

“领导,要想把经济搞活,关键在于放开限制,多给大家点信任。”

“农村搞的‘大包干’,已经证明了人民群众身上的力量有多大。”

“那城市里的个体户,乡镇上的企业,也应该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去干。别老是先争论是姓‘社’还是姓‘资’,只要能让人民吃饱饭,能给国家交税的,那就是好模式。”

正安静听着的领导,端着茶杯的手在半空中停了一下。

沈君兰接着说:“引进外资要大胆,但咱们的目的可不是让他们来抢占市场,而是要用咱们的市场,换来他们的技术。可以设‘特区’,划出一块地方先试试,摸着石头过河,要是成功了,再推广到全国。”

“还有基建也很重要。要想富,先修路。交通、电力、通讯,这些就好比是经济的血脉。血脉不通,就算是神仙也没办法。”

“科技和教育更是国家的根本。现在不投入,以后就得挨打。”

“同时,得小心通货膨胀,不能随便印钱;要防范金融风险,银行的坏账就像毒瘤一样;更要保护好环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不能走,代价太大了……”

她说话语速平稳,每个字都很清楚,没有一句空话套话。

每一条建议都说到了点子上,既有很宏观的大视野,又有具体能操作的办法,远远超过了这个时代大家一般的认知。

领导放下茶杯,身体不自觉地往前倾,眼神里的光越来越亮。

他时不时提出一两个关键问题,沈君兰都能不慌不忙,把背后的道理和利弊分析得明明白白。

原本定好半小时的会谈,早被抛到九霄云外了。

秘书好几次在门口探头,想提醒时间,都被领导一摆手,示意他退下,还让他再换一壶新茶。

书房里的谈话,从农业说到工业,从外贸说到金融,从科技说到民生……

沈君兰就好像是从未来来的下棋高手,把一幅宏伟又细致的发展蓝图,清楚地展现在领导面前。

旁边的记录员都换了三拨,速记的稿子堆得厚厚的。

一直到晚上,院子都被夜色笼罩了,领导才有点意犹未尽地停下来。

他站起来,在书房里走了两步,长长地叹了口气。

“沈同志,听你这一番话,就像拨开云雾见到太阳,一下子让我明白了好多!”

“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啊!见识这么深刻,眼光这么长远,太让人佩服了!”

说完,他转过身,破例邀请沈君兰:“要是不嫌弃,就留下来吃个便饭。咱们边吃边接着聊?”

晚餐就是简单的四菜一汤。

吃饭的时候,沈君兰觉得时机差不多了。

她装作很随意地说:“领导,说到科技,我有个不太好意思的请求,也算是个建议吧。”

“哦?你说,别客气。”

“我觉得,未来世界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信息时代的竞争。”

“而信息时代的基础和关键,就是芯片。”

“这芯片,上到卫星导弹,下到家电手表,到处都得用到。现在全球都才刚开始发展,咱们要是在这方面落后了,以后国家可就被别人掐住咽喉了。”

“咱们不能老是指望从美国人那买,国家和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是不变的。咱们必须得有自己的芯片产业,一定得有!”

领导听了,慢慢放下筷子,表情特别严肃。

“芯片……它有多重要,我们知道。也有同志在努力研究,可……实在太难了!”

“技术被封锁,设备也不让咱们买,投进去的钱,就像泥牛入海,一点动静都没有……国家现在确实拿不出更多的外汇,去填这个无底洞了。”

他的语气里,全是那种有力使不出的无奈。

沈君兰迎着领导的目光。

她声音不大,但是特别坚定,不容置疑。

“领导,钱和设备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海外的一些渠道,也许能搞到一些被禁运的设备,也能请回一些心里想着祖国的华人专家。”

“咱们国内不缺人才,也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缺的就是一个能持续投入的平台,还有破釜沉舟干一场的决心。”

她停了一下,说出了一句让整个书房的空气都好像凝固了的话。

“我希望国家能在政策上支持我,允许我牵头成立一家专门搞芯片的公司,把国内的科研力量整合起来。”

“钱,我来出!”

“设备,我去弄!”

“人才,国家有!”

“咱们不缺聪明的人,就缺一个能把大家的力量拧成一股绳,不顾一切,持续投入的决心!”

领导的眼睛里,一下子爆发出特别炽热的光芒!

他猛地站起来,身体因为太激动都有点微微发抖。

“沈同志,你……这话是认真的?!”

“你知道这得投入多少钱?冒多大风险吗?!”

“我明白。”沈君兰平静地点点头,“前期得投入好几亿,而且,可能十年都看不到一点回报。”

“但这件事和国家的命运有关。”

“再难,也得有人去做!”

“兴业国际赚的钱,可以不断地投进去。只要国家支持我,给我个名分,允许我调动相关科研力量,我有信心,一定能给咱们国家造出‘中国芯’!”

“好!”

“好!”

“好!”

领导连着说了三声好,激动得一拳重重砸在桌子上,“砰”的一声闷响!

“要是真能做成,这可是对现在和未来都有大功劳的大事!国家一定全力支持你!政策、人才、协调,都不是问题!”

“我马上安排专人跟你对接!这事儿就拜托你了,沈同志!”

吃完饭,沈君兰就告辞了。

领导亲自把她送到院子门口,紧紧握着她的手,反复叮嘱:

“芯片这事儿,对国家太重要了,沈同志你一定要全力以赴!有啥困难,直接来找我!”

过了几天。

一家叫“华芯科技”的公司,在京城悄悄注册好了。

法人代表是沈兴邦。

一笔多到能让任何银行都震惊的钱,像江水一样,流进了华芯科技的账户。

万事都准备好了。

沈君兰看着手里那张沈兴邦和他师兄弟们列的清单,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各种高端设备、设计软件和高纯度材料的需求,她的目光看向了遥远的西方。

看来,是时候再出去“旅游”一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