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者的第五次试炼结束后的第七个地球日,联邦总部沉浸在难得的宁静中。各维度代表陆续返回自己的世界,开始实施从“协同进化”试炼中获得的洞见。主屏幕上,守护者留下的600小时倒计时平静地跳动着,仿佛宇宙本身的心跳。
林栀独自站在观测台上,目光穿透强化玻璃,望向星空深处。腕间的星石散发着温润的微光,与她的呼吸节奏隐隐共鸣。这种平静太过完美,完美得令人不安。
“妈妈,”小月亮的声音从通讯器中传来,带着孩童特有的敏锐直觉,“黑色的虫子又在吃星星的叶子了...”
林栀微微一怔。小月亮最近总画一些“园丁与害虫”为主题的画,联邦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孩子对守护者试炼的隐喻性理解。但此刻,这句话却让林栀心中的不安陡然加剧。
她快步返回指挥中心:“启动全频段监测,灵敏度提升至最大。重点扫描各维度间隙和量子泡沫层。”
技术团队虽然困惑,但仍立即执行。一小时后,初步结果令人震惊。
“检测到异常量子纠缠现象,”首席技术官报告,“不是在常规空间,而是在...维度间隙中。像是有人在利用维度壁垒的薄弱处建立隐蔽通道。”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异常信号的加密模式与星瞳组织的历史数据高度匹配。
“他们像幽灵一样渗透进来,”星尘面色凝重,“利用守护者试炼造成的维度波动作为掩护。”
林栀闭目凝神,通过星石感知那些微弱的异常信号。突然,她睁开眼睛:“不是渗透...是唤醒。他们在激活沉睡的星瞳遗迹。”
联邦立即派出侦察队,前往几个已知的星瞳废弃基地。结果令人毛骨悚然——那些本应早已废弃的设施中,有七个显示出了微弱的能量信号,仿佛冬眠的巨兽正在苏醒。
最可怕的发现来自一个偏远星系的前星瞳研究站。侦察队传回的影像显示,站内设备不仅被重新激活,而且正在进行某种前所未有的实验——试图将守护者的“规则修改”技术与星瞳的“意识控制”技术融合。
“他们在学习,”秦屿看着分析报告,声音沙哑,“学习如何像守护者那样操控现实规则,但目的完全不同。”
林栀调出星石中存储的母亲记忆碎片:“母亲预见过这种可能。她在最后的研究笔记中警告,星瞳的终极目标不是控制人类,而是成为神——创造并统治自己的宇宙。”
仿佛为了印证这个最坏的猜想,异常事件开始在各维度出现。
在阿尔法维度,三名顶尖科学家突然失踪,24小时后返回却完全变了一个人——他们的专业知识突飞猛进,提出了超越当前科技水平的概念,但性格变得冷漠无情,眼中偶尔闪过诡异的蓝光。
在贝塔维度,一场突如其来的“技术革命”席卷全球,效率惊人却完全无视安全规范和伦理限制,仿佛有只无形的手在推动文明走向危险的边缘。
最令人不安的事件发生在地球。江州大学的先进计算实验室夜间遭入侵,不是盗取数据,而是在服务器中植入了一段极其复杂的代码。代码被破解后,发现是一个“规则漏洞探测程序”,专门寻找守护者设定的物理常数中的微小裂缝。
“他们在试探,”林栀分析着代码结构,“寻找守护者规则体系的弱点,就像黑客寻找系统漏洞。”
联邦安全委员会立即提升警戒等级,但很快发现常规安防手段完全无效。星瞳的特工不再使用物理入侵,而是通过精妙的规则 manipulation 实现目的——让保安“偶然”睡过头,让监控系统“巧合”故障,让警报器“意外”失灵。
“他们在用守护者教我们的方法来对付我们,”星尘苦笑,“讽刺的是,在这场试炼中,我们和星瞳都在学习进步,只是方向截然不同。”
林栀通过星石持续追踪星瞳的活动模式,发现了一个令人心惊的规律:星瞳的每次行动都精准地利用守护者试炼的“间歇期”,仿佛完全掌握了试炼的节奏。
“有内鬼?”秦屿第一反应。
“更糟,”林栀摇头,“他们在‘反编译’守护者的试炼算法,预测其模式。星瞳一直拥有顶尖的科学家,现在他们又在学习守护者的技术...”
小月亮画了一幅新画:一个黑色的影子躲在巨大的老师身后,偷偷抄写老师的密码本。画的名字叫“小偷学生”。
联邦迅速调整策略,成立专门的反制小组,由林栀领导。小组包括各领域专家,甚至邀请了前星瞳成员(那些真正改过自新的)提供洞察。
第一次交锋发生在德尔塔维度。星瞳试图在那里建立一个“规则扭曲场”, subtly 改变局部物理常数,为后续行动创造条件。林栀团队通过星石的预警提前发现,没有直接对抗,而是巧妙地引导一场守护者安排的“小型试炼”到该区域,借守护者的力量消除了威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