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被全校嫌弃的废材竟是满级大佬 > 第24章 日常的表象之下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某种“正常”的轨道。

林栀依旧是那个踩着上课铃进教室、然后雷打不动趴下睡觉的林栀。顶着一头标志性的狗啃短发,穿着那几件轮换的、看起来总是不太合身的衣服,脚上趿拉着那双看起来柔软舒适的新拖鞋(没人知道那双廉价塑料拖鞋的去向)。

课堂上,老师们对她的睡姿视若无睹,甚至讲课的声音都会不自觉地放轻几分,路过她身边时会下意识地踮起脚尖。点名时,会默契地跳过她的名字,仿佛那个位置空无一人。

同学们看她的眼神,却再也无法回到最初的纯粹鄙夷或嘲笑。那目光里混杂了太多东西:敬畏、好奇、探究、以及一种小心翼翼的疏离。没人再敢公开议论她,论坛上关于她的帖子也诡异地沉寂下去,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悄然调控着舆论。

她依旧是那个“睡神”,但“废材”和“关系户”的标签,已无人再提。取而代之的,是某种心照不宣的、带着距离感的沉默。

502宿舍的气氛也变得微妙。

沈雨晴和何蔓对林栀的态度,从最初的无语和嫌弃,变成了带着一丝敬畏的、小心翼翼的友好。她们会主动帮她带饭(虽然她十次有九次拒绝),会轻声细语地说话,甚至会在她睡觉时主动拉上窗帘。

沈雨晴有一次鼓起勇气,把一杯号称全糖的网红奶茶放到林栀桌上,小声说:“栀哥,尝尝这个,提神!”

林栀当时正对着电脑屏幕上一闪而过的复杂数据流发呆(在沈雨晴看来就是发呆),被声音打扰,慢半拍地转过头,看了一眼那杯花里胡哨的饮料,眉头蹙起,吐出两个字:“太甜。”

然后就不再理会。

沈雨晴讪讪地拿回奶茶,自己喝了,心里却莫名有点小激动:至少她说话了!虽然只有两个字!

何蔓则尝试用另一种方式沟通。她发现林栀偶尔会翻看一些极其深奥、甚至不是计算机专业的古籍或论文(比如那本《盖拉尔星象密卷》),便尝试将自己看不懂的难题写在便签上,悄悄放在林栀桌角。

第二天,她惊讶地发现,便签纸上多了一行极其简略、甚至有些跳跃的推导步骤或关键词,笔迹潦草,却直指问题核心,让她茅塞顿开。

这种无声的、高效的“交流”,让何蔓更加确信,这位室友的思维深度,远超她所能理解的范畴。

吴薇的变化则更内敛。她不再试图去试探或观察林栀,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自己的训练和学习中。但她看林栀的眼神,多了几分深思和一种难以言喻的竞争意识——不是嫉妒,而是某种“既然身边有这样的人存在,我就必须更加努力”的紧迫感。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的日常表象之下,暗流从未停止涌动。

秦屿请了病假,连续几天没有出现在课堂和实验室。有人说他备受打击,一蹶不振;也有人说他闭门苦修,发誓要雪耻。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那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恐惧和迷茫。那台彻底报废的电脑,那条冰冷的匿名警告,如同梦魇缠绕着他。他试图重新振作,拿起编程书,却发现那些曾经烂熟于心的代码变得陌生而刺眼。他的自信和骄傲,被那双冰冷的拖鞋踩得粉碎,暂时难以重塑。

而更隐蔽的观察,无处不在。

林栀去图书馆,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女学生”总会出现在不远处的书架后。

林栀去食堂,总会有那么一两个“普通食客”坐在斜对角,看似闲聊,余光却从未离开她。

甚至她晚上在校园里漫无目的地晃悠(在观察者看来是梦游),身后也总会隔着几十米,缀着不近不远的“影子”。

这些观察者训练有素,极其专业,几乎与校园环境融为一体。他们的任务只是记录,记录林栀的一切行为模式、饮食偏好、接触对象、甚至细微的表情变化,然后汇入庞大的数据库。

但几天下来,他们记录到的,几乎全是“无聊”和“困惑”。

目标生活极度规律且单调:教室(睡觉)—食堂(随便吃点)—宿舍(睡觉\/偶尔看奇怪的书)—图书馆(看更奇怪的书)。

没有社交,没有娱乐,对周遭一切缺乏兴趣,唯一的显着特征是无法抑制的、深不见底的困倦。

“目标行为模式高度一致,未发现异常社交或通讯活动。”

“目标对食物缺乏兴趣,摄入仅维持基本生存需求。”

“目标阅读书目庞杂且晦涩,涉及非专业领域的天文学、古代密码学、高等数学未解猜想……无法判断其阅读目的与理解程度。”

“未检测到目标使用任何常规电子设备进行网络活动(除那台老人机)。那台老旧笔记本电脑启动次数极少,且均为纯命令行离线操作,内容无法捕捉。”

报告一次次上传,结论却始终模糊。他们仿佛在观察一座沉睡的冰山,只能看到水面上一角,却无法探测其水下究竟隐藏着何等庞大的体积和秘密。

直到这天傍晚。

林栀没有去食堂,而是晃出了校门,走进了学校后街那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灯光昏暗的“老王旧书店”。

书店里堆满了各种落满灰尘的旧书、过期杂志和一些稀奇古怪的老物件,空气中弥漫着纸张陈腐和灰尘的味道。老板是个戴着老花镜、总是在打盹的老头。

观察小组立刻提高了警惕。这是目标第一次进入校外非必要场所。

两名观察员伪装成淘书的学生,跟了进去。

他们看到林栀径直走向书店最深处一个积灰最厚的角落,那里堆放着许多无人问津的、甚至没有分类的废书和杂物。

她似乎目的明确,蹲下身,纤细的手指在那些废纸堆里熟练地翻捡着,灰尘沾上了她的袖口也毫不在意。

几分钟后,她抽出了一本没有封面、页面泛黄脆硬、甚至有些散页的旧书。书脊上没有任何字样,内页的文字是一种极其古老、甚至不属于现代常见语系的奇异符号,夹杂着大量手绘的、复杂而精密的几何图形和星象图。

观察员透过书架缝隙,用微型摄像头捕捉着那本书的细节,迅速传回后台进行分析识别。

后台数据库飞速运转比对,几分钟后,传回一条带着惊叹号和极高风险标识的反馈信息:

【警告!目标检索物疑似为《塞拉菲姆契约》残卷!17世纪神秘学派**,涉及高等隐秘数学及非标准几何模型,原始版本据信已全部销毁!此书极度危险,内容可能引发认知偏差!建议:重点记录目标后续反应!】

观察员心中巨震,几乎无法维持表情管理。**?神秘学?认知偏差?这和他们预想的计算机天才剧本完全不同!

他们看到林栀拿着那本危险的残卷,走到柜台前。

打盹的老王头抬起眼皮,瞥了一眼那本破书,又瞥了一眼林栀,似乎习以为常,伸出五根手指。

林栀从口袋里掏出五张皱巴巴的一元纸币,放在柜台上。

老王头收了钱,摆摆手,继续打盹。

交易完成。没有多余的一句话。

林栀拿着那本散发着危险和神秘气息的残卷,面色如常地走出旧书店,仿佛只是买了一份明天的早餐报纸。

她一边走,一边低头翻看着那本残破的古籍,手指无意识地在空中划动着那些复杂的图形,眼神专注而明亮,完全沉浸其中,甚至差点撞到路边的电线杆。

跟踪的观察员紧张万分,全力记录着她每一个细微的表情和动作,试图分析出任何可能出现的“认知偏差”迹象。

然而,什么都没有发生。

林栀只是看得更加入神,偶尔蹙眉,偶尔若有所悟地点点头,嘴里无声地念叨着什么。

回到宿舍后,她破天荒地没有立刻睡觉,而是坐在书桌前,台灯下,小心翼翼地摊开那本残卷,拿出草稿纸,开始进行大量的、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演算。

那些符号和图形在她笔下仿佛活了过来,彼此连接,衍生出全新的、更加深奥的模式。

沈雨晴好奇地瞥了一眼,只觉得那些图形和公式如同天书,看得头晕眼花,赶紧收回目光。

何蔓则偷偷看了好几眼,越看越是心惊,那些数学模型的复杂程度,远远超出了她所学的任何知识范畴。

吴薇注意到,林栀此刻的状态,与课堂上昏睡的她判若两人。那种专注、那种高效、那种仿佛触摸到世界本质的冷静锐利,让她感到一阵心悸。

观察小组将这一切详细记录上报:

“目标获取《塞拉菲姆契约》残卷,并进行高强度演算推导,未出现明显认知偏差或精神异常迹象。其对高危信息的处理能力远超预估……推测其心智结构或认知模式与常人有本质差异……”

报告的最后,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结论:

“目标可能并非单纯的‘技术性’存在……其知识体系与兴趣方向……深不可测……”

夜渐深。

林栀终于合上了那本残卷,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睛。草稿纸上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推演过程。

她脸上露出一丝极淡的、近乎满意的神色,但很快又被更深的疲倦覆盖。

她打了个巨大的哈欠,眼神重新变得朦胧起来。

“搞定……睡觉。”

她喃喃自语了一句,随手将那张写满惊天推演的草稿纸揉成一团,精准地扔进了桌角的废纸篓。然后熟练地爬上车,裹紧被子,不出十秒,呼吸就变得均匀悠长。

仿佛刚才那足以让某些领域学者疯狂的高强度脑力活动,于她而言,只是睡前一道帮助入眠的……趣味数学题。

宿舍窗外,月光如水。

隐藏在各处的观察者,依旧在无声地记录着,试图从这平静的睡颜下,窥探出一丝深渊的真相。

而林栀,只是在梦里咂了咂嘴,无意识地嘟囔着:

“老王头……下次……该降价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