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七零:空间搬空仇家养崽崽 > 第180章 归来!为全村点亮通天路

沈君兰离开了北方,可心里一直惦记着西南方向的红星大队,就像有根弦紧紧牵着。

她感觉到有一股“重视教育”的新势头正在慢慢兴起,这让她坐不住了。

沈君兰把精神力集中起来,锁定了方向。

“唰——!”

就短短吸一口气的工夫,眼前那又荒凉又破败的北国农场一下子就没影了,取而代之的是西南那边熟悉的、草木长得特别茂盛的郊野山林。

自从空间升级后,沈君兰瞬移一次能跑出百里远。

她一刻都没停歇,就像一道看不见的电波,在广阔的大地上不停地跳来跳去。

连着瞬移了五十多次,红星生产队那熟悉的气息,清楚地出现在她的感应范围里了。

等她的身影再次出现时,已经静悄悄地站在村口的小树林里,连一片树叶都没被惊动。

这时候,天刚有点蒙蒙亮,村子里安安静静的,还没开始冒炊烟呢,四下里一个人都没有,特别清净。

这么快的速度,让沈君兰心里涌起一股啥都能掌控的痛快感觉。

不过她没急着进村,身形一闪,直接钻进了空间。

她眼睛扫过空间角落里像小山一样堆着的“战利品”,就是之前抄家的时候顺便收进来的各种物资,一个绝妙的计划马上在她心里成形了。

要是突然出现,总得有个说得过去的理由吧。

想来想去,最好的理由就是带一堆能让大家眼红心跳的“礼物”回去。

像铁锅、棉花被、暖水壶这些东西,在城里就算有票都很难抢到,用它们当见面礼再好不过了。

沈君兰马上动手。

她从空间里拿出两口崭新的大铁锅,铁锅沉甸甸的,泛着乌亮的光泽。

又找出几床新棉被,被子又厚又软,闻起来有阳光和棉絮的干爽味儿,她用麻绳把被子捆得结结实实的。

还有一堆印着外地商标的糖果和糕点,这些都是抄家时弄来的零食,正好用来拉拢人心。

另外,她还拿出几块颜色鲜艳、摸起来滑溜溜的的确良布,在这个时候,这玩意儿能让任何一个姑娘兴奋得尖叫。

最后,她把从孙技术员那儿“顺”来的几本半新不旧的农业技术书籍也塞了进去。

把这些东西都归拢到一块,打成了一个超级大的背包,大得都夸张了。

沈君兰把这个像小山一样的背包往背上一甩,故意做出被压得有点弯腰的样子,这才迈开步子,带着一身“风尘仆仆”的样子,朝着村口走去。

刚到村口,就碰到了早起出来拾粪的赶车赵老头。

“哎呦!”

赵老头手里的粪叉差点没拿住掉地上,眼睛瞪得老大,像铜铃似的,直勾勾地盯着沈君兰背后那个鼓鼓囊囊的大包。

“沈大夫?!您……您啥时候回来的?!我的老天爷,您这是背了一座山回来啊?!”

沈君兰脸上挤出一个看起来恰到好处的疲惫笑容,声音因为长途赶路有点沙哑。

“昨儿夜里到的县城,走了一早上才回村。出去一趟,哪能空手啊,瞅见些又稀罕又便宜的东西,就给大伙带了点。”

话刚说完,她就进了村。

等走到家门口,张博文和赵丽梅听到动静出来了,看到沈君兰和她背上那个大得离谱的包裹,两人都被吓了一跳,赶紧跑过来帮忙接。

“妈!您这是……把供销社打劫了?!”

赵丽梅手忙脚乱地打开背包一角,只看了一眼,就倒抽一口凉气,声音都变调了。

“我的天!新铁锅!这棉花被!还有糖!妈呀,这得花多少工业券和布票才能买到啊?!”

沈君兰随意地摆了摆手,一副轻松不在意的样子说:

“碰巧了,在外面遇上一个有门道的朋友,没花多少钱。”

“这锅给队里食堂换上,被子给几家困难户送去,糖和布就给孩子们解解馋,做件新衣服。”

这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下子在红星大队传开了。

社员们都跑过来看热闹,等亲眼看到那些崭新崭新、实实在在的东西,他们看沈君兰的眼神全变了。

那眼神里又是震惊,又是羡慕,最后都变成了纯粹的敬佩。

“沈大夫可真是活菩萨啊!太有本事了!”

“这东西在城里抢破头都买不到!沈大夫出去还想着咱们!”

沈君兰笑着回应大家的夸赞,眼睛却越过一张张激动的脸,看向了那些年轻的知青和村里的小伙子们。

人情已经送到了,接下来,该办正事儿了。

沈君兰安顿下来后,发现队里扫盲班的学习热情大不如前。

大家干了一天的重活,谁还有心思去学那些方块字啊?反正不识字,地里的庄稼也照样长。

这是大多数人的想法。

可沈君兰心里清楚得很,有个时间点她记得明明白白。

明年!

最晚到明年年底!

那场能改变好多人命运的大浪潮肯定会来!

恢复高考!

这可是村里这些年轻人跳出农村、一步登天的唯一机会,绝对不能让他们错过!

再说了,村里以后发展集体经济,也得靠有文化、有头脑的年轻人来带领。

沈君兰没再犹豫,转身就去找李队长。

她带去的那堆沉甸甸的“礼物”,就是最有力的说服武器。

“队长,我这次出去可真是大开眼界!”

沈君兰先把在外面看到听到的事儿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通,接着话锋一转,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现在上面越来越看重文化和技术了!咱们队要是还想一直当先进,光靠闷头苦干可不行,得培养自己的人才!得让年轻人多学点儿东西!”

接着,她顺势提出开办夜校的想法,对外说是“提升工坊技术,适应未来发展”。

私底下,她对着刘教授和王研究员使了个眼色。

“讲课的时候,数理化这些基础知识都带上,讲得深一点,教得扎实一点。相信我,这些知识,很快就有用大处!”

两位老教授都是聪明人,眼神一对,马上就明白了沈君兰话里的意思,激动得手都有点发抖,用力地点点头。

李队长刚收了那口锃亮得能照出人影的新铁锅,心里正高兴着呢,又听了沈君兰这一番“有远见”的分析,顿时觉得浑身充满干劲,大手一挥。

“办!必须得办!这事就交给沈大夫你牵头!队里要人给人,要啥给啥!”

原来的扫盲班很快就被改造了。

在门头上贴了一张大红纸,上面写着“红星夜校”四个大字。

把粗糙的原木从中间锯开,翻个面,支上腿就成了课桌,一块刷了黑漆的木板就是黑板。

就这么着,一个虽然简陋但充满希望的夜校就办起来了。

开课那天晚上,沈君兰亲自去动员大家,话说得特别实在:

“……多学点儿东西没坏处!以后队里要是办厂子、搞副业,难道不需要会算账的人?不需要技术员画图?现在学了,本事可是长在自己身上的!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留着的!”

知青们本来就渴望知识,一听这话,眼睛都亮了。

队里像赵丽梅、沈兴业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也被说得心动了,都跑过来听课。

在煤油灯下,刘教授讲数学,从记工分、量土地这些事儿,讲到特别有意思的几何问题。

王研究员讲农业科技,把那些复杂的原理讲得简单易懂。

沈君兰甚至亲自上阵,用特别生动的例子讲解物理化学,把课堂上的人惊得连连发出呼声。

灯光虽然昏黄,却照亮了一张张满是求知欲的年轻脸庞。

有个老社员蹲在窗外偷听,忍不住小声嘀咕:“学这玩意儿能当饭吃?”

沈君兰听到了,也不生气,笑着大声回了一句:

“老哥,以后靠这玩意儿种地,一亩能顶两亩的收成,你说它能不能当饭吃?”

她看着教室里那些埋头苦学的年轻人,好像已经看到了明年这个时候,他们当中有人拿着录取通知书,意气风发,一飞冲天的样子。

种子已经种下了。

沈君兰亲手组建的这支“学习大军”,以后肯定会成为红星大队未来发展腾飞时,最厉害的底牌,最大的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