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七零:空间搬空仇家养崽崽 > 第140章 简直是新农村样板

短短三天年假,眨眼就过去了。

开春后的红星大队,就像被人上紧了发条,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儿,甩开膀子朝着“万元户”的目标猛冲。

空气里,泥土的芬芳中夹杂着一股按捺不住的冲劲,闻着就让人心头发热。

北坡的砖窑场,成了全大队最考验人的地方。

汉子们光着膀子,古铜色的脊梁在太阳下油光发亮,豆大的汗珠子滚落,砸进脚下的泥土里,洇出一小片深色。

挖土的、和泥的、脱坯的、码窑的,大家喊着号子,声音震得山坡都跟着动。

“二狗,你那泥和得跟稀屎似的!刘教授说了,得‘熟透’,得有韧劲儿!”一个壮汉一边捶打着泥团,一边朝着同伴显摆。

“呸!就你能耐!”二狗嘴上不示弱,手上的劲儿却又加大了几分,把泥团揉搓得更加仔细。

窑火熊熊燃烧,第一批青砖终于出窑了。

人群“呼啦”一下围了上去,每个人的眼神都热乎得吓人。

有人拿起一块还烫手的砖,掂了掂,又用指节“梆梆”敲了两下。

“嘿!你瞧瞧这颜色,青汪汪的,比公社那老窑烧出来的强太多了!”

“这砖硬实!刘教授说这叫啥……抗压强度达标!”

“管他啥强度,俺就知道,用这砖盖的猪圈,猪住得肯定比人舒坦!等咱工坊赚了钱,俺也给家里盖三间大瓦房!”

“美得你!先紧着队里的工坊用!不过……嘿嘿,往后肯定也有咱的份儿!”

社员们看着那一垛垛青砖,眼睛里闪烁的光芒,是崭新的猪舍,是坚固的工坊,更是自家未来窗明几净的新房。

刘教授扶了扶老花镜,镜片后的双眼,满是许久未见的笑意。

药材种植基地和果园里,又是另一番精细的劳作场景。

张研究员手里拿着个小本子,用铁锹铲起一点土,捏了捏,又闻了闻。

“老王哥,这片地酸性有点强,得撒点草木灰中和一下,这样种白术才能长得好。”

“好嘞!张先生您咋说,咱就咋干!”老王头现在对这些“先生”那是打心眼里服气。

另一头,陈老师正手把手地教几个妇女给新栽的果树苗浇水。

“水要浇透,但根上不能有积水,不然根就烂了。”

“陈老师,这小树苗,真能结出城里卖的那种又大又甜的苹果吗?”一个年轻媳妇满眼都是期待。

陈老师肯定地点点头:“只要按照科学方法管理,收成肯定差不了!到时候,咱们的红星苹果,要卖到京城去!”

“卖到京城去!”

妇女们一听,高兴得合不拢嘴,手上干活也更用心了。

沈君兰偶尔背着手过来“视察”,看似是在闲逛,却总能在关键时候,不着痕迹地给大家提点两句,然后趁人不注意,往水源里滴上几滴稀释过的灵泉水。

她看着那些迎着风挺立的小树苗,心里满是期待。

全大队最热闹、最让人眼馋的地方,还得是扩建后的养猪场。

两百头粉嫩的小猪崽,在宽敞又通风的新猪圈里挤成一团,哼哼唧唧地拱来拱去,透着一股机灵劲儿。

刘老三和沈兴业在里面忙得脚不沾地。

“兴业,你这‘科学配比’的饲料可太神了!”刘老三指着食槽里埋头猛吃的小猪,笑得满脸都是褶子,“你瞧瞧,吃得这么香,屁股蛋子一天比一天圆!”

沈兴业嘿嘿一笑。

心里想着,能不神吗,饮水里可是天天都加了特殊东西呢。

嘴上却谦虚地说:“主要还是三叔您经验丰富,把猪照顾得好。”

“那也是!”刘老三得意地挺了挺胸,“不过这青贮饲料是真不错!王老蔫儿那家伙,还真搞出点名堂了!猪崽子都抢着吃!”

旁边搅拌饲料的社员也跟着搭话:“就是!以前哪敢想养这么多猪啊?光是打猪草就得累倒一半人!现在好了,菜叶子、萝卜缨子,就连地里那些没人要的杂草都能做成精饲料!这水泥窖可真是个宝贝!”

山货坊里,吴娟俨然成了“总指挥”。

她把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贴在墙上,那是她从县收购站抄回来的最新价目表。

“都看仔细了!夏枯草,晒干的,一斤两毛六!”

“车前草,整理干净的,一斤一毛八!”

“蒲公英,要全草带根的,一斤三毛!”

价目一报出来,人群里瞬间炸开了锅。

“我的老天爷!”一个婶子捂着嘴惊讶地说,“这玩意儿以前拿来喂猪,猪都嫌弃扎嗓子,居然这么值钱?!”

“可不是嘛!”另一个妇女激动地拍着大腿,“我昨天下工的时候顺手薅了一大把夏枯草,晒干了怎么也得有一两斤,这不比干一个整工分赚的钱还多?!”

“往后下工都别闲着,上山‘薅社会主义羊毛’去!”

这话把一屋子人逗得哄堂大笑,大家手里的活计干得更起劲儿了。

姑娘们严格按照沈君兰教的流程,分拣、清洗、烘干、包装。

第一批处理好的药材送到县收购站,验收员抓起一把干爽整齐、几乎没有杂质的夏枯草,眼睛都直了。

“哟!红星大队这批货厉害啊!这品相,都快赶上国营药材公司的标准了!”

蔬菜加工点,妇女们手脚麻利地腌着水腌菜、萝卜干,嘴上也没闲着。

“咱这水萝卜长得也太夸张了!一个就七八斤重,一背篓都装不了几个!”

“腌好了拉到供销社,又能赚不少钱!”

“这日子,以前做梦都不敢想啊!”

品相不好的蔬菜也没浪费,全都拉到了青贮窖。

王老蔫儿叉着腰,成了这里的技术总监。

“切碎点!再碎点!晒到微微发蔫再撒盐和草糠!”

“踩!使劲往下踩!封窖的时候一根草都不能漏,不能漏气!”

有个年轻后生小声嘀咕:“这烂菜叶子闷在一起,真能比猪草还有营养?”

刘老三眼睛一瞪:“咋不能?这叫科学!等一个月开了窖,那味儿酸香酸香的,猪崽子能把食槽都舔干净!长得比谁都快!”

西瓜地,俨然成了全村的“希望田野”。

社员们下工路过,总要绕过去看一看,摸一摸那溜圆的瓜皮。

“快看!这个瓜又大了一圈!花纹都更清楚了!”

“啧啧,这瓜看着就甜!再过个把月,肯定甜得不得了!”

“到时候咱红星西瓜拉到县里,不得卖疯了?”

“说不定比猪肉还贵呢!”

就在这片热火朝天的热闹景象中,那辆熟悉的军绿色吉普车,又一次开进了红星大队。

陈铮和王强刚一下车,就被眼前的景象给震撼住了。

远处砖窑青烟袅袅,近处猪舍整齐排列,田间地头,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欢声笑语不断。

“好家伙!”陈铮瞪大了眼睛,“这才多久没来,这……这感觉像换了个地方似的!”

王强指着地里那些已经长得有模有样的西瓜,结结巴巴地说:“你瞧那瓜!长得也太好了!沈大夫,你们这大队,变化也太快了!”

他们找到沈君兰,取走新一批的止血粉,又追加了更大一批的膏药订单。

沈君兰淡定地全部应承下来。

临走时,王强看着这热火朝天的场景,由衷地感叹:“沈大夫,你们红星大队,这股子干劲,这兴旺的景象,简直就是咱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啊!”

沈君兰目送着吉普车远去,回头望向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

二月下旬,春意正浓。

一块块水田被新插的秧苗染得翠绿,在阳光的照耀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这片土地,正以一种连她都没想到的速度,蓬勃生长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