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七零:空间搬空仇家养崽崽 > 第165章 试验田惊动省领导

猪中毒那件事儿的影响,可比沈君兰原本想的大多了。

现在在队里走着,社员们看她的眼神都不一样了。那眼神可不只是看普通大夫的,里头夹杂着敬畏,还有探寻,就好像把她当成一尊会走路的活菩萨了。

可这份“特殊待遇”,却让沈君兰晚上睡不着觉。

夜深了,周围静悄悄的,她躺在炕上,一点困意都没有。窗外的月光像水一样洒进来,可她心里却像压了块大石头,沉甸甸的。

灵泉水升级之后,效果虽然好,但也是个麻烦事儿。

用灵泉水救猪,不过是小试身手。

可要是下次有孩子病得快不行了,全村人都跪在她家门口求她救,她该怎么办?救吧,一次还能说是运气好,两次别人就把她当神医了,要是三次五次呢?她总不能每次都那么神奇地“药到病除”吧,那可不是医术,简直就是神迹了,肯定会招来她应付不了的关注和麻烦。不救吧,眼睁睁看着一条小生命没了,她良心怎么过得去?

还有个更长远的问题,是关于红星大队的未来。

政策的变化趋势,沈君兰心里清楚得很。最多再过两年,平反的大潮就会涌过来,到时候她和老张肯定得回城。

她在这儿花了那么多心思,就是想给这个淳朴的村子留下点实实在在的东西,而不是弄个一戳就破的“灵泉泡沫”。

要是她走了之后,大家习惯了灵泉带来的各种奇迹,结果粮食产量一下子大幅下降,牲畜也变得病恹恹的,那她现在做的这些“好事”,以后可就成了“坏事”了。

“不行。”

沈君兰在黑暗里睁开眼睛,眼神清亮。她从炕上坐起来,一个字一个字地对自己说:“必须得让大家‘断奶’。”

但不能直接生硬地断掉,不然肯定会出问题。她得想个巧妙的办法,要像春雨润物一样,悄无声息地慢慢淡出。

她脑子转得飞快,没多久,一个清晰的计划就有了。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第二天,沈君兰就去了药坊。

王老头正低着头整理草药呢,看见她进来,马上放下手里的活儿,那恭敬的样子,都快有点虔诚了。

“沈大夫,您来啦!快坐快坐!”

“王师傅,有点东西想麻烦您帮我看看。”

沈君兰没多啰嗦,直接从随身带的布包里,拿出几本特意做旧的线装书。这书的书角都磨得起毛边了。

这些书里的方子,是她从“割尾会”收来的旧医书里挑出来,又用自己的知识重新整理过的。专门选的那些适合本地药材情况,而且确实有效的方子。

“这是我早些年收的一些杂书,里头记了些给牲口治病、防虫害的土方子。这法子虽然老,可我觉得挺对症的。您在这方面是行家,帮我看看有没有用?”

王老头带着点怀疑接过书,才翻了两页,呼吸一下子就急促起来。

他抬起头,眼神里全是震撼!

书里的方子,看着虽然古朴,但是药材搭配特别精妙,思路也特别开阔,比他手头那本赤脚医生手册强太多了!有些方子甚至把困扰他多年的难题都解决了!

“沈大夫……这……这哪是什么土方子啊!这简直就是宝贝!”王老头声音都在发抖,双手捧着书,就像捧着稀世珍宝一样。

“算不上宝贝。”沈君兰摆了摆手,语气温和但很坚定,“王师傅,队里现在规模越来越大,以后牛羊肯定也会越来越多,总不能什么事儿都指望我这个‘门外汉’吧。您才是咱们队的定海神针,得多带带年轻人,把这些方子都试试,摸索出一套咱们红星大队自己的办法。这才是长久的打算。”

王老头听了这话,心里一震,再看沈君兰,眼神里的敬佩又多了几分。

人家这才是真正为队里考虑的大格局啊!

“您放心!”他重重地点了点头,就像在发誓一样,“我一定把这些方子研究透,带出一批能干的人来!”

解决了“医”的问题,接下来就是“种”的事儿了。

试验田里,王研究员比谁都用心。

沈君兰把两包种子交给他的时候,这位老教授的手都在微微发抖。他戴上老花镜,用镊子夹起一粒油葵种子,对着阳光翻来覆去地看,嘴里还小声念叨着。

“饱满……这光泽……这种子里头蕴含的生命力,太厉害了!”

他甚至拿出一个微型天平,开始称单颗种子的重量,还拿着笔在本子上仔仔细细地记录。

“这可都是最珍贵的育种材料!就跟种子库里的黄金一样!”

沈君兰看着他那痴迷的样子,心里踏实了不少。

她心里默默想着:“王教授,这批用灵泉泡过的‘天选之子’,就是我能给你们最好的开头了。接下来的路,不管是杂交、选育、提纯还是复壮……就得靠你们用科学的方法,把这份看似‘神迹’的成果,变成能稳定遗传的‘奇迹’了。”

她已经决定了,这是最后一批用灵泉催化的种子,以后再也不会提供了。

果然,这批种子没让人失望。

过了几天,试验田里的景象,把路过的人都吸引住了,挪不动脚。

那些油葵苗,哪是慢慢“长”出来的,简直就跟“弹”出来似的!

肥厚的子叶绿得发亮,就像涂了一层蜡,茎秆又粗又直,跟普通的秧苗那纤弱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再看看旁边对照田的苗,虽说也是精心照料的,但跟这边一比,就像个营养不良的黄毛丫头。

“我的乖乖!你瞧瞧那油葵的杆子,比我家娃的胳膊都粗!”

“那苜蓿绿得都刺眼了!割一茬下来,猪吃了怕是都要乐翻天!”

“这就是科学种田啊?服了,彻底服了!”

李队长每天都雷打不动地来试验田巡视三趟,背着手,咧着嘴,见人就夸:“瞧见没!知识就是力量!沈大夫挑的种子,王教授的本事,这就是咱红星大队未来的财富啊!”

沈君兰只是谦虚地笑笑,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一半。

挺好的,前期这优势够明显了,只要后面王教授他们能接着好好干,计划就算成功了。

可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家里两个小孙子就给她出了个小难题。

平平和安安半夜睡觉蹬了被子,着凉了,第二天两个人都发起烧来。小脸蛋红扑扑的,没精打采地赖在炕上。

“妈!您快给看看!这额头烫得厉害啊!”赵丽梅急得在屋里直打转。

沈君兰伸手摸了摸,同时用神识快速扫了一下,心里就有数了。

就是普通的感冒,而且这两个小家伙从小喝灵泉水,身体底子好,这次发烧更像是身体在自我调节。

她心里明白,但这次,她不打算一下子就把病治好。

“别着急,小孩子发烧是在长身体呢,正常现象。”她先安抚着儿媳,然后转身去倒水。

趁着赵丽梅没注意,她手指轻轻动了动,只引了一丝特别淡的灵泉水汽混进温水里,那量小得她自己都快尝不出来了。

喂完水,她没走,而是坐在炕边,一只手轻轻放在孩子胸口,假装安抚。

其实啊,她悄悄调动了一缕特别微弱的生机能量,就像春风化雨一样,慢慢帮孩子梳理紊乱的气息,只起到辅助作用,主要还是得靠孩子自己的免疫力。

两个小家伙在奶奶温暖的手底下,舒服地哼唧了几声,又睡着了。

过了一个小时,孩子才开始微微出汗,烧也退了一点。

又过了一个多小时,彻底清醒过来,吵着要吃鸡蛋羹。

“哎呀!可算退烧了!”赵丽梅松了一大口气,心有余悸地拍着胸口,“妈,这次好像好得比以前慢了不少……”

“孩子身体好,靠自己扛过去,以后才不容易生病。”沈君兰温和地解释着,心里却在想:没错,必须得慢下来,得让孩子们习惯没有“神力”保护的正常生活。

她就怕灵泉水过度催发,会把孩子们未来的成长潜力给提前用光了。

日子就在全村人的期待中一天天过去。

试验田里的作物长得那叫一个好,都不能用“喜人”来形容了,简直“惊人”。

油葵的花盘大得像脸盆,沉甸甸的,把粗壮的茎秆都压弯了。苜蓿割了一茬又一茬,疯了似的长。

李队长已经开始组织人学习榨油技术了,整个村子都弥漫着一种马上要丰收的兴奋劲儿。

沈君兰看着也挺高兴,有了这份成果,她之前“寻种”的说法就能彻底站稳脚跟了。

不过,她还是低估了这片“奇迹”的吸引力。

这天下午,天阴沉沉的。

村口突然来了两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这阵仗,在县里都少见。

车上下来几个穿着中山装的中年人,看着气质沉稳。在李队长点头哈腰和王研究员的陪同下,他们直接就往试验田去了。

这些人没说什么客套话,围着田埂,看得特别仔细。

其中一个人甚至蹲下身子,用手指捻起一点泥土,放在鼻子底下闻。另一个拿着相机,从各种奇怪的角度,对着油葵和苜蓿不停地拍照。

他们的眼神,可不像是在欣赏丰收的景象,倒像是在解剖一个标本,又锐利又冷静,毫不掩饰地透着探究的意味。

李队长在旁边,脸上的笑容都有点僵了,又激动又紧张地小声对沈君兰说:“沈大夫!省……省农业局和科委的专家!王教授说,他们是专门冲着这片地来的!咱……咱红星大队要上报了!”

上报?

沈君兰心里不但没有一点高兴,反而“咯噔”一下。

她的目光正好和其中一个戴眼镜、眼神最犀利的领导对上了。

那人的目光在她脸上停留了足足三秒,一点笑意都没有,全是审视。

沈君兰感觉自己就像被猎鹰盯上了一样,后背的汗毛一下子都竖起来了。

她不动声色地移开目光,继续假装记录数据,可心里却敲响了警钟。

这关注的程度也太高了!

俗话说树大招风,这片长得太好的试验田,到底还是引来了她最不想招惹的人。

这步棋,算是走对了,可也……太冒险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